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746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10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docx

精品滨江大道桥梁项目施工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编制原则及依据

第一节编制原则

1、在保证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安全、质量目标的基础上,编制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以设计图纸为依据,以招标文件为指导,采用先进、合理、经济、高效的施工方案,并满足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合格。

采用先进工艺设备,调集精锐技术力量,以打造精品工程为目的。

2、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为准,编制合理,最优的施工进度计划。

在充分考虑本单位自身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经验和设备配套能力的基础上,已完全达到招标文件所要求的工期时间为目的,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计划。

3、坚决贯彻文明施工的原则,确保工程施工全过程对周边环境破坏最小、临时占用场地最小,尽可能降低施工给周围单位带来的干扰。

4、充分考虑本标段工程的施工环境和工程特点。

全面分析各种不利于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因素,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施工方法等方面综合考虑并留有余地。

5、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第二节编制依据

1、根据业主提供的《玉环县滨江大道桥梁工程》招标文件、图纸和其他有关资料。

2、根据现场考察情况以及我们自己对现场所了解的施工环境、条件等。

3、本公司长期从事桥梁工程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现有施工设备情况。

4、国家、其他有关行业部门颁布的规范、规程。

1)、《城市桥梁设计准则》

3)、《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CJJ11-93)

5、浙江省建设主管部门发布的工程建设等规章制度。

6、浙江省和台州市有关工程施工、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

7、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文件之有效版本。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玉环县滨江大道桥梁工程,工程位于玉环县楚门镇西边,本次施工为桥梁和两边接线工程。

桥梁施工桩号为K0+078.476~K0+193.524,桥长为115.048米,跨径布置共7跨,每跨均为16m,桥宽为27米。

横断面型式为16m行车道+5.5m×2人行道,桥面面积平均为3024平方米。

桥梁上部结构为16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板高0.8,宽1.25m,桥面采用8㎝厚C50砼铺装。

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灌注桩直径均为120cm,墩柱直径100cm。

桥头接线施工桩号为K0+000~K0+78.476、K0+0193.524~K0+215,其中K0+0193.524~K0+215地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一层土工格栅+60cm厚碎石垫层。

搅拌桩按正三角形布置,桩径0.5米,桩间距1.2~1.5米,桩间距由密到疏进行渐变,水泥掺入量为加固土体质量的16%;水灰比0.4~0.5。

桥头接线实施路基土石方、各类基层及侧平石等。

桥面沥青砼铺装及桥头接线沥青砼路面不包括在本工程内。

工程总工期200天。

工程质量要求为合格。

第三章施工部署及现场平面布置

一、施工总体目标

以“高效、优质、安全、文明”为宗旨,本着“精干管理层,强化作业层”的施工组织原则,优化资源配置。

做到进场快、早安排、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合理划分施工区域、段落及施工顺序,全覆盖多点面展开施工,保持均衡生产。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ISO14001环境体系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作,同时制订安全生产施工细则,规范化、

标准化作业,全面开展质量创优活动和安全防护,牢固树立“质量责任重如泰山”、“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在我心中,质量在我心中”的思想意识,确保兑现投标承诺,令业主满意、放心。

1、工期目标

响应业主的工期要求,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施工生产任务。

并通过周密部署、合理安排,尽量提前工期,以提高社会效益。

我公司计划开工日期为2009年10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10年4月28日,总工期200天。

2、质量目标

本合同工程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

工程质量目标为:

全部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工程优良率80%,质量等级合格,并争创优良。

3、安全目标

杜绝伤亡事故,轻伤事故率控制在1‰以内。

4、环境保护目标

工程弃碴、污水排放、施工现场的灰尘、生活垃圾处理及植被恢复均按现行有关环境管理办法执行,并积极响应业主提出的其它环保要求。

5、文明施工目标

执行浙江省及台州市有关工地文明施工要求,配置各类施工告示牌和宣传标语,施工人员持证、挂牌上岗,统一行为规范,施工及生活场地整洁有序,与周边办事处、居民和单位搞好关系,不发生任何争端争执,创文明生产施工现场。

二、项目部组织机构

1、项目部人员构成

1.1为了高效优质的按期完成本工程,我公司选派对桥梁工程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任项负责人。

本工程设项目负责人1人,总工程师1人。

1.2按照矩阵式管理模式和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要求,项目负责人在企

业的支持下,由公司各有关部门抽调业务精、技术硬、善管理的人员组建一个精干的项目部,配置测量工程师、试验工程师、质量员、安全员、施工员等,对本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工期和文明施工等全面负责。

2、项目部管理机构配置

详见下图

 

 

3、专业施工队的组建

为便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在项目部统一指挥领导下,选拔技术能手组建专业施工队。

施工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三、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施工现场的布置尽可能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及业主的要求进行,其规模和容量按施工不同阶段的不同需要进行局部调整。

施工现场及临时设施按照有关规范要求配置足够的环保及消防设施。

1、施工临时场地

1.1布置原则

1.1.1本着满足施工需求,减少施工占地、减少施工污染、文明大方的原则布置施工现场。

1.1.2以满足施工生产和需要为前提,尽可能的利用场内交通条件,减少

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1.2临设的布置

施工临时场地分生产区临时场地和生活临时办公场地,进场设置前按安全、文明标准化标准修建。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控制,生产区临时场地在生活区办公场地附近,以便主要工序质量控制。

