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1567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1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知识拓展:

阅读课本P11“小资料”,了解“米”的准确定义:

光在真空中

s内所经路程的长度定义为1米。

阅读课本P13“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形成感性认识。

(二)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长度估测的结果精确度是不高的,当精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活动一 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

活动二 观察下图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问题:

(1)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在上图所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8cm,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8cm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是0.1cm。

教师强调:

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如果磨损,要从一个清晰的整数刻度线量起。

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的方法

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铅笔的长度、圆柱体的高、木块的长、物理课本的长和宽等,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问题,要求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归纳总结: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个字加以概括,即“选、放、读、记”。

(1)选:

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测量时应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达到的程度,再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刻度尺。

(2)放:

即刻度尺的位置应放正,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如图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图乙所示)。

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

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图丁所示)。

(3)读:

即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所示);

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

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4)记:

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字和单位。

图中木块长度为2.77cm。

总结得出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刻度尺要贴近被测物体;

刻度尺要跟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3.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1)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

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

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1(卡尺法):

如左图所示,用一把刻度尺和一把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进行测量;

如右图所示,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用两把三角板紧夹住硬币来进行测量。

均可从刻度尺上读出硬币的直径d。

根据公式L=π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2(滚轮法):

在纸面上画一条直线,让硬币从某个记号开始,在纸面上沿直线滚动n周记下终点。

测出线段长度s,先求出硬币的周长L=s/n,再利用L=πd求出硬币的直径d=s/nπ。

方法3(替换法):

把硬币平放在纸上,贴着边缘用笔画上一圈,再剪下对折,然后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圆的d,即为硬币的直径。

根据公式L=πd求出硬币的周长。

方法4(化曲为直法):

拿一纸条紧贴着硬币边包几圈,用一大头针在纸条上扎穿一个孔,然后将纸条展开平放,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孔间的距离L,就是硬币的周长。

根据公式d=L/π求出硬币的直径。

(2)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纸的厚度为10-4m,用毫米刻度尺测不出一页纸的厚度,也测不出两页纸的厚度,但是能测出上百页纸的厚度,而一页纸的厚度只要把测出的厚度除以总张数就可以求出了(以多测少法)。

测量方法:

测量时取若干页纸(纸的页数要足够多),压紧后,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量出其总厚度L,然后将总厚度除以纸的页数n,求出每页纸的厚度l′=L/n。

 

(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道理与测量一页纸的厚度相同(以多测少法)。

找一支圆铅笔,把细铜丝捋直,将细铜丝在铅笔上依次密绕适当的圈数n,用毫米刻度尺量出这个线圈的长度l,再将线圈长除以圈数所得的商就是细铜丝的直径d=l/n。

4.长度的估测

问题1:

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

(请几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较谁目测的结果更准。

问题2:

人们正常走一步路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

(请两位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行估测。

想想议议:

身体上的“尺”

(1)你了解自己吗?

你的“一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长度是多少?

你的大拇指“指甲宽度”又是多少?

(2)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当作“刻度尺”来估测物体长度?

结合课本P15第2题,估测自己的身高。

典例解读

【例1】如图所示,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

【解析】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应注意选、放、读、记,其中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尺的刻度线垂直,因此B正确。

通过图示可知刻度尺每大格表示1cm,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答案】B 2.45(2.43~2.47任一数值)

(三)时间的测量

许多同学手上都有带一只手表,大家都知道,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所以是时间的测量工具。

那么除了手表以外,大家知道,还有哪些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呢?

没有手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判断时间呢?

下面我们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

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

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铯原子钟,每百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1.时间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他的时间单位:

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1h=60min;

1min=60s;

1s=103ms;

1ms=103μs。

2.时间的测量

如图是一只测量时间用的停表,应怎样用它来测量时间呢?

若使用机械停表测量时间则应注意:

(1)使用前先上紧发条,但不要过紧,以免损坏发条;

(2)注意调零;

(3)按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损坏机件。

操作方法是:

按一下机械停表按钮,计时开始;

再按一次刚才的按钮,停表停止计时;

从停表上读出记录的时间。

停表的读数:

大圈对应秒针每转1圈是60秒,所以它的刻度是0~60秒,每1秒的范围有10小格,每小格是0.1秒(图中未画出)。

小圈对应分针每转1圈是60分钟,每过1格是1分钟。

读数时,应先明确大圈表示秒,小圈表示分,分别读出小圈和大圈指针的位置,将分钟数加上秒数就是结果。

学生活动:

利用停表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然后用脉搏估算一段时间。

【例2】如图所示是两种常见的计时工具,甲表的分度值是,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

乙表的分度值是,指针一周的最大读数是.

