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4930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推荐学习七年级语文上册 11《春》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Word文件下载.docx

赞春迎春图人迎春喜悦希望

三、读中探究:

1.深入品读《春》,从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内容,用自己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把春天草、花、风、雨、人的独特美表现出来。

(可以通过朗读评析的形式进行。

2.学生默读,交流: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

第2段:

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

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

春草图。

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

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

春花图。

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

树上──花下──遍地;

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

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

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

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

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

(这一节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第5段:

春风图。

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

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

触觉:

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

嗅觉: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

听觉:

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

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第6段:

春雨图。

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

细密、闪烁、绵长;

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

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

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7段:

迎春图。

“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

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四、读中体悟:

1.朱自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和歌唱了春的创造力以及带给人们的无限希望,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文章语言朴素自然,新鲜而富有风趣,几乎每句都运用了修辞。

请用:

我读了,运用了的修辞方法,好在(写出了)。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用反复手法表达出盼春的急切心情,用拟人手法表示春到来的欢欣。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用比喻和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三个分句构成排比,生动鲜明地表现初春的特征,用“脸红”比拟太阳热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用“偷偷地⋯钻”比拟小草,写春天悄悄地走来。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用反复表现小草的勃勃生机。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选取青少年在春天里的几种自由自主、充满生机的活动,自然地排比起来,表现了春天的活力。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用比拟、对偶的手法突出描绘了春风和春草的特点,很有真实感。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桃树、杏树、梨树”是排比。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是拟人和回文兼用。

“你”“我⋯‘让⋯‘赶趟儿”是以写人的词语写植物,是拟人手法。

果树春天开花本是自然界固有现象,用拟人手法给果树以人的竞争个性,表达了生机盎然的春意。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连用三个比喻构成排比,赞美和描绘花色的鲜艳、美丽。

花里带着香味,闭上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由甜味联想到秋天的果子,这里使用了超前夸张手法。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用“闹”字拟写出春天热热闹闹的生气。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野花遍地是”采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数量多。

“像眼睛⋯像星星”两个比喻,描绘了阳光下野花闪闪烁烁、逼人喜爱的样子。

眼睛和星星都有“眨呀眨的”共性,但是,眼睛没有星罗棋布的特点,星星又无眉目传情的妙处。

两者一结合,正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满地的野花在阳光照射下争春斗艳的情态。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吹面不寒杨柳风,”引用南唐僧志南《绝句》中的一句。

原诗为: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杨柳风”即春风。

引用此诗表现风的温暖,又增加了诗意。

“像母亲的手”是比喻,说明杨柳风的温柔。

“抚摸”一词表明由比喻转化为比拟,拟春风为母亲的手。

这一句从感觉上写出了春风的温暖。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草,都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

(妙用“酝酿”、“泥土的气息”,在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成似芳香的美酒——拟物手法,写出了春的气息、春的味道。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绿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婉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把鸟儿比拟成快乐的歌手,赋予春天以美丽、欢畅、清新的意境。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成天”采用了夸张手法)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三个明喻构成排比。

“牛毛”喻春雨细密,“花针”喻春雨闪闪烁烁的样子,“细丝”喻春雨连绵,这种连喻抹浓了细雨蒙蒙的意境。

风吹小雨点飞速斜落,看上去像斜线织于天地之间。

借薄烟比喻雨雾描绘绵绵的春雨。

这些比喻写出了春雨绵绵的景象。

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sta的夜。

在乡下。

小路上。

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房屋因下雨而“静默着”,这是一种比拟的手法,使房子富有了生命力。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这是春天空中和地上-g-见的事物,采用宽式对偶来描绘春天的这种特征。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用比喻说明春天人们争先恐后地出来活动。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两个动词迭用形成对偶。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引用谚语突出了一个“春”字,因为春是一年四季的开头,春是人们希望的象征,是一年内实现梦想的开始。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比喻春天的“新”,像新生命的开始,给人以无限希望。

先是比喻,然后转成比拟——春天像娃娃,新的,娃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比喻春天的美丽,活泼,令人喜爱。

先是比喻,然后转成比拟。

把春天写得活灵活现、美丽可爱。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用比喻赞美春天充满活力,给人以力量和信心。

先是比喻,然后转成比拟——春天像青年,青年有胳膊和腰脚,青年领着我们上前去。

(最后用三个比喻构成的排比,热情地歌颂了美丽的春天,赞美了有着无限生机,有着伟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春天,给人们美的享受、美的力量。

五、写中升华:

1.选择秋风、秋雨、秋阳、落叶等秋景中的一个方面来写,用一段话把自己观察到的景物和感受写出来就可以了。

看谁写得快,写得好。

注意在写的过程中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写作方法。

2.学生写作练习。

六、教师小结:

(设计一)朱自清先生的《春》堪称“春的绝唱”,他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的早春图,洋溢着诗情画意,让我们深为叹服。

我们在课下可以再找来朱自清的其他散文,如《荷塘月色》或《绿》等读一读,与本文进行比较,以加深理解。

(设计二)大自然是美的,朱自清先生的文章是美的,而更美的是你们那一颗颗聪慧的心,一枝枝生花的笔和你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老师真诚地祝愿大家在那盈盈春水中,萋萋芳草上,写下你的春之物语,留下你的美好春光,绽放出一朵永不凋谢的花。

(设计三)

(师生共同诵读)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

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寸阴分阴须爱惜,莫负春色与时光!

七、板书设计:

《春》相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还有《踪迹》、《背影》、《欧游杂记》、《诗言志辨》等。

二、写作背景:

《春》,没有作者创作初期诗文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色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格调的新鲜和情绪的欢快,是一篇有风格演变痕迹的散文。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期间。

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研究的阶段,因此,对于春天只能作田园牧歌式的抒唱,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

在1937年中华书局出版的《新编初中国文课本》第四册中,即选录了《春》这篇散文。

这大约是目前所见到的《春》的最早出处。

朱自清1928年曾在《那里走》一文中表示自己要走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在那一时期前后的其他作品中,也确是反映了这种消极思想倾向。

但《春》这篇文章的基调是积极进取的。

三、文学常识:

比喻。

比喻就是根据联想打比方,使人明白。

它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和道理,来说明或描述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和道理。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类。

明喻常用的比喻词有:

“像”,“像……似的(──样)”,“好像”,“好比”,“如”,“宛如”,“仿佛”,“好似”等等(注意:

“像”不能写成“象”);

暗喻常用的比喻词有:

“是”,“变成”,“成为”,“成了”,“等于”等等;

借喻是直接说出喻体,不用比喻词,也不说出本体的比喻方式(它可以加上本体和比喻词还原成明喻)。

判定比喻句通常用三条方法:

①本体与喻体是异类事物;

②本体和喻体性质相同;

③比喻词一般是动词(有时也可以是介词)。

回答比喻的作用时,通常采用“……鲜明、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的特征”这样的形式。

四、语言积累:

1.生字注音:

朗润(rù

n)眨眼(zhǎ)抚摸(fǔ)酝酿(yù

nnià

ng)嫩叶(nè

n)

蓑衣(suō)稀疏(shū)巢(chá

o)

2.形近字辨析:

嫩叶(nè

n)眨眼(zhǎ)缭绕(liá

o)恼怒(nǎo)

懒惰(lǎn)贬值(biǎn)嘹亮(liá

o)脑子(nǎo)

烘托(hōng)蓑衣(suō)

哄动(hōng)衰弱(shuāi)

3.多音字辨析

zhǎng(涨潮)yūn(晕车)bó

(薄暮) hè

(应和)

涨晕薄bá

o(薄脆)和huò

(和面)

zhà

ng(涨红)yù

n(黄晕)bò

(薄荷)hé

(和平)

4.词语解释

【朗润】明朗润泽。

【酝酿】本文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地开着的花。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炫耀。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烘托】文中是“衬托”的意思。

【舒活】舒展,活动。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5.词义辨析

【工夫 功夫】

二者都是名词。

表示时间意义时,多用“工夫”,如“我做这件事花了很多工夫。

”表示本领、能力时,多用“功夫”,如“中国功夫(指武术)”。

五、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描写了春天万物苏醒、吐露生机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喜爱至深的情怀,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激励人们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六、相关资料

1.朱自清《春》新解(王世群)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传统课文。

就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大体有两种解读方法:

一是从文章学的角度,将文章分为“盼春”、“绘春”、“赞春”三部分,并将“绘春”部分细分为“春醒图——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图——草报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图——花争春__第四自然段;

春风图——风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图——雨润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图——人迎春——七自然段”;

二是从审美学的角度,在“结构美”、“意境美”、“绘画美”、“情感美”、“语言美”等各个方面上来解读文章。

这都是很不错的。

现在提供一个新的解读角度。

我们知道,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强调“和”的精神。

《周易·

乾卦·

彖》云: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贞。

”《老子》第四十二章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论语·

学而》:

“有子曰: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强调“和”不是回避矛盾。

《国语·

郑语·

史伯论兴衰》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所谓“和”包含了宇宙自身要素的和合、人与自然的和合、人与社会的和合、人与人之间的和合。

“和”与“同”是不同的,孔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用这种传统文化精神来解读《春》,我们会发现,《春》实际上就是一篇描写“自然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的精妙散文。

那么,《春》是怎样描写“自然与自然的和谐”、“自然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的呢?

