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774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docx

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作业帮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金属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紫色的是()

A.钠B.钾C.镁D.铁

2.将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钠熔成小球B.钠剧烈燃烧

C.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D.生成淡黄色固体

3.已知四氯化碳()不与钠反应,密度比水的大。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钠可以保存在中

B.比稳定

C.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相同浓度的溶液的碱性比溶液的强

4.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保存在煤油里B.着火时用水扑灭

C.可用小刀切割D.燃烧时发出黄色火焰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溶液和溶液

B.向、的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均呈红色

C.将溶液、溶液分别滴加到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

D.等质量的、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的多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加热的方法区分和固体

B.由矿盐(主要成分是NaCl,还含有等其他可溶性杂质)生产食盐,除去最合适的试剂是溶液

C.用酚酞溶液可鉴别饱和食盐水和饱和纯碱溶液

D.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

7.下列有关Na2CO3与NaHCO3说法错误的()

A.两者均溶于水,但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

B.两者的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C.向两者同浓度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前者溶液红色比后者深

D.NaHCO3是发酵粉主要成分,Na2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遇到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B.与的反应中,是还原剂

C.投入到溶液中有蓝色沉淀及气泡产生

D.向饱和烧碱溶液中加入2g,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数目不变

9.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1.5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50g质量分数为2.92%的盐酸中和,则该产物是()

A.B.C.和D.不能确定

10.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教材实验设计的一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稳定性的套管实验。

请观察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并判断下列说法和做法,其中不科学的是( )

A.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

B.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C.加热不久就能看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整个实验过程中都没有发现A烧杯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1.一块表面已被氧化为氧化钠的钠块5.4g,投入50g水中,最多能产生0.10g气体,则原来被氧化的钠是

A.2.3gB.3.1gC.4.6gD.5.3g

12.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两种常见的用品,它们都是白色固体,下列区分这两种物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分别用砂锅加热两种样品,全部分解挥发没有残留物的是小苏打

B.用洁净铁丝蘸取两种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使火焰颜色发生明显变化的是小苏打

C.取两只小玻璃杯,分别加入少量的两种样品,再加入等量的食醋,产生气泡快的是小苏打

D.先将两样品配成溶液,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无白色沉淀生成的是小苏打

13.下列物质各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于150℃时将产物通过足量的Na2O2固体后,固体增重大于3g的是()

A.HCOOHB.CH3COOHC.C2H5OHD.C6H12O6

二、元素或物质推断题

14.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略去):

若A是一种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5.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和的性质。

(查阅资料)

溶液pH越小,的浓度越小,溶液碱性越弱。

(实验过程)

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实验Ⅰ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实验Ⅱ

测量下面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

注:

溶液和溶液的浓度相等

(分析与解释)

(1)实验Ⅰ中,溶解时吸收热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实验Ⅱ中,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参与该反应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Ⅱ中,滴加溶液的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与滴加Na2CO3溶液的有明显差异,原因是滴加溶液的烧杯中,__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参与了反应。

16.实验室有一瓶淡黄色粉末,标签已脱落。

某学习小组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淡黄色粉末成分可能是

猜想一:

硫黄

猜想二:

过氧化钠

(实验步骤)

①按下图组装仪器;

②………

③打开分液漏斗,滴加水;

④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导气管的尖嘴处。

(实验现象)试管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小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试管内最终得到无色溶液。

(结论与分析)

(1)实验步骤②迸行的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先加入试剂,后检查装置气密性B.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试剂

(2)根据上述现象分析,猜想________正确;

(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

(4)小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5)淡黄色粉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17.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含少量NaCl的小苏打固体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1)如何检查A装置的气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甲同学所用装置,你认为除称量样品的质量外,还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有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认为根据甲同学测得的数据来计算实验结果,结果很可能会偏高。

