教育心得Word格式.docx
《教育心得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得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践环节对职业技术类院校的重要性已是人所共知,也是我院领导一贯视为重中之重的教学环节。
除了需投入重金兴建一系列实践性教学的硬件设施之外,师资的实践水平最为关键。
不仅对专事实践环节的教师、技师、实验员重要,对从事课堂教学的专业理论教师也同样重要。
我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如果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不高,又怎么能培养造就实践能力强的人才?
曾有企业在物色专业人才时就一再强调:
纸上谈兵的一般不要(甚至是不能要)。
可见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就是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率的大问题。
(1)提高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所面对的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基于当时的政策与办学条件,过去我校的专业教师构成,以“从校门进校门”的居多,而曾直接从事过工程项目或生产岗位上工作的聊聊可数,也就是“能文不能武”者居多。
即便是曾从事过现场一线工作的专业教师,在脱离现场实践若干年月之后,面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生产形势,也成了被边缘化的对象,有些技术问题也插不上手了。
如此师资现状,对学校的发展将形成一种危机。
居安思危,这是我们不可掉以轻心的。
过去历届领导在提高师资实践水平问题上是很重视的,做过很多努力,但受各种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制约,未能达到预期的要求,一直是师资建设的一个薄弱环节,尚未取得突破。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李彬老校长的倡导下,老电校就建立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程任务(带有勤工俭学的性质,学生基本上是起着体力劳动力的作用);
另又安排教师轮流停课周期性地下厂参加生产实践。
文革后复校仍坚持了这一制度和做法。
后来经过逐步发展和努力,在新形势推动下,学校教师开始承担了系统内外一些科研任务与技术开发工作。
然而受到条件限制,一般都是比较初级的工作,还没形成基本技术力量,但最主要是让教师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回顾过去,未能取得预期目的,有客观条件,也有主观因素。
首先,专业教师长期脱离生产实践,没有承担工程任务,本身技术能力将逐步退化,属于知识老化(其实是技能老化)的范畴,逐渐失去了专业技能的优势。
加上部分教师感到反正在校任教可以“动口不动手”,逐步放松对自己的实践要求,习以为常而退化了。
即使学校有规定教师轮流停课周期性下厂,但,笼统的制度本身并不完善,缺乏明确具体的任务要求,也就无从考核和监督实施。
这种空洞的“下厂”,使教师形同“学生实习”或见习那样,非但教师本人感到迷茫无从下手,实际上以“旁观者”的身份下厂,更易使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加重对教师“动口不动手”、“纸上谈兵”的印象,改变不了“教育、生产——两张皮”的局面。
再者,从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出发,教师归口属教务处统一管理。
学校教务处只着重在安排教师任课的任务,其他问题考虑较少。
对教师的业务考核,侧重在任课的课时数,曾在高校一度批判过的“讲师不讲、教授不教”等倾向,也使教师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以“任课时数”和教学效果(学生反映与口碑)成为晋级的基本条件。
至于专业教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技术水平如何,并不作为考核的条件,也无考核的依据和标准,几乎与教师的职称评定不相关。
甚至有个别教师,把轮到其停课下厂的那段时间,看成是难得轮到一次的不需备课、不用改作业、可以放松休整的大好时机,其“下厂”的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在师资培训方面,也常常强调过:
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得要有一桶水。
教学部门的确未曾忘记过教师要周期性“充电”的需要。
但回顾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进修“充电”,基本上还是从课堂到课堂,停课出了自己的课堂、再进入别人的课堂听课而已。
这一类的进修有其“充电”的作用,尤其对新任教师、“转行”教师等作用大些;
但对教师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很局限的,甚至有时毫不相干。
纯粹以此作为师资进修的手段,只会使“两张皮”的问题愈演愈烈。
参照高校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的做法,我院也在这个领域做了不少工作,既出成果又出人才,取得可喜的成绩,对师资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但回顾过去,有些方面对教学工作也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是参与科研(或工程开发)任务的一部分教师与不参与这些任务的另一部分教师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和谐与稳定。
