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802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docx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

第二章电化学腐蚀理论基础

金属腐蚀从腐蚀历程上分为电化学腐蚀和高温腐蚀两大类,电化学腐蚀是金属腐蚀的主要形式,因此本章内容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理论基础。

本节课要求掌握:

电化学腐蚀的定义;腐蚀原电池的特点和分类。

电化学腐蚀的定义:

金属材料与电解质溶液相接触时,在界面上将发生有自由电子参加的氧化和还原反应,从而破坏了金属材料的特性。

这个过程称为电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现象极为常见

在潮湿的大气中,桥梁钢结构的腐蚀;海水中船体的腐蚀;土壤中输油输气管道的腐蚀;在含酸、碱、盐等工业介质中的腐蚀,一般均属于此类。

•第一节腐蚀原电池过程

用腐蚀原电池模型来解释电化学腐蚀原因及过程。

一、腐蚀原电池

1.原电池

例如:

Zn片和Cu片放入稀盐酸溶液中,用导线通过电流表把它们连接起来(电流表指针转动)就构成了原电池装置。

阳极Zn:

Zn→Zn2++2e(氧化反应)

阴极Cu:

2H++2e→H2↑(还原反应)

2.腐蚀原电池的定义及特点

阳极Zn:

Zn→Zn2++2e(氧化反应)

阴极Cu:

2H++2e→H2↑(还原反应)

(1)腐蚀原电池的定义:

只能导致金属材料破坏而不能对外界作功的短路原电池。

(2)腐蚀原电池的特点:

1.电池的阳极反应是金属的氧化反应,结果造成金属材料的破坏。

2.电池的阴、阳极短路,产生的电流全部消耗在内部,转变为热,不对外做功。

电化学腐蚀的实质是以金属为阳极的腐蚀原电池过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种电池是短路了的原电池。

3.腐蚀原电池的工作过程:

阳极过程Me→Men++ne

阴极过程D+ne→Dne-

电化学腐蚀过程可分成阴极和阳极两个在相当程度上独立进行的过程,这是区分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的重要标志。

二.腐蚀电池的分类

从热力学角度来讲,在金属材料/腐蚀介质构成的体系中,如果存在着电位差,且金属的电位较低,则将发生金属腐蚀。

根据腐蚀电池电极尺寸的大小,腐蚀电池分为:

宏观电池和微观电池.

1、宏观电池

通常指肉眼可分辨电极极性的电池。

宏观电池有以下几种:

(1)不同的金属浸在不同的电解质溶液中;如丹尼尔电池:

Zn|ZnSO4||CuSO4|Cu

电池反应如下:

阳极Zn--Zn2++2e

阴极Cu2++2e—Cu

(2)不同金属浸入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

如铁与铜同时浸于氯化钠溶液中,Fe|NaCl|Cu

铁为阳极:

Fe--Fe2++2e

铜为阴极:

O2+2H2O+4e---4OH-

以上两类电池在各种设备、部件与腐蚀介质接触时经常见到。

如:

铝制容器若用铜铆钉铆接时,连接部位接触腐蚀性介质时,由于铝的电位比铜负,所以铝作为阳极遭受腐蚀破坏。

3)同类金属浸于同一种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溶液的浓度不同,构成浓差电池。

最常见的是氧浓差电池,环境介质中:

氧含量越低,金属的电位越低;

氧含量越高,金属的电位越高。

例如:

对于埋地钢管,当管道穿越粘土又穿越砂土时,由于粘土中含氧量低,因此管道在粘土处作为阳极而被腐蚀。

这是埋地管道腐蚀的原因之一。

2、微观电池:

用肉眼难于分辨出电极的极性。

   金属材料表面的电化学不均匀性使金属材料表面存在许多微小的、电位高低不等的区域,从而构成了各种微观腐蚀电池。

1)金属化学成分不均匀

例如:

工业锌中的杂质;碳钢中的碳化物等电位均高于基体金属,因而构成微电池。

2)金属组织的不均匀性

例如:

