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529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急救护理技术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急救护理学始于19世纪南丁格尔的年代。

1854~1856年英、俄、土耳其在克里米亚交战时期,前线战伤的英国士兵死亡率高达42%以上,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土前往前线医院救护,使死亡率明显下降,达到2%左右。

说明有效的抢救及急救护理技术对伤病员的救护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

20世纪50年代初期,北欧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大流行,许多病人呼吸肌麻痹,不能自主呼吸,而辅以“铁肺”治疗,配合特殊护理技术,效果良好,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监护呼吸衰竭病人的“监护病房”。

到了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的建立。

我国急救护理事业在早期只是将危重病人集中在靠近护士站的病房或急救室,以便于护士密切观察及护理;

将外科手术后病人,先送到术后复苏室,清醒后再转入病房。

以后相继成立了各专科或综合监护病房。

80年代,北京、上海等地正式成立了急救中心,促进了急诊医学及急救护理学的发展,开始了急救护理学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急诊医学发展情况

1980年10月,国家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十城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哈尔滨、长春、重庆和西安)急救工作会议。

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这是建国后正式颁发的第一个急救文件。

1980年成立中国急诊医学研究会。

加强了急诊医务人员的联系和学术交流。

1986年12月,中华医学会正式批准成立了“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

标志了急诊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我国正式确立。

开创了我国急诊医学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近年来急救医学发展迅速,在全国各城市普遍设立了“120”急救专线电话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已开始试行医疗急救电话“120”、公安报警电话“110”、火警电话“119”以及交通事故报警电话“122”等系统的联动机制,一些发达城市还积极探索海、陆、空立体救援新模式。

  我国地处自然灾害高发区,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灾害事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急性疾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就此,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说,我国各级医院已普遍设立了急诊科,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开通“绿色生命通道”,以急救中心及急救站为主体的院前急救网络也已建立,急救设备、车辆、通讯设施等得到改善,从业人员技术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逐步缩短反应时间,提供及时、便捷的院前急救服务,有效地降低了各种急慢性疾病以及意外伤害事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但他也认为,由于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差异大,急救医学的发展尚不平衡,部分地区急救医疗网络不健全。

多年来,随着德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院前急救事业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跨越式发展。

德州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成立于2007年7月,是全市处理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灾害伤亡事故和日常医疗急救工作的调度指挥机构。

指挥中心不依附于某一家医院,不配备急救车辆,不直接接收和抢救病人,而是通过指挥全市各地急救站来完成院前急救工作。

目前,全市已建立急救站25家,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院前急救从业人员500余人,急救车110辆。

平均每天调度急救车辆230次,接听各种呼入电话近2000个。

该中心设立了唯一急救电话120,取消了各种形式的自设急救电话,告别了以往急诊科各自为政,一部急救电话,一辆急救车的院前急救时代。

指挥中心进行了高标准的网络系统建设,中心系统主要由电话受理、录音、大屏幕、监控、电子地图、GPS导航定位、急救站终端、UPS电源8个子系统组成,集成了国内先进的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

目前已率先在急救调度中实行急救档案管理,实现了移动电话报警定位功能,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数首例。

第二节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急救护理学研究包括:

①院外急救,负责现场急救(暂时性,应急性);

②急诊科抢救;

③院内危重症监护医学,负责院内救护(完整的诊断和治疗);

④急救服务体系的完善;

⑤急救护理人才的培训和科研工作等内容。

一、院外急救

院外(前)急救(包括灾害医学及医学监护运输),是指急、危、重症病人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救护。

院外救护的主要原则是:

立即使病人脱离危险区;

先复苏后固定;

先止血后包扎;

先重伤后轻伤,先救命后治病;

先救治后运送;

急救及呼救并重;

加强途中医学监护及救治。

二、急诊科抢救

合格的急诊急救装备,足够固定的编制和高素质的医护人员;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强烈观念,以提高急诊抢救水平及应急应变能力。

三、院内危重症监护医学

主要研究范围有:

危重病人的监护及治疗;

重症监护病房人员、设备的配备及管理;

重症监护技术及设备的使用技术。

四、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五、急救护理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

第三节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是由院外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救治和各专科的“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急救网络,实践证明,该体系的建立在抢救病人的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一些城市已经成立了急救医疗中心,普遍设立了“120”急救呼救电话及指挥系统网络。

