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852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

化学必修1最全知识点总结

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

一、方程式

1.Na在空气中被氧化

2.Na在空气中燃烧

3.Mg在空气中燃烧

4.Al在空气中被氧化

5.Fe在O2中燃烧

6.Cu在空气中加热

7.Na与H2O反应

8.Mg与沸水的反应

9.Fe和水蒸气的反应

10.Al和NaOH溶液的反应

11.Na2O与H2O反应

12.Na2O与CO2反应

13.Na2O与HCl反应

14.Na2O2与H2O反应

15.Na2O2与CO2反应

16.Na2O2与HCl反应

17.纯碱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18.纯碱溶液中加过量盐酸

19.NaHCO3和盐酸反应

20.纯碱溶液中通过量CO2

21.饱和纯碱溶液中通足量CO2

22.NaHCO3溶液中加NaOH溶液

23.NaHCO3溶液中加少量Ca(OH)2溶液

24.NaHCO3溶液中加过量Ca(OH)2溶液

25.NaHCO3固体受热分解

26.Al2O3与盐酸反应

27.Al2O3与NaOH溶液反应

28.Al(OH)3的制备

29.Al(OH)3与盐酸反应

30.Al(OH)3与NaOH溶液反应

31.Al(OH)3受热分解

32.AlCl3溶液中加少量NaOH溶液

33.AlCl3溶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

34.NaAlO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35.NaAlO2溶液中加过量盐酸

36.NaAlO2溶液中通少量CO2

37.NaAlO2溶液中通过量CO2

38.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反应

39.FeO在空气中加热

40.Fe(OH)3受热分解

41.Fe(OH)2被氧气氧化

42.在空气中加热Fe(OH)2

43.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44.FeSO4和酸性KMnO4反应

45.FeSO4溶液中通入Cl2

46.FeSO4在酸性条件下与H2O2反应

47.Fe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被氧气氧化

48.FeCl3溶液中加入铁粉

49.FeCl3溶液中加入铜丝

50.FeCl3溶液中通H2S气体

51.FeCl3溶液中通SO2气体

52.FeCl3溶液和KI溶液混合

53.SiO2和氢氟酸反应

54.SiO2和CaO反应

55.SiO2和NaOH反应

56.SiO2和Na2CO3反应

57.SiO2和CaCO3反应

58.工业制粗硅

59.Na2SiO3溶液中通CO2

60.Na2SiO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61.工业制粗硅的副反应(生成金刚砂)

62.Si和氢氟酸反应

63.SiO2和NaOH溶液反应

64.Si在空气中加热

65.Si在Cl2中加热

66.实验室制Cl2

67.用KMnO4和浓盐酸制Cl2

68.用KClO3和浓盐酸制Cl2

69.Cl2与H2O反应

70.Fe与Cl2反应

71.Cu与Cl2反应

72.Na与Cl2反应

73.H2与Cl2反应

74.P与Cl2反应

75.NaClO溶液中通少量CO2

76.NaClO溶液中通过量CO2

77.HClO分解

78.工业制漂白粉

79.制取漂白液

80.漂白粉的漂白原理

81.漂白液的漂白原理

82.漂白粉中加少量稀盐酸

83.漂白粉加浓盐酸

84.Cu与I2反应

85.Fe与I2反应

86.Br2与NaOH溶液反应

87.I2与NaOH溶液反应

88.F2与水反应

89.F2与NaOH溶液反应

90.Fe与S反应

91.Cu与S反应

92.Hg与S反应

93.S与O2反应

94.H2S受热分解

95.氢硫酸在空气中变质

96.H2S在过量纯氧中燃烧

97.H2S在少量纯氧中燃烧

98.H2S与SO2混合

99.CuSO4和H2S反应

100.实验室制H2S

101.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

102.CaO与SO2反应

103.SO2制SO3

104.实验室制SO2

105.Mg在N2中燃烧

106.Mg在CO2中燃烧

107.N2与O2反应

108.工业制氨气

109.NO与O2混合

110.NO2与水反应

111.NO2与NaOH溶液反应

112.NO、NO2混合气体与NaOH溶液反应

113.NO2将SO2氧化

114.NO2与O2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

115.NO、O2与水反应的加和方程式

116.NH3与HNO3反应

117.NH3与HCl反应

118.NH3在纯氧中燃烧

119.NH3的催化氧化

120.NH3与足量Cl2反应

121.过量NH3与Cl2反应

122.NH3催化还原NO

123.NH3催化还原NO2

124.NH4Cl的假升华

125.(NH4)2CO3受热分解

126.NH4HCO3受热分解

127.NH4HCO3通Ba(OH)2

128.实验室制NH3

129.浓硫酸氧化单质Cu

130.浓硫酸氧化单质C

131.浓硫酸氧化单质S

132.浓硫酸氧化单质P

133.FeO与浓硫酸反应

134.Cu与稀硝酸反应

135.Cu与浓硝酸反应

136.S和稀硝酸反应

137.S和浓硝酸反应

138.P和浓硝酸反应

二、实验现象

1.萃取实验

ρ(CCl4)>ρ(H2O)>ρ(C6H6)

碘水

褐色、橙色

溴水

橙色、橙黄色

I2的CCl4溶液

紫色、紫红色

Br2的CCl4溶液

棕色、棕红色

I2的C6H6溶液

紫色、紫红色

Br2的C6H6溶液

棕色、棕红色

2.Fe(OH)3胶体有关实验

①颜色:

