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猫》第二自然段时,可以按这样的步骤进行学习:
(1)这段共有几句话?
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
(3)这段是按什么关系连接起来的?
学完这段后,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学习方法。
而本课中第3自然段的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同,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3自然段。
通过这样的训练,既让学生明确了读懂自然段的方法,同时又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一举两得。
二、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提高。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时要趁热打铁,指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但老师不能太心急,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叶圣陶先生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迁移运用,课内学知识,课外练能力。
在课外阅读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三点:
1、课外阅读具有自主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维,动脑动口,教师切不可代劳。
为避免反复练读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浏览、默读、朗读、精读、略读等多种方法。
学生多读多想,读文从断断续续到琅琅上口,能读到这种程度,对文章至少也有一知半解。
但这要花费很多时间。
2、用很多时间读文,这在考试时不适合。
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完成阅读任务?
先把短文通读一遍,形成初步印象,然后根据第一道习题的要求再把短文读一遍,并总结出答案;
接着以同样的方法解决第二题、第三题……五、六道习题做完,短文也读熟读透了,对短文自然有更深的理解,再以自己的理解检验所做的习题,肯定事半功倍。
3、课外阅读具有广泛性。
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信息量不断増加。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 从课外阅读中积累词汇,学习描写方法,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段落,把它吸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在作文时就可信手拈来,还愁无话可说吗?
总之,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教师只有两者一起抓,才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浅谈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李树枫
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
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
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阅读教学的目标是: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培养和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是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知识需要不断积累。
学生学会阅读,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
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同时能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阅读不仅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而且也是学生学习其他任何一门功课的基础。
阅读不仅是人在学生时代所必需的,而且也是人的一生所必需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书本知识永远无法满足人们工作的需要,人们必须从瞬息万变的信息中去收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如果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无法做到的。
阅读有助于积累语汇。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晶,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构成语言的词汇之丰富浩如大海。
况且,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而充当交际工具的语言也在发展,词汇的数量逐渐扩大,新词不断涌现,要使学习者的交流用语丰富,作文精彩
流畅,最好的方法就是大量阅读,广泛地阅读,并做好阅读手记以丰富学习者的词汇。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的确,阅读在现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课程总目标中规定: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教学建议中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
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也就是说,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作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一)谈自己的读书感受让学生乐于读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教育学生读书、读好书。
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读物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
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二)利用榜样的力量让学生想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三)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跳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养成阅读的乐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从小就伴着奶奶的童谣、妈妈的童话长大的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渲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
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
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
二、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采用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方法指导学生阅读。
有的学生凭着兴趣,凡有生动情节的内容就走马观花地读读;
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
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
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要“交给学生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
(一)教师要掌握常用的读书方法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自己就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读书方法,并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地运用这些读书方法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
如边读边想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联系自身情感体验的方法,圈画批注的方法,略读法,精读法,默读法,摘抄评价法等等。
教师要有教给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的意识。
在备课的时候,把指导阅读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的写进教案,并且设计出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在上课的时候,要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之中。
具体做法是读前提出要求,读中相机指导,读后引导学生回忆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阅读方法。
(二)教师要将读书方法渗透在阅读教学中
指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主要靠教师有意识地把方法渗透在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使学生经过一次次的阅读实践,一点一滴地逐渐领悟方法,并且反复地练习运用,这样才能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自觉地运用科学方法去阅读,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读前提出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写进教案,并设计出实施步骤和方法等;
2、读中相机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或文中的重点、难点给予适当的点拨、启发等,指导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读懂课文。
3、读后归纳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读完某段或某篇后,应引导学生回想刚刚经历的学习过程,小结读书方法。
如引导学生说出一句话、一段话是如何读懂的,段落是怎样划分的,段意是如何概括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归纳的等等,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这些方法不断地运用于阅读实践,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一种阅读方法的习得,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必须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逐步熟练,最终形成能力。
三、阅读能力应以理解为关键
阅读能力是以感悟、理解、体验为基础的重要能力。
独立阅读能力,我认为,学生至少应该达到以下两条:
一是读懂;
二是会读。
(一)读懂
读懂,即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
学生基本阅读能力的形成,在于教师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训练。
“带领学生从文章走个来回。
”就是说,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
从整体思考也指明阅读是一个“整体——局部——整体”、“语言——思想——语言”的反复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主体,教师任务是使学生度的更好,最终能够自己去读。
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边读边思考的办法。
读有多种办法,有诵读、朗读、默读、个别读、齐读、范读等等。
不管是那种读法,教师都要提出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读一遍就要一遍的收获,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去读。
(二)会读
会读,即初步形成正确的阅读的策略:
初步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的方法,初步具有整体上把握自己阅读方向、正确运用阅读策略的能力。