二、建立建全急救组织、形成急救网

(一)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的主要任务

(二)急救中心(站)的主要任务

(三)医院急诊科的任务

1.承担急救站转送的急、危、重症病人的诊治、抢救和留院观察工作。

2.有些城市的医院急诊科同时承担急救站的急救工作。

三、EMSS的管理

急救医疗服务的主要参及人员

1.第一目击者是参及实施初步急救,并能正确进行呼救的人员。

2.急救医务人员救护车上配备1~2名合格急救人员,参及现场和途中救护工作。

3.医院急诊科的医务人员。

课后作业:

第二章院外急救及护理

1、了解我国院外急救的组织形式

2、熟悉院外急救服务系统设置及管理

3、掌握院外急救的重要性及特点

4、掌握院外急救的任务及原则

5、掌握院外急救护理

院外急救的原则院外急救护理

院外急救护理

1何谓院外急救?

2.院外急救的原则是什么?

3.病人在发病或受伤时最好由谁来进行最初的救护?

A第一目击者B医疗单位赶赴现场C交通警察D家属E红十字卫生员赶赴现场4.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第一个重要环节是:

A院外急救B心肺脑复苏C止血D救护车送医院E途中监护5.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A4分钟B8分钟C1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6.动脉出血的特点是A血色鲜红B血流急C呈喷射状D出血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E以上都是

7.下列那项不符合院外急救原则()

A.先止血后包扎B.先复苏后固定C.先重伤后轻伤

D.先运送后救治E.急救及呼救同时进行

院外(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要环节。

也是我国急诊医学中最为薄弱部分。

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不仅取决于院前的医疗救护水平,还及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救及互救能力密切相关。

院前急救(prehospitalemergencymedicalcare)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其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公众参及。

院外(前)急救主要包括四层含义:

患者发病地点在医院以外,急救的时间是在进入医院以前;

患者的病情紧急、严重,必须进行及时抢救;

院前急救是患者进入医院以前的初期救治,而不是救治的全过程;

经抢救的患者需要及时、安全地输送到医院进行延续、系统救治。

一、现场评估

院外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先救命,后治病,医护人员达到现场时,应立即果断地判断、处理直接威胁病人的伤情或症状,同时迅速进行护理评估和全身体检。

首先向病人或目击者问清有无有关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等,以及发病或创伤有关情况,并立即进行护理体检,特别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及发现护理方法解决的问题。

体检顺序是:

①生命体征,意识状态;

②一般状态、言语表达、四肢活动;

③以物理检查为基本方法有重点地进行系统检查。

(一)生命体征

1.体温:

2.脉搏常规触桡动脉,猝死者触颈动脉或股动脉。

3.呼吸

4.血压

(二)一般状态及神经反射检查

主要包括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压眶反射、面容表情、精神状态等。

(三)头部(四)颈部

(五)脊柱(六)胸部

(七)腹部(八)骨盆(九)四肢

二、现场救护

(一)常规急救护理措施

1.体位的放置一般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暖。

2.建立有效静脉通道

3.暴露-去除或松解病人衣服

迅速初步处理。

(二)常用现场救护技术

1.通气让病人仰卧于硬质平面上,须改变体位时,急救人员用双手在病人头、肩、臀部同时施力,以保证身体以脊柱做一直线转动,切勿使身体扭曲,以免脊柱损伤造成截瘫。

将病人置于远离有害气体、通风良好的地方。

2.止血

(1)出血种类

据损伤血管分为:

1)动脉出血:

血色鲜红,血流急,呈喷射状,随心搏动而断续向外射出。

多发生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

2)静脉出血:

血色暗红,流出缓慢,呈持续性。

多发生在断裂血管的远心端。

3)毛细血管出血:

色浅红,由创面渗出。

据出血部位分为:

外出血、内出血。

(2)临床表现

局部、全身。

(3)止血方法

3.包扎具有保护创面、压迫止血,固定骨折、关节和辅料药品等作用。

4.固定可以限制受伤活动度,减轻疼痛,防止闭合性骨折变为开放性骨折及骨折段端损伤血管、神经及重要脏器。

固定也有利于防治休克,便于搬运、转送。

5.搬运搬运原则是:

及时、迅速、正确、安全。

三、搬运及途中的监护

转运途中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如意识、呼吸、脉搏、瞳孔、血压、面色及主要伤情的变化。

(1)意识神志有无改变,意识障碍有无加深、有无烦躁不安。

(2)呼吸注意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有无变化,有无发绀等。

(3)脉搏

(4)血压

(5)瞳孔瞳孔是否固定,有无压眶反射等。

(6)体温

2.处理危及生命的情况和病情变化当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时,应立即进行抢救。

若有心脏骤停,应毫不犹豫地进行心肺复苏。

远距离长时间转运病人,止血带须定时放松。

3.心理护理

4.做好伤病员的交接

1、院外(前)急救的概念。

2现场救护的原则是什么?

