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5330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四年级上册健康教育教案资料Word下载.docx

(4).听觉鉴别听觉鉴别就是用耳朵听,根据商品在外力触动下发出的声音是否优美正常,来判断商品的品质的优劣或者是否受损。

例如挑选鸡蛋时,摇动有水声,说明鸡蛋陈旧或已腐败变质。

(5).触觉鉴别触觉鉴别就是用手触觉器官来触摸商品,根据商品的光滑细致程度、干湿、软硬、粒度、有无弹性、拉力大小、凉热等情况,判断商品的优劣和是否正常。

第二课时 

正确的刷牙方法

教学目标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知道正确的刷牙方法。

②懂得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对健康的危害。

③了解从小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对健康成长的促进作用。

④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的意识、意识到健康与自己的生活时时相关的。

⑤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资料分析,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幻灯片及牙齿模型、牙刷模型、图片。

学生:

每人发一把牙具。

一:

新课引言:

通过找同学说一说牙齿的作用,指出美味的食物能够使我们成长,而食物在进入我们的胃之前,要先经过牙齿的嚼碎,才能保证食物正常的消化吸收。

二:

创设问题情境。

提问生活常识,我们为什么每天要刷牙?

刷牙的意义:

通过说出牙齿的作用,懂得每天刷牙的意义:

清洁牙齿,减少牙菌斑(虫牙)的发生,还对牙床起到按摩作用,促进牙龈的血液循环,改善其营养及氧的供应,有助于组织代谢,增强抗病能力,使牙齿更加坚固。

通过阅读课文,掌握刷牙一定要用儿童的牙膏和牙刷。

进行图片观看,讨论我们每天应该怎样养成刷牙好习惯?

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试着说出每天刷牙的好处。

引导学生进行资料观察与讨论

三:

怎样正确的刷牙?

思考分析:

①师生都拿起牙刷,共同边读课文、边刷牙。

正确的刷牙方法:

上牙从上向下刷,下牙从下向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

交流所知道的有关刷牙的资料。

②饮食好习惯包括:

进行角色扮演,说出自身的体会,通过自我教育,逐渐养成每天早晚刷牙、坚持用儿童牙膏、牙刷,刷牙时要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咬合面要来回刷的好习惯。

观察刷牙方法的动作图片。

通过提示每段资料的内容,引导学生从中找出相关信息。

提问:

我们为什么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横刷法,不但不能刷净牙缝,有时还可能将食物残渣推入牙缝,而且往往用力不均匀,造成牙龈、口腔粘膜擦伤、出血,牙龈萎缩等疾病。

)找到解释问题的突破口。

组织学生进行体验,从而了解到每天坚持正确刷牙方法的好处——不但有利于消化吸收,还能保持牙齿表面的光华。

组织学生表演,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意识到正确刷牙方法的重要。

演示幻灯片。

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保护牙齿的重要意义。

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教学内容:

刷牙的意义;

培养自己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巩固练习:

讨论课后练习题。

第三课 

沟通化解小矛盾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同年人际冲突的方法。

一、听一听。

1、听老师讲故事。

2、说说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说一说。

1、丁丁做得对吗?

他应该怎么做?

2、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事,说说你是怎样处理的?

3、你认为你这样做对吗?

如果错了,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三、演一演。

1、同学不小心把你的文具盒碰落地了,你怎么办?

各同桌配合演一演,看谁处理得最好。

2、学生评一评,选出处理得最好的一组,进行表扬。

四、读一读。

1、先读一读,说说朋友之间产生矛盾时应该怎样做。

2、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第四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培养学生做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一、议一议。

两个小朋友做值日,一个说“我不会扫地,我叫爷爷来。

”另一个说:

“我叫奶奶来帮我。

两个小朋友站在旁边玩,爷爷奶奶代他们做卫生。

1、说说这两个小朋友做得对吗?

应该怎样做?

2、平时在家时,你都做了哪些事?

