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79604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闻导语写作方法和技巧Word文件下载.docx

  描写型的软式导语多用一些散文的笔法,导语的结构松散,构思巧妙,或以写景、或以写人、或以一个故事为开头,它不是对全部新闻事实的概括,而是找出富于吸引力的一点,将读者注意力集中,用几个轻松的段落组织一个富有戏剧性的开头。

  如《纽约时报》的理查德.塞弗罗采写的有关去纽约市后失踪的几千名妇女中的一名妇女的故事的报道,他以小故事为导语开始他杰出的报道:

  这毕竟是乔安妮.巴肖德不快活的半年中最快乐的一天:

在她二十四年的生活里,她的家人从未见她这样高兴过。

九月二日,乔安妮在纽约市的贝勒弗尔医院的某个地方的公共电话亭打电话时宣布说:

“昨天我生了个女孩。

”她的妹妹巴巴拉在俄亥俄州柯特兰的巴肖德住处接到这个电话时大吃一惊。

全家人谁也不知道乔安妮已怀孕,甚至连她住在哪儿都不知道。

  打电话的四天后,这个婴儿就死了。

婴儿是在乔安妮称之为家的东哈莱姆贫民窟里被乔安妮宠爱的、唯一的伴侣———一条饥饿的德国牧羊狗咬死吃了……

  这类导语的特点是欲扬先抑,使读者一开始就感受到某种强烈的气氛,产生如临其境的现场感,或是作者所预期的某种情绪效应。

  软式导语与硬式导语比较而言,硬式导语开门见山,而软式导语则更加含蓄,表达方式更为曲折委婉,多用藏头露尾的方式。

复合式导语

  就是将硬式导语的准确性、客观性、快捷性与软式导语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感人性等特点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导语。

目前比较流行的“流线型”导语就属于复合导语的一种表现形式。

  写好新闻导语是创作新闻体裁稿件的基础。

那么在开始导语写作前该如何展开工作思路?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丹尼斯说:

“好的导语可以简短而明快,可以细细道来,将读者徐徐引入正文,也可以热火朝天、气势如虹。

导语可以产生悬念,也可以蓄力而发,导语应当适应稿件的特殊需要。

它之所以重要,不仅因为可以传达信息,而且可以为稿件确定情绪与基调。

”因而导语在其写作手法上应灵活多样,切忌陷入程式化、公式化的框框,使一些套话、空话、老话充塞其间。

浏览国内外的优秀新闻作品,大多都有一个形象、生动、有血有肉的导语,这些导语或抒情、或描写、或政论,其灵活多变的笔调紧紧抓住读者,使受众欲罢不能。

新闻写作第二事花时间写个好导语

  什么叫新闻导语?

简单说,就是新闻的开头。

毛泽东曾说过:

“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

古人写文章,讲究“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新闻导语对于新闻来说,其重要性是一样的,甚至更甚于此。

提炼和构思导语,是把握和掌控新闻全篇的关键环节和第一步。

  一条新闻,记者想表达什么,往往通过导语来“定调”,导语写不好,记者就不会明白自己想说什么,思维是混乱的,所以也就谈不上写出好新闻;

一条新闻,读者有没有兴趣,往往看导语能否吸引他,导语写得好,读者才有看下去的欲望。

  一般来说导语写作有这样几种方式

直述式

  把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简单直接地概括叙述出来。

直述式导语优点是开门见山,直接触击最重要的新闻事实,它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语。

但初学者往往分不清主次信息,一股脑儿都往导语里塞。

比如,昨日,警方与市民代表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会上,公安局长与市民代表讨论城市安全问题。

他透露,城市今年的治安比过去任何一年都严重。

这样写可能更简洁明了一些:

公安局长昨日在一个会上透露,城市今年的治安比过去任何一年都严重。

  直述式导语往往在“倒金字塔”新闻写作中用得最多。

所谓“倒金字塔”,就是将新闻最重的事实写在第一段,次之的事实按照重要程度递减的原则写在第二段或后面几段。

“倒金字塔”结构在网络新闻写作中,对于突发事件性新闻,应该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有助于网民迅速获知事件的情况。

渲染式

  这种导语先进行概括性陈述营造背景,然后再进入对最新动态事实的报道。

与渲染式导语类似的还有点题式、故事式、比兴式等等。

比如,一篇普利策新闻奖作品,讲的一座监狱的罪犯遭到警察虐待,作者首先把监狱外部环境进行了一番描写,绿草茵茵,漂亮整洁,但随之笔锋一转说,与监狱外部天堂般的环境相比,监狱内部则是地狱。

这样的导能很紧紧抓住读者的眼球。

设问式

  这种导语形式是首先提出问题或者摆出困惑,引起受众的关注和兴趣,以激起他们继续阅读下文的欲望。

下面的例子是以设问句为导语的开头:

“一架飞机能从宽仅14.62米的巴黎市中心的凯旋门门洞飞过吗?

