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6133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教师观: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

热爱学生,为师无隐的奉献精神;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讲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诱。

7、孟子:

目的“明人伦”。

原则方法:

持志养气、反求诸己、动心忍性。

8、《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中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先秦儒家教育经验和思想的总结。

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的作用是为国家培养所需的人才,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

按地方建制;

小成大成。

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预时孙摩、课内外结合、长善救失、启发诱导。

论教师:

师严道尊

9、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通过不断发问,从辩论中弄清问题,是一种应答式的教学方法。

10、亚里士多德教育年龄分期理论。

11、昆体良古罗马的著名教育家《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名《雄辩术原理》

12、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教育学分化出来,走向独立。

13、教育家及其著作观点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此书被认为是独立教学形成的标志。

观点:

1、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教育能促使人发展。

目的是培养在身体、智慧、德行和信仰几方面和谐发展的人2、提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根本性原则):

教育要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的年龄特征来进行3、第一次提出班级授课制4、提出统一学制和学年制5、为各级学校设置了广泛的学科课程6、建立了教学原则体系

英国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

法国卢梭《爱弥尔》自然人是独立平等、自由善良的人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的人,培养自然人要进行三种教育:

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目的是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科学教育学”之父。

1、关于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2、关于教育的目的,选择目的和道德目的(最高目的)3、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4、关于教学方法,四段教学法:

明了、联想。

系统、方法5、提出教育性教学的原则6、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1、关于教育的本质,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的目的,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

3、论课程与教材,主张以活动性的、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来取代传统书本教材,即活动课程4、提出教学的五步骤:

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景、提供足以产生问题的资料、学生产生问题和假设、设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自动手做、验证假设5、提出儿童中心论。

赫氏强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杜氏强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活动作业中心

14、教育学的分化阶段

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新教育大纲》则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提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

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15、当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

教育学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更加亲密(文化教育学、制度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16、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形成初步的教育信念和专业精神;

掌握教育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了解教育历史和思想遗产;

了解教师职业及其环境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洛和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

他们把动物的学习等同于教育,完全否认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也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是不科学的

2、心理起源说:

孟禄。

儿童的无意识模仿

3、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A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B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第二节教育的发展

1、原始形态教育特征: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育的无阶级性、平等性;

教育内容简单;

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

2、奴隶社会教育:

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教学内容是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

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人才

3、封建社会教育:

我国学校分官学私学,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教育内容是儒学,即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教育方法是崇尚书本死记硬背、棍棒纪律教育;

组织形式个别教育;

教育与劳动脱离。

欧洲:

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4、古代学校教育特征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的专门职能,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2、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3、具有阶级性,学校教育具有等级性4、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德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5、初步发展,尚未形成复杂的结构体系。

5、现代学校教育从社会性质上分,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国家形态的教育;

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上分,包括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两种历史形态的教育

6、工业社会的特征表现在:

工业化、民主化、制度化、专门化。

知识社会新特征:

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

7、现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

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科学性、教育的世俗性、教育的国际性、教育的终身性、教育的革命性

第三节当代中国教育

1949—文革前的17年是非常好的时期。

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根据《教育规划纲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2、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3、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的八项任务:

一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二是依法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三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四是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五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六是发展继续教育;

七是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八是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4、六项改革任务:

一是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二是改革考试招生制度;

三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

四是改革办学体制;

五是改革管理体制;

六是扩大教育开放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据、动因、尺度和归宿,总之,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深受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A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机构和布局

C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

D教育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教育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3、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A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性质和教育目的的因素

B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C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D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4、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A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文化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与深层底蕴,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取向,因为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B文化影响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C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D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5、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A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B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着现代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体系a增设反应新科技发展的新课程b改革原有课程的内容体系c调整课程结构

C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着现代教育手段、方式和方法

D科学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科学化、个性化、自主化和民主化提供了平台a科学技术促进了教育的科学化b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c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与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与惩罚d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第二节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A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C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教育是生产力转变的重要手段

D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2、教育在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A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B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C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3、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A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B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C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D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4、教育在科技发展中的作用:

A教育具有传播科学技术的功能

B教育具有创新科学技术的功能

5、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A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a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作用b教育在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具有全局性的地位c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d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

B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C积极突进教育现代化a教育现代化,就是基于教育传统,积极的吸收国外教育优秀教育成果,创造现代教育的历史变化过程:

第一,教育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变化过程;

第二,教育现代化的实质是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即现代教育;

第三,教育现代化是基于教育传统的现代化;

第四,教育现代化也是在积极吸收国外的优秀教育成果的过程中实现的

b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第一,教育观念现代化;

第二,教育目标现代化;

第三,教育内容现代化;

第四,教育方法、手段的现代化;

第五,教师队伍现代化;

第六,教育管理现代化;

第七,教育设备现代化;

第八,教育制度现代化

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特殊社会活动

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一、教育具有与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三章教育育人的发展

第一节人身心发展的概念

人的发展,是指随时间和年龄的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制的增强)和心理(认知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两方面

1人身心发展的基本特征:

A人身心发展的顺序:

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要求—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不能拔苗助长

B人发展的阶段性:

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

要求—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搞“一刀切”

C人发展的不平衡性:

表现在:

一是指同一方面在不同年龄阶段中德发展是不平衡的;