你自己的事情有没有自己做?

3、如果没有,今后要怎样做?

二、读一读。

1、读儿歌《我要自己走》。

先读一读,再说一说,你平时是怎么上学的。

2、同学互相交流,评一评谁做得最好。

三、说一说。

1、儿歌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小朋友?

说说你在学校,在家中能做些什么?

2、这些事情你有没有自己做,为什么?

四、评一评。

1、根据书上的资料说说你喜欢谁?

为什么?

你应该怎么做?

2、说说学习这课后,你有什么收获?

五、唱一唱。

演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第五课 

家庭小帮手

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唱一唱。

1、全班一起演唱歌曲《妈妈的好帮手》。

2、你们家平时的家务都是谁做的,你觉得他们累不累?

二、学一学。

1、听老师读一读课本上的男孩和女孩,说说他们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2、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3、怎样向他们学习。

1、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干了哪些活?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根据同学在家的表现,比一比看谁最能干?

评出班级的“优秀家庭小帮手”。

第六课 

谁想得最多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使学生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动脑,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去创造,做个有心人。

一、比一比。

1、今天,老师要看看谁最聪明,能够帮老师解决一个大难题。

2、你知道夸有哪些用途吗?

3、指名回答,适时引导,给予肯定。

4、大家都很聪明,说得也不错,我们去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1、说出下列各物的用处,看谁说得最多。

报纸、钢笔、小刀、扇子、球

2、四人小组讨论,老师适时引导。

3、全班交流,将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4、评一评,谁想得最多,说得最好。

三、想一想,写一写。

1、说观察书中的5个图形,说一说这些图形象什么?

与同学讨论,想好后,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所写的。

3、全班交流,比一比谁想得最好。

4、只要肯动脑筋,没有什么难题可以难倒我们的。

第七课 

做守时的小学生

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

一、看一看。

1、分四个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他们很守时?

2、各组选一个说说你们认为为什么说他守时。

二、填一填。

1、你们有没有制定作息时间表?

你每天是否按作息时间表的时间按时做完该做的事情?

2、看课本说说这几幅图分别在什么时间,小朋友在做什么?

3、在书本上填一填。

4、你认为图上的小朋友做得好吗?

好在哪里?

三、议一议。

分小组讨论,东东和明明谁说到没做到,为什么?

你认为该怎么做?

四、说一说。

1、守时会给别人和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2、你是不是个守时的小学生?

怎样做到守时?

第八课 

当受到批评的时候

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一、想一想。

1、你做错过事情吗?

为什么做错事?

2、当你做错事时,别人批评过你吗?

受到批评时,心情是怎样的?

故事《宋奶奶向小孩子道歉》。

1、学生自己读故事。

2、说一说这故事讲的是谁,做了什么事?

3、你认为她的这种做法好吗?

1、我们要向宋庆龄奶奶和陈海根小朋友学习什么?

]

2、平时你受到批评时,你是怎样做的?

1、分四个小组讨论,图中小朋友对待批评的态度,谁好谁不好?

2、集体汇报,说说谁好谁不好,并说说你们的理由。

3、比一比,哪个小组分析得更好。

4、我们应该向哪些小朋友学习?

五、问一问。

“有则改正,无则加勉。

”这名话是什么意思?

问问老师或家长。

第九课 

幸福家庭

通过教育,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使他们爱家、爱自己的长辈。

1、学唱歌,唱《可爱的家》。

2、说说你家里有什么人,平时你们是怎样相片,你爱他们吗?

二、做一做。

1、贴上自己的全家福照片,或自己动手画一张“全家福”贴上。

2、向同学介绍照片上或图画上的家人。

三、填一填。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年龄和生日吗?