个别人利用接触课题、接触工程的机会为今后跳槽另就打下基础;
有人或借此脱离教学岗位游走于课题与课题之间,真的成了“讲师不讲、教授不教”;
也有人借机敛财牟利、沽名钓誉等等……这些虽发生在个别人身上,但如偏离了原本为师资建设打基础的初衷而深陷歧途,其负面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2)教师应多下厂,提高教师的自信和名望,教师的优势应予发扬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或大学毕业生),被选聘到教师岗位任职,总是经过相关人事部门的考核与筛选,并不是随便滥竽充数的,一般皆要求毕业生学习成绩较好的才会留校任教。
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师,其实就相当于军校的现役教官,按理说其本身就应具备实践能力强(对教官来说就是实战经验丰富)的优势。
因此,教师自身就应加强信心,不要随便丢弃自我优势,更要力争通过各种实践机会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就像部队主动请缨出战那样保持高昂的斗志和士气。
从教师自身的基本条件来看,一般起码要求其专业理论的概念清楚,思路清晰,逻辑思维与分析能力强,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否则就不算是个合格的教师。
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教师语言生动、表达能力强,才会有引人入胜从而在课堂上能吸引全体学生全神贯注的出色表现。
而这些条件在一般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中并不是随处可见的。
因而对比之下,教师在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面前不应妄自菲薄。
相反,过去从事现场工程工作的院校毕业生,有部分还是学习成绩偏下的。
有些人由于理论基础的薄弱,平时又只满足于应付日常生产事务,技术上不甚钻研,常易犯经验主义和先验论的毛病,有时处理问题盲目照搬照套,工作业绩平平,不出差错就是成绩了。
而一般来说教师恰恰是在上述的那些基本条件上较之优越,凡事都喜欢想一想缘由,能较快跟上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步伐,在平凡的工作中有较强的创造性。
在这里并不是有意贬低某些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来抬高教师地位,相反,由于前述所面对的种种问题,使教师长期脱离生产实践的历练,业务能力的提高,受到极大的限制。
有人在当学生就读时是成绩佼佼者,但毕业后到校任教相当时日后,技术业务能力却大大落后于现场曾是其同班而成绩平平的同学。
这种现象不能不令人遗憾,从中反思,应得到某种感悟。
“实践出真知”,这是我们必须时刻牢记和努力争取的。
本人在此只是强调一点:
不论是教师,或是现场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做一个既有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适应当今新科技、新技术飞速发展的生产形势需要。
这样的要求,不但对教师要求做到,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更是同样要求做到。
学校的教师也好,现场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好,都应以此作为自己努力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本条件,那末两方面的工作就都能跃上新台阶。
所以,加强学校教师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相互结合与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不但对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有利,对工程技术队伍提升从业素质也是极为有力的。
也就是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实现了双赢。
要解决“教育、生产——两张皮”的问题,应由此来寻找突破口与解决方案。
(3)充分依托企业集团办学的有利条件,彻底解决“教育、生产——两张皮”
我院200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院校。
学院依托电力行业雄厚的经济实力,已经拥有全国一流的教学设施和一流的师资力量。
学院以发展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办出特色为着力点,不断推动专业建设和科研工作。
由于依托企业集团的经济力量,历年投入巨资,已建成校内实训实验室46个。
校外还有南昌电厂、南昌供电局、九江供电局等11个固定实习基地。
历年培养了大批毕业生奔赴电力行业多种岗位,有不少已经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技术骨干。
多年来教学、科研双丰收,硕果累累。
此外,学院是经江西省政府批准的“江西省职业培训综合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术鉴定所”,具有电力、计算机、机械、电子、英语、文秘、特殊工种、安全监察等行业8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资格。
