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名校高一上学期语文基础40诗歌鉴赏题狂练word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武汉市名校高一上学期语文基础40诗歌鉴赏题狂练word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名校高一上学期语文基础40诗歌鉴赏题狂练word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雨中王驾部席上
(宋)曾巩
鸠呼连日始成阴,薄雨聊宽望岁心。
浴雁野塘新浪细,藏鸦宫柳嫩条深。
春寒巧放花迟发,人老嗟辞酒满斟。
英隽并游知最幸,名园偷暇更追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观察自然景物细致入微,首联写到斑鸠连日在树上咕咕叫,终于天阴起了下小雨。
B.颔联的“细”“深”很巧妙,雁浴雨塘,水面细浪微荡;
柳条深茂,乌鸦藏身在其中。
C.颈联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寒料峭、花朵未开的景象,融入了作者无尽的凄凉。
D.这首诗写景兼抒情,写景细致,寓情于景,以对仗见功力,工整精巧,读来妙味无穷。
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简要概括。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艺术地表现了作者晚年的生活状况和失落、孤单、凄凉、悲哀的心灵世界。
B.词的上片写秋天里气候多变、酒难御寒和北雁南飞等,是对开头的阐释与补充。
C.词的下片写菊花“如今有谁堪摘”,表现作者因郁闷已不再为花凋谢感到惋惜。
D.作者的生活遭遇,能让人产生深深的理解与同情,这是本词动人的重要的原因。
2)请赏析词的开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注释]①王历阳:
指历阳姓王的县丞。
当时李白在历阳访问。
②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陶渊明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戴上。
1)下列对这首诗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县丞设宴招待李白,正值大雪纷飞之时,大地一片雪白,风色寒厉。
B.王县丞不喝酒,简直要笑死陶渊明:
李白对王县丞的讥笑很是风趣。
C.颈联意在说陶渊明如果不喝酒,那也是浪抚了一张素琴,虚栽了五株翠柳。
D.尾联两句既是通过用典来嘲笑王县丞,也是以激将的方法劝他痛快饮酒。
2)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着李白极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6.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然后回答小题。
客发苕溪.
清·
叶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七个字包含着两个比喻,而且行文上衔接紧密自然,极具凝练之美。
B.“趁”字写出行驶的船速度很快,像是追着急流赛跑一样,描写形象生动。
C.第三句原为“忽讶推篷吴语是”,相比之下,现句中“意外”的意味更浓厚。
D.尾句以视觉写月景,“山月”近挂“船头”,以夸张手法表明“客”已经到家。
2.本诗所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观祈雨
(唐)李约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宋代民歌
施耐庵《水浒传》(注)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注)《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行至黄泥冈时,白日鼠白胜扮作挑酒桶的汉子所吟唱的诗作。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诗后两句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是祈求下雨:
一方却“犹恐春阴”,两种场面形成鲜明对照。
B.宋代民歌从不同的侧面渲染天气的炎热,为押送生辰纲的杨志等人口渴思饮,终于落入吴用所设计的圈套作铺垫。
C.这两首诗歌都描写了在春日大早之时,农人与豪门贵族两种不同的生活场面和不同的心理活动。
D.这两首诗歌都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表达了对百姓的同情,讽刺了富贵人家不知民生疾苦。
2)前人点评李诗“有《三百篇》遗意”,请从诗歌主旨和表现手法角度分析李诗是如何体现这一特点的?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半山春晚即事
王安石
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
翳翳陂路静,交交园屋深。
床敷①每小息,杖屦②或幽寻。
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
(注)①床敷:
安置卧具。
②杖屦:
扶杖漫步。
1)本诗题为“半山春晚即事”,诗人笔下“半山春晚”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尾联“唯有北山鸟,经过遗好音”的表现手法。
9.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题。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
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
②於陵子:
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
据《高士传》载:
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
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5分)
答: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
(6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
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
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请结合内容分析。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日暮①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②繁。