1、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交流。

2、在课本上填一填。

3、展示自己填的爸爸、妈妈和自己的小档案。

四、画一画。

1、画一画爸爸妈妈的长相。

2、填一填。

爸爸的工作:

______________

妈妈的工作:

爸爸在家最爱做的事:

妈妈在家最爱做的事:

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

爸爸妈妈对我的关爱:

全家最快乐的时候是:

3、说说你还知道爸爸妈妈的哪些兴趣。

第十课 

怎样测量身高、体重、脉搏

1、让学生学会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方法,观察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2、教育学生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状况

教学重点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正确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的意义。

教具(课前准备)

人体测量器、脉搏测量器。

教学过程

1.身高测量;

(1)使用器材:

身高坐高计。

(2)测试方法:

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坐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

2.体重测量;

(1)使用仪器:

为扛杆秤。

同上。

3、脉搏测量:

(1)使用的仪器:

脉搏测量器

(2)测量方法:

测量的部位在一手腕上挠动脉的位置

注意事项;

1)测量体重前受试者不得进行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2)受试者站在秤台中央,上、下杆秤动作要轻。

3)杠杆秤使用前均需校正,对砝码重量应校对,避免差错。

4)测量脉搏心情要保持平静,身体要保持安静状态,

课堂小结:

大家经常测量身高、体重、脉搏,关心自己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如果发现自己与同龄人相差较大,应该到医院咨询、诊治,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吗?

反馈检测:

1、让学生解释什么叫脉搏?

2、回答:

测量身高、体重、脉搏有什么作用?

3、判断对错:

(1)背书包测量体重( 

(2)穿着鞋子或戴着帽子测量身体高( 

(3)测量正常脉搏要在身体平静时( 

第十一课保护鼻子

一、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观察鼻子,初步认识鼻子的作用。

2、使学生了解鼻子、鼻黏膜的作用。

3、提倡科学用鼻、护鼻,教会学生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养成正确用鼻、护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鼻子的作用,学会保护鼻子的正确方法。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一幅鼻腔及口腔挂图(或投影)、一小瓶醋、一小瓶酒精。

学生准备:

一面镜子、一根棉签、一小瓶醋。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

1、指导认识鼻子外观,引导新课

①认识鼻子外观。

(出示鼻子图)它是什么?

长在哪里?

②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鼻子的作用,学习保护鼻子的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识鼻子的外部构造,体会其作用

①引导学生了解鼻孔和鼻毛。

刚才有同学说到鼻孔,请大家相互看看孔有几个,里面有什么?

大家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鼻子及鼻孔,看看自己的鼻子里是不是也有这些东西?

大家看图,指出鼻孔及鼻孔内物体所在的位置。

②指导学生认识鼻子及鼻毛的作用。

人和许多动物都有鼻子,你们知道人为什么要长鼻子吗?

你怎么知道呼吸需要鼻子的?

怎样加以说明?

刚才实验时,你有什么感觉?

你认为鼻子有什么作用?

鼻子是呼吸器官,鼻孔是呼吸的主要通道。

有的同学在观察鼻孔时发现鼻孔里有鼻毛(黏液、鼻屎),你们知道鼻毛有什么作用吗?

鼻黏膜有什么作用吗?

(指鼻腔、口腔图,小结)鼻子是重要的呼吸器官,鼻毛、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所以用鼻呼吸要比口呼吸科学且卫生。

鼻子还有哪些作用?

假如这里有一瓶醋和一瓶酒,在不用嘴尝的情况下,怎样区分?

现在,谁能说一说鼻子和鼻毛有什么作用?

3、介绍怎样保护鼻子

鼻子是我们重要的呼吸和嗅觉器官,人人都离不开它。

如果它生了病,会怎样?

鼻子生了病,除了破坏个人卫生外,还会影响正常的呼吸和嗅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成为许多疾病的前兆,所以我们必须好好保护它。

大家以前一定听说过保护鼻子的方法,结合刚才学习的内容,你们知道应怎样保护鼻子吗?

为什么要这样做?

4、结束语

保护鼻子就是维护自身的健康,我们必须养成科学用鼻的好习惯。

六、反馈检测:

1、问答:

①鼻孔里有了脏东西怎么办?