3.猝死病人抢救的最佳时间是

A4分钟B8分钟C10分钟D30分钟E60分钟4.动脉出血的特点是

A血色鲜红B血流急C呈喷射状

D出血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E以上都是

5.下列那项不符合院外急救原则()

第三章医院急诊科管理

1、了解急诊科的人员管理

2、熟悉急诊科的设置及管理

3、掌握急诊科的任务、护理的工作特点

4、掌握急诊科护理的工作流程

急诊科的任务、护理的工作特点、护理的工作流程

急诊预检分诊的方法运用

1、名词解释:

“五防一上”

2、简述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

B型题(3~6题共用备选答案)

请选出下列病情相应等级

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EV级

3、开放性骨折

4、中度发热

5、心脏呼吸骤停

6、闭合性骨折

选择题3B4D5A6C

问答题:

7.何谓“首诊负责制”。

第一节急诊科的任务及设置急诊科的任务

急诊科的任务

急诊

急救

培训

科研

(一)急诊急诊科要求24小时随时应诊,急诊护士负责接收、预检分诊、参及诊治和护理就诊的病人,随时接收院外转来的伤病员,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后续救治。

(二)急救急诊护士应及医师密切配合,对重病人或伤员,及时、有效的抢救,必要时在急诊科进行急诊手术抢救生命。

(三)培训

(四)科研

二、急诊科的设置

(一)基础设置

急诊科的设置主要为预检分诊室、急诊诊断室、急诊抢救室、治疗室、清创缝合室、重症监护室、观察室、隔离室8个部门。

(二)辅助设置及布局

辅助科室包括急诊挂号室、收费室、药房、化验室、放射科等。

辅助科室也应在急诊区域内。

(三)急诊绿色通道

急诊绿色通道即急救生命绿色安全通道,是指对危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的原则,医疗相关手续按情补办。

1.进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范围原则上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和预见可能危及生命的各类急、危、重病人均应纳入急救绿色通道。

2.急救绿色通道的硬件要求

(1)方便有效的通讯设备

(2)急救绿色通道的就诊流程图

(3)急救绿色通道的醒目标志

(4)急救绿色通道的医疗设备可移动推车和床、可充电或带电池的输液泵、心电图机、多功能(心电、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监护仪、吸引器、气管插管、除颤起搏设备、简易呼吸机等。

3.急救绿色通道的人员要求

4.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应制度

(1)首诊负责制是急诊科的工作制度之一。

首诊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病情决定启动急救绿色通道,并及时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或相关院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应随叫随到,组织抢救工作。

首诊科室:

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科室。

首诊医师:

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医师。

首诊医院:

凡是第一个接待急诊患者的医院。

首诊医师发现涉及他科或确系他科患者时,应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写好病历并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后,才能请有关科室会诊或转科。

不得私自涂改科别,或让患者取预检分诊处改科别。

凡是遇到多发伤、跨科疾病或诊断未明的伤病员,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首先承担主要诊治责任,并负责及时邀请有关科室会诊。

在未明确收治科室前,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应负责到底。

如需要转院,且病情允许搬动时,由首诊医师向医教科(医务处)汇报,落实好接受医院后方可转院。

(2)急救绿色通道的记录制度纳入急救绿色通道的病人应有详细的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就诊时间了、陪护人员及联系电话、生命体征及初步诊断等。

病人的处方、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单等单据上须加盖“急救绿色通道”的标志,保证病人抢救运输的通畅。

(3)转移护送制度

(4)备用药管理制度常规抢救药品专人负责保管、清点以保证齐全可用。

抢救急救绿色通道病人时,可按急需先用药,后付款。

第二节急诊科护理的工作程序

一、急诊科护理的工作特点

1.急?

?

病情紧急、心情急。

2.工作繁忙,责任重大。

3.随机性大,可控性小。

4.病谱广泛、专业性强。

5.向心抢救,多方协作

6.连续工作,服务性强涉法及暴力事件多。

二、急诊科的工作流程

(一)急诊接诊1、接诊方法护理体检注意“三清”。

ð

听清?

病人或陪伴者的主诉;

问清?

及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

看清?