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
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具体地说是:
会用精读的方法,正确而又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的目的。
精读,就是对文章逐句诵读,仔细揣摩,领会要旨的一种阅读方法。
精读有利于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形势,有助于提高阅读的深度。
精读训练的要求是:
1、规定阅读的方向。
即精读前确定精读的主要问题。
2、指点阅读的程序。
一般都应该按“整体感知——局部分析——整体综合”这三个逻辑步骤训练学生精读,使之理解课文。
3、指点阅读的方法。
包括运用基础知识指导读解的方法和运用阅读思考剖析读物的方法。
指点阅读的常规。
查检、参考、圈点、批注等。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不但能够加强小学生在阅读中的情感体验,而且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形成良好的语感;
能让小学生去理解、鉴赏文学作品,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同时也能发展他们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知识来源于实践,阅读能力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阅读能力的掌握与否,是检验阅读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决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还应“授人以渔”,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如何正确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李宗瑞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作准备的,没有较高的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较高的写作能力,可见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讨:
一、多鼓励,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
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
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要义。
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也是如此。
要多鼓励小学生阅读,及时肯定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二、多引导,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1、略读法。
这种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或写作上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
精读法就是对文章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
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
对语言隽永,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这些文章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
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
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
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最优美的词、优美的句和段摘录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平时要求学生不拿笔不读书,不动笔不读书。
还可以在报刊杂志上,将其中好的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读书笔记。
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
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
这样学生的读、写、听、说紧密结合,阅读能力就能很快地得到提高。
三、多服务,为学生创设更优的阅读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多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努力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1、学校办好图书室。
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有了图书室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2、班级办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
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
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
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3、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要持之以恒地阅读,坚持不懈地练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王东红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主要途径,有利于提高识字质量;
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作文的能力。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素质。
而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而目前在农村小学,由于受家庭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学生的课外书少,阅读量还不到,导致作文能力低,学生阅读兴趣不高,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如何针对农村的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阅读能力,首先要加强词句训练。
读课文要理解其中的词语和句子,才能更好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
要会自觉地使用学过的词语和组织出所需要的句子,才能更好地准确地表达出真情实感。
掌握一定的词语知识和句子知识,是发展阅读和写作的重要基础。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词语训练要注意两点:
一是既要重视理解又要重视运用,把学和用结合起来;
二是要与阅读课文与理解文章结合起来。
一些常用的词语,要引导学生在说话和作文中学习使用。
一些基本句子形式,要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并让他们口头或书面造句子,学会使用。
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应让学生了解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和用法。
有的词语一读就懂,不需要讲解。
有的词语稍作比较;
学生就理解了。
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哪里?
重点应引导学生说,也就口头运用。
通过说话,既加深了词语的理解,又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
为了是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祖国丰富的语言,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课文中词语、句式变换说法这就大大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二、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
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
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
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
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
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
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
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学生一经起启发,积极性就高起来,认真读书,主动发现的问题也多起来了。
学生的求知欲强了学习兴趣也深了。
所以,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学生主动学习,的确能逐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
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
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
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
教了《日月潭》一课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
“日月潭到底有多深,有多宽,有多长?
”我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
我灵机一动,发动学生,说:
“这个问题提得好,你们回去后搜集资料,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答案。
”学生纷纷跃试。
下午,学生就抑制不住成功的喜悦,纷纷拥上前来告诉我他们已找到满意的答案。
可见,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
平时,教师要注意适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四、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阅读教学的因材施教
个人差异是指学生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受后天影响而形成的个人心理特点之间的不同,表现在身体、情感、气质、智力和兴趣等诸多因素上。
这种差异的存在是很自然的现象,它一方面给教学带来困难,另一方面又使教学趣味无穷。
阅读学习是一项终身的活动,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掌握各种阅读技能。
他们的词汇知识、理解能力、阅读速度、专业阅读技能及阅读兴趣和习惯,都是在不断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得以完善和提高的。
学生学习阅读的过程,由于存在着个别差异而有所不同。
教师应注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特殊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相应的发展阅读技能。
学生的特殊需要大体表现在高才学生和落后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不同特点上,在这点上我就深有体会。
我们班的杨富龙和邹鹏同学是班级的老大难,字认的少,平时不读书,对学习没有兴趣。
在我的不断表扬和鼓励下,二人对读课文产生了兴趣,虽读的还不好,但已有了明显的读书兴趣。
每次我为他们补课时,他们都让我教他们读课文,而不是急于完成当天的作业,把作业留到回家去写。
五、培养阅读能力要注意阅读教学不能忽视读后的反馈活动。
为了检查学生理解材料和完成阅读任务的好坏,教师可让学生概括大意、回忆主要信息、回答具体问题、评论作者的观点或写作手法等提出自己的见解。
形式同读前准备活动基本相同,可以是问答、填空、选择等。
不仅如此,反馈活动还能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以期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完善和提高。
总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循序渐进的训练,去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