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5603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中考政治二轮专题复习试题 全面认识自己发展地认识自己文档格式.docx

D.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

6.小辉同学期末考试时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他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学生。

这表明

A.他对自己的要求并不十分严格 

B.他是个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

C.他没有高雅的情趣和正当的爱好 

D.他没有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

7.小强与朋友们的聊天记录中,能够体现正确认识自我的是

A.小宇:

要强调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B.小刚:

我脑子笨,再努力也没用

C.小强:

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小明:

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

8.七年级学生小红总是为自己个子不高感到难过,她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小红()

A、不能全面地认识、评价自己

B、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

D、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9.要正确地看待自己,就应该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这运用的是()

A.自我观察法B.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听取他人的评价法D.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10.“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美丽的笑脸,这是()

A、悦纳他人的表现B、悦纳自己的表现C、自恃清高的表现

11.“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不日进者必日退,未有不进不退者。

”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

①世界是不变的

②我们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

③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正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

④集体对一个人的评价最全面、更客观

A.①②B.③④C.②③

1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下列说法或做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我们要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做到悦纳自己

B.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扬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C.怨天尤人,悲观厌世

D.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完善自己

13.下面能够体现出用全面眼光看待自己的是()

A.金无足赤,人无完人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自以为是,目中无人D.闭门思过、躬身自省

14.但丁说过一句名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不听别人的意见,盲目自信,刚愎自用 

听了别人的说法,虽然认为是对,但是自己做不到 

认真分析别人的说法,如果判断自己是对的那就坚持原则 

判断自己是对的,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意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孔子与学生子夏谈论自己的学生时说:

“颜回好学但不懂得变通;

子贡口才好但不够谦虚;

子路很勇敢但不懂得退让;

子张虽然庄重但与人合不来。

他们四个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所以我还是可以给他们做老师的。

”孔子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是()

①每个人的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不足②每个人的优点都多于自己的缺点

③孔子是一位合格的老师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A.①④B.③④C.②④D.①②

16.“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找到一块足金很难

B、要用全面的眼光认识自己和看待别人

C、对缺点和不足要无所谓

D、每个人身上的缺点总比优点多

17.寓言故事:

有一天,孔雀向喜鹊哭诉:

”对话告诉我们

A.美丽的羽毛比美妙的声音更重要

B.只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客观

C.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D.从外在形象认识自己最重要

18.老师经常对我们说:

认识自己时,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

老师的话是要学会用

A.全面的观点看待自己

B.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看待自己

C.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D.分清光明与阴暗面的观点看待自己

19.要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就要通过他人了解自己。

下列哪几句能说明这个道理?

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②“吾日三省吾身。

”(《论语》);

③“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谚语);

④“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一天,小鸡与小鸭在争辩谁更本事,小鸡说“我会捉虫,你会吗?

”小鸭说“我会游泳,你会吗?

”小鸡与小鸭的争辩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敢于藐视对手B.要全面认识自己

C.要善于发现他人的缺点D.要强调自己的有点,增强自信

21.“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要善于认识自己,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②不能拿自己和他人比较,越比会越自卑③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④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完善自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2.《礼记》中说: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①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

②要用发展的目光看自己

③每个人每天都会进步,不需要自己的主观努力

④人的认识不可能跟上世界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3.“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这是说看待自己和别人都要用()

A.正面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自我教育的方法 

D.自我观察的方法 

24.《礼记》说:

”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天的我一定能战胜今天的我B.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

C.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D.要用全新的眼光审视自己,塑造崭新的自我

25.“士别三日,当过目相看”的故事告诉我们

A.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B.用全面的眼光看待他人

C.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D.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待自己

26.“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从认识自我的角度看,这句话形象的说明了:

A.人是发展变化的,要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

B.人都有优点和缺点,要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

C.认识自我是很困难的,对自己难以形成正确评价

D.人的优点和不足是天生的,无须后天努力

二、不定项选择题

27.“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成语启示我()

A.要通过他人来了解自己

B.要认识到自我的潜能

C.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D.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三、简答题

28.人啊,真难做!

上午第一节课英语老师在发上周的英语试卷时,当着班级同学的面,说我连几个单词都记不住,狠狠地批评了我一顿;

第二节课语文老师却对我大加表扬,因为我的作文被校报采用,还说我有文学天赋。

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⑴你想对自己有个了解,可采取哪些途径呢?

(至少两点,共1分)

⑵了解自我,有助于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你的优点和不足分别是:

(优点和不足至少各写两点,共2分)

优点:

不足:

⑶你将采取什么方法克服不足:

(1分)

⑷事实上,你有许多潜能,表现在:

(至少列举出两点,共1分)

29.结合右边漫画《小鸡和小鸭》回答:

(1)小鸡和小鸭谁的本领大?