首先,看“自然与自然的和谐”。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春”随时至,“景”随序生。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冬去春来,这是自然规律。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唐·

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早有描写: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春草必有春花,宋·

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写到:

“雪消门外干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白雪一消,千山一绿,春花就蓬蓬勃勃发了,真是“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

令狐楚《春游曲三首》),到处“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元·

白朴《天净沙·

春》)这正是朱自清描写的景象: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只是朱自清写得更加具体实在,而且采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读来饶有兴味。

春花从来就是伴着春风而来的。

请看: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干红总是春。

”(宋·

朱熹《春日》)在《春》中,朱自清正是写了“春花”之后就写“春风”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而春雨又常常是伴着春风而来的。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初春小雨》)“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秦观《春日》)朱自清在《春》中,也适时地写了“春雨”之美景。

二是景景和合,相映成趣。

写春天到来,整体是“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具体是春山“朗润”,春水“涨起”,春阳艳丽,有如人的“脸红起来了”。

写春草萌生,整体是“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情态是伴着“轻悄悄”的春风,显得是那样“软绵绵”的。

写春花烂漫,不仅有“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赶趟儿”,而且有“红的”、“粉的”、“白的”五彩缤纷和“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婆娑多姿;

不仅有“甜昧”,使你“闭了眼”就仿佛看到树上“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而且有“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写春风吹来,不仅有“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和“各种花的香”扑面而来,而且有“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的“鸟儿”,在“高兴起来”时“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写春雨时至,不仅有“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的朦胧,而且有“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的迷人。

其次,看“自然与人的和谐”。

当春草萌生时,人们是何等的快乐: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当春花烂漫时,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花,而且可以嗅到花里的“甜味”;

不仅可以观赏蜜蜂的热闹、蝴蝶的翩飞。

而且可以使人产生结满累累果实的遐想……

当春风拂来时,人们既可以享受到母亲般的“抚摸”,又可以品尝到“风里带来”的“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所“酝酿”出来的甘醇;

既为“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美景所陶醉,又为“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着”所倾倒。

尤其是,在春风骀荡里,“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何等的和谐、和乐、和融!

春雨的可爱是自然的,而当“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与之相映,加上“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的配置,就美不胜收了。

再次,看“人与人的和谐”。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决不仅仅是儿童和少年的游戏。

欣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和“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的美景,品尝“花里带着”的“甜味”,遐想“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硕果,倾听“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嗡”,观看“大小的蝴蝶”的“飞来飞去”,也不仅仅是成人,不仅仅是某一阶层的人。

尤其是“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而一向被认为是艰难辛苦的“农夫”,他们“披着蓑,戴着笠”,在“地里工作”,他们确实不那么悠闲,但是“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忙碌,正是为了秋天的收成,他们理所当然地会成为春天的一道美景。

最后,看“作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

客观世界是和谐的,作者的主观世界是不是和谐的呢?

答案是肯定的。

这不仅因为作者当时的生活状况为此提供了可能,而且从作者在文章结尾处那样由衷地、深情地赞美春天可以得出结论。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崭新的春天,充满生机。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柔美的春天,充满魅力。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刚健的春天,充满活力。

从这样的角度解读《春》,我以为更能把握《春》的意境,更具教学的张力。

也许有人要说,一个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写过《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等揭露社会黑暗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怎么可能去写那么阳光的作品?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春》发表的时间和作者当时的状况。

据研究,《春》大致写于1930年到1937年之间。

这期间,作者的状况是怎样的呢?

一是作者于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

这说明,1930年到1937年之间,朱自清的生活相对稳定,作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主任、图书馆主任(1935年),待遇应该不会很差。

二是朱自清的夫人武钟谦于1929年11月26日去世,遗下三子三女,丧妻的痛苦和抚育子女的艰辛需要得到排解,这正如当年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需要排解一样。

尽管1932年8月,朱自清又与毕业于北平艺术学院,师从齐白石与溥西园的陈竹隐女士结婚,但是,对亡妻的怀念却未有丝毫减弱,新婚不到3个月,他就写下了无限深情的《给亡妇》一文,陈竹隐女士后来在《朱自清:

情如潭水》一文中也回忆到:

“婚后,我们回扬州去看望了父母孩子,我还与佩弦一起到他前妻的坟上去扫坟。

我感到佩弦的感情是那么深沉,那么炽烈。

”这样,朱自清需要有心理的排解,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三是当时朱自清正埋头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开设“宋诗”及“中国文学批评”两门课程,编成《宋诗钞略》、《诗文评钞》两书,同时潜心研究,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