为此,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装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同学还提出用D装置替换A装置,D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甲同学不赞成,他认为即使操作规范也会造成计算结果偏低,为此,甲同学提出将圆底烧瓶的双孔塞改成三孔塞,在最前面添加E装置,实验结束后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空气,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中盛放的试剂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在所有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过程中,稀硫酸应缓慢滴加,如果稀硫酸的滴加速率过快,会导致测得的样品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18.Ⅰ.为测定金属钠样品(表面有)中钠单质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反应装置如图所示,U形管中的无水用作干燥剂):

①称量装置A、B的总质量

②称取一定质量的钠样品

③将钠样品投入锥形瓶中,迅速塞紧带U形干燥管的橡皮塞

有关数据:

称取的金属钠样品质量为ag,装置A、B反应前的总质量为bg,反应后的总质量为cg。

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用a、b、c表示钠单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

(3)若没有装置B,则其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Ⅱ.现用金属钠和空气制备纯度较高的,利用的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应将装置丁接在装置_______和装置______之间(填“甲”“乙”或“丙”),且装置丁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2)装置丙的作用是__________。

(3)为制得更纯的,应先__________。

(4)点燃酒精灯后,观察到装置乙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特有的性质,不同的金属元素在火焰上灼烧时的焰色不同,透过蓝色钴玻璃焰色为紫色的是钾元素,故答案选B。

【点睛】

蓝色钴玻璃是看钾的焰色反应时用的,钾盐中常混有钠离子,而钠的黄光会干扰钾的紫光,蓝色钴玻璃能滤掉黄光,所以不能透过蓝色钴玻璃看钠,镁,铁的焰色反应。

2.C

【详解】

钠在加热时,钠首先熔化成小球,继而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

因此不能出现的现象是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C项符合题意。

故选:

C。

3.C

【详解】

A.根据题给信息,,则Na浮在的上面,与空气接触而发生反应,A项错误;

B.的稳定性大于,B项错误;

C.能与反应生成,可供人呼吸,C项正确;

D.相同浓度的溶液的碱性弱于溶液,D项错误。

故选:

C。

4.B

【详解】

A.钠易和水、氧气反应,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且不和煤油反应,所以钠能保存在煤油中,A项正确;

B.钠与水反应产生,钠燃烧生成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故钠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B项错误;

C.钠的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C项正确;

D.钠燃烧时火焰呈黄色,D项正确。

故选:

B。

5.A

【详解】

A.澄清石灰水与溶液和溶液均能反应且都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用于二者的鉴别,故A错误;

B.、的溶液均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故B正确;

C.溶液与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与硫酸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故C正确;

D.,,由反应可知,1mol碳酸钠即106g产生1mol二氧化碳,1mol碳酸氢钠即84g产生1mol二氧化碳,等质量的两种盐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故D正确;

故选:

A。

6.D

【详解】

A.受热易分解,可以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受热不易分解,因此可以通过加热的方法区分和固体,A项正确;

B.除去,一般用,由于除杂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应加适量的溶液,B项正确;

C.纯碱是,其水溶液显碱性,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其水溶液显中性,滴入酚酞溶液,饱和纯碱溶液呈红色,饱和食盐水仍为无色,C项正确;

D.焰色试验只能鉴别出某物质中含有某元素,该元素的具体存在形式则无法确定,因此对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说明该溶液中含有Na元素,但不一定是钠盐溶液,D项错误。

故选:

D。

7.D

【详解】

A.在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可生成NaHCO3沉淀,可说明水中的溶解度:

NaHCO3

B.NaHCO3和Na2CO3两种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均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故B正确;

C.由于CO32-的水解能力大于HCO3-,所以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碱性前者强于后者,滴加几滴酚酞,前者溶液红色比后者深,故C正确;

D.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用碳酸钠治疗胃酸过多,故D错误。

答案选D。

8.C

【详解】

A.与的反应过程包括、,NaOH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蓝,而中间产物具有漂白性,又会使蓝色褪去,A项错误;

B.与的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项错误;

C.投入到溶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