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8238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1.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专题强化提升复习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三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讲解与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x

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视野里,引力等价于弯曲的时空。

而引力波就是在弯曲的时空这个大背景下,当发生有质量的物体加速运动导致的扰动时,由此产生的波动如波纹一样向外传播的现象。

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预测了引力波的存在,但近百年来,科学家们并未找到证明它存在的直接证据。

华盛顿当地时间2016年2月11日,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台(LIGO)实验组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观测到了由两颗恒星级黑洞13亿年前并合产生的引力波。

这是科学史上又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

引力波的发现对普通人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

科学家们表示,一个新的重大科学发现,总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无法预估的发展。

18世纪描述电磁波的麦克斯韦理论确认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会给人类带来什么,但是现在不管是电视机还是移动电话,都与电磁现象有关。

                    

二、考点技法精讲

考点一 扩展语句

考点精讲

  “扩展语句”指根据题目提供的语言情境(或者图画),对指定的语言单位进行扩展。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语言条件和命题者创设的情境进行扩展。

提供的语句语体色彩不同,提出的扩展要求不同,答题方法也不一样。

侧重考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如:

属于描写性的扩展,一般要求生动、形象、具体;

属于议论性的扩展,一般要求具体、明确、清楚。

目前高考主要倾向于考查以下题型:

题型一 续写补充型

  续写补充型,就是给出部分语句,要求对其进行补充或续写的扩展方式。

续写,多为续写后面的部分或结尾一句(几句),使其内容扩展。

补充,一是补充单句使其成分扩展,二是补充某个文段的开头一句使其内容扩展,三是补充段中一句(几句)使其内容扩展。

这类题的解题思路为:

第一步,读懂题目要求,准确把握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

第二步,要把握题目所提供语段或语句的语脉,以此为扩写源头,确定扩写的突破口,搞清整个语段或句子上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步,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注意推导合理,主旨一致,修辞、句式、意境、感情色彩等符合要求。

要从试题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扩展。

要注意避免出现只顾形式不顾内容,或者只顾内容不顾形式,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等错误。

第四步,检查扩展后的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等等。

例1根据下面的情境,补写内容。

不超过50个字。

  黑暗中,一块石头见身边的一颗钻石没有一点光泽,愤愤不平地说:

“我不知道平时人们为什么把你抬得那么高,把你视作宝贝。

现在你跟我又有什么两样呢,不都暗淡无光吗?

  钻石说:

“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

”这时,天边露出一丝星光。

石头发现,身边的钻石立刻闪烁出熠熠光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

石头明白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思路点拨

 这是一则叙述性语段,试题要求补写内容。

第一段是石头对钻石说的愤愤不平的话,第二段是钻石的回答和星光出现后石头的所见。

需要填写的这一句是全部文字的总结句,要抓住关键词语“发光”,准确概括

步骤演练

第一步

 审准题干。

①根据下面的情境;

②补写内容;

③不超过50个字

第二步

 吃透材料。

先将材料内容进行归纳概括,由“一块石头见身边的一颗钻石没有一点光泽”“不都暗淡无光吗”“是的,我和你一样,也不会发光”得出“钻石不发光”;

由“天边露出一丝星光”“身边的钻石立刻闪烁出熠熠光辉”“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闪亮,更耀眼”得出“能反射别人的光芒,还传播光芒,并传播得更亮”

第三步

 合理联想。

对得出的结论进行整合,写成完整的一句话

我来答题

【针对训练】

1.《散文诗》是一本青少年非常喜爱的文学刊物,下面是小张同学为之写的一段赞美词的开头,请根据文意,在后面续写几句话。

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少于40个字。

  茫茫人海,知音难觅;

茫茫刊海,好刊难寻。

是你,《散文诗》, 

题型二 联词成段型

  联词成段型,就是提供一组有联系或看似没有联系(一般挑选若干)的词语,要求考生写一段话,将其连缀扩展。

这类题目有的要求围绕一定的中心写一段语意完整的话;

有的要求充分运用所提供的词语,使用指定的修辞手法,采用特殊的表达方式(或议论,或记叙,或说明),在联想、想象的基础上扩展成意蕴丰富的一段话。

第一步,审准题干。

要看清题目要求,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

题目要求的词语都要用到,不能偷换、遗漏或更改。

  第二步,词语联想。

要明确需要串联的几个词语的意义,注意几个词语之间的关系,准确使用词语构造恰当的语境、营造恰当的氛围。

  第三步,整合答案。

扩展后的句子和语段表意要清楚明白,在语意上要符合逻辑,要有实在的意义。

自我检查,通读所扩展的文段,确保言通、字顺、意明,且符合字数要求。

例2请用所给的四个词语写一段文字,不少于40个字。

家风 濡养 与众不同 好像

 本题属于联词成段型扩展。

将这四个词连缀成一段话,中心词是“家风”,再由“家风”可以想到家风是什么、“家风”“濡养”了什么等内容,后面的两个词语也可以这样进行联想

①用所给的四个词语;

