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5223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2》综合测试一Word下载.docx

A.X原子的原子序数比Y原子的小

B.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多

C.X原子的原子半径比Y原子的大

D.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小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如果两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C.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D.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

6.分子式C9H12的芳香烃,其可能的结构有()。

A.3种  B.5种  C.8种  D.7种

7.锂和镁在元素周期表中为对角线位置,它们的性质相似,如它们的单质在氧气中反应都不生成过氧化物。

下列关于锂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硫酸锂易溶于水B.氢氧化锂加热不分解

C.锂遇浓硫酸不发生钝化D.碳酸锂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锂和二氧化碳

8.一定温度下在某定容容器中,当下列哪个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密度

C.B的物质的量浓度D.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9.下列各组所有的元素组合,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又可形成共价化合物的是()。

A.H、C、O、KB.H、Na、O、S

C.H、N、OD.H、O、S

10.下列物质能水解,但不属于天然高分子的是()。

A.油脂B.甘油C.淀粉D.纤维素

11.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A.饱和Na2CO3溶液B.18.4mol·

L-1的硫酸

C.福尔马林溶液D.1.0mol·

L-1的CuSO4溶液

12.科学家对物质性质的推断一般要基于一些实验事实。

下列能说明苯与一般的烯烃性质不同的实验事实是()。

A.苯分子是高度对称的平面型分子

B.苯不与溴水反应

C.苯不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

D.1molC6H6在一条件下可与3molCl2发生加成反应

13.在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2O3+3H2

2Fe+3H2O,采取下列措施不能改变反应速率的是()。

A.增加Fe2O3的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H2的输入量

C.充入N2,保持容器内压强不变

D.充入N2,保持容器内体积不变

14.在容器固定的2L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X(g)+2Y(g)

nZ(g),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1②n=2③反应开始至2min时,Y的转化率为50%④反应开始至平衡时,Vx=0.75mol·

L-1·

min-1⑤X的平衡浓度为0.75mol·

L-1⑥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开始时的0.875倍

A.②③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⑥

1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

L-1、0.2mol·

L-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出现的数据是()。

A.c(SO3)=0.4mol·

L-1B.c(SO2)+c(SO3)=0.15mol·

L-1

C.c(SO2)=0.25mol·

L-1D.c(SO2)+c(SO3)=0.4mol·

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微粒半径:

S2->Cl>S>Br

②氢化物的稳定性:

HF>HCl>H2S

③离子的还原性:

S2->Cl->Br->I-

④氧化物:

Cl2>S>Se

⑤最高价含氧酸酸性:

H2SO4>HClO4>H2SeO4

⑥非金属性:

F>Cl>S>Se

A.②④⑥  B.①③④  C.①  D.⑥

17.一个原电池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反应的原电池的组成正确的是()。

 

A

B

C

D

正极

Zn

Cu

Fe

负极

电解质溶液

CuCl2

H2SO4

CuSO4

18.燃烧等物质的量的有机物A和乙醇,用去等量的氧气,此时乙醇反应生成的水的量是A生成水的量的1.5倍,但A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是乙醇生成二氧化碳的量的1.5倍。

则有机物A是()。

A.C2H6OB.C2H4O2C.C3H4O2D.C3H4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31分)

19.(16分)现有前4周期中的A、B、C、D、E五种主族元素。

A的最高价氧化物含A40%,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是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D能形成BD型离子化合物,且B、D两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C和D能形成CD3的化合物;

C原子比E原子多1个电子;

1.8gC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C原子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1;

D原子比A原子多1个质子。

则:

(1)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

B   ;

C  

  ;

D  

E   。

(2)五种元素中,单质还原性最强的是   ,离子还原性最强的是   。

(3)依次写出A~E五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    、    、    、    、    ,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

(4)D单质与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B、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0.(5分)已知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如下反应:

CH3CH2OH→CH2=CH2↑+H2O,可看作乙醇分子中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乙烯。

(1)1mol组成为C3H8O的液态有机物A,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1.2LH2(标准状况),则A中必有一个   基,若此基连在碳链的一端,则A的结构简式为  。

(2)A与浓硫酸共热也可分子内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B,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B通入溴水中可发生   反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4)A在铜丝催化下,加热时与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1.(5分)已知乙烯与氯水反应时,可以与次氯酸发生如下加成反应:

CH2=CH2+HO-Cl→ClCH2CH2OH

请利用上述信息,以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HOCH2COOH,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④;

⑤。

22.(5分)由丙烯经下列反应可得到F、G两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们都是常用

的塑料。

(1)聚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         。

(2)D的结构简式是            。

(3)B转化为C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一定条件下,两分子E能脱去两分子水形成一种六无环状有机化合物,该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

23.实验室中通常用浓硫酸使乙醇脱水制取少量乙烯,反应机理如为:

CH3CH2OH→C2H4↑+H2O。

实验中常因温度过高使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有人设计了如图的实验,以确定上述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乙烯和二氧化硫。

(1)图中①、②、③、④装置可盛放的试剂分别是(填序号):

①     ;

②     ;

③     ;

④     。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

(2)能说明二氧化硫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

(3)使用装置②的目的是           。

(4)使用装置③的目的是           。

(5)确认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4.标准状况下,1.68L无色可燃气体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

若将产物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白色沉淀质量为15.0g;

若用足量碱石灰吸收燃烧产生,增重9.3g。

(1)计算燃烧产生中水的质量。

(2)若原气体是单一气体,试通过计算推断它的分子式。

(3)若原气体是两种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混合物,只有一种是烃,请写出它们的分子(只要求写出一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CDB6-10.BBCCABC

11-16.ADACDAC

二、填空题

17.

(1)SKAlClMg

(2)KS2-

(3)H2SO4KOHAl(OH)3HClO4Mg(OH)2HClO4KOH

(4)Cl2+2OH-=Cl-+ClO-+H2O

(5)KOH+Al(OH)3=K[Al(OH)4]

20.

(1)羟  CH3CH2CH2OH

(2)CH3CH2CH2OH→CH3CH=CH2↑+H2O

(3)加成  CH3CH=CH2+Br→CH3CHBrCH2Br

(4)2CH3CH2CH2OH+O2

2CH3CH2CHO+2H2O

21.

(1)CH2=CH2+OH-Cl→ClCH2CH2OH

(2)2ClCH2CH2OH+O2→2ClCH2CHO+2H2O

(3)2ClCH2CHO+O2→2ClCH2COOH

(4)ClCH2COOH+2NaOH→HOCH2COONa+NaCl+H2O

(5)HOCH2COONa+HCl=HOCH2COOH+NaCl

22.

三、实验题

23.

(1)A B A D

(2)装置①中品红溶液退色

(3)除掉SO2,以免干扰乙烯的性质实验

(4)检验SO2是否除尽

(5)③中品红不退色  ④中酸性KMnO4溶液退色

四、计算题

24.

(1)2.7g

(2)C2H4(3)C4H6和H2(或C3H8和CO,C3H6和CH2O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