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5357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4.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docx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练习

专题20物质的漂白原理

1.如表所示,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治疗胃病

Na2CO3可与盐酸反应

Ⅰ对,Ⅱ对,有

B

向滴有酚酞的水溶液中加入Na2O2变红色

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Ⅰ对,Ⅱ错,无

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

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

Ⅰ对,Ⅱ对,有

D

过氧化钠可为航天员供氧

Na2O2能与CO2和H2O反应生成O2

Ⅰ对,Ⅱ对,有

【答案】D

气,所以可为航天员供氧,陈述Ⅰ、Ⅱ正确,且有因果关系,D正确。

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乙分别是X、W两元素对应的单质,丙、丁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戊是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且25℃时0.1mol/L戊溶液的pH为13,工业上通过电解丙和丁的混合物来制取甲、乙、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Z>W>Y>X

B.Z分别与X、Y、W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没有共价键

C.元素Y与X、Z都能组成两种化合物

D.乙与戊的水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答案】B

【解析】A、Z为钠元素,W为Cl元素,Y为O元素,X是H元素,原子半径大小比较先看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

Z>W>Y>X,A正确;B、钠与氧气在点燃那条件下生成过氧化钠,其中含有氧与氧之间的共价键,B错误;C、Y为O元素,X是H元素,两者可以形成水和过氧化氢两种化合物,Z为钠元素,可以与氧元素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两种化合物,C正确;D、乙为氯气,戊为氢氧化钠两者反应可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此溶液具有漂白效果,D正确。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煮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原因是蛋白质变性

B.棉、麻、丝、毛完全燃烧后都只生成CO2和H2O

C.氨基酸在人体中生成新的蛋白质属于加聚反应

D.为加快漂白精的漂白速率,使用时可加少量的食盐水

【答案】A

【解析】A、蛋白质在高温时发生变性,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所以煮熟的鸡蛋不能孵化成小鸡,故A正确;B、棉、麻燃烧后主要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为这类纤维主要含C、H、O元素,丝毛燃烧后除了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外,还有二氧化硫、氮气(还可能有氮氧化物),因为这类纤维中除了C、H、O元素外还含有氮和硫元素,故B错误;C、氨基酸在人体中通过脱水缩合生成新的蛋白质属于缩聚反应,故C错误;D、漂白精种含有次氯酸钙,在漂白精中滴加食盐水,不能增大HClO的浓度,故D错误。

4.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

CO2通过装有Na2O2固体的干燥管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溶液变为红色

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

【答案】C

【解析】A、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发生反应Fe2++2OH-=Fe(OH)2↓,因为Fe(OH)2容易被O2氧化,发生反应4Fe(OH)2+O2+2H2O=4Fe(OH)3,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氯水中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即氯水的成份是Cl2、HCl、HClO,氯水滴入石蕊,溶液先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有色物质漂白,即红色褪去,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C、KSCN溶液滴入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溶液变为红色,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CO2通过装有Na2O2固体的干燥管,发生反应2CO2+2Na2O2=2Na2CO3+O2,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存在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5.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C.向少量紫色石蕊试液中不断滴入新制氯水,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D.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答案】D

的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错误。

6.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Cl2、SO2均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漂白性

B.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镁、铝、NaOH溶液形成原电池时铝做负极,说明铝比镁活泼

D.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答案】D

【解析】A、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氢氧化钠,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反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不是漂白性,故A错误;B、根据亚硫酸根离子具有还原性的干扰分析判断,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在酸化的Ba(NO3)2溶液中稀硝酸氧化亚硫酸根离子为硫酸根离子,结合钡离子生成沉淀,故B错误;C、利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设计原电池,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铝做负极,镁活泼性比铝强,故C错误;D、溶液中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和盐酸反应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向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CO2气体,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7.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选项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

验证SO2的漂白性

B

将氯水加入KI-淀粉溶液中

验证Cl的非金属性比I强

C

将铁和锌置于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

比较铁和锌的金属性强弱

D

检测熔融AlCl3的导电性

证明AlCl3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A

【解析】A.溴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和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2SO4和HBr,该反应中二氧化硫体现还原性,A错误;B.非金属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能置换出碘,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碘,则非金属性Cl>I,B正确;C.铁、锌和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活泼金属做负极,锌的金属性强于铁,C正确;D.熔融状态下氯化铝不导电,说明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D正确。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化钠中混有少量单质碘杂质,可用加热的方法提纯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SO2 的漂白性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NH3

【答案】A

【解析】A、碘易升华,可用升华的方法除杂,正确;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为氯气,可为二氧化氮等气体,错误;C、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错误;D、浓硫酸与氨气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应用碱石灰,错误。

9.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项

试剂

现象

结论

A

溴水

溶液褪色

SO2有氧化性

B

H2S溶液

淡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NaOH溶液

无明显现象

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

D

紫色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后不褪色

SO2有酸性、没有漂白性

【答案】B

10.化学与生活关系密切,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正确的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C.KAl(SO4)2·12H2O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MgO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硫化合价居于中间价态,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但漂白纸张是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不是其氧化性,A选项错误;NH4HCO3做氮肥是利用碳酸氢铵溶解后的铵根离子被植物吸收做氮肥,不是利用其分解的性质,B选项错误;氢氧化铝具有吸附性,Al3+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可用作净水剂,与KAl(SO4)2·12H2O易溶于水无关,C选项错误;熔点高的物质可作耐高温材料,则MgO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D选项正确。

11.利用下图装置可以进行实验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X中试剂

Y中试剂

A

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l2

饱和食盐水

浓硫酸

B

用Cu与稀硝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NO

浓硫酸

C

用Na2SO3和浓硫酸制取收集SO2并检验其性质

品红溶液

浓硫酸

D

用CaCO3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纯净干燥的CO2

饱和Na2CO3溶液

浓硫酸

【答案】C

【解析】MnO2和浓盐酸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加热装置,不能制备氯气,A错误;B.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因NO与氧气反应,应排水法收集,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正确;

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HCl,D错误。

12.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与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褪色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上层液体呈紫色

Br2的氧化性强于I2

C

向X稀溶液中滴加Na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X中无NH4+

D

分别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醋酸酸化的品红溶液中滴入3滴84消毒液,观察到后者溶液很快褪色

溶液pH减小,84消毒液氧化能力增强

【答案】D

【解析】A项,SO2属于酸性氧化物,SO2的水溶液呈酸性,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红,不会褪色,实验现象和结论都不正确,A错误;B项,溴水与KI发生置换反应生成I2,CCl4将I2从碘水中萃取出来,CCl4密度比水大,I2的CCl4溶液在下层,观察到下层液体呈紫色,实验现象不正确,B错误;C项,若溶液中存在NH4+,发生反应NH4++OH-=NH3·H2O,不会产生NH3,置于试管口的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不会变蓝,若要证明是否存在NH4+,加入NaOH溶液后要加热,然后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C错误;D项,醋酸溶液呈酸性,溶液pH减小,品红溶液褪色快,84消毒液氧化能力增强,D正确。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Cu2+===Cu↓+2Na+

C.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最终变成蓝色

D.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和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答案】A

【解析】A.Na2O2与水反应时氧元素化合价从-1价部分升高到0价,部分降低到-2价,生成0.1molO2,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A正确;B.钠与CuSO4溶液反应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不能置换出金属铜,B错误;C.过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显碱性,同时还具有强氧化性,所以Na2O2遇到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后,石蕊试纸先变成蓝色,最终褪色,C错误;D.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HCO3固体能发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Na2CO3稳定性强,D错误A。

14.下列有关实验原理、装置、操作或结论的描述,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