巴黎的英雄们正在做着他们的试验。

”在这则实例中,读者首先读到的是一个未知结果的悬念,而且导语中“巴黎的英雄们”究竟是谁,也颇费猜想的。

于是,读者只有接着往下读,才能找到答案。

设问模式的优点是有“悬念”,缺点是有点绕弯子。

(值得提醒的是:

一旦弯子绕得太大,“悬念”又没有抓住人的话,结果有可能适得其反。

引语式

  直接引语用作导语是传统媒介上常见的样式之一。

比如,温家宝总理昨天在震中汶川说:

“汶川大地震死了8万人。

”引语式导语一是要严格引用直接引语,不能改变说话者原意;

二是所用引语应尽量挑选“掷地有声”的“点睛”之语,能起到一语胜千言的作用;

三是引语要是容易理解的短句,句式不能太复杂。

  导语写作上,一定要注意用词的直接、准确,少用或尽量不用被动语态,主动语态比被动语态更直接、更有力。

要注意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不要轻易认可或否定离奇或看似合理的内容,要注重平衡性,对未有定论的事实不作肯定的表述,不要写入自己的主观评论。

  最为重要的一点,导语要写得短些,再短些。

能用20个字表达清楚,就决不要用21个字。

能用一段表述,就绝不用两段。

  写个好导语,当然也包括取个好标题。

很多记者不愿意花时间在导语和标题上,他们往往认为这是编辑的事。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导语和标题是记者对自己整个新闻稿件核心的一个判断,也是给编辑暗示你的稿件的重心所在。

与其事后抱怨编辑理解错了你的稿件,不如事先在导语和标题中写得更为明确些。

  根据一些优秀新闻写作者的经验,标题和导语往往或占用他们整个写作一半,甚至更长的时间。

再优秀的记者,写作一篇好的新闻都会经历一番痛苦的思维。

所以不要轻易认为,我不是写好稿记者的料,我只会简单地写,写好稿是别人的事。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20法

1、一语破的法

新闻是“抢”出来的,好的新闻导语如何做到“抢耳”、“抢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语破的,无疑会起到开门见山、立竿见影的效果。

1949年4月20日午夜时分,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开始了震惊世界的渡江战斗。

4月22日2时,新华社在播发如此重要的新闻时,导语仅用了一句话: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21日已有大约30万人渡过长江。

“30万人渡过长江”,这就是当时人们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闻,其他的尽管按下后说。

1945年8月14日,美国杜鲁门总统宣布,日本已无条件投降。

美联社在抢发这条爆炸性的新闻时,导语更是干脆利落:

日本投降了!

5个字,一语破的,如雷贯耳,这篇短而有千钧之力的导语,当时就被新闻界公认为“最佳导语”。

2、设置悬念法

“悬念”,又称“扣子”或“关子”,常用于文学作品和戏剧表演。

在新闻导语上设置“悬念”,事情先不直说,吊起读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新华社记者的一篇报道,导语是这样写的:

全国财贸大会上传说着这样一件事:

上海服装进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组的职工,“救活”了两只鸳鸯,挽回了一大笔外汇。

为什么要“救活”鸳鸯?

“救活”了两只什么样的鸳鸯?

又怎样挽回了外汇?

导语对此一概不说。

你想知道么?

