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南方谈话
①问题:
“⑩”。
②本质:
解放并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⑪。
③标准:
判断工作的标准是“⑫”。
(4)十四大
①提出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②明确下一步目标是建立⑬体制。
(5)十五大:
把⑭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具体内容
(1)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
(2)“⑮”的伟大构想。
(3)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3.历史地位
(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⑯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背景
(1)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2)党面临怎样完善自身、与时俱进的新问题。
2.内容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成就
(1)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2)创造性地回答了⑰的问题。
4.地位
(1)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2)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3)在中共⑱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K知识参考答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十二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阶段。
我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拨乱反正的政治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开始形成,奠定了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并在中共十二大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从中共十二大到中共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理论,并在中共十三大上系统论述了初级阶段理论和概括了党的基本路线。
3.从中共十三大到中共十四大,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阶段。
这个阶段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等一系列问题,中共十四大则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论体系和内容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4.在中共十五大上,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在公有制实现形式上和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等问题的认识上有了重大突破。
(2017—2018学年山西大同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邓小平理论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下列内容中符合邓小平理论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中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邓小平理论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③邓小平理论是在中共十五大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
④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C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会议
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三次工作重心转移:
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三次纠正党内的重大错误:
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两次制定国共合作方针:
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三位领导人的理论成果被确立为指导思想:
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中共十五大(邓小平理论)、中共十六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又一典范。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形成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创新理论,成为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加深了中国共产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规律性认识,并充实了执政党的先进性内涵。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在保持和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指明了方向,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一次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强文化建设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统一起来,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突出了党的先进性与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一致性,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灵魂和本质,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
有学者说:
“三个代表思想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
”是因为“三个代表”创造性的
A.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
C.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答案】D
列表法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解决的问题
思想精髓
重大作用
毛泽东思想
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及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理论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使中国人民富起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引领中国迈向小康社会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振兴中华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这些重大理论成果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对这些重大理论成果“一致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以复兴民族为宗旨
B.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C.都是20世纪推动中国历史前进的思想武器
D.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产物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共性。
材料提及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都是从国情出发,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A项符合史实,正确;
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无关,B项排除;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21世纪的理论成果,C项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
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是民主革命的产物,但其他的理论不是,D项排除。
1.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报刊针对此文进行褒贬不一的争论,有些批评直指该文“违反‘两个凡是’的中央精神”。
材料表明当时
A.“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B.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C.“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D.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2.1992年,邓小平说,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
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据此可知,南方谈话
A.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表明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D.消除了国内存在的“资”“社”争论
3.邓小平从列宁那里找到了新思路,给中国改革开放找到了新航向。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
实际上邓小平对新经济政策有继承也有超越,“超越”的主要表现是
A.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
B.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
C.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
D.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4.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1992年中共中央下发了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5.纵观20世纪中国三大理论成果:
三民主义重在如何实现社会转型和民族振兴,其中既有创见、前瞻,又有幻想;
毛泽东思想重在如何取得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既有对传统理论的突破,又有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脱离实际的空想;
邓小平理论重在如何突破传统理论及“左”倾理论的藩篱,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也难免有所疏漏。
总之,不管它如何贴近时代主题,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某些特征在现时代的表征。
其表征之一是
A.实用性B.玄想性
C.科学性D.爱国性
6.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
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
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上变化主要源于
A.适应国际形势不断变化的需要
B.适应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
C.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调整
D.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不断探索
1.“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地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
”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2.建设和谐社会一定要关注民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孟子·
梁惠王上》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材料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则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方谈话
(1)据材料一,孟子提出的社会保障基本标准是什么?
这一仁政思想为什么不能被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
(2)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是什么?
该方案不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核心思想。
并指出邓小平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道路是什么。
1.【答案】C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于21世纪初,故A项错误;
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后,故B项错误;
“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计划和市场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故C项正确;
“消除”的说法不符合当时史实,故D项错误。
3.【答案】B
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是邓小平和列宁的相同点,故A项错误;
据所学知识可知,苏俄新经济政策只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社会经济,并没有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邓小平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B项正确;
邓小平和列宁都是在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故C项错误;
列宁和邓小平都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故D项错误。
4.【答案】D
【解析】1978年邓小平的讲话主张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92年的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
邓小平的两次讲话都解放了思想,故D项正确。
1978年尚未建立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
1978年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深化”言之过早,故B项错误。
1978年对外开放刚刚拉开序幕,故C项错误。
5.【答案】A
6.【答案】D
【解析】材料中主要谈及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的变化,没有涉及国际形势变化的信息,故A项错误。
“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是社会主义建设方针变化的根源,故B项错误。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并未改变过,故C项错误。
从“大跃进”运动到“发展是硬道理”,再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中共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断发展完善,故D项正确。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
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见,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及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进了中国经济腾飞和社会思想观念的转变,故选C。
A、B两项分别提出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中共十三大,故排除;
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故D项错误。
2.【答案】
(1)标准:
每户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
因为它不适应战国时期的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需要。
(2)纲领:
平均地权。
原因:
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
(3)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道路: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邓小平理论,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概括、归纳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3)问,第一小问,“思想”根据材料信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概括作答即可;
第二小问,“道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