这些优势都是依托行业集团的有利条件所形成的。
因而,要解决“教育、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也应从行业优势来寻找突破口。
前面提到的加强学校教师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相互结合与交流,互相取长补短的问题,既是突破口,就要据此设计出如何依托行业集团的有利条件,来提高教师在工程实践上的技术业务水平。
我建议的方案是:
在集团内部,应推动学院专业教师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之间周期性换岗承担任务的做法,这是企业集团自身可以自行制定政策、自主执行实施的办法,是现实可行的。
针对我院主要的专业设置是面向电力行业,且有行业的企业集团为依托,则可先从电力企业集团内部做起,条件具备时再逐步拓开与其他企业合作挂钩。
在集团内部推开学院专业教师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之间周期性换岗承担任务的做法(以下简称之为“周期性短期换岗”方案),仅是制度化的短期相互“借调”承担任务,而绝非工作岗位的人事调动。
教师下厂,决非学徒,更非作客。
从形式上看,似乎这属于文革时期有人提倡过的所谓“教学-科研-生产三三制”和“开门办学”的范畴,但从实质上看,决不是按照当时极左思潮指导下的让教师“参加劳动”接受工人阶级的再教育,也决不是沿袭当年的“工人阶级要占领讲台”的理念。
而是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以及教师本身的业务需要,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条件,让教师从工作任务以至组织隶属关系都融入生产环节,成为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份子。
教师到岗后有针对性、有目标的承担相应的工程任务,据之而制定并执行具体的工作任务计划。
实际上是让教师在现场工程岗位上有了工程实践的“进修”机会,同时也使教师创下了实际的工程业绩。
这是任何通过听课、实习、见习所达不到的进修“充电”效果。
而对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来说,周期性的短期到学校承担一些与教学或培训有关的任务,起到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对其本人来说,摆脱了许多现场的繁杂事务,能比较系统的总结自身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上升到理论角度来实现一次认知的飞跃,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再者是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在校任教,把他所总结的丰富现场经验融入教学内容中,令学生受益匪浅;
同时通过互相听课,等于是与学校教师开展了学术交流,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这有利于增进双方的相互理解,彼此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有些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其实就是到校的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大大激活了学院的学术氛围,打破死水一潭、低水平重复的僵局。
所有这些,对消除“教育、生产——两张皮”的现象,将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与效果。
基于我院是电力行业的院校,因此,上面提到的所依托的企业集团,应涵盖发电企业与输配电企业的整个范畴,包括整个行业的生产运行、建设、维修、以及管理、设计、科研等所有环节的各种部门与企业。
(4)改革教师进修制度,政策导向是关键
综观上述的“周期性短期换岗”方案,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怪诞的奇想,在医务卫生系统的院校早就如此了。
医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基本上不存在医学方面的函授院校,凡学医必须要面对病人临床实践,否则弄不好会死人的。
所有医学院校几乎都有其隶属的附属医院,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基本上都在其附属医院兼职;
医学院校的教授、讲师除了在学院内评定教师系列的职称外,同时也评定医务系列的职称如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否则在医院就没有处方权);
医学院的专业教师除了在校有教学、科研的成果,同时也会有在医院的临床医疗业绩……等等。
无需一一罗列,说明医务卫生系统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性质,自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体系,以满足该行业与专业的必须。
这是医务工作的客观规律决定了的,已是无需置疑的客观事实。
而本文前述的“周期性短期换岗”方案,不正是与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师在其附属医院兼职如出一辙吗?
医务系统可以做到,工程部门为什么就不能去做呢!