[注]①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节),写下了这首诗。
②花烬:
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
1)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尽
杜甫
秋尽东行且未回①,茅斋寄在少城隈。
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②。
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
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注)①乾元二年杜甫入蜀投奔严武,后严武被召回京,杜甫送行后欲返少城时遇到叛乱,滞留梓州,作此诗。
②袁绍大宴宾客,宴会上郑玄受到袁绍礼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诗是一首以抒怀为主题的七言律诗,作者感时自叹,感事抒情,诗中多用典故,体现了杜诗沉郁顿挫的格调。
B.“秋尽东行且未回”一句交代了时间和作者行踪,“茅斋寄在少城隈”一句中“寄”字写出茅斋无人,自己身在家外的状态。
C.颔联中“陶潜菊”体现了作者渴望隐逸的心境和淡泊洒脱的品格,“袁绍杯”则表明自己被人重视,但却无用武之地。
D.颈联中“雪岭独看西日落”一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在雪岭看西天日落,与首句中“东行且未回”照应,使诗歌内容更加紧密。
E.用语委婉含蓄是此诗的一大特点,全诗没有直接抒怀,而是通过叙写经历和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手法巧妙,耐人寻味。
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夜到扬州席上作①
苏轼
尊酒②何人怀李白,草堂遥指江东③。
珠帘十里卷香风④。
花开又花谢,离恨几千重。
轻舸渡江连夜到,一时惊笑衰容。
语音犹自带吴侬。
夜阑对酒处,依旧梦魂中。
(注)①苏轼因与掌权者政见不合,出京任杭州太守,后被召回朝廷,赴京途中过扬州,友人设宴,此词作于席上。
②出自杜甫《春日忆李白》中的句子“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③江东:
杜甫在成都时,李白正放浪江东。
④出自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起首两句用典,含蓄地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思念,奠定了愉悦的感情基调。
B.上阕中的“李白”“江东”是词人自喻,而“草堂”是他喻,是指扬州席上的主人。
C.“珠帘”句化用杜牧的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巧妙点出扬州的繁华。
D.“花开又花谢”象征时光流逝,突出离别之久;
“几千重”夸说离恨之深,化抽象为具体。
E.全词叙写了相忆、相聚、叙旧等丰富的内容,几处化用前人的诗语,感情深婉真挚。
2)词的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蒲津河亭
唐彦谦
宿雨清秋霁景澄,广亭高树向晨兴。
烟横博望乘槎水①,日上文王避雨陵②。
孤棹夷犹期独往,曲阑愁绝每长凭。
思乡怀古多伤别,况此哀吟意不胜。
[注]①槎水,传说汉武帝曾令张骞(后封博望侯)寻查黄河源。
张骞乘槎顺河直达天河。
②避雨陵,指殽山北陵。
殽山中间有古道,其两侧高山相嵚,传说周文王曾在此避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早晨起床后看到雨收天霁、庭广树高,衬托出诗人郁闷的心情。
B.“孤掉夷犹期独往”,虽有迟疑,但孤舟尚且期望独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思乡怀古的无限苦闷。
C.“况此哀吟”,表达了诗人在思乡、怀古、伤别之外,面对清秋又生出悲情。
D.全诗前实后虚,前四句叙河亭临览所见之景,后四句述临览所生之情。
2)“烟横博望乘槎水,日上文王避雨陵”一联多受后世称道,请简要赏析其精妙之处。
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九日使君席奉饯①卫中丞赴长水
岑参
节使横行西出师,鸣弓擐②甲羽林儿。
台上霜风凌草木,军中杀气傍旌旗。
预知汉将宣威日,正是胡尘欲灭时。
为报使君多泛菊③,更将弦管醉东篱。
(注)①奉饯:
饯行。
②擐(huà
n):
穿着。
③泛菊:
菊花酒。
A.首联通过“横行”“鸣弓”“擐甲”等词语描绘了出征军队威武雄壮的气概。
B.在重阳节这一天,州郡长官设下宴席,为即将奔赴边关长水的卫中丞壮行。
C.颈联借汉将击溃胡人,平定边塞的历史,表达此次出兵边塞必胜的信心。
D.诗中以霜风吹凌草木渲染了出征前的悲壮气氛,有“风萧萧兮易水寒”之意。
2)本诗与范仲淹的《渔家傲》都写到饮酒(“浊酒一杯家万里”),请分析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孤桐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
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明时①思解愠,愿斫五弦琴②。
(注)①明时:
政治清明的时代。
②五弦琴:
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村料。
据《孔子家语》记载:
舜曾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凤之黑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A.首联“森森”写出了孤桐的茂盛繁密,“天质”与“自”则突显了孤桐的自身努力。
B.颌联“凌霄”与“得地”相互配合,道出了孤桐立足深稳、虽虚心而不屈己的品格。
C.颈联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异曲同工,“阳骄”外部环境的介入,更胜一筹。
D.全诗通过写孤桐从初生到参天的过程,不仅刻画出了树的形象,也折射出诗人的精神。
2)诗歌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①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都城长安。
长安多杏树。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途中偶见一枝杏花,这触动了他满怀的复杂心绪,让他写下这首笔法委婉细腻,情感动人的诗歌。
B.颈联写天色渐暗,空气里的花香仍夹带着料峭的寒意,黄莺和蝴蝶飞到林中与杏花相伴。
C.尾联虚写,诗人从眼前的鲜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长安看到的千万树杏花。
D.“帝乡千万树”浮现于诗人脑海中的这幅长安杏花图,实际上代表着他深心忆念的长安生活。
2)这首诗流露出诗人的哪些情感?
