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2535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7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碳溶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最好使用()

A铅笔B纯蓝墨水笔C碳素墨水笔D圆珠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木炭的还原性由CuO冶炼铜B天然金刚石是最硬的非金属单质,可制成钻石

C利用活性炭的稳定性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D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制造石墨电极

4、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纯碳新材料“碳纳米泡沫”,每个泡沫含有约4000个碳原子,直径约6~9nm,在低于—183°

C时,泡沫具有永久磁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碳纳米泡沫”是单质B“碳纳米泡沫”是混合物

C“碳纳米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碳化合物D“碳纳米泡沫”和金刚石的性质相同

5、据古书记载,肠胃胀气时,吃些发黑的烧糊的米锅巴,有“消食化气”之功效,这是因为烧黑的米锅巴中主要含有,具有性,可以吸收胃肠中的气体。

考点二:

二氧化碳的制取

结合具体实验考察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药品、发生装置、收集方法的选择;

结合氧气、氢气等气体,以综合实验题的形式考查反应原理、装置的选择、操作步骤及验满等。

例题2: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择的收集装置为,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连接顺序为到

到。

(2)某同学利用上述B装置,用贝壳和盐酸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请你设计方案,应用化学方法检验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要求写出操作过程、使用试剂和实验现象)

(1)实验室里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也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

若要得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的连接顺序为:

通过A装置产生的氧气进入F装置中,通过浓硫酸干燥的氧气再通过E装置收集起来。

(2)要检验二氧化碳可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仪器a、b的名称是:

a、b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将装置A与C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目的是

(4)2013年6月3日,吉林省某公司发生火灾引发液氨泄漏并发生化学爆炸,造成重大伤亡。

液氨是液态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制取氨气。

液氨泄漏时,可用喷水的方法除去空气中的氨气,说明氨气具有的物理性质。

由液氨发生化学爆炸猜测氨气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应选择的是。

根据氨气的性质推测,发生液氨泄漏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列举两例)

考点三:

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结合日常生活现象考查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结合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与水反应、与石灰水反应等问题的探究考查二氧化碳的有关化学性质;

以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为背景考查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

以实验或推断题的形式考查相互之间的关系。

例题3:

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具有可燃性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能与水反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密度均大于空气的密度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本题主要考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的比较。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经加压降温可变成无色液体,继续降温可变成雪花状固体,俗称干冰;

化学性质有:

通常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生产汽水、化肥等,植物的光和作用也需要二氧化碳,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做制冷剂;

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可燃性和还原性;

一氧化碳有剧毒;

一氧化碳主要用于燃料和冶炼金属。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据此分析,D说法正确。

规律方法:

鉴别CO、CO2的方法

1、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通入紫色的石蕊溶液;

3、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点燃的方法。

互为杂质时除杂的方法

1、CO中混有CO2杂质可通过足量的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也可通过灼热的碳粉;

2、CO2

中混有CO杂质可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组成元素相同,D为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

(图中→表示物之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分别写出E、F的化学式:

E;

F。

(2)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四:

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自然界的碳循环;

结合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考查“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例题4:

下图是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CO2来源途径有(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

(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

一是减少CO2的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

(1)自然界二氧化碳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动植物的呼吸。

(2)二氧化碳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温室效应。

(3)植树种草等都是我们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下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环节是。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滥伐,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从而导致增强,全球气候变暖。

请写一条因气候变暖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影响的情况:

(3)科学家研究得到:

海洋是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地方。

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

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方程式:

(4)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适量的条件下转化成

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3H2=====甲醇+H2O

则甲醇的化学式是。

当堂达标:

1、三氧化二碳(C2O3)是某星球大气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

三氧化二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毒B可以燃烧C密度比空气的小D能还原氧化铁

2、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用干水吸收二氧化碳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3、“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4、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O2B、N2C、COD、CO2

5、区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且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溶液

C实验三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6、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时,首先应做的是()

A迅速做人工呼吸B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C拨打急救电话120D立即打开换气扇开关

7、“低碳生活”是指在生活作息时减少能量耗用,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主题的是()

A用旧报纸制铅笔杆B参加“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

C深秋时节焚烧落叶D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实验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

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木炭、活性炭都具有吸附性

C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氧化铜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10、下列物质不能用来鉴别CO和CO2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B蒸馏水C灼热的氧化铜D紫色石蕊试液

2、理解与应用: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和反应,收集时由于二氧化碳,不能用法收集,可用法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为色,反应的方程式是

,加热后溶液呈色,反应的方程式是。

3、盛石灰水的细口瓶的瓶壁上常附有白色固体,这种白色固体是,形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应加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4、在昆明世博园中,山东省齐鲁园里的“泰山”是用从山东运来的花岗石(不与酸反应)堆砌而成,其中一小部分是用云南石林的石灰石补充的,如果请你来鉴别这两种石料,方法是分别在石料样品上滴加,观察到的一种是。

5、汽车尾气中含有CO等有毒气体,其净化过程如下:

在催化剂作用下,CO将NO还原成N2,且CO被氧化成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通入过量的空气使剩余的CO完全氧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杂质的过程(括号内为杂质):

(1)CO(CO2)

(2)CO2(CO)

三、实验题: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

a  ;

b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是  。

(3)装置A中的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是  。

(4)连接完B装置后应  ,用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5)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注意的是:

选择适当的反应,包括和

选择合适的;

需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第九单元溶液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等的概念,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

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知道物质溶解时的热现象,知道常见的乳化现象和结晶现象。

3、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的含义,知道溶解度曲线意义及应用,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

