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4794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知识框架第六章文档格式.docx

基础型课程要求很严格,必须有严格的考试。

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它随学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2、拓展型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和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3、研究型课程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重研究过程甚于注重结论。

基础型课程是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

同时后者对前两者也有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

我国古代“六艺”和古希腊“七艺”都属于古老的学科课程。

近代学校的学科中心课程则是从文艺复兴后逐步形成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到19世纪,赫尔巴特和斯宾塞又分别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给予学科课程不断的完善。

自此以后,学科课程一直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他主张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活动课程强调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认为课程有改善生活的功能。

3、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

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1、显性课程

显性课程又称“正式课程”、“公开课程”,是的指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

学校的显性课程主要还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种课程类型。

2、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又称“潜在课程”、“非正式课程”,与显性课程相对。

它是由贾克森1968年在他的《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是指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教育因素。

①物质情境——学校或班级的建筑、设备①潜在性——潜移默化的方式

隐性课程②人际情境——班级气氛、人际关系隐性课程的特点②整体性——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审美的都有

③文化情境——校园文化、习惯、礼仪③持久性——长期渗透

④非预期性——感染熏陶、无法预期

三、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社会、知识、儿童)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一定的课程存在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社会的需要和条件是制约课程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从社会需要上来看,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制约着课程的发展水平。

其次,从社会提供的条件上看,社会的发展水平、民族文化特点、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等都影响着学校课程。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水平

一般认为,所谓“知识”是指通过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人际沟通,明确地意识到自然与社会的现象与事物,人及其集体的结构与活动。

人类知识是支撑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支柱。

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课程的重要因素。

夸美纽斯的注重百科全书知识的主张形成了近代学校课程的基本特色。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儿童的发展既是课程编制的依据,也是它的归宿。

学校的课程既要考虑到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课程应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第二节课程目标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1、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是根据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的。

它反映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也是制定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据。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体系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设想和规定,是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85年,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培养四有青年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早就四有青年,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自身的性质及任务,对培养对象提出的特定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

它所体现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教育的价值。

小学、中学、大学、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等分别有自己不同的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某级或某类学校的具体要求。

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而达成的。

3、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它是指一定教育阶段的学校课程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等方面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课程目标具有以下特点:

①时限性——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联系,并非针对所有教育阶段

②具体性——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

③预测性——是预期的结果,不是实际的结果

④操作性——是可以付诸实践的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局部的教与学产生导向作用。

(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学生是课程目标的直接对象。

2、对社会的研究——分类:

①健康②家庭③娱乐④职业⑤宗教⑥消费⑦公民

3、对学科的研究——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的支柱。

事实上,大多数课程的教科书通常就是由学科专家编写的。

对学生的研究包括三方面:

①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

②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

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3)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与传统课程目标相比,我国新一轮课程目标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1、在强调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培养。

2、注重使学习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3、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基础

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知识—技能”目标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2、“过程—方法”目标——重在能力和方法

过程表现为学科的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而结果则表现为探究的结论。

《科学课程标准》中所设定的“科学探究”目标则很好地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重在体验和感受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二、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

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结构的编制,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编制。

总的来说,课程设计就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的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意义: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

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各要素联系起来。

(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合目的性要求在编制课程时,首先确定好教育目的并具体化为各级各类教育的明确目标,围绕目标设置课程。

2、合科学性

合科学性要求课程在设计时使各门学科、课程内容正确地反映科学体系要求,重视各学科、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程体系应该充分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辩证关系。

3、合发展性

合发展性主要指课程的选择与编制要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

(3)课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美国著名课程论学者泰勒于1949年提出了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课程理论体系——泰勒原理

这一原理将课程的理论归结为四个最基本的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实现?

我们可以把这四个问题看成是课程设计的四个步骤:

1、确定教育目标

2、选择经验

3、组织经验

4、评价结果

(4)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概念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①强制性——制定依据是国家义务教育法

②普遍性——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多数学生

③基础性——充分保证为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打下好基础

教学计划的构成

教学计划主要由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我国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必须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教育的发展方向,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等教育,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

2、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又称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说明部分;

二是本文部分。

3、教科书

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知识传递——接受活动中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

教材的载体是多种形式的,可以是印刷品,如教科书等,可以是音像材料,如幻灯片、视频等。

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课文是教科书的主体部分。

教材的编写正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这是当代教材发展的新动向。

第三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1)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

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2)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①整体性原则——从全局着眼,统筹安排各科课程,实现各门课程功能的协调化、整体化,产生最好的教育效果。

②迁移性原则——利用心理学上的迁移规律,促使课程之间产生正迁移,防止负迁移现象的发生。

③生理适宜原则——既要考虑到学生左右脑协调发挥,又要考虑到“人体生物钟”规律。

2、分析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通常包括三方面:

①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

③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四方面的特性:

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教学单元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

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以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

1、安排课程表

6、组织教学活动2、分析教学任务

组织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课程实施的结构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这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3)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①合理性——是否具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②和谐性——课程计划是否与流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之间是否一致

③明确性④复杂性——过于复杂导致不被理解和不被接受⑤可传播性和可操作性

2、教师的特征

①教师的参与

②教师的态度

③教师所具备的能力

④教师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学校的特点

①学校领导和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

②学校的支持系统——经费支持,人力支持,师资培训等。

③学校的环境——包括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

④学生的学习

4、校外环境

校外环境包括政府机构和社会各界。

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力量,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介、社会团体、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课程评价

(1)课程评价的概念

课程评价是指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过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2)课程评价的目的和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

①改进课程

②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

①诊断功能

②修正功能

③决策功能

(3)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4)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旨在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旨在促进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课程的改革,从实质上讲,就是课程的现代化问题。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课程结构,是指构成学校课程各个组成部分的组织、配合及其相互关系和比例。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当代科学的发展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

美国在《2061计划》中就主张从幼儿园到高中学生只学十几门精选课程,在这些课程中要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数学等知识。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在美国中学出现了“消费者教育”、“家庭生活教育”、“环境教育”等课程,也加强了实用课程的开设,如“生计教育”课程、“生产劳动教育”课程、“家政课程”、“卫生保健课程”等。

二、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1)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过于集中

2、课程结构不合理

①科目设置太多

②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

③重必修课、轻选修课

④课时比例分配不合理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4、课程功能单一化

5、课程实施过于注重接受

6、课程评价重甄别、选拔

(2)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

1、课程功能转变

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课程结构改革

设置综合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课程内容改革

“繁、难、偏、旧”,脱离生活——生活化

4、课程实施改革

改变以知识为本位、以接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实施模式,强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突出主体参与的价值,推行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教学模式。

5、课程评价改革

注重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推进质性评价、发展性评价。

6、课程管理改革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体系三级管理的趋势

1、国家课程管理权限

2、地方课程管理权限

3、学校课程管理权限

(2)课程综合化的趋势

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吸收新成果,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调整课程结构,强化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彼此衔接,促进学科间知识的整合,发挥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合化课程既是为了避免增设新学科造成学生课业负担,也是学生认识和把握科学知识基础的需要。

我们在课程的设计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综合中有分科,分科中有综合,相互取长补短。

(3)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的趋势

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仅要巩固现有的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还要进一步加深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4)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课程的个性化即课程的个别化,即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

中小学课程既要体现共同性,又要体现差异性、层次性。

教材要多样化。

(5)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趋势

处理好三种关系: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知识传授和智能发展的关系、智能发展和人格发展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