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94093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生的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11111Word文件下载.docx

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

52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个别教学权、班级授课权、分组教学和道尔顿制等。

53在德育的模式中,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叫作:

道德两难。

57. 

古希腊提出问答法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

苏格拉伦。

60.教学过程中领会知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教材。

6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科

6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

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6、孔子之后儒家代表是孟子、荀子

67、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

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是荀子

68、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70、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71、《学记》是根据今人的考证是战国末期乐正刻的作品,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经典巨著。

72、《大学》是《学记》的教育政治学基础。

73、《中庸》是《学记》的教育哲学学基础。

77.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78.自由联想不属于行为矫正治疗。

79、西方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渊源是苏格拉底的多婆术。

80、西方教育学传统始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81、古希腊著名教育家柏拉图的著作是《理想国》,这部著作是后世公共教育思想的源头。

82、亚里斯多德历史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阐述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83、昆体良的代表著作是《雄判术原理》世纪世界新教育运动的开创人。

85、赫儿巴特独立化时期的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是1860年出版的。

86、福禄贝尔被称为“幼儿园之父”

87、杜威是“进步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

89、调查研究法可分为确定课题、搜集资料、做出结论。

90、调查研究法包括:

调查、研究、访问。

91、教育实验可分为: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验设计。

92、教育一词最早可以在《孟子,尽心上》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3、古代教育包括:

奴隶制社会教育、封建制社会教育

95教师的来源是我国夏、商、周时代的:

师氏、保氏、大司乐、大司徒

96、我国最早的学校是在夏代,是时称为:

校、庠、序

97.埃及古代最早的学校是前21世纪的:

宫廷学校。

98.中国古代社会教育发展有两个典型时期:

西周教育、唐代教育,外国的典型代表则有:

古代希腊教育、欧洲中世纪教育。

99.六艺的内容是:

礼、乐、射、御、书、数。

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100.西周代表了我国奴隶社会时期教育的发展水平,西周形成了完备的教育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为:

国学和张学教育。

101.希腊6世纪形成了著名的:

雅典和斯巴达教育体系。

102.从雅典教育的课程内容看,他们非常重视体育、智育、和美育,史称"

和谐"

发展的教育"

称他们开设的主要学科(文法、修辞、辨证法、几何、天文、音乐、术)为自由七艺。

103.唐代教育有:

言学、么学。

言学分为:

中央官司学和地方言学

104.中国封建社会的三大学校典型:

官学、私学、书院。

105.唐代教育是封建时代世界上最发达的教育。

106.五世纪后欧洲的教育掌握在教会手中,教会学校是教育制度的主题,称骑士教育

107.骑士教育的内容是"

骑士七技骑士教育的内容为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称骑士七技

10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个“士”独立阶层是我国第一代教师群体

110.教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

设计者、组织者、领导者。

111.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

.112.俄国教育家

乌伸斯基说教师职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

113、“古之学者必有师”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

114、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加里宁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115、1985年开始我国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又对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做出了全面的规定。

117、教师的一般认识能力包括:

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

118教师的语言包括:

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三种。

119、教师职前教育分为:

非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开方式师范教育和定向师范教育也称封闭师范教育。

121、教师职后教育有:

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

122、脱产学习包括:

读研、读博、访学、进修。

123、1995年12月12日颁布《教师资格条例》规定持有国家颁布教师资格证书者才聘任。

124、经济的发展与下列因素有依存关系:

教育人口数量、教育程度、教育年限、教育资金支付、学科专业设置

139、教育的价值包括:

社会价值、个人价值。

140.在近现代西方,康德、卢梭、杜威等人,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

141.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特性。

142.人的个性中核心成分是性格,性格是社会性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143.“自私与秉公、勤劳懒惰、自负与自卑”是态度性格特征描述。

144.“不达目的不罢休”意志型性格。

145..阿德勒提出性格的优越与自卑类型划分。

148、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性是马克思的代表总结。

151、美育是对受教育者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教育

152、乳儿期(出生至一岁)婴儿期(一至三岁)幼年期(3-6.7)童年期(7-1

12)少年期(11,22-14,15)

155、我国近年学制的开始是由(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59、首次规定男女同校的学制是(壬子一癸丑学制)】

160、壬戌学制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一第一个学制)

161、壬戌学制借鉴的是(美国学制)

167.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172.CL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步骤级成.

173.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包括综合性、可操作性及灵活性.

179.教育目的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

182.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组成.

184.“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属于双趋式目标冲动。

188、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9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200、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202、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目标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03.“大众数学”必将成为我国21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

205、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06、科学计算已经和理论、实验共同构成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

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和“数学学习将给学生

209、有学者将数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类:

第一是实用知识;

第二是学科知识;

第三是文化素养。

211、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214、学生性格差异主要是指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

215、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主要成份。

218、自我监控属于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追求等。

219、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认知能力差异。

227、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

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228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229、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233、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

另一个成分是工作记忆,指从长时记忆贮存中提取的正在使用的知识信息。

234.人的良好意志品质特征:

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

245、习惯上,人们用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分别指称严重程度由低到高的几类心理健康问题。

255、班级、小组、少先队、团支部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257、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58、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称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制约。

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

262、由于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265、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反应倾向。

269、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能分成积极的、_消极的

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274、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

275、学生座位的分配,一方面要考虑课堂行为的有效控制,预防纪律问题的发生;