我们所面对的提高专业教师在工程实践上的技术业务水平问题,已到了必须改革教师进修制度的时候了。
必须从制度上、管理体制上进行改革,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诚然,要想试行这类“周期性短期换岗”方案,是会遇到许多麻烦,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无法实现的,必须要有生产企业方的积极配合与响应。
单有学校教师一方的积极性亦无法持久,必须要有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才能双方互动。
因此,要实施这个方案,只有依托企业集团的力量,依靠上级领导的鼎力支持,将其纳入企业集团的人事管理制度与人员培训制度中,成为集团员工培训规划中有机构成的一部分,否则便无从谈起。
这类问题是企业集团领导层与管理层完全可以自主解决的,过去迟迟没有迈出这一步,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正因如此,“教育、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才会至于旷日持久得不到解决。
也就是说,要解决“教育、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仅从教育一头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是教育一方与生产一方、两头出发来共同解决。
不容置疑,实行“周期性短期换岗”方案所可能遇到的麻烦肯定不少,但不能因为麻烦而不作为。
因此必须在方案实施之前对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作出充分估计,有针对性的考虑逐一予以解决。
从制度上、管理体制上拟定一整套办法和预案来解决实施中将遇到的问题,才能使这样的方案得以顺利推开,并持之以恒的得以贯彻实施,取得实际成效。
这些“麻烦”问题举例如:
●面对这些“短期换岗”的“临时工”,如何安排其岗位与任务:
企业、学校如何安排工作任务与教学任务,既能实现“短期换岗”所要达到的目的,又不影响双方各自的生产秩序与教学秩序,并且出色的完成各自的任务。
●“短期换岗”的期限如何安排:
既是短期,就不能太长,但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起码也得有阶段性的结果。
所以得根据实际岗位与任务的需要来确定这个期限,不能一概论定、一刀切。
对教师来说,这个期限以半年左右(相当于一学期)为宜,最长也不要超过一年左右,以免影响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
●这个“短期换岗”是周期性轮换的,那末这个轮换的周期有多长,也是很值得斟酌探讨的。
我认为如教师下厂一次期限为半年的话,一般以隔两年后下厂一次为宜。
假若因为任务的需要而某一次下厂期限长达一年,则可相应延长下一次的周期例如隔三年后再下厂。
●教师下厂换岗、工作完成后回校,一般应回原岗位继续任教,不宜随意调换在校工作,决不改变“周期性短期换岗”的初衷,目标仍然坚持在实际工作中提高专任教师在工程实践上的技术业务水平。
绝不能助长有人借换岗的机会达到离任或跳槽的企图。
●如何处理换岗期间换岗人员的待遇问题,是个十分敏感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队伍稳定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来恰当处理。
既要顾及同工同酬,又要考虑其在原岗位的原工资水平,不能失衡。
我认为既非工作调动,就不应调整工资,要用其他形式如奖金、岗位津贴之类来解决不同岗位间的同工同酬问题。
对在新换岗位上作出杰出成绩者可予以额外的表彰或奖励,鼓励与促进换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要制定专业教师获取不同岗位职称系列中双职称的一系列政策,体现公平和满足不同岗位工作的需要。
●以上凡涉及职称、工作条件、经济待遇、工作调动……等等敏感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教师队伍的和谐、心理平衡与稳定性问题。
除了涉及“短期换岗”的专业教师,也会波及到不“短期换岗”的其他教师。
需要制定一整套完备的政策来解决与之相关的问题。
●教师通过“周期性短期换岗”的进修模式,会大大增加接触各种工作的机会,有可能会促使有些教师见异思迁而不安心工作。
这个问题除了在制度上、政策上进一步完善来解决之外,更重要的是多关心与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并深入细致的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使广大教师意识到自己的使命感,通过切身感受深刻体验到做一名教师的光荣感、成就感,鼓舞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更有力的增强学校和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还要考虑到学校外部的负面因素,如防范单位之间挖走人才等行为,这些更需要依托集团和上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与帮助,特别是要与各企业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团结互助,共兴共荣。
…………
还可以设想有更多、更细、更具体的“麻烦”和问题。
只要方向对头,决心抓准这个目标不动摇,通过群策群力的发动,事在人为;
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下,我相信再多的具体问题都能逐一迎刃而解的。
(二)基础理论课、公共课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同样大有可为
前面说了很多都是针对专业教师的师资进修培训模式来说的,似乎与基础理论课、尤其是公共课程的专任教师毫不相干,但细想之并非如此。
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不可逾越的必要台阶,包含了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两大类:
专业基础课(举例如工科类的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力学、金属学、电工理论基础、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等等)有较强的针对性,是针对某一专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往往与专业课程有着密切的、直接的联系;
公共基础课(政治、语文、英语、体育、数、理、化……等等)虽各个专业基本通用,同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为下一步学习专业理论提供基本条件,但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课程的内容和侧重点是会有所选择的。
因此可以说,学院的教师,即使是基础课教师,无一不是与学院的专业挂钩的,因为学院所有学生进校学习,都是奔着学习专业而来的。