(2)我们从漫画中可以悟出哪些道理?

(言之有理,两点即可,3分)

30.认真观看、分析下边的漫画,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这幅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4分)

31.分析回顾教材第八课《正视自我成就自我》中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小题。

(共8分)

(1)什么是比较评价,使用它时应注意什么?

(3分)

(2)什么是他人评价,使用它时应注意什么(3分)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自己?

(2分)

32.(10分)有一天,小鸡和小鸭在湖边的草地上相遇了。

小鸡自豪地说:

“我会捉虫子,你会吗?

”然后,飞快地用尖尖的嘴巴从草地上啄起了几条虫子。

小鸭毫不示弱地说:

“我会游泳,你会吗?

”说完,就扑通一声跳进湖里得意洋洋地游起来。

作为一位“心理小专家”,通过上面的对话,请你为两位“病人”做一下诊断:

⑴(3分)他们的“病症”是:

⑵(3分)他们的“病因”是:

⑶(4分)你给他们开出的“处方”是:

33.分析右边的漫画,用我们所学知识回答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4.小明刚进入中学时很高兴,可几周之后,他却是闷闷不乐起来。

小明在小学时是班干部、集体活动积极分子,可是现在,他发现班里的许多同学能力比自己强,在竞选班干时小明落选了。

他感觉很失落,觉得自己无法融入新集体,学习的劲头也不那么足了。

(1)请你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小明遇到了什么问题?

(2分)(至少两点)

(2)如果你是小明,你认为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自己?

35.我国著名的乒乓球运动员邓亚萍在9岁时就获得全国少年女子单打冠军,被选入河南省集训队。

谁知仅半个月就被退了回来。

理由是个子太小,手臂太短,先天条件不好,没有发展前途。

邓亚萍没有灰心,她相信自己能行。

回到郑州市队仍然刻苦训练,15岁时打进了国家队,后来称霸世界乒坛,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退役后,她进入清华大学学习,后来又到英国攻读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1)你认为邓亚萍能够挖掘自己潜能的原因是什么(4)?

挖掘潜能的方法有哪些?

(9分)

(2)邓亚萍的事迹对你有什么启示?

(5分)

36.进入初中后,班主任告诉我们:

走进中学,同学们就将进入了青春期,你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变。

同学们要学会认识自我。

我们每个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6分)

(2)我们应该怎样挖掘自己的潜能?

四、探究题

五、论述题

六、判断题

七、综合题

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

知道你自己。

许多人谈论某位企业家、某位世界冠军、某位电影明星时,总是赞不绝口,可是一联系到自己,便一生长叹:

“我不是成才的料!

”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理由是:

“生来比别人笨”,“没有高级文凭”,“没有好的运气”,“缺乏可依赖社会关系”,“没有资金”等等。

而要获得成功首先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阅读材料回答

37.请你谈谈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38.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怎样才能正确全面的认识自己?

中学生马某上了初中后,对学习一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愿做作业,不认真听讲,经常违反课堂纪律,经常迟到、旷课,甚至逃学,并且多次说要辍学外出打工。

老师找他谈话,他说:

“上不上学是我自己的事,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只要一谈学习就头疼,反正没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再说,我认为读书也没有什么用处,与其在这里浪费时间,不如早回家打工挣钱实惠。

39.结合材料,说一说中学生马某厌学的原因有哪些?

40.你觉得我们所学的那些知识能帮助你说服他放弃辍学的念头?

(10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题中材料“近50%的学生填写的是‘优点零’”,这充分说明部分中学生不能全面客观的评价自己,故C项符合题意,故不能入选;

A、D两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

B项表述错误,亦不能入选。

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

本题考查客观、全面的认识自我。

2.C

【解析】这里要好好理解这句俗语的意思,句子里通过对比的方式说明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对自己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

②句的意思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3.D

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全面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外在形象,还要看到自己的内在素质,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题干中部分中学生的烦恼是因为他们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能接纳自己的缺点,不懂得欣赏自己,存在自卑心理。

因而①②③④选项都符合题干的要求,D是正确答案。

考查如何全面看待自己

点评:

本题考查的内容为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本题的切入点细致入微,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相关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

4.B

图中小鸡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捉虫。

小鸭也只看到自己的优点:

游泳。

它们都忽视了自己的缺点。

因而它们的启示告诉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会自以为是,孤芳自赏。

所以B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

对于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是常考的一个知识点,例如:

这是小鸡和小鱼之间的对话,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小鸡:

我会捉虫,你会吗?

小鱼:

我会游泳,你会吗?