4、能说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5、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6、知道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常结合日常生活中物质与水混合后能否形成溶液及溶液中溶质、溶剂的判断,考察对溶液的概念、特征及溶解过程中热现象的认识。

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液中不能同时存在两种溶质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D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关键是明确溶液的基本性质。

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溶液具有稳定性,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溶剂不会分离。

综上分析,D正确。

1、某同学聚会,预定有以下饮料,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啤酒B酸奶C矿泉水D可口可乐

2、下列物质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A稀硫酸B碘酒C液态氧D澄清石灰水

3、溶液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B溶液蒸干后,均能得到固体溶质

C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时,溶液为纯净物

D物质在溶解得到溶液的过程中,通常有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出现

4、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玻璃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内壁有碳酸钙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

C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D内壁有植物油的试管用洗洁精清洗

5、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浓硫酸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结合物质溶解过程的现象,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考查对饱和溶液含义的认识。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它物质

B20°

C时,50g水中溶解了18g氯化钠,则20°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18g

C任何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

D相同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已达到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不能再溶解氯化钠,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A错;

溶解度是指某温度下,100g溶剂中溶解该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而不是50g,故B错;

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饱和溶液在温度升高时,不一定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错;

相同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所以相同温度时,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故D正确。

在温度不变时,某物质的溶液M1经过如下变化: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液M2不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M3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M2和M3可能都是饱和溶液D将溶液M3再蒸发5g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是2g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利用溶解度曲线,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判断饱和与不饱和溶液转化方法、分离提纯混合物等,考查对溶解度曲线含义的认识及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t2°

C时将20g甲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的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将t2°

C时乙的某不饱和溶液降温到t1°

C时恰好达到饱和状态,该过程中溶质的质量

(填“减小”、“不变”或“增大”)。

(3)将t2°

C时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量水后,恢复到t2°

C,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填“>

”“<

”或“=”)乙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

C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将20g甲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不饱和溶液。

(2)由不饱和溶液降温达到恰好饱和状态的过程中,溶解度降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均不变。

(3)在t2°

C时,甲的溶解度大,故将甲、乙晶体的饱和溶液蒸发相同水后恢复至t2°

C,甲溶液析出的晶体比乙溶液析出的晶体多。

根据下图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

C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2°

C时,100g水中溶解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g;

(3)将t2°

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C(其他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填字母)。

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主要借助物质间的反应结合化学方程是以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化学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是考查的重点,有时也考查溶液的稀释计算。

将铁粉和铜粉混合物7.0g,加入到盛有6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

此时烧杯中各物质的总质量为66.8g。

试计算:

(1)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先求出生成氢气的质量:

7.0g+60.0g-66.8g=0.2g。

根据氢气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铁的质量,进一步可以求原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2)根据氢气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可以求出氯化亚铁的质量,进一步可以求出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80.0%;

(2)19.4%。

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的计算

1、溶液组成法: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其中溶质一定是溶解的,若生成物中有水,溶剂中还要加上生成水的质量。

2、质量守恒法:

溶液质量=m(反应物)—m(沉淀)—m(气体),其中m(反应物)代表反应物物质质量总和,m(沉淀)表示生成沉淀的质量,m(气体)表示生成气体的质量。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

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贝壳25g,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为216.2g(假设贝克中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且不溶于水)。

请计算:

(1)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点五: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仪器、步骤及正确操作;

以实验和探究题的形式考查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误差分析。

例题5:

小明在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抽取的题目,是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他的有关做法正确的是()

A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

B将氯化钠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3.0g

C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

用氯化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试剂瓶等;

称量药品时,不能将药品直接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称量;

本实验需要47ml水,所以选用50ml量筒量取所需的水;

用内壁附有水珠的烧杯配制溶液,会增加溶剂的质量,导致所配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AC。

实验中,实际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往往偏小,可能的原因有:

(1)从操作看可能是:

称量时,药品和砝码放反(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

量水时仰视读数;

溶解时,所用烧杯内有水。

(2)从其他因素看可能是:

药品不纯;

计算错误。

某同学想制取“叶脉书签”,需要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需称取氢氧化钠g。

(2)若用25%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需要25%的氢氧化钠溶液g,蒸馏水g;

配制时应选用ml(选填“10”、“20”、“50”或“100”)的量筒量取蒸馏水。

(3)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在托盘天平的左右盘上垫滤纸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将准确称取的氢氧化钠固体直接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

C将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入玻璃试剂瓶中,塞好橡胶塞并贴上标签

(4)在实验室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填“要”或“不要”)用到玻璃棒。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面粉B 

冰块C 

汽油D 

蔗糖

2.下列有关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D 

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3.名称中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硬水B油水C 

泥水D 

蒸馏水

  4.要使一杯氯化铵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加水B 

不断搅拌C 

升高温度D 

加入氯化铵晶体

  5.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

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 

加一定量的水B 

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

略降低温度D 

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6.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时,甲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乙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B.

℃时,甲的溶解度一定小于乙的溶解度

  C.当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乙

  D.当温度由

℃降到

℃时,一定是乙溶液中析出的晶体多

  7.25℃时向10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中加入5gKCl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8.某一接近饱和的食盐溶液,在下列操作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A.降温,使其达到饱和

  B.温度不变,加入10克水

  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使其达到饱和

  D.温度不变,加入食盐晶体使其达到饱和

  二、填空题

溶液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碘酒是医院常用的消毒药品,碘酒中的溶剂是。

(2)M和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t2°

C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两种物质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t1°

C时两种饱和溶液升温到t2°

C时仍为饱和溶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