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易错练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易错练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备考黄金易错点专题02 中国古代的经济制度易错练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唐初规定:
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
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三五分以代役。
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6.《数字中国-2016》:
“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
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7%,民国只有10%。
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150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10万。
”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 )
A.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
C.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
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
【解析】城市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由“重农抑商政策”的内涵可以确定古代中国政府不可能扶植鼓励城市化的发展,故答案为D项。
7.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
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
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
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
【解析】材料中只能说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
”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另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B项正确;
材料中政府在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
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强调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D项错误。
8.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到清代乾隆皇帝时,1741年突破1亿,1776年达到2亿,1790年超过3亿。
发展到道光皇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人口,这种人口的大量增长对中国来说( )
A.对传统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B.促进了城市化发展
C.是长期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D.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产物
【答案】A
9.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 )
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
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
江南市镇、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等,可知农村商品化趋势明显。
10.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自然经济日益解体
B.国家“重商”政策确立
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自然经济日益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A项;
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
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是农业,排除D项;
据题干信息,农民“迁业”实质反映了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故选C项。
11.“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贯穿于中国古代史
12.历史学家科林伍德看来:
历史中遗失最多的大概就是问题(question),历史人物往往把种种回答留下了(这便是文物、文献),却将自己内心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自己还没有能力回答的问题带进了坟墓。
因此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
科林伍德强调历史学家的任务是( )
A.在研究中努力寻找问题意识
B.通过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
C.着重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
D.着力重新构建新的历史
【解析】科林伍德强调文物、文献是历史问题的答案,“历史学家最重要的任务便是根据留下的答案去追溯、重构已失去的问题”,故A项正确;
材料要求追溯历史问题,而不是研究历史问题再现历史,故B项错误;
研究历史文物与历史文献是方法,任务是追溯问题,故C项错误;
科林伍德要求重构的是失去的问题,而不是重新构建新的历史,故D项错误。
11.福清县王荣家庭,六世同居,大小家人七百余口,不曾折箸争吵过,而且这个家庭一直发展到清代,是福建历史上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表彰而名扬一时的大家庭。
明清统治者表彰这类大家庭的主要经济目的是( )
A.抑制土地兼并B.稳定小农经济
C.限制家庭手工业D.保证家庭财产共享
【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古代小农经济造就了封建大家庭以血缘为基础,累世同居,共同生产,共同享有财产,家庭关系和睦的特点,这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统治者表彰这类家庭的经济目的主要是稳定其统治的经济基础,故选B。
12.北宋大文豪苏轼说:
“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
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佃农)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即佃农)散而田荒,日后之失必倍于今故也。
”上述言论反映北宋(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有所减弱
C.租佃关系开始出现
D.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
13.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唐末以迄宋元时代盛产米粮的重要地区之一。
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
这表明( )
A.江南地区农业已经完全商品化
B.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和商业化
C.江南地区精耕细作技术的突破
D.江南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解析】据题干可知,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营重点逐渐转向种植经济作物,反映了江南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向多样化、专业化和商业化转变,故选B。
从材料看,农业经营只是从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转变,农业生产并未完全商品化,排除A;
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江南地区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自然经济的束缚,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D。
14.我国历史上工匠的生产具有非常严格的传承制度。
“城乡各种手工业者通常是父子相承,职业世袭”,民间工匠技术只传于家族内是比较普遍的现象。
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手工业生产技术的独占性
B.重男轻女宗法观念的影响
C.维护家族稳定及经济利益的需要
D.小农经济的狭隘性、封闭性
15.《旧唐书·
韦坚传》记载:
天宝二年(713年)韦坚为唐玄宗从南方采办的货物中大多是来自民间作坊的杰作:
“若广陵郡船,即于栿背上堆积广陵所出锦、镜、铜器、海味;
丹阳郡船,即京口绫衫缎”。
材料主要说明唐代( )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C.形成专业性生产区域D.家庭手工业得到较大发展
【解析】据题干材料“广陵郡……所出锦、镜、铜器、海味”“丹阳郡……京口绫衫缎”等信息,可知不同区域生产不同的手工业产品,表明唐代形成了不同的手工业专业性生产区域,故选C项。
16.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享誉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是由福建人开创的。
明清之际,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
这说明古代闽商( )
A.具有开放意识和拓展精神
B.专注于海外市场而没有开拓国内市场
C.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
D.不堪忍受国内封建压迫而移民海外
【解析】材料虽然反映了闽商重视海外市场,但不能由此判断他们忽视国内市场,也不能说明他们控制了东南亚的海上运输线,B、C两项曲解题干内容,排除;
材料无法反映闽商大量移民海外的原因,排除D项。
17.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
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 )
A.出现了世界最早的纸币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
C.南方工商业市镇的兴盛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18.汉朝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
不许“名田(占有土地)”,“犯者以律论”;
不许被“推择为吏(商人及其子孙到官府去做官)”。
这些规定( )
A.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B.提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
C.表明商人富而贱的窘境D.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题干材料表明汉朝政府颁布法令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地位的提高,广大商人虽富却贱,C项符合题意。
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A项错误;
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
19.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下列结论中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是因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导致的
C.“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们的明智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是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决定的
【解析】“重农抑商”在明清以前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但后期成为社会发展的桎梏,故A、C两项错误;
“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帝王们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说明“重农抑商”政策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这主要是由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决定的,故B项正确,D项错误。
20.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上”。
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
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
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元年)令滨海民悉徙内地五十里,以绝接济台湾之患。
于是麾兵拆界,期三日尽夷其地,空其人。
……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清】屈大均《广东新语》
材料二 (康熙五十五年下诏)海外有吕宋、葛喇巴等处,常留汉人,自明以来有之,此即海贼之薮也……东洋可使贸易,若南洋,商船不可令往。
——《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窘迫)。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致远之无方,故有以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艘,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清】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
(1)据材料一,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和影响。
(2)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实行“海禁”的主要目的。
这里的“海禁”与材料一中的“海禁”有什么不同?
