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9650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扬尘防治工作方案文档格式.docx

批准:

编制单位:

深圳市XX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六年九月九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光明新区公明街道办南侧,属XXX电器片区城市更新单元配套市政道路工程,为新建工程,由XXX路和XX街组成。

XX路向东与XX路相接,向西顺接XX路,全长483.942m,道路设计宽为24m。

XX街向北与XX路辅道相接,向南顺接XX路,全长397.491m,道路设计宽为18m。

主要包括新建机动车道及人行道,道路沿线布设相关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照明等市政管线。

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区域的交通环境、投资环境、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树立公明街道的门户形象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章编制依据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2012

3、本企业的绿色施工标准

4、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规定、条文等。

第三章工作目标

1、建设工地达到“整治、规范、安全、文明”的施工要求;

2、建设工地施工做到利民、便民、不扰民;

3、建设工地管理符合“场内标准化、场外景观化”;

4、建设工地绿色环保工作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第四章防尘组织建立

本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组织机构建立由建设单位领导,监理单位监督,施工单位负责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控制的策划、组织及落实,并从财力、物力、人力上实施战略布置,将本工程的施工扬尘控制溶入到整个管理中。

第五章责任制考核

实施施工现场扬尘控制,责任在领导,管理在岗位,关键是班组。

因此项目部必须在建立和健全各项扬尘控制规章制度的基础上,落实各级管理责任,将施工扬尘控制与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紧紧联系在一起,至始至终贯穿于整个施工管理过程中,成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环境因素的一个补充要素,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1、项目经理是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责任人,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控制负全面责任;

2、各管理岗位人员须把施工扬尘控制列入施工全过程管理的范围,对照自己的职责加强管理;

3、班组长是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责任者,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

4、项目经理部应把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目标与项目经理责任考核挂钩,进一步推进本工程扬尘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5、项目经理宜与各相关人员签订管理岗位责任书,按安全文明生产责任考核表进行考核;

6、项目部宜与各施工班组操作人员落实施工扬尘控制责任,制定奖罚制度,以推动施工扬尘污染控制的进程。

第六章防尘管理措施

(一)现场围挡和大门

1、施工场地周围应设置不低于2.5m高彩钢夹芯板,做到坚固、稳定、整洁、美观,并在外侧设置“工程八图一牌”、安全文明生产方面宣传口号和超60%的公益广告。

2、因本工程存在多家单位周围一同施工的特殊原因,导致我司施工现场的控制大门无法设置,需与中建三局共用同个大门,共同进行对进入人员、车辆进行登记。

3、车辆出入口处设车辆自动清洗台,驶入建筑工地的运输车辆必须车身整洁,不得污染道路,运输车辆经冲洗干净后驶出建筑工地,防止车辆将泥砂带出场外。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各种车辆进行限速,防止车速过快产生扬尘,施工现场每天至少洒水三次以防扬尘。

4、砂、土、垃圾、等其它飞扬细颗粒散体材料要采取表面固化或进行覆盖等防扬尘措施,多余土方及时清运出场。

5、施工时严禁随意抛扔垃圾废弃物。

施工垃圾定点堆放,并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6、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杂物及废弃物。

7、出现四级以上的大风天气时禁止进行土方和拆除工程施工。

(二)现场道路和出入口

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畅通的砼主干道路面,沿建筑物四周也有畅通道路,同时设置固定洒水点定时洒水、确保无扬尘。

2、施工现场出入口必须采用砼硬化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砼标号不低于C25,硬化厚度不少于20cm。

加工区可采用砖铺等其他方式硬化。

场地要平整、坚实、整洁,尘土不飞扬,且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三)物料堆放

1、严格堆放各种工具、构件、材料,并悬挂名称、品种、规格、主要责任人等标示牌。

2、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应按生产厂家、品种、强度和生产日期分类存放、稳定牢固、整齐有序,并设置材料状态标识牌。

水泥存放应设专用库房,要有防尘、防潮、防雨措施。

(四)土方工程

1、土方工程内容应包含:

施工现场土方扬尘治理、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防治措施、土方开挖施工准备、基坑开挖方法、土方开挖质量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土方开挖安全要求和安全保证措施、土方的运输和堆放地点等。

2、建设单位及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土方工程负总责。

土方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大门、现场围挡、出入口道路硬化,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等。

3、土方运送必须采取全覆盖的密封措施,必须装载规范,保持密闭运输和车容整洁,不得沿途飞扬、撒漏和带泥上路。

4、施工现场堆土要使用蓬布或密目网覆盖。

5、施工现场裸露地面要进行碾压,及时洒水,确保无扬尘。

6、施工现场四周设置畅通的排水沟,确保雨期洪水不污染城市道路及堵塞管道。

(五)运输车辆管理

1、施工现场工程材料、垃圾的运输,必须进行密封、包扎或覆盖,严禁洒漏污染城市道路。

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车辆冲洗台、排水沟和沉淀池,配置高压水枪,对驶出车辆进行冲洗。

洗车台和沉淀池设在工地大门内适当位置,并与市政管网相通,未经沉淀的污水严禁排入市政管网。

(六)垃圾运送和堆放

建筑垃圾应集中、分类堆放,及时清运;

临时堆放的生活垃圾应采用封闭式容器,日产日清。

垃圾清运应委托有资格的运输单位,不得乱卸乱倒。

不得在施工现场熔融沥青、焚烧垃圾等有毒有害物质。

第七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工作计划

1、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和条例,达到省级文明施工现场的要求。

2、积极全面开展环保工作,成立环保领导小组,建立环保自我保障体系和环保信息网络,并保持正常运行。

3、加强环保宣传工作,提高全员环保意识。

4、现场采用图片,宣传画册,表扬,奖励等方式普及环保知识,并将环保知识落实到每个人的头上。

5、对每个工人进行岗前环保培训。

6、现场建立环保义务监督制度,保证及时反馈环保信息,对环保做得不周之处立即加已整改,并及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改进并完善环保措施。

7、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环保措施开展环保工作,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强。

8、决定由项目副经理对施工现场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好扬尘污染的监控工作,并做记录。

9、管理目标中扬尘控制达标的具体指标有:

施工材料进出宜采用翻盖车辆;

堆放材料采用简易房舍和覆盖彩条布;

车辆进出用水清洗;

生活垃圾袋装化;

建筑垃圾运至指定地点,每天清运;

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洒水每天清扫,并保持整洁。

扬尘控制清单:

序号

作业活动

重大环

境因素

可能导致

环境影响

控制措施

1

建筑和生活垃圾的排放

土壤污染

影响市容环境造成土壤变质

严格按废弃物处理管理规定

2

泥浆和生活污水排放

废水排放

堵塞居民管道

影响居民生活

二级沉淀,三级排放

3

道路清扫

扬尘污染

影响市容环境

影响职工健康

制定扬尘防治工作方案

4

土方开挖

5

垃圾、材料运输

6

露天材料堆放

7

土方外运

第八章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为加强施工现场环境保护管理,创建文明施工环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工程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1、坚决执行和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杜绝环境污染和扰民。

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考虑环境保护措施,并在施工作业中组织实施。

3、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并制定岗位责任制。

4、优化生产工艺和流程,严格淘汰高污染、高耗能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

5、定期进行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6、施工期间固体废物(矸石、灰渣等)排放要严格在指定地点排放,堆放整齐并压实,定期维护,以防垮塌,并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由专人负责计量、检查、记录。

7、清理施工垃圾,必须搭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箱,并采用专车装运,严禁随意随地抛散。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减少扬尘。

8、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要进行硬化处理,裸露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采取覆盖、固化等措施。

9、施工现场土方作业应采取防止扬尘措施。

10、从事土方、混凝土和施工垃圾运输应采用密闭式运输车辆或采取覆盖措施;

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应采取保证车辆清洁的措施。

11、施工现场的材料存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

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建筑材料应密闭存放或采取覆盖等措施。

12、施工现场设置密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集中存放,并及时清运出场。

13、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