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1)下列对这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
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B.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
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
C.“捣练”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
正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
D.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昼梦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昼梦”有白日梦之意。
诗人借用宰予昼寝的典故,含有自嘲和悲愤之情。
B.诗人白昼神态倦怠,贪睡不醒,主要原因是春日暖意融融、夜短困乏。
C.尾联体现诗人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与“安得广厦千万间”情怀相近。
D.本诗以“昼梦”为线索,先写昼梦之由,再写梦中所见所感,思路清晰。
2)请从虚实角度简要赏析诗的颔联和颈联。
20.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芣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
注释:
①选自《诗经·
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芣苢(fú
yǐ):
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
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
得到。
④掇(duō):
摘取、拾取。
⑤捋(lǚ):
成把地握取。
⑥袺(lié
):
手持衣角盛物。
⑦襭(xié
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
“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B.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
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可谓一路辛劳,反映出当时的劳动妇女身负沉重的压迫。
C.由“薄言袺之”到“薄言襭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
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
D.《芣苢》一诗,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
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动过程。
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2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江夏别宋之悌①
李 白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注)①宋之悌:
为初唐时著名诗人宋之问之弟,李白友人。
宋之悌因事被贬交趾(今越南河内),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设宴送之。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是说宋之悌所往之地的清澄江水,遥遥地与碧海相通。
若空,极言江水之澄澈。
B.颔联由对方将往之处回到眼前分别之处。
千里之别原是悲哀的,此处不言“悲”而言“兴”,并用“一杯”与“千里”相对。
既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派,又含有无可奈何的情绪。
C.颈联所描写的景物悲凉凄切,衬托出作者内心的悲凉,特别是江猿的啼声本来就是很悲凉的,在作者与友人离别的时刻,听见这声音,更是断人肠。
D.尾联是说作者一生从不流泪,现在却因为朋友的离去而泣涕不止。
诗人如此动情,可能是出于对宋之悌以垂暮之年远谪交趾的同情。
E.这首诗的感情跳跃性很大,前三联飘洒有想,基调豪迈;
尾联顿折,感情沉郁。
这就给读者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
2)“兴在一杯中”的“兴”包含了丰富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②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③。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注)①梦得:
诗人刘禹锡,字梦得。
②十千:
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
③七十欠三年:
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第三联的意思是:
喝酒的时候引经据史作为酒令;
倾听对方的吟颂,胜过聆听美好的音乐。
B.尾联通过雄奇浪漫的想象,描绘了一幅有色有味的秋日共醉图。
C.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感情沉郁悲壮,体现了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D.第七句“家酝”指家中自酿的酒;
“待”字照应了题目中的“约后期”,即秋天再相聚。
E.第八句中的“君”指的是刘禹锡,“陶然”的意思是舒畅快乐的样子。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2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好事近·
悴春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①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注)①缸:
灯。
②鴂:
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
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股的秾丽娇娆,尤其是其高贵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2)词的下阙是如何表现“幽怨”的?
请简要阐述。
2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秋兴八首(其四)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比喻手法把纵横交错的长安街道比作棋局,并以“不胜悲”来感慨国运民生和自己的宦海浮沉身世。
B.颔联紧承首联,写王侯第宅易主、官服色饰改制,突出长安政局变化,对仗工整,感情悲慨深沉。
C.颈联通过“振”“驰”二字,描绘出战鼓震天、羽书飞驰的战争场景,极言战局的危急。
D.尾联写秋江清冷、水族潜伏,这不由让飘零夔州的诗人怀想昔日居住长安的平常生活。
2)与诗人的《秋兴八首(其一)》相比,本首诗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上有何不同?
25.阅读下面这首晋诗,完成题。
饮酒(其十四)
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①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注]①班荆:
在地上铺开荆条。
②行次:
次序,辈行。
A.老友携酒而来,宾主铺荆于地,欢饮松下,自然而又亲切,颇有隐逸的恬淡之趣。
B.父老也一同饮酒,既醉之后,大家更是随意言笑,忘乎所以,以至场面混乱失控。
C.全诗围绕“饮酒”二字展开,叙事中融情寓理,章法与诗意相得益彰,浑然成篇。
D.诗歌语言自然而醇厚,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有真趣,与《归园田居》风格类似。
2)作者说“酒中有深味”,他体会到了哪些“深味”?
2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天津桥①春望
(晚唐)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②花。
(注)①天津桥:
是洛水上的一座浮桥,在今河南洛阳西南。
②上阳:
上阳宫,唐高宗时建造,在洛阳皇城西南,洛水天津桥附近。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本诗一、二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
请从艺术技巧的角度简要分析。
2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月①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注]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此时诗人身陷叛军中,与家人远隔。
②国西营:
长安西部的兵营,是抗击安史叛军的军队。
A.诗歌以蟾宫和玉兔指代月亮,以清朗的月光表达家国之思。
B.诗歌颈联对仗工整,“丹心”“白发”凸显诗人的家国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