(3)据材料三,指出“开海”的积极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海禁”对中国社会长远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由“开海”与“海禁”的反复,指出清朝统治者政治决策上的根本出发点。
【答案】
(1)封锁台湾(或收复台湾需要)。
给沿海居民带来巨大灾难。
(2)清除海贼(防止沿海商人与海盗勾结)。
材料一:
完全禁止。
材料二:
限制。
(3)人民富足;
社会安定。
消极:
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延缓了中国发展步伐。
(4)维护封建统治。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在《东洋近代史》说:
“中国宋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跃进,都市的发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兴现象比较,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因而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中国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
评析材料中有关宋代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多角度充分论证,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示例)观点一:
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
经济方面:
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发展。
思想文化方面:
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观点二:
宋代是积贫积弱的朝代。
宋代民族政权并立,辽、西夏、金威胁着两宋安全,宋初由于过分集中军权导致军队战斗力不强,对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不断失利,两宋政府通过签订屈辱和约换取边境安宁;
宋代虽然经济繁荣,但宋初的制度革新导致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财政入不敷出,民富国不强;
虽经王安石变法也未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观点三:
赞成材料中的两种观点。
答案为参考答案一和参考答案二的综合。
观点四:
不赞成材料中关于宋代是十足的“东方的文艺复兴时代”的观点。
西方文艺复兴时代,西欧国家在非洲、亚洲、美洲进行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
同时,新兴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了反封建、反教会,建立资产阶级文化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之,欧洲文艺复兴时代是欧洲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迈进的时代。
而宋代虽然商品经济获得突破性发展、儒学复兴、文学艺术和科技也有极大发展、海外贸易兴盛,但并没有产生资本主义,不具备社会转型的特征。
观点五:
不赞成宋代积贫积弱的观点。
宋初采取一系列措施,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宋代自960年建立到1279年灭亡,历时300多年;
城市商业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被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业市镇有较快发展;
宋代与亚洲、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商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较大;
儒学复兴,理学兴盛,文学艺术朝世俗化、平民化方向发展,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最终完成,古代科技发展达到顶峰。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原大则饶,原小则鲜。
上则富国,下则富家。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材料三 (唐代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
——《唐会要》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归纳贾谊和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2)根据材料一、三,概括汉、唐经济方面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唐采取不同经济政策的原因。
(1)经济思想:
贾谊,重视农业、限制商业的重农抑商思想。
司马迁,社会合理分工基础上的各行业协同自由发展;
农、工、商、虞各务其事,不可偏废。
(2)变化:
汉代抑制商业发展,对商人的衣食住行都有明确的限制;
唐代中叶重视商业,不与民争利,采取措施保护商业发展。
原因:
汉初,社会经济破坏严重,为恢复生产和安定人心,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唐代中叶以后,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财政收入缺乏保障。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西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答案】示例一:
信息:
西汉时期的手工业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大量分布于大运河地区。
说明:
西汉至唐朝前期,经济重心在北方,手工业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大运河的开通促使大运河沿岸地区手工业发展。
示例二:
汉代盐、铁等手工业发展迅速,唐代制瓷业、造船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
汉代盐铁官营;
唐代制瓷工业进步,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信息提取可从手工业分布或手工业部门及发展状况等角度提取,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