【解析】甲表是停表,最小刻度表示的时间是1s,长指针转一周时间是1min,短指针转一周时间是1h。

乙表是手表,最小刻度代表的时间是1min,长指针转一周是1h,短指针转一周是12h。

【答案】1s 1h 1min 12h

(四)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提问:

(1)为什么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由于测量工具不可能制作得绝对准确,测量环境和测量者的不同等因素对结果都有影响,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2)错误和误差有什么不同?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总结:

错误可以消除,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更加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都可以减小误差。

四、尝试练习,掌握新知

《探究在线·

五、课堂小结,梳理新知

本节课我们学习知道了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基本单位,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六、深化练习,巩固新知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乙的密度为1.25×

103kg/m3

B.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2.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

3.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

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

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5.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

A.不能成像

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

时,反射角也为20°

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C.入射角增大5°

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

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7.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A.湿衣服晒后不久变干B.灯丝用久了变细

C.清晨树叶上的露珠D.冬天窗户上的霜

8.声音的三个特征中,与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量

9.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A.白雾茫茫B.雾凇的形成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D.柜子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温度无关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D.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二、填空题

11.自行车的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气体的密度_____,质量_____。

12.由于不良的用眼习惯、偏食等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患近视的人数不断增加。

(1)图中的_____(填“甲”或“乙”)可用来解释近视的成因。

可选用_____来矫正(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某人坐在家门口看小说,看得正起劲时,突然发现一个人在庭院外走动,他马上摘除眼镜,认出了这个人是谁。

那么,此人摘除的眼镜应是_____镜。

13.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株洲长江北路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这是光的______现象,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

14.观察图中水壶烧开水的情景,两壶中的水均已烧开,判断甲、乙两房间中温度较低的房间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

15.汽车在南京长江隧道中行驶,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

上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标志的含义。

(1)限高4.5_______;

(2)限速80_______;

(3)隧道中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

16.一名运动员在百米比赛中,起跑速度是6m/s,中途速度12m/s,最后冲刺速度是10m/s,如果他的成绩是10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三、计算题

17.一实心正方体边长如图所示,将其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该物体密度ρ=2.5×

103kg/m3,g=10N/kg.求

(1)该正方体的质量是多大?

(2)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18.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期到南宁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牌和汽车的速度计。

求:

(1)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最快速度。

(2)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甲的标志牌到南宁需要的时间。

(3)若以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1.5h,汽车通过的路程。

四、实验题

19.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8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________g;

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b”或“c”),酱油的体积为________cm3,酱油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会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安同学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如图乙所示,把该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此时凸透镜处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当把发光物体放在光具座上15cm位置时,发光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_____cm,移动处在凸透镜另一端的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选择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1.如图所示是小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选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具有________特点;

(2)为了便于观察蜡烛A通过玻璃板所成的像,关于玻璃板前后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是否点燃,你认为最合适的做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华发现在桌面上无论移动蜡烛B,均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4)调整好后,小华改变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发现蜡烛B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总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移去与A的像重合的蜡烛B,在该处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22.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

(2)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为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由图可知本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

(3)实验中发现温度计上部出现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_____形成的。

(4)撒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_____。

23.自己来制作“水瓶琴”,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体积不同的水,水面的高度不等。

耳朵能够识别出是用嘴吹还是用筷子敲击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

若用嘴依次吹瓶口发声,是_____振动发出声音的,装的水越多,吹瓶子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若用相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瓶子,敲击的速度变快,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选填“变高”、“不变”或“变低”)。

24.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

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35

71.1

1.84

3

5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正确的是____(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纸锥下落快慢与半径____,与锥角_____(选填“有关”、“无关”)。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_。

A.4号纸锥先到地面B.5号纸锥先到地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本实验运用了____的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

题号

4

6

7

8

9

答案

A

C

B

D

11.变大变大

12.甲凹透镜凸透

13.小孔成像孔到地面的距离

14.甲乙中温度高,水蒸气不易液化,乙中“白气”少,水蒸气液化少

15.mkm/h声源

16.10

17.

(1)0.02kg;

(2)500Pa

18.

(1)100km/h;

(2)1.2h;

(3)120km。

19.左44b401.1×

103偏大

20.035缩小

21.透明只点燃蜡烛A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平面镜所成像与物体大小相等虚

22.自下而上9289水蒸气液化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会继续吸热

23.音色空气柱高不变

24.A无关有关B控制变量

1.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B.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节日放飞的气球可以飘在空中,是因为气球内部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2.由两种密度之比为ρA:

ρB=3:

2的材料制成的小球A和B.其质量之比mA:

mB=4:

3,其外观体积比为VA:

VB=3:

2:

则下列有关小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小球可能都是空心

B.A,B两小球中,A球肯定是空心

C.A.B两小球中,B球肯定是空心的

D.A.B两小球中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3.蝴蝶研究专家章丽晖在茅山首次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虎风蝶,他先用相机拍摄了蝴蝶休憩的照片甲,为了拍摄照片乙,应(  )

A.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B.相机适当靠近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C.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外伸

D.相机适当远离蝴蝶,镜头略向内缩

4.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

5.某照相机镜头焦距为10cm,小刚用它来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照相机正对作品从50cm处向22cm处移动的过程中()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6.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

A.36.5℃B.39.7℃C.76.2℃D.无法读数

8.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幼教机器人可以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机器人能区分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

108m/s

9.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是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B.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周围会弥漫着“白气”,是冰熔化成的小水珠

C.水烧开后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D.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10.如图中展示的是穿越公园的“隔音蛟龙”,这样的道路设计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圆柱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