同时施工场内作好排水工作,确保施工场内无积水。

生产区:

生产区内采用20CM厚塘渣回填压实。

根据工程的需要,场地内设制钢筋、模板加工场、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场、砼搅拌场,以及预制构件区。

计划生产区借地1000M2,其中钢筋、模板加工场用地100M2,水泥稳定碎石拌和场、砼搅拌场400M2,预制构件区500M2。

预制场内各设置安装能力20吨的龙门吊机两部,用之吊装等。

生活区:

将生活区与生产区隔开,生活区场地也采用20CM塘渣回填压实,将计划借地800M2,建设办公、生活场地,按次序建造,层次分明。

办公室、宿舍采用活动房屋,满足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室内保证做到墙面整洁,窗明境亮铺设标准。

2、施工临时用水

本工程施工用水主要是拌和站搅拌混凝土、拌制砂浆、结构养护用水,以及临时设施区的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与相关管理单位协商就近解决,由水源处埋地敷设塑料管至生活区。

生产用水则就近河道取水。

3、施工临时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当地电网,并采用三相五线制,另在现场配备1台120KW环保低噪音发电机以备后用。

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详见附件一

第四章施工准备及劳动力、材料及机械设备配置

第一节施工准备工作

1、施工现场生产准备

“军马未动,粮草先行”,“运筹帷幄,不打无准备之仗”。

生产准备是必不可少的,是十分重要的关键一环,它是施工企业优质、高效、顺利完成工程施工生产任务的前提保障。

结合本工程项目内容及特点,具体准备工作如下:

1.1现场踏勘和环境调查

工程中标后,随即着手进行现场调查,熟悉了解现场情况及周围环境情况;调查联系弃土场地及现场多余土方暂存点;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环境。

1.2现场“三通一平”

根据施工现场初步调查情况,拟定临时水、电的设想方案。

进入现场即刻办理水电源的引接手续,取在进入现场后5日内完成水电线路的铺设工作。

1.3临时设施的搭建

在得到中标通知书后5日内落实施工临设的地点。

开工前10日签订租赁

协议;开工15天内临设布置完毕,具备办公、施工生产条件。

1.4项目部的建立

1.4.1接到中标通知书后10日内组建项目部,接到设计施工图的第2天项目部管理人员全部到位,组织学习,进行图纸会审,并着手做施工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1.4.2项目部主管人员在允许进场之日进入现场办公,做好各种开工前的组织工作,3日内全体人员到位进入角色,同时进行技术培训。

2、技术准备

2.1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及现场管理人员学习与本工程有关的施工规范、规程、工艺标准、招投标文件及甲方、监理下发的有关文件,熟悉、了解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掌握各工序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标准,同时组织专业技术工种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为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2.2接到正式施工图纸后,即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等学习设计施工图,2日内完成图纸会审、工程量计算、材料计划等工作。

随后请示甲方、监理等部门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

2.3在接到正式施工图纸并进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后,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参照投标施工组织设计,4日内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生产预案的编制工作,且经公司有关部室审核、公司总工程师批准后上报监理审批,开工前完成前期施工各工序的现场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2.4开工前完成工程测量桩位的交接、复核工作。

开挖前完成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和控制网点测设成果并报监理审批。

2.5调试安装好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用软件,配齐试验、检验、测量器具。

2.6工程资料管理

2.6.1要保证工程资料与施工同步,由技术负责人和资料员及时按系统、专业归类整理、保存,保证及时、准确、完整。

资料项目、内容、要求及组卷方法统一按照浙江省建设委员会、规划委员会联合批准并颁发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资料管理规程》的内容执行。

2.6.2准备好有关工程施工用规范、规程、标准,备齐工程用资料软件,认真学习资料管理和档案管理文件,掌握资料的填写格式及要求。

2.6.3及时与设计和监理人员建立沟通渠道,确定沟通方式,并按要求报出待批的资料。

第二节劳动力计划配置

一、劳务队伍准备

目前形势下,劳务队伍遍地流,其组织形式各异,施工经验、能力差异较大,有目标地选择劳务队伍势在必行,因为他们是工程建设的生力军。

按照公司劳务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项目的构成,通过择优录用劳务队伍。

具体要求如下:

1、落实劳务单位,选择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并有较强施工能力、工作效率高、肯吃苦、有良好信誉的整建制劳务队伍。

2、劳务队伍要配备相应工种人员,特殊工种按规定必须持证上岗。

3、根据开工日期和进度计划安排、劳动力需用量计划,提前3天组织劳务作业队进场,并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

二、根据工期要求及机具设备情况,为确保2010年5月份全线贯通,劳动力安排计划如表

劳动力安排计划

日期(月份)

工种

2009年

2010年

10

11

12

1

2

3

4

5

技术管理人员

8

8

8

8

8

8

8

8

后勤人员

3

3

3

3

3

3

3

3

打桩工

10

10

10

0

0

0

0

0

钢筋工

0

15

15

15

15

15

15

0

模板工

0

0

10

10

10

10

3

3

砼浇筑工

15

20

20

20

10

10

10

10

普工

20

20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