你就得往下读。

美联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该社驻伦敦记者的一条电讯稿,它的导语给人的“悬念”更玄:

据警察和目击者说,今天正当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数百万臣民观看下骑马巡行伦敦中部时,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失业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连打六响空炮弹。

失业青年向女王开枪,这“关子”卖得够大的,不由得你不弄个明白才罢休。

3、欲擒故纵法

先放开一步,再紧紧抓住,放是为了更好地抓。

一放一抓,先放后抓,看似消闲,却暗藏杀机,这样的导语写来必有“痛击一拳”之淋漓快感。

1982年10月14日,美联社发了一条讽刺美国经济的稿件,导语是这样写的:

就是在罗纳德·

里根总统对全国说:

“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之前几个小时,他的儿子普雷斯科特·

里根却在这里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

前句说总统称“美国正在走向经济复苏”,后句却笔锋陡转,说总统的儿子正在“同失业者一道领救济金”,显然,前后两句自相“矛盾”。

但读者是聪明的,知道了连总统的儿子都在领救济金,谁还相信美国的经济开始好转了呢?

《新晚报》1988年9月15日发表一篇呼吁为人才合理流动创造条件的消息,其导语虽然对人才流动未着一墨,但由于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法,给读者震动不小。

导语写道:

9月12日,当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0名校友荟集东北农学院,欢庆40周年校庆的时候,全国第一位兽医外科博士、该校毕业生王宗明却游离于喜庆之外,沮丧着脸,在校内通衢大道旁支起了烟摊。

在这篇导语中,“校庆”是纵,“摆烟摊”是擒,一纵一擒,击中了人才流动机制僵化的要害。

4、化静为动法

一个事件性的新闻,用静态的记叙手法写,其导语往往比较枯燥、呆板、索然乏味,但若用动态的表现手法写,导语就会新颖有趣,活脱而有生气,所报道的新闻也就有了灵性,引人入胜。

1990年5月2日,我国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逝世。

5月5日,《中国青年报》记者郑鸣在发布这一消息时,导语写得与众不同,特别感人:

深受青年喜爱的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正弹着钢琴创作大型歌剧《屈原》,突发大面积脑溢血,倒在了钢琴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却再也不能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5月2日,这位正值盛年的作曲家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9岁。

施光南去世了,记者在这里却把他写“活”了。

读了这样的导语,谁都会击掌叫绝。

1974年,我国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马俑,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当兵马俑复制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巡回展出时,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记者罗娜·

多布森发了一条消息,导语妙语惊人:

有一支中国军队到达了布鲁塞尔。

威武的士兵身穿紧身盔甲,随后行进的是军乐队和骑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们的身材。

兵马俑成了“行进”中的中国军队,并且已“到达了”布鲁塞尔,真佩服外国同行们具有如此高超的“起死回生术”和丰富的想象力。

5、拟人修辞法

巧妙地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导语,导语和被报道对象就会活灵活现,就会有“人情味”,就会给人以亲切感。

有亲切感的导语,自然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报》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下午版报纸。

当天,《新民晚报》发了一则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中国新闻史上第一次响起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声音:

“嗨,下午好!

”我国第一张下午版报纸今日由杭州日报正式创刊。

报纸是纸,绝不会说话,作者却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声音:

”仿佛一位久违的朋友伸出双臂向你奔来,多亲切!

《经济日报》一条报道长城学会成立消息的导语,也写得非常亲切动人:

当万里长城缓缓步入2644岁(从公元前657年有文字记载算起)高寿之时,一桩喜事降临她的脚下:

中国长城学会25日在北京诞生了。

这里,古老的长城成为了一位高寿的老人,寿星得喜事,青春焕发,这多新鲜!

6、数字对比法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

把新闻中的主要数字,或读者关注的数字,巧妙地运用到新闻导语中,回答读者的问题,就能提高新闻的价值,给读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平时听人说联合国会议多,文件多,然而联合国文件究竟如何多,恐怕谁也说不清。

读了法新社1982年在联合国发的一条电讯稿导语,对于这个问题你的印象也许就非常深刻了。

如果把联合国去年在纽约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文件首尾相连排列起来,总长度将达27万公里。

已卸任的一位联合国高级官员说,照此计算,联合国文件逐页铺起来两年内即可到达月球。

一个27万公里的数字,一个到达月球的长度,足以使你震惊不已,想忘都忘不了。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有多少?

是连年在升,还是在降?