那末,每一位教师所面对的教育对象都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学生进校后最关心的也就是与其所学专业有关的一切问题。
如果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不闻不问,毫无了解,师生之间就很难有共同语言,其教学效果就大打折扣,教书育人的任务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所以,一名称职的教师对自己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工作要有较好的了解,对基础课教师来说同样是很重要的。
当然,不同课程的教师,对这些专业内容需要了解的程度可以各有不同,但是不能甘于充当门外汉、更不能对专业毫无了解则是肯定的。
总之,在此要强调的是:
基础课教师不应一本天书念到老,几乎像录音机般的反复重复着原有的教材讲义;
基础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的更新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针对所面向的学生因材施教。
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密切结合的教学团队,才是优秀的团队,在教书育人的大任务面前,才能作出骄人的成绩,培育出优秀人才。
要做到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密切结合,必须双方互动和积极主动互相配合。
单从基础课教师这边来说就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比如对专业基础课教师来说,从理论高度来分析专业实践要做的更有针对性,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学得更生动、更扎实。
可以更好的针对当前专业实践的需要来更新与丰富教学内容或教学案例,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给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提供一个更高的台阶,使学生更易于切入专业课的学习。
这其中其实对培养学生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与工作作风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公共基础课程虽与专业内容不见得都有直接的关联,似乎不易介入专业实践之中。
但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师在学校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需要了解、熟悉学生所学专业,能与学生有更多共同语言,把握住学生的学习方向外,更重要的是公共基础课教师是学生进校后第一批面对的教师,这些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密切结合的教学效果,也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公共课程的教师是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密切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当然成员。
后面就此再另行展开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
对不同岗位的教师,进修培训也有着不同的模式,不同的要求和渠道。
针对建设一支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密切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的需要出发,基础课教师的进修培训也应适当地加入与实践教学相关的适当内容,并从制度上作出必要的安排与规定。
保证能有效地防止校内形成“基础、专业——两张皮”的不良倾向。
(三)教师当好学生的领路人,教学相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是巨大的,特别在职业技术教育的领域有了显著的突破。
但也要正视我国的教育现状存在种种不如人意的问题,特别是中小学校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领域的问题是更为突出的,而且是普遍存在的。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着我院的生源状况和学校风气,所以必须充分重视其对我院教育工作的影响,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必要的措施。
由于教育方针与教育管理体制、政策与媒体舆论导向等多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单位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问题,所谓“素质教育”只是挂在口头上的一句空话和形式。
不能否认的事实是:
应试教育普遍左右着各中小学校的办学目标,各校把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培养少数尖子生、高考状元上,精英教育的因材施教变成了“多才多教、少才少教、无才不教”;
一切为了提升其毕业生的升学率、尤其是进名校的升学率,登榜扬名,是这些学校办学的终极目标。
这是基于一连串利益链牵动的结果。
如此目标管理不可能做到有教无类,相反是放松了对处于中游一般状况下多数学生的教育与培养,只关注学生作为考试机器的“性能指标”,并不在乎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
中小学的“产品”规格如此,经过高考拼搏而录取就读的学生已是精疲力竭;
实际上从小学和初中阶段升学时的层层中考和拼搏更为激烈,多年的学习考试、加在学生身上的压力重重和精神压抑,孕育着一种爆发释放的潜在危机。
不少人一旦高考录取了就有一种松口气、好好放松、好好享受人生的想法。
这些学生进我学院入读时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是我院必须给予极大关注的。
因为这直接关乎我院的教育质量和培养的人才品格。
我院面对的入读生源如此,也就意味着在新生入学后,我院必须追加额外的教育工作量来弥补中学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缺失。
也就是说本应由基础教育来竭力实施的育人任务,一部分转嫁到高等学校来承担了,而且这种对“夹生饭”进行回炉式“补课”的效果,更是难以捉摸和控制的呢。
正是由于前述的教育缺失和畸形发展,新生入学后会存在形形色色的杂念,干扰着他们走向人生的方向。
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普遍不高,其思想成熟程度从总体上说远远不及过去年代的青年学生,却带来了市场经济社会存在所决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
所以必须通过深入细致的耐心诱导、教育,来让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