②怎样正确擤鼻涕?

③剧烈运动时怎样呼吸?

2、练习:

闻化学物品的方法。

3、阅读保护鼻子的注意事项。

第十二课预防近视

1、说明眼睛的作用,介绍晶状体的功能,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和危害。

2、介绍怎样正确用眼,指导学生掌握预防近视的方法。

3、教育并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

使学生掌握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知道晶状体的作用。

人的眼球模型、眼球成像示意图、眼球内远近成像示意图(或相应的录像、投影、课件)。

1、强调预防近视的重要性

眼睛被大家称为心灵的窗户。

假如眼睛坏了,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大家说得对,眼睛担负着重要的观察任务,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主要工具。

我们一定要爱护它。

(指一位戴近视眼镜的学生)你们看,他(她)戴了一副眼镜,一定是在保护眼睛。

为了更好地学习、生活,我们必须重视预防近视。

2、引导学生了解近视的成因

①指导学生认识晶状体的成像原理。

预防近视首先要了解人的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出示眼球模型,或放录像、投影)人的眼睛像个球,既能看清远的物体,又能看清近的物体,这是因为眼球中有一块叫晶状体的物体在起调节作用,它就好比是照相机的镜头。

(出示眼球近、远成像示意图或放相应的录像、投影)晶状体上肌肉收缩时,晶状体凸起程度变大、变厚,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东西;

反过来,肌肉放松,晶状体凸起程度变小、变薄,眼睛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晶状体的厚、薄由晶状体上的肌肉控制,人的眼睛就是在晶状体上肌肉的调节下看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

②引导学生了解近视是怎么形成的。

如果长时间看近处的物体,对晶状体上的肌肉有什么影响?

长此以往,会带来什么后果?

(出示假性近视成像示意图或放录像、投影)如果眼睛由于长时间疲劳而看不清远处的东西,这种现象我们就称它为假性近视。

现在请大家读课文第二段。

真性近视是在假性近视的基础上形成的,必须注重假性近视的治疗。

如果得了真性近视,就只有戴眼镜了。

不戴眼镜,近视会更加厉害。

3、指导学生预防近视

刚才同学们说到眼睛近视很不方便,我们应该积极预防近视。

你们认为应该怎样预防近视?

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预防近视,知道了近视是由于晶状体上的肌肉疲劳造成的,但是预防近视的关键不在于晶状体上的肌肉,而在于我们自己。

只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能预防近视。

1、背诵或默写预防近视的“二要”、“六不要”。

真性近视与假性近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小学生得了近视没关系,只要配戴隐形眼镜就行了。

( 

②父母不近视,子女就不会近视。

第十三课我们的运动系统

1、使学生知道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骨连结组成,了解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骨骼完成,骨骼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的功能。

2、使学生懂得什么是骨折,简单了解骨折后的应急办法。

3、传授给学生运动保健的知识,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改掉挑食、偏食的毛病。

教学重点:

教给学生保健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一些应急方法(如骨折、脱臼后的注意事项)。

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人体肌肉挂图,夹板、绷带等。

四、教学过程:

1、由日常平时会做哪些运动?

刚才大家说的运动,是我们身体的运动系统在发挥作用。

2、介绍运动系统及其作用

①介绍运动系统的组成。

你们知道人的运动系统包括哪些部分吗?

(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或挂图,人体肌肉挂图)对!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骨骼肌和骨连结组成。

(指示图上的关节处)运动系统中的骨连结主要是关节。

(请学生分别触摸各自的肘关节、膝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肉、骨)

②说明运动系统的作用。

人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牵动而完成的。

③解说骨骼的支撑、保护作用。

运动系统的作用不只是运动,比如说,人的骨骼把整个人的身体各部分都支撑、悬挂起来,如果没有骨骼会怎样?

骨骼还有什么作用?

人脑外部包裹着头骨,这时的骨骼又起了什么作用?