新华社2000年7月31日发了一条电讯稿,导语用最权威的数字回答了你:

我国国有资产总量继续实现稳步增长。

1999年底我国境内外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占用的国有资产总额为90964.2亿元,比上年增加8753.1亿元,增长10.6%。

这里,数字和数字的对比,比什么语言和文字都有说服力。

7、速写勾画法

写新闻要学会叙述,但过于呆板而冗长的叙述是新闻导语的大忌。

新闻一开头,若能先给“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点,描述几笔,勾勒出一幅图画,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那么,这条新闻的可读性就一定会大大增强。

1983年8月2日,《光明日报》发了一条人物消息,导语写得美极了:

一眨眼之间,他已在青藏高原奋战了27个春秋了。

原来的满头青丝,现在已染上了祁连山的霜雪;

脸上的皱纹,就像是风沙雕刻的痕迹。

这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高级地质师胡贤农给记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满头“祁连山的霜雪”,满脸“风沙雕刻”的“皱纹”,这何止是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人物简直就在读者眼前!

《广西日报》1992年11月30日发了一条关于桂林飞机空难的消息,导语采用的是现场描写法,很吸引人:

随着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阳频县杨堤乡土岭村公所白屯桥村后山腾起了五六十米高的火焰,熊熊大火烧红了半空。

“不好啦,飞机撞山啦!

导语有声有色,如读小说,如读图画,读者没有不爱看的道理。

8、巧用背景法

从严格意义上讲,一篇完整的新闻稿离不开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放在哪,有讲究。

若在导语中巧妙地运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导语就会有“脸面”,就会“满堂生辉”。

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笔者采写的关于“永州养蛇”的消息,导语就是以背景材料取胜的:

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在被贬至湖南永州任司马时,曾写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说》,使“永州之野产异蛇”闻名遐迩。

一千多年过去了,历代冒死捕蛇为抵租税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兴起了一股养蛇热,各乡各户竞办蛇场已成为永州农村的一大新鲜事。

永州是个比较偏僻的地方,知名度不高。

可以说,若没有柳宗元,没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这个导语将苍白无力,这条稿子根本就不会被人看中。

正因为有了《捕蛇者说》,“永州养蛇”才有了特殊意义,这条稿子才突然变得十分抢手起来:

新华社发了通稿,《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晚报》、《新民晚报》等全国数十家报刊、电台纷纷采用。

在唐代大诗人杜甫感叹“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俱欢颜”的成都,城市住宅建设迅速发展。

近七年间,全市每年新建住宅竣工面积都在一百万平方米以上……”

《人民日报》1986年11月18日刊发的这条关于成都住宅建设的稿子,也正是由于有了杜甫诗句恰到好处的新闻背景烘托,导语才给人以丰满、厚实之感。

9、古诗名句法

如果避开花哨之嫌,在新闻导语中恰当地引用一点古诗名句,不仅意境深远,而且文采飞扬,可以大大增强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1987年1月9日《湖南日报》刊登了一篇《我省旅游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消息,导语就颇具文采:

“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武陵风光,已经撩开面纱,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旅游者。

“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描述杨贵妃的诗句,这里用来比喻尚未世人认识的武陵风光的姿色美,含蓄隽永,文意凝聚,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有些新闻喜欢用群众熟悉的歌曲作开头,效果也很不错。

《贵州邮电报》1992年发了一条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唱了几十年“马儿啊,你慢些走”的晴隆县城至中营邮路,去年来已响起了汽车喇叭声。

至此,全省告别了最后一条马班邮路。

你看,马玉涛的著名歌曲《马儿啊,你慢些走》用在这里,不是别有一番风味。

国庆50周年,首都举行盛大的联欢晚会,新华社发了一条通稿,导语第一句话就是引用了一句极其优美而充满激情的歌词:

“我们和祖国共命运,相恋到永远。

”含义深远,韵味无穷。

10、烘云托月法

烘云托月,实质上就是衬托。

用相类似或相对照的事物作为陪衬或反衬,来充分反映所写的事物,这样的导语,最能使人神思。

《人民呼唤焦裕禄》是新华社著名记者穆青、冯健、周原发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24年之后,三人再访兰考采写的又一篇新闻力作。

这篇通讯开头非常朴实,也非常讲究,作者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用中华大地兴起的学雷锋新潮,巧妙地引出了文章的主题,并成功地烘托出了焦裕禄的光辉形象。

文章开头含标点仅40个字:

进入90年代,在中华大地兴起学雷锋新潮的同时,人们深情地呼唤着另一个名字——焦裕禄。

获1983年全国好新闻的消息《绿了章古台,白了少年头》的导语,作者用“绿色”衬托造林科技人员的满头白发,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是这样写的:

深秋时节,记者来到彰武县北部的章古台地区,采访举世瞩目的全国科技战线先进集体——省固沙造林研究所,进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而奋战在这里三十多年的研究所的干部和科技人员们,都是满脸风霜、满头白发了。

一“绿”一“白”,反衬十分鲜明。

11、抑扬顿挫法

音乐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旋律,新闻中的抑扬顿挫讲究的是对报道对象的表现手法,或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或名贬实褒,或名褒实贬,一起一伏,峰回路转,使人读来耐人寻味。

美联社1979年3月28日发了一条关于中国任丘油田的稿子,导语是这样写的:

在这里,地面上燃料奇缺,农民不得不靠挖掘玉米根来生火取暖、煮饭。

然而,在3200米的地下,地质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

先说任丘“地面上燃料奇缺”,显然是抑。

后说“发现了大量石油和天燃气”,显然是扬。

先抑后扬,一抑一扬,“任丘油田”就是在这种抑扬顿挫中受到了人们的瞩目。

新华社1959年11月30日发自莫斯科的一条关于美国奥运会举重冠军保尔·

安德森的稿件,可以看作是先扬后抑导语的经典之作。

导语如下:

据《苏联体育报》报道:

美国的多次重量级举重世界纪录创造者、1956年奥运会冠军保尔·

安德森已经沦为夜总会老板的无情榨取的对象。

这条电讯稿的标题就叫《昔日举重冠军扬名全球,如今酒店小丑卖命糊口》,标题和导语一样,都是先扬后抑,读后使人扼腕叹息。

12、特写镜头法

拍电影离不了大量的特写镜头,特写镜头特别吸引人。

导语写作也可借鉴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一连串的特写镜头,或截取有特点的片断、情节,一开始就先声夺人,牢牢吸引住读者。

《湖北日报》1981年发表了一篇歌颂老师的消息,由于导语中用了一个“老师为学生送棉大衣”的特写,感人极了。

这则导语绘声绘色地写道:

9月初的一天早晨,从钟祥县开往武汉的长途汽车就要起动了。

考取了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柯洪云欢欢喜喜地登上了汽车。

这时,一位中年妇女急急忙忙地赶来,把一件棉大衣塞到了他手上。

乘客们以为,这一定是这个学生的妈妈!

可是,人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妇女却是柯洪云的老师。

多好的老师!

通过这个“送棉大衣”的特写镜头,我们足以认识和接受了这位可敬可爱的老师。

走过半个世纪光辉历程的新中国,今于迎来了她50周年的庆典。

首都各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大会,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50万各族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伟大祖国的这一盛大节日。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知道,这是国庆50周年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均采用的新华社重要通稿的导语。

这个并列式结构的导语,所并列的恰恰是一个个庄严、感人的重大场面,尽管写得很平实,但一个个画面还是从文字中凸现了出来。

13、曲径通幽法

元代翁郎夫说:

“山似论文不喜平”(《尚湖晚步》)。

比喻文章要充满激情,像高山似的有起伏。

新闻导语要做到尺水兴波、文短味长,曲折迁回地表达主题,不失为一种好的表现手法。

汉城奥运会乒乓球比赛,我国选手在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遭受了意想不到的严重挫折,一下子成了国内外舆论的焦点。

如何报道这件事,中外记者在导语的表现手法上,有些不一样。

试看两例:

中国体育报9月29日电奥运会乒乓球进入决赛阶段后的第一天便风云突变,在分组赛中表现较佳的中国选手江嘉良、陈龙灿、许增才在单打中均被淘汰,未能进入前4名。

法新社汉城9月29日电统治世界乒坛数十年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今天在这里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毁灭性失败,这一严重挫折使中国人感到十分沮丧。

今天,乒乓球赛新闻层出不穷,倒霉的不仅限于中国人。

但是,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将作为黑色的星期四而永远留在记忆中。

很显然,《中国体育报》的导语单刀直入,简明实在,一目了然。

而法新社的导语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去写谁失利、失利的后果等事实,而是恰当地运用了避实就虚的手法,把中国乒乓球男选手全军覆没这一新闻事实反映出的本质介绍给读者。

无疑,这一表虚内实、曲径通幽的导语写作手法,更能吸引人。

14、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