②写一段文字;

③不少于40个字

 词语联想。

先由“家风”进行联想,联想到“中华文明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等;

接着联想到“家风”“濡养”了什么,如“人的美好品德”“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等;

再联想它的存在,如“每个家族的家风与众不同”“每个家庭的家风与众不同”等;

继续联想它的作用、现状,如作用可说成“家风好像甘汁雨露,滋润着中华儿女”,现状可说成“家风在今天好像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应珍视它,让它的内涵在新时代焕发青春活力”

 整合答案。

对所联想的内容进行整合,将其写成完整的一段话

2.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不超过60个字)(4分)

银杏树 初冬 疾风骤雨 凋零

题型三 诗意素描型

  给出古典诗句或名句,对其进行情境式扩展或赏析式扩展。

第一步,审读题干,明确要求。

第二步,读透诗歌,即理解提供的材料。

把握原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做出合理的想象,构造出合理的场景。

第三步,想象联想。

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组织语言进行扩展描写。

第四步,整合答案。

对想象的内容进行整合,写成完整的一段话,修改润色使之语言生动。

例3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①想象合理;

②语言生动;

③字数在50~70之间。

 本题要结合诗句所提供的意境,围绕“竹喧”“归”“浣女”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写出一段场景文字。

既要有景物场景,也要有人的活动场景

 读懂题干。

全面理解和落实题目的各项要求:

①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

②写一个场景;

③想象合理,语言生动,字数在50~70之间

 读透诗歌。

“竹喧”,即竹林里的喧闹;

“归”,即归来;

“浣女”,即洗衣服的少女

 想象联想。

先想象当时的景物场景,如“月亮洒下点点光斑”“晚风吹拂”;

然后想象人的活动场景,突出“喧”字,如“少女们嬉闹着,话音如珠落玉盘般清脆,笑声如银铃般响亮”

第四步

对想象的内容进行整合,写成完整的一段话,修改润色使之语言生动

3.请对苏轼《赤壁赋》中的名句“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进行扩展,写一个场景。

③字数在40~60之间。

题型四 话题(或主题,或中心)阐发型

  话题阐发型就是提供话题或对象,规定某种情境,以某一词语、句子为重点,利用主题词或中心句进行扩展。

解答这类题要紧扣主题词、中心句,特别要注意不能脱离主题;

要注意场景的要求,切合场景气氛;

要准确运用提供的修辞手法,以对主题表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要运用发散思维,由主题词联想出相应的事例、画面、场景。

写出的答案要中心明确,内容丰富具体。

例4以“平安”为表达重点,辅以“春风”“阳光”等景物,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按下列不同的要求扩写,每段不少于50个字。

(1)表现“城市”的平安。

(2)表现“母亲”的平安。

 由于扩写是由少到多、由简单到丰富的过程,所以在确定扩展方向之后,应当合理安排段落内部层次。

可以是总分、总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也可以是类比、递进等内在的逻辑关系

全面理解和落实题干的要求:

①以“平安”为表达重点,辅以“春风”“阳光”等景物;

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③按下列不同的要求扩写;

④每段不少于50个字

 把握中心。

(1)题要求“表现‘城市’的平安”,话题的中心应该是强调“城市平安”的重要性。

(2)题要求“表现‘母亲’的平安”,话题的中心应该是强调母亲心目中的“子女平安”

展开合理想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

如第

(1)题,先想象城市平安给哪些人带来了好处,“车辆在人人遵守交规的马路上找到了平安”“行人在秩序井然的街道上找到了平安”“市民在商品安全中找到了平安”等,三个句子构成排比。

再想象“平安”像什么,给人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可以选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也可以借助举例、对比、因果推论法等来增强语言表现力,如“平安就像绿地一样,让我们感受生活的温馨”

4.[2013·

天津卷]阅读《春暖花开》歌词片段,按要求作答。

春暖花开,这是我的世界。

每次怒放,都是心中喷发的爱。

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

其实幸福,一直与我们同在。

生命如水,有时平静,有时澎湃。

穿越阴霾,阳光洒满你窗台。

  将“风儿吹来,是我和天空的对白”这句话扩写为一段散文,限60字内。

(3分)