综合来看,人的运动系统除了能使人运动外,还有着支撑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

3、引导学生了解

①教育学生注重运动系统的保健。

你们见过驼背、斜肩、罗圈腿、鸡胸的人吗?

他们是怎样的?

你觉得这样对他们的身体、行动有利吗?

你们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吗?

这些都是由于运动系统没有得到正常发育造成的。

小学生正处在运动系统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不注意,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②介绍运动系统的健康发育,你们觉得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请你们在课文中找出讨论中涉及到的内容。

4、介绍骨折的成因和临时固定方法

如果在运动中不小心相撞或是摔倒在坚硬的地上,便容易造成运动系统受伤,你们以前受过伤吗?

有什么感觉?

你们听说过骨折吗?

你们知道骨折是怎么回事吗?

骨折不仅指骨断,也指骨裂。

科学上把骨头的断、裂均称为骨折。

(请有骨折经历或家人曾骨折过的学生回答)骨折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有什么表现?

骨折通常发生在剧烈运动或意外事件中。

骨折时,一般都疼痛难忍,骨折的地方不能用劲,有时断骨还会刺破皮肤,引起出血,同学们应尽量避免骨折。

你们想想看,该怎样避免骨折呢?

骨折使人极为痛苦,如果救治不及时,会加重病人的痛苦,甚至导致残疾。

(举例说明)如果发生骨折,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急救不是乱救,必须讲科学。

假如有人从房顶上摔下,头上淌血,上臂骨折断,断骨刺破皮肤,伤口流血,病人昏迷。

这种情况下,你们认为急救该怎样进行?

5、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今天我们了解人的运动系统,通过学习,你觉得要改变哪些不好的行为习惯?

假如你的同学在运动中受了伤,我们应该怎么办?

1、检查学生坐、立、走的姿势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予以纠正。

2、调查学生的挑食、偏食情况,及时教育并做跟踪调查。

3、问答:

怎样保证运动系统的正常发育?

第十四课传染病是怎样传染的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传染病。

2、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了解传染病传染的四条途径。

3、教育学生注意预防传染病,加强锻炼,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介绍四种传播途径。

引导学生从故事内容中寻找出预防传染病的一些方法。

有关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挂图或相应的投影片。

1、个案调查,导入教学内容

(请1至3名得过传染病的学生说一说他们当时得的是什么病,怎么会生这种病的,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些病的共同点)这些病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些因传染而生的病叫传染病。

2、引导学生分析、认识传染病

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们觉得传染病是由什么传染的?

传染病的病毒、病毒传给了谁?

如果病菌、病毒没有从病人身上达到健康人身上,能引起传染吗?

被传染上了病菌、病毒而没有发病,能说是得了传染病吗?

传染病包含传染病病人、传播途径、健康人、健康人发病四个要素。

请大家看课文,找出什么是传染病,画出传染病的四个要素。

3、介绍传染病的四条传播途径

(出示传播途径的挂图或投影,引发讨论)传染病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才能传播,你们知道有哪四条途径吗?

4、引导分析、讨论怎样预防传染病

传染病的传播主要有动物传播、空气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四条途径,只要阻断传播途径,健康人就不会被传染。

你们知道怎样阻断传播途径吗?

除此以外,还可以怎样预防传染病?

5、号召加强锻炼,提高抵抗力

在传染病流行的时间里,我们还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那就是同样接触病菌的人,有的人得了病,有的人却没事儿,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让我们来看看医生是怎么说的。

现在,我们还知道了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那就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抵抗病菌。

6、结束语

只要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阻断传播途径,增强体质,讲究卫生,大家就可以少得病甚至不得传染病。

1、传染病有哪四条传播途径?

2、说说怎样预防传染病?

第十五课饮水的学问

1、指出饮水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介绍常见饮用水的类型,说明各种可饮用水的优缺点。

3、倡导因地制宜,喝健康水。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介绍各种饮用水的特点,使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