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739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docx

届高考数学二轮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专题专题卷全国通用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已知A∈α,P∉α,=,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n=,则直线P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 (  )

A.30°B.45°C.60°D.150°

【答案】C

【解析】设PA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

则sinθ=

∵θ∈0°,90°,∴θ=60°,故选C.

2.(2017·泸州二模)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P(m,0,0)到点P1(4,1,2)的距离为,则m的值为(  )

A.-9或1B.9或-1C.5或-5D.2或3

【答案】B

【解析】由题意|PP1|=,即,∴(m-4)2=25,解得m=9或m=-1.故选B.

点睛: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三个应用

(1)求夹角,设向量,所成的角为,则cos=,进而可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求长度(距离),运用公式||2=·,可使线段长度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计算问题.(3)解决垂直问题,利用⊥⇔·=0(≠,≠),可将垂直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计算问题.

3.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AC=2,BC=,D,E分别是AC1和BB1的中点,则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  )

A.30°B.45°C.60°D.90°

【答案】A

【解析】

由已知AB2+BC2=AC2,则AB⊥BC.分别以BC,BA,BB1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AA1=2a,则A(0,1,0),C(,0,0),D,E(0,0,a),所以=,平面BB1C1C的一个法向量为n=(0,1,0),

cos〈,n〉=,

〈,n〉=60°,所以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为30°.故选A.

点睛:

(1)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后(求出是钝角时取其补角),取其余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2)若求线面角的余弦值,要注意利用平方关系sin2θ+cos2θ=1求出其值.不要误认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夹角的余弦值即为所求.

4.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不能证明AP⊥BC的条件是(  )

A.AP⊥PB,AP⊥PC

B.AP⊥PB,BC⊥PB

C.平面BPC⊥平面APC,BC⊥PC

D.AP⊥平面PBC

【答案】B

【解析】A中,因为AP⊥PB,AP⊥PC,PB∩PC=P,所以AP⊥平面PBC,又BC⊂平面PBC,所以AP⊥BC,故A正确;

C中,因为平面BCP⊥平面PAC,BC⊥PC,所以BC⊥平面APC,AP⊂平面APC,所以AP⊥BC,故C正确;

D中,由A知D正确;B中条件不能判断出AP⊥BC,

故选B.

点睛:

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5.(2017·东北三校联考

(一))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若∠BAC=90°,AB=AC=AA1,则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为(  )

A.30°B.45°C.60°D.90°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延长CA到D,根据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可知∠DA1B就是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而三角形A1DB为等边三角形,可求得此角.

解:

延长CA到D,使得AD=AC,则ADA1C1为平行四边形,

∠DA1B就是异面直线BA1与AC1所成的角,

又A1D=A1B=DB=AB,

则三角形A1DB为等边三角形,∴∠DA1B=60°

故选C.

考点: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6.(2017·丽水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D⊥平面ABCD,且PD=AD=1,AB=2,点E是AB上一点,当二面角P-EC-D为时,AE=(  )

A.1B.

C.2-D.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以点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A,DC,DP分别为轴,D(0,0,0),E(1,a,0),C(0,2,0),P(0,0,1),,,设平面平面的法向量为,即,那么,解得:

平面的法向量为,那么,解得,所以,故选D.

考点:

空间向量

7.(2017·黄冈质检)如图,在棱长均为2的正四棱锥P-ABCD中,点E为PC的中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BE∥平面PAD,且BE到平面PAD的距离为

B.BE∥平面PAD,且BE到平面PAD的距离为

C.BE与平面PAD不平行,且BE与平面PAD所成的角大于30°

D.BE与平面PAD不平行,且BE与平面PAD所成的角小于30°

【答案】D

【解析】

连接AC,BD,交点为O,连接OP,以O为坐标原点,OC,OD,OP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正四棱锥P-ABCD的棱长均为2,点E为PC的中点,知A(-,0,0),B(0,-,0),C(,0,0),D(0,,0),P(0,0,),E,则=,=(-,0,-),=(0,,-),设m=(x,y,z)是平面PAD的法向量,则m⊥,且m⊥,即,令x=1,则z=-1,y=-1,m=(1,-1,-1)是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设BE与平面PAD所成的角为θ,则sinθ=,故BE与平面PAD不平行,且BE与平面PAD所成的角小于30°,故选D.