5.C

孔雀仅仅看到自己的缺点声音太难听,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美丽的羽毛。

一个人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就会丧失信心、缺乏朝气;

如果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会自以为是,孤芳自赏。

故需要全面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本题考查全面认识自己

6.D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小辉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学生。

可见其只看到自己的短处和缺点,从而丧失信心、缺乏朝气。

故要全面地认识自己,努力发现和发挥自己的潜能,这样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题考查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

本题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入题,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学生易于理解,本题在了解俗语意思的基础上不难选择,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7.C

首先看材料,能够体现正确认识自我的是,所以D的说法不正确。

这是认识别人,与材料不相符。

A的说法是只看见优点,而看不到缺点,因此不能全面地认识自己。

B的说法是自卑的一种说法,只看到了缺点,而看不到优点,因此也不是全面认识自己的表现。

因此就能选出正确的答案了。

考查学生对全面认识自己的认识的看法。

8.A

材料中小红存在自卑心理,只看到自己的缺点,未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可见她不能全面的认识子自己。

9.D

因而D选项符合题干的要求,是正确答案。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与题干无关,因而应排除。

10.B

人无完人,缺点错误在所难免。

悦纳自己,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

既不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宽容自己意味着承认“人无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迁善的机会,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要做到悦纳自己,应该勇敢的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

悦纳自己的表现

此题难度较小。

此类题,解题的关键是准确记忆课本的知识点。

提醒学生注意:

像记忆此类知识点时一定要抓住关键字词。

11.C

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

”的意思是:

君子学习,每天必定有新的收获。

每天有收获的人每天有进步。

每天没有收获的人每天必定退步。

没有不进步而又不退步的人。

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经常自我检查,努力保持和发挥优势,改正不足,才能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题干中名句的表面意思,再在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加以延伸,从而最终确定它的现实意义。

同时本题也可以采用排除法。

12.C

题干的意思是: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金子也没有十足之赤。

人总是有缺点和优点.我们要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做到悦纳自己,学会正确的认识自己,做到扬长避短。

因此ABD是正确的。

但要求选择错误选项,C的错误之处在于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也是不能做到自立自强的表现。

所以选C

考查学生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认识。

对于如何让认识自己这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很多的考试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有时这样考查:

一天,小鸡与小鸭在争辩谁更本事,小鸡说“我会捉虫,你会吗?

13.A

本题题干中强调的是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

B选项强调的是看到自己的进步,属于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选项只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比较片面;

D选项只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也比较片面,因此都应被排除。

只有A选项强调的是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符合题干的要求,是正确答案。

考查对全面看待自己的认识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即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

只有正确理解了这一基本知识点,才能准确作答。

本题以古文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

14.B

对于但丁的这句名言,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读,但主流的方向是坚定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主见,不为外界的流言蜚语所扰。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因而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B选项为正确答案。

①②的说法是对这句名言的误读,因而应排除。

考查通过他人了解自己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侧重考查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议论和看法,关键点在于个人要有主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他人的意见进行分析,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15.A

本题题干中孔子列举了四位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体现了全面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意思,因而①④的说法符合题干的要求,A选项是正确答案。

第②种说法本身是错误的,应排除;

第③种说法本身是正确的,但本题的重点强调的是用全面的眼光看待自己和他人,这一说法与题干无关,也应排除。

考查全面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相关知识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都存在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我们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同时也应学会全面认识他人。

16.B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我们在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时候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既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和别人的缺点,因而B选项是正确答案。

其他三个选项的说法本身都是错误的,因而应排除。

考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本题以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语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特征,学生在理解这一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知识比较容易做出正确选择,本题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17.C

寓言故事中孔雀只意识到自己声音难听的缺点,并没有意识到美丽的羽毛是它的优点。

告诉我们人要全面地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之一。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准确判断知识的能力。

比较简单。

关键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做出准确判断。

18.A

我们该用正确的态度来认识自我。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所以A是怎样认识自己的,既有长处,又有短处,所以正确,其它选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我们应如何认识自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我。

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9.C

这个题可以用排除法来做,②“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

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

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

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这是说自我反省,因此是错误的,所以有它的选项就被淘汰掉。

认识自我评价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

通过谚语和名言,让我们对这一问题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对学生来讲,有时候对于自评价和他人评价学生比较容易搞混,比较难理,要多加注意。

20.B

对自我认识不足,不能全面客观评价自己,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不能做到:

全面了解自己的,发掘自己

考查学生应如何全面的认识自己。

这个点在考试中常考的一个点,需要同学们引起重视。

要学会全面的认识自己。

比如在小学中我们学过的寓言故事骆驼和小羊,你从中受到了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