另一方面又要考虑促进学生间的正常人际交往_ 

280.意志行动心理过程:

采取决定、执行决定。

281、对于情感以及道德行为表现的评价则常常采用_非测验性_ 

的评价手段,如案卷分析、观察、问卷量表以及谈话等。

287.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289..看到“天安门”想到城楼是表象。

290.长系列教材,中间内容记忆效果差,是双重抑制干扰。

292.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是艾宾浩斯。

293.操作技能的特点:

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294.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是操作整合。

299.在全人类中,智力是常态状态分布。

301.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

302“眨眼反射动作”是不随意动作。

308.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这一因素对学与教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来体现的。

313.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可表述为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316.德育过程中“知”指道德认识,它包括道德知识、品德知识、和道德判断、品德判断两个方面。

319.杨贤江写的《大教学论》,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321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五经、四书。

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3.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由夸美纽斯正式提出并推行的,1862年我国在京师同文馆首先执行了这个制度。

329.现场教学和个别指导是中小学教学的辅助形式

334.坐车,近物快,远物慢。

月亮同方向是运动视差。

335.云彩飘动,好象月亮在行,云彩没动,这是诱动

342.感觉性与感受性是反比关系。

343.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347.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

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组织管理能力;

自我调控能力。

348.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

人本位论主张。

349.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

359.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62.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363.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366.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373.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

而马克思主义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375.兴趣的稳定性是持久性的品质特征。

379.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

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81.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382.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389.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391.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谈梅生津。

396、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学不躐等”、“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96、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397、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399、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400、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403、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411、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412、美育的任务:

(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416.马卡连柯提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

420、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

(1)尊师爱生;

(2)民主等;

(3)教学相长。

425、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

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

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426、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力量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427、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2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

(4)巩固知识;

(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429、主要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环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431.德国赫尔巴特的德育原则: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438、德育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知行统一的原则;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441、陶冶教育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45、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

心理过程、个性心理。

446、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447、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50、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

意识的基本特性:

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第二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

452、需要的种类:

(1)根据起源分:

生理需要、社会需要(跟据对象分:

物质需要、精神需要。

456、兴趣的品质特性:

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持久性)、效能性。

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462、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

46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

468、思维的种类:

(1)根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

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

(3)根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

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469、思维的过程:

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化。

470、思维的基本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475、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476、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原因和动力。

477、想象的种类:

(1)根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

有意想无意想象:

(2)在空间想象中,根据内容的新颖性和创造性分:

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3)根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

幻想、理想、空想。

480、记忆的分类:

(1)根据内容与对象分: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2)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481、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

483、联想的种类与规律:

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似性联想(性质上相似)、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484、良好的记忆品质有:

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

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知识,是提取的应用性

485、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489、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份,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形式。

495、性格是一个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形成得早,表现在先;

而性格形成得晚,表现在后。

性格是个性中的核心部分。

496、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自我意识正确;

人际关系协调;

性别角色分化;

社会适应良好;

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其它标准还有: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者”标准、“未来新人类”标准。

497、心理咨询:

精神分析法——弗洛依德;

行为矫正法——华生;

人本主义疗法——罗杰斯;

理性情绪疗法——艾利斯。

501、(拜瑞斯等人)进行的(良好行为游戏)

502、瑞士教育家(裴斯塔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强调教育要与心理学相结合,倡导(直观教学的)原则,认为只有如此,才能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思维。

503、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把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付诸了实施。

他将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明了)、(联想(统)、(方法)。

后来,其学生将上述四个阶段进一步发展为(准备、提示、联想、系统和方法)五个阶段。

504、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科学的一个独立分支,是在(19世纪后半期)发生的。

1867年,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发表了(《教育人类学》)第一卷,它是(教育和心理知识的必要源泉)。

1988年,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问世,这就是俄国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捷烈夫)的(《教育心理学》)。

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505、联结派以(桑代克、华生、葛斯瑞、赫尔、斯金纳)为主要代表。

506、认知派以(魏特墨、考夫卡、苛勒)为主要代表。

它们主张“完形说”。

507、1908年,我国出现了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是由房宗岳翻译日本小泉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之后,又出版了(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

(陈德荣)翻译(盖茨)的(《教育心理学》)。

508、个体的心理发展受(先天)和(后天)两方面因素的制约。

509、(格赛尔)著名的(双生子爬递实验)

510、人类口语发展的关键期是(2-3岁);

书面语发展的关键期是(4-5岁);

数概念发展的关键期是(5-5.5岁)。

511、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最初是通过(观察儿童玩“弹弹子”的游戏)开始的。

512、皮亚杰指出,(11岁)是儿童的道德判断由外在标准支配转向内在标准支配的转折点。

513、(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石,它在教育心理学中处于重要的(核地位)。

学习理论所解决的学习的(实质、过程和条件)等学习的根本理论问题是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和教师有效地教的理论基础。

514、学习理论主要分为:

(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认知派的学习理论)、(联结-认知派的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515、人和动物与环境保持平衡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本能行为)、(习得行为)。

518、奥苏贝尔将有意义学习分为:

(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

519、彼得罗夫斯基在其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将学习分为两大类:

(反射学习、认知学习)。

520、我国学者将学生的学习分为:

(知识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和社会生产规范的学习)。

521、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把学习过程看成是:

(信息输入—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