点睛:

(1)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后(求出是钝角时取其补角),取其余角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2)若求线面角的余弦值,要注意利用平方关系sin2+cos2=1求出其值.不要误认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夹角的余弦值即为所求.

8.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AA1=2AB=4,则点A1到平面AB1D1的距离是(  )

A.1B.C.D.2

【答案】B

【解析】设点A1到平面AB1D1的距离为h,因为VA1-AB1D1=VA-A1B1D1,所以S△AB1D1h=S△A1B1D1×AA1,所以h=故选B.

点睛:

点面距离往往转化为对应棱锥的高,通过等体积法求高得点面距离

二、填空题

9.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1,AC=2,BC=,D,E分别是AC1,BB1的中点,则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答案】

【解析】

如图,取AC的中点F,连接DF,BF,则DF∥BE,DF=BE,∴DE∥BF,∴BF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所求.∵AB=1,BC=,AC=2,∴AB⊥BC,又AB⊥BB1,∴AB⊥平面BB1C1C.作GF∥AB交BC于点G,则GF⊥平面BB1C1C,∴∠FBG为直线BF与平面BB1C1C所成的角.由条件知BG=BC=,GF=AB=,∴tan∠FBG==,∴∠FBG=,∴sin∠FBG=sin=,即直线DE与平面BB1C1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10.正方体ABCD-A1B1C1D1中,面ABD1与面B1BD1所夹角的大小为.

【答案】60°

【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如图.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A(1,0,0),B(1,1,0),B1(1,1,1),D1(0,0,1).

∴=(1,0,-1),=(1,1,-1),=(1,1,0).

设平面ABD1的法向量为m=(x1,y1,z1),平面B1BD1的法向量为n=(x2,y2,z2),则由m·=0,m·=0,可得m=(1,0,1),由n·=0,n·=0,得n=(1,-1,0),∴cos〈m,n〉==.∴所求二平面的大小为60°.

学...学...学...学...

11.(2017·山西晋中五校联考)如图,在四棱锥S-ABCD中,SA⊥平面ABCD,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BAD=90°,且AB=4,SA=3,E、F分别为线段BC、SB上的一点(端点除外),满足=λ,则当实数λ的值为时,∠AFE为直角.

【答案】

【解析】∵SA⊥面ABCD,∠BAD=90°,故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

∵AB=4,SA=3,∴B(0,4,0),S(0,0,3).

设BC=m,则C(m,4,0),

∵=λ,∴=λ,

∴F.同理,E,

要使∠AFE=90°,则,

又,

∴,

∴16λ=9,∴λ=.

点睛: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三个应用

(1)求夹角,设向量,所成的角为,则cos=,进而可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求长度(距离),运用公式||2=·,可使线段长度的计算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计算问题.(3)解决垂直问题,利用⊥⇔·=0(≠,≠),可将垂直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计算问题.

三、解答题

1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直角梯形,AD∥BC,∠ADC=90°,平面PAD⊥底面ABCD,Q为AD的中点,M是棱PC上的点,PA=PD=AD=2,BC=1,CD=.

(1)求证:

平面PQB⊥平面PAD;

(2)若二面角M-BQ-C为30°,设PM=t·MC,试确定t的值.

【答案】

(1)见解析

(2)3

又∵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BQ⊥平面PAD.

∵BQ平面PQB,∴平面PQB⊥平面PAD.

(2)∵PA=PD,Q为AD的中点,∴PQ⊥AD.

∵平面PAD⊥平面ABCD,且平面PAD∩平面ABCD=AD,

∴PQ⊥平面ABCD.

如图,以Q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平面BQC的法向量为;,,

,.

设,则,,

∵,

∴,∴

在平面MBQ中,,,

∴平面MBQ法向量为.

∵二面角M-BQ-C为30,

∴.

考点:

本题考查了空间中的线面关系

点评:

高考中常考查空间中平行关系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以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这是高考的重点内容.证明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相关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