二是指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要求—人的不同素质都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德发展

D人发展的互补性:

表现:

身体机能的互补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的互补

要求—首先,要求教育者对全体学生,特别是生理或心理机能有障碍、学业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起坚定的信心;

其次,要求教育者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E人发展的个别差异。

要求—因材施教

2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观:

A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威尔逊荀子——性恶论

B外铄论-环境决定论,华生洛克——白板说

C多元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多元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主要有遗传、环境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2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或物质前提

A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与可能性

B遗传因素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C遗传因素的差异性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遗传素质为人多发展提供的是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

遗传素质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

4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作用的表现:

第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二,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

第三,人是在认识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

5环境作用的性质与特点:

第一,环境的影响具有自发性、随机性和复杂性

第二,环境对人的发展虽然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第三节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1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和系统性

B学校教育有专业教师来施教

C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

2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促进作用:

加速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力提升人的价值健全人的个性

3教育发挥主导和促进作用是有条件的:

第一,只有遵循人的发展规律,教育才能促进人的发展

第二,只有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成效

第三,要正确处理教育与遗传素质、环境因素的关系,发挥各自的作用

第4章教育的目的

1、教育的目的是把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A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B教育目的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C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3、社会本位教育的目的论的观点是:

A,从社会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

B,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C,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D,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的贡献指标。

代表人物:

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

2、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的观点是:

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

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

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

3、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

教育目的对人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

教育目的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衡量和评价的重要标准。

7、2010年7月颁布的《教育规划纲要》教育目的是: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8、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第一,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第二,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9、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A、人的发展同其所处的社会生活条件是相联系的

B、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全面发展

C、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D、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E、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

10、素质教育的实施:

(重点)

A、切实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

B、建立教育的“立交桥”,实现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和沟通

C、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通过发展缓解升学压力。

D、加快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

E、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F、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G、加快社会劳动用人制度的改革,克服学历本位的用人方式

H、加强领导,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11、素质教育的基本观点:

A、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B、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素质教育要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素质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D、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与教育的各个方面。

第五章

1、教育制度的内涵:

A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

B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核心),简称学制。

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入学条件、学制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制主要包括:

学校教育设施;

学校规章制度。

3、中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开始的,通过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始中国现代学制改革。

4、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发源于德国。

5、1986年4月全国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

6、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体现了一般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

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

7、终身教育的概念和体系化则是在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报告书的发表,《教育--才育蕴藏其中》的报告标志着终身教育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8、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

本质特征:

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

包容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

9、我国教育法规体系:

A宪法中的教育条款B教育法律a教育基本法律《教育法》b教育单行法律《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教育法规E教育规章

10、教育规范作用:

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保障作用。

11、依法执教的概念:

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凡是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都严格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无明确法律法规规定的,则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师的法定职权(职责)范围内进行工作,这就是依法执教。

12、教师的法定含义:

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13、教师享有的权利:

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

教育教学权

②从事科学科研、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学术活动权

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成长发展的权利。

评定学生权

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报酬待遇权

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参与教育管理权

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进修培训权。

14、教师的义务:

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遵纪守法义务

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教育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教育教学义务

③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通过活动对学生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义务

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制等方面全面发展。

爱护尊重学生义务

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保护学生义务

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

15、教师的责任A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受教育权a学生入学权b学生上课学习权c学生受教育选择权d学生升学权B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人身权a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b禁止搜身或搜查学生个人物品c禁止非法利用学生的肖像d保护学生隐私权C尊重和保护学生的财产权a禁止没收学生物品长时间不予发还b禁止毁坏学生物品

16、教师资格制度,是指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认定和许可制度,是由国家规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特定条件和取得教师资格的法定程序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师

教师的性质

1、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即以教师为职业或主要职业的人(或称为职业教师),是随学校的出现而出现的。

1861年,法国基督教兄弟会神甫拉萨尔在兰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成为师范教育的开端。

2、目前我国有中小学教师约一千万人。

3、19世纪末,发生了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以后发生了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自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80年代以后,教师的专业化运动,成为众多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主导运动,教师职业进入到了高学历化、证书化。

终身化的阶段。

教师的含义

*1、我国《教育法》规定: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对于法律上教师的概念,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首先,教师是一类“专业人员”。

这是从教师的职业划分上来界定“教师”的。

“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经政府部门认定许可,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人员。

“专业人员”是我国社会职业分类中的一大门类,同律师、医生、会计师等一样,教师也是一类从事专门活动的专业人员。

学校里的有些教职工就不属于专业人员其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这是教师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根本区别所在。

教师承担着教育和教学的专业职责。

所谓“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是指直接从事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教学,提高他们的素质的活动。

承担着教育教学工作职责,这是教师最本质的特征。

教师职业的专业特点

第一,专业功能与专业伦理:

教师是为社会服务的,是培养人的事业。

第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双专业性或复合性;

技艺性、经验性

第三、专业训练和资格。

第四、专业自主。

指教师对自己的专业范围内的事情有自主权,能够负责处理。

它有自己的专业权利

第五、专业组织或专业团体。

行业协会

第六、专业地位。

社会地位和经济政治待遇的高低。

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手段的主体性3、劳动时间的延续性4、劳动空间的室内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