及主诉相符合的症状和体征及局部表现;

(1)望:

(2)闻:

通过听觉和嗅觉(3)问:

(4)触:

2、急诊分诊

概念:

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分诊重点:

病情分诊和学科分诊。

(一)分诊目的1. 

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 

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 

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 

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分诊系统功能1. 

经初步评估,根据病情决定优先诊治顺序。

对需要抢救的危重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并立即通知有关医师进行急救。

病情稳定后再挂号收费。

给予病人初步的救护措施。

如止血、吸氧等。

根据病情,优先安排病人进行简单的化验检查,缩短病人就诊时间。

4.. 

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心情。

5. 

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病人等待就诊时间。

6. 

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

7. 

遇到暴力事件及时和保安部门联系。

(二)分诊技巧

SOAP公式

Subjective(主诉):

收集病人或陪护人告诉的资料Objective(观察):

运用观察手段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获得初步印象。

Assess(估计):

综合上述情况对病情进行分析。

Plan(计划):

组织抢救程序,进行专科分诊。

病例分析?

1

病例:

病人驾驶摩托车,因避让行人,不慎从车上摔下,被交警送入医院。

目前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S(主诉):

O(观察):

病人神志不清,头上有一5cm左右的头皮裂伤,出血不止,无呼吸困难、无脑脊液漏。

A(估计):

病人有明确颅脑外伤,是否还有颅骨骨折、颅内损伤需要神经外科检查。

P(计划):

立即送入急诊手术室,止血。

呼叫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处理。

(1级)

患者,女,55岁。

午饭后感到上腹部疼痛,胸闷,本人有恐慌感故前来就诊。

病人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心律快、脉律不整,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呼吸浅速。

病人消化系统以外症状占主要地位,心脏病可能性最大。

内科诊室,优先就诊。

(2级)

PQRST公式?

描述疼痛病人主诉

Provokes(诱因):

疼痛的诱因是什么?

怎样可以缓解?

怎样加重?

Quality(性质):

疼痛的性质?

Radiates(放射):

疼痛的位置?

有无放射?

Severity(程度):

相当于1~10哪个数字?

Time(时间):

疼痛开始时间?

持续时间?

病例分析

患者,男,34岁。

饱餐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疼痛似刀绞一样,弯腰时疼痛加重。

疼痛位于右上腹,并向右肩部放射。

疼痛剧烈但勉强忍受,如果用数字1~10表示,病人说自己的疼痛“大约相当于8”。

以往曾有2次类似发作,每次均在饱餐后,持续时间不等。

P(诱因):

饱餐后出现腹痛,伴恶心、呕吐,弯腰时疼痛加重。

Q(性质):

疼痛似刀绞一样

R(放射):

疼痛位于右上腹,向右肩部放射。

S(程度):

疼痛剧烈但勉强忍受,病人说自己的疼痛“大约相当于8”。

T(时间):

A(估计):

可能是急性胆囊炎。

P(计划):

外科诊室,优先就诊。

多个病人同时来诊

病人1:

男性,60岁,建筑工人。

主诉急性后腰疼痛。

病人弯腰捂背,直不起腰来。

病人2:

16岁,男性。

主诉踝部疼痛,由朋友搀扶来急诊室。

一脚着地。

踝部红肿。

病人3:

男性,27岁。

病人呼吸骤停,由救护车送至急诊室。

急救医师正在经气管插管给病人做辅助呼吸。

心电监测显示:

窦性心动过速,144次/分。

病人4:

女性,76岁。

主诉在家呕血并感到头晕。

病人面色苍白,BP:

80/50mmHg,P:

130次/分。

A(估计)、P(计划)

呼吸骤停。

立即送抢救室。

休克的可能。

腰扭伤可能性最大。

踝关节扭伤可能性最大。

急诊骨科候诊。

病情等级:

一般分Ⅳ级。

一级:

(急危症)

1.病人情况:

有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

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决定:

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

即刻。

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2.二级:

(急重症)

1.病人情况:

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

如心、脑血管意外;

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各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

<

15分钟。

即在1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

(亚急症)

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寒战、呕吐、闭合性骨折、轻度腹痛等。

2.决定:

各诊室候诊。

3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

(非急诊)

可等候,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如轻、中度发热、皮疹等。

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180分钟。

(二)急诊处理1.一般急诊病人处理由分诊护士送到相关科室就诊,病情复杂难以确定科别的,按首诊负责制度处理。

2.危重病人处理在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