考点二 压缩语段

  “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压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

综合考查理解、分析、筛选、概括等语言表达能力。

不论何种形式的压缩语段题,都要做到准确把握语段的主旨和内容;

同时要求做到语句简洁、语言简练、不遗漏主要信息、符合字数要求。

做好压缩语段题需要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筛选”,二是“概括”。

“压缩语段”题的常考类型主要有:

题型一 提取关键词语(短语)

  “关键词语(短语)”指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中最重要的词语(短语)。

提取关键词语(短语)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善于运用恰当的词语(短语)表达。

 仔细研读原文提供的信息,弄清其内在关系,明确材料所陈述的对象或议论的中心观点,然后尽可能简练地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对原文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将相同或相近的信息进行归类总结,提取原文最主要的信息,可用一句话将材料中的内容概括出来

 在概括出来的主要信息中做进一步的筛选,从中提炼出最能反映材料内容的关键词。

一般情况下,关键词就“镶嵌”在主要信息之中,考生只需以“压缩语段”的能力为“滤网”,将关键词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数量逐一提取出来

第四步

 对所选关键词进行检验。

先看一下关键词中内容有无重复之处,再看一下信息要点是否有遗漏,最后将关键词连缀起来,看意思是否连贯,是否准确地反映了原语段的中心内容

例1[2012·

重庆卷]下列材料对“蝴蝶鱼”做了介绍,请筛选信息,用四个短语加以概括。

保留主要内容,每个短语不超过10字。

  蝴蝶鱼,属蝴蝶鱼科,是热带海洋观赏鱼的名角之一,有120余种,90%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

它们拥有美艳的体色、娇美的轮廓,两侧扁平椭圆的体型,既小又尖的嘴巴。

许多蝴蝶鱼尾部都有一个似眼的黑圆斑点,那是它们用来诱骗攻击者的假眼,作用在于使攻击者错误地攻击其坚硬的背鳍刺端,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食性以藻类、海绵珊瑚为主,有些品种也会吃一些小动物及浮游生物。

[思路导引]解答此类题,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

材料中的四句话分别从种类、体型、突出特征、食性四个方面介绍“蝴蝶鱼”,应从中分别提取关键词,以短语的形式概括主要信息。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中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研究喀斯特地貌时,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

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

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

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作“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

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题型二 语段要点概括

  语段要点概括,指提取所给材料的主要信息,对材料进行概括。

从所给材料的角度看,有记叙类语段、议论类语段、说明类语段和描写类语段。

一、记叙类语段

  记叙类语段包含的主要信息有叙述的主体、主体的经历及特征、叙述的意义及目的,次要信息包括详细情节、背景材料等。

一般采用“概括—提炼—整合”法。

“概括”是指给语段划分层次,概括层意,每个语段以句末点号为界(多数情况以句号为界)划分层次;

“提炼”是指“去粗取精”,根据题目要求,对前面概括出的内容进行筛选,取其主要信息,把与题目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删掉,使其更简要,更接近答案;

“整合”是指运用准确的语言把提取的主要信息连缀并表达出来。

虽然通过前面两步已得到语段的主要信息,但此时的信息还是零散的,并不符合答题要求。

这就需要进行整合(有时需要合并某些语句),使之成为语句通顺、结构合理的一句话。

有时还采用“删减枝叶”法,即删除原文段中的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

有时采用“评价”法,即概述原文段反映了什么、说明了什么。

例2[2014·

山东卷]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55字。

  近来,共青团中央发起了一项“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鼓励青少年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写下对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体会。

活动开展一周多的时间里,33万余名青少年在网站、微博、微信、手机报等网络平台上,编创和传播内涵丰富、形式时尚的网络文化产品,仅话题微博总阅读量就超过9000万次。

这项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旨的活动,为网络空间注入了强有力的青春正能量。

[思路导引]本题可采用“概括—提炼—整合”法。

所给语段共三句,首先进行“概括”,第一句写共青团中央发起了“青年好声音”网络活动;

第二句写参与活动的人很多,参与形式多样;

第三句写该项活动很有价值。

然后进行“提炼”“整合”,把这三句话的主要意思分别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我来答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

辽宁卷]概括下面语段的主要信息,不超过50个字(含标点符号)。

(5分)

  近日,一些网友发布信息,号召节约粮食。

随后,新浪网发起“光盘行动”:

拒绝浪费,从我做起,晒出自己吃光的盘子,一起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争做节约达人。

该信息被转发约5000万次。

紧接着,人民网也表示支持“光盘行动”,倡议网民“拒绝浪费,珍惜粮食。

今天不剩饭,打包离开,从我做起”。

新华网、光明网及其他各大网站也纷纷关注和转载。

很快,活动参与者在北京实地发放宣传单6万多份,在餐饮企业张贴海报5000余张,天津、石家庄、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志愿者也纷纷发放宣传资料。

二、议论类语段

  议论类语段包含的主要信息有中心句、观点句、结论句等,次要信息包括论据、论证等。

可采用“概括浓缩”法,即抓住语段的中心论点,看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一般可舍弃论据,对论点进行概括浓缩。

例3[2011·

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

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

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

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

“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

“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

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

用什么字呢?

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用一句话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

[思路导引]原文是一个带有明显总分结构特征的议论类段落,考生只要将文中具有总说性质的语句,如“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等筛选出来,加以压缩概括,就能得出答案。

另外,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概括,压缩时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不要把句子写成短语。

3.将下面一段话压缩为一句话,表明作者的主张。

(不超过22个字)(3分)

  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

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都是有强烈倾向的诗人,但丁和塞万提斯也不逊色;

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的主要价值就在于它是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现代的那些写出优秀小说的俄国人和挪威人全是有倾向的作家。

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不应当特别地把它指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没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和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

三、说明类语段

  说明类语段的主要信息包括时间、范围、对象、特征、作用、目的等,次要信息包括举例、描写、修辞等。

此类试题一般要求根据材料概括其主要信息(内容),或对一事物做解释。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概括压缩:

 弄清材料(语段)的说明对象,审清题干要求

 抓住被说明事物(人物)的特征,即事物(人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

 分析材料(语段)共涉及哪些方面,并准确、简要地概括归纳。

有时需要弄清材料(语段)所使用的说明方法的作用,以便更好地概括归纳

 自我检查,推敲表述。

通顺、连贯、清晰、不改变原意是基本要求

例4[2014·

重庆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雾是由贴近地面空气层中大量水汽凝结成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

出现雾时,空气中相对湿度大于95%,含水量一般为0.1~1克/立方米,形成人们的视觉障碍,一般情况下,水平能见距离低于1千米,而轻雾能见距离在1千米到10千米之间,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

  霾由空气中浓度较大、直径很小的烟、尘等颗粒组成,它们形成悬浮体弥漫于空中。

出现霾时,虽然没有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现象,但大气混浊,空气相对湿度小于80%,水平能见距离明显缩短,一般在10千米以下,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

(1)概括雾和霾的不同点,要求:

16字以内。

(2)概括雾和霾的相同点,要求:

[思路导引]首先,弄清两个问题,一是对象(“雾”“霾”),二是要求(“不同点”“相同点”)。

其次,阅读材料,先筛选出与雾和霾的相同点相关的“悬浮体”“给人朦胧缥缈的感觉”“给人不甚透明的感觉”等答案素材,并进行“求同归并”,得出“都是悬浮体,都会造成视觉障碍”两个答案要点。

再次,筛选出与雾和霾的不同点相关的答案素材“雾是……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相对湿度大于……,水平能见距离……”“霾由……烟、尘等颗粒组成……相对湿度小于……,不甚透明”,再进行“比较概括”,得出“成分、相对湿度、能见度不同”三个要点。

最后,自我检查,推敲表述。

4.[2012·

山东卷]以“京剧”开头,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信息。

不超过45字。

  京剧是徽剧在吸收了京腔、昆剧等地方戏曲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起来的。

京剧的角色,也叫“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类,与现实生活关系密切。

生活中有男女之别,京剧就有生行和旦行;

男女都有文、武、老、幼之别,京剧的生行就有小生、老生和武生,旦行就有闺门旦、花旦、老旦、武旦等;

有的人粗犷豪放,有的人机巧滑稽,京剧中的男性就又划分出了净行和丑行。

在京剧舞台上,唱腔和动作都有一定的程式,一出完整的戏,其实就是表演者根据这些程式把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京剧那五光十色、形态生动的脸谱,那精致华美、色彩艳丽的服饰,令人目眩神迷。

四、描写类语段

  描写类语段的信息一般包括:

描写的景物,景物的主要特征,描写的角度及目的、感情,等等。

这类题可采用“舍偏取正”式,即首先弄清楚描写的对象,明确哪些是修饰性的、解释性的内容;

然后从语法和句法的角度对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