红褐色;②丁达尔效应:

形成一条光亮通路;③电泳:

阴极颜色加深,阳极颜色逐渐变浅;④聚沉(加入酸):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消失。

胶粒所带电荷

带正电荷:

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

带负电荷:

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土壤胶粒、硅酸胶粒

3.与金属单质、金属化合物有关的实验现象

Na+O2→Na2O:

银白色逐渐褪去

Na+O2→Na2O2:

Na熔为银白色小球,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Mg+O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Al+O2→Al2O3: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白烟

Na+H2O→NaOH(酚酞)+H2:

Na浮在水面上,迅速熔为光亮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为红色

*Mg+H2O→Mg(OH)2+H2:

镁条上有气泡,液体变红

Na2O2+H2O→NaOH(酚酞)+O2:

液体变红,振荡后液体褪色

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稀盐酸中逐滴滴加Na2CO3溶液:

立即产生气泡

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立即产生气泡

Na+的焰色反应:

黄色

K+的焰色反应: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消失

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AlCl3溶液、稀盐酸中逐滴滴加NaAlO2溶液:

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

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Fe+Cl2→FeCl3:

产生大量棕褐色的烟,加水呈红褐色

Na+Cl2→NaCl:

产生大量白烟

Cu+Cl2→CuCl2:

产生大量棕黄色的烟,加水呈蓝绿色

4.H2与Cl2的反应

①H2在Cl2中燃烧:

发出苍白色火焰,放热,集气瓶口有白雾;

②H2与Cl2的混合气体受强光照射发生爆炸。

5.有关褪色的实验现象

①氧化还原性褪色:

KMnO4(aq)中溶质被还原;HClO[Cl2(本身不具有漂白性)通入溶液]、H2O2(过氧化物遇水)使有机色质褪色;

②化合型不稳定褪色: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

6.喷泉实验

①产生喷泉的原因:

上部压强小于下部压强;

②产生喷泉的方法:

减小上部压强(气体溶解或反应);增大下部压强(产生气体);

③Cl2与H2O不能形成喷泉。

7.与浓硫酸有关的实验现象

①吸水性:

胆矾晶体脱色。

②脱水性:

“黑面包”实验(该实验体现了浓硫酸三大特性)——蔗糖变黑,膨胀,并变得疏松多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强氧化性:

铜与浓硫酸共热——放出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或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反应后生成物的水溶液显蓝色。

(*铜表面先变黑,形成黑色浊液,随后又变成白色浊液。

铜全部反应完后,静置,灰白色物质沉于管底,所得溶液呈淡蓝色,冷却至室温呈无色。

反应中还伴有白色烟雾,并有淡黄色物质冷凝在管壁。

若铜过量,最终得灰白色固体物质。

三、固体与液体

1.固体与液体的物理性质

Na2O

Na2O2

Na2CO3

(纯碱、苏打)

NaHCO3

(小苏打)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粉末)

白色固体(粉末)

白色固体(晶体)

溶解性

无水溶液(遇水立即反应)

无水溶液(遇水立即反应)

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易溶于水(溶解度比Na2CO3更小),水溶液呈碱性

Al2O3

Al(OH)3

偏铝酸盐(AlO22-)

KAl(SO4)3·12H2O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固体(胶状沉淀)

/

无色固体(晶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其他

熔点高

/

/

吸附性

FeO

Fe2O3

(铁红)

Fe3O4

(磁性氧化铁)

Si

颜色状态

黑色固体(粉末)

红棕色固体(粉末)

黑色固体(晶体)

灰黑色固体(晶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Fe(OH)3

Fe(OH)2

SiO2

H2SiO3

SO3

颜色状态

红褐色固体(沉淀)

白色固体(沉淀)

无色固体(晶体)

白色固体

无色,常温下为液体,标况下为固体(晶体)

溶解性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难溶于水

极易溶于水

其他

/

/

/

/

易挥发

Br2

I2

S

铵盐(NH4+)

颜色状态

深红棕色液体

紫黑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粉末、晶体)

无色固体(晶体)

溶解性

能溶于水、能溶于C6H6和CCl4(比在水中溶解度更大)

能溶于水、能溶于C6H6和CCl4(比在水中溶解度更大)

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CS2

易溶于水(溶解吸热)

其他

易挥发

易升华

/

/

CuS

Ag2S

PbS

HgS

FeS

颜色状态

黑色固体(沉淀)

黑色固体(沉淀)

黑色固体(沉淀)

红色固体(沉淀)

黑色固体(沉淀)

溶解性

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

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

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

难溶于水(也难溶于酸)

难溶于水(能溶于酸)

2.矿石与俗名

Na2CO3—纯碱、苏打

NaHCO3—小苏打

KAl(SO4)2·12H2O—明矾

Fe2O3—铁红—赤铁矿

Fe3O4—磁性氧化铁—磁铁矿

Cu2(OH)2CO3—铜绿

SiO2—硅石、石英、水晶、玛瑙

FeS2(过硫化亚铁)—硫铁矿(黄铁矿)

CuFeS2(二硫化亚铁铜)—黄铜矿

CaSO4·2H2O—生石膏

2CaSO4·H2O—熟石膏

N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