金属和合金的晶粒与晶界间存在电位差异,一般晶粒为阴极,晶界能量高,不稳定,成为阳极,构成微观电池,发生沿晶界的腐蚀。

3)金属表面物理状态不均匀性

如金属的各部分变形、加工不均匀都会导致形成微电池。

一般形变大,内应力大的部分为阳极,易遭受破坏。

三.腐蚀过程的产物

初生产物:

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的生成物。

次生产物:

初生产物继续反应的产物。

初生产物和次生产物都有可溶和不可溶性

产物。

只有不溶性产物才能产生保护金属的作用。

腐蚀过程的产物

将Fe与Cu电极短接之后放入3%NaCl溶液中阳极区即产生大量铁离子,阴极区产生大量OH-离子,由于扩散作用,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在溶液中可能相遇而起如下反应:

Fe2++2OH----Fe(OH)2

这种反应产物称次生过程产物,所以当溶液呈碱性时,Fe(OH)2就会析出成为沉淀。

如果阴阳极直接交界,该次生产物沉淀于交界的两极表面上形成氢氧化物膜,即腐蚀产物膜,这层膜如果致密可起保护作用。

铁在中性介质中生成的腐蚀产物氢氧化亚铁若进一步氧化,将成为氢氧化铁:

4Fe(OH)2+O2+2H2O---4Fe(OH)3

氧化铁部分脱水成为铁锈,一般用FeOH,Fe2O3·H2O或xFeO·yH2O表示铁锈,它质地疏松起不到其保护作用。

第二节电化学腐蚀的趋势---电极电位

自然界中,除了少数的贵金属外,金属和合金都有自发的腐蚀倾向。

至于某种金属在特定的环境介质中,能否被腐蚀?

为什么会发生腐蚀?

通过电极电位是可以回答的。

一个完整的腐蚀电池是由两个电极组成。

一般把电池的一个电极称为半电池。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极系统不仅包括电极自身,而且包括电解质溶液在内。

在金属与溶液的界面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称为电极反应。

一.绝对电极电位

在电极系统中,金属相和溶液相之间存在电位差,称为电极系统的电极电位。

金属、溶液两相间电位差的绝对值叫绝对电极电位。

绝对电位的大小取决于电极特性和溶液的性质,即决定于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晶体结构,金属表面状态、温度,溶液的性质,金属离子的浓度等。

•绝对电位值是无法测量的,因为它是两相的内电位之差,而内电位是不能测量的,所以单个电极的绝对电极电位也就无法得知。

•电极电位的相对值是可以进行测量的。

在实际经常使用的电极电位是指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的原电池的电位差,即氢标电极电位。

标准氢电极是指氢气压力为一个大气压,氢离子活度等于1,进行

1/2H2=H++e

的可逆反应的电极体系。

人们规定氢电极的标准电位E0=0。

所以标准氢电极与任何电极组成可逆原电池,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的电位差就是该电极的电极电位值。

为了测定某金属的电极电位,通常采用如图2-12所示装置。

氢标准电极是这样做成的:

将镀有一层蓬松铂黑的铂片放到氢离子活度为1的溶液中,通入以分压为一个大气压的纯氢气,氢气吸附于铂片上,氢气与氢离子之间建立起平衡:

1/2H2(PH=1大气压)=H+(aH+=1)+e

它的电位定为零。

二、平衡电极电位

当电极反应达到平衡时,电极系统的电位称为平衡电位,亦称可逆电位,记为Ee

Men+·ne=Men++ne

*平衡电位总是和电极反应联系在一起。

当电极系统处于平衡电位时,电极反应的正方向速度和逆方向速度相等,净反应速度为零。

在两相之间物质的迁移和电荷的迁移都是平衡的。

三、标准电极电位

是指参加电极反应的物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25℃,离子活度为1,分压为一大气压时测得的电势(与氢电极比较)。

标准电极电位属于平衡电极电位,可借助热力学计算。

电极电位位于氢以下的金属为负电性金属;位于氢以上的金属为正电性金属。

电极电位可以衡量金属变为金属离子进入溶液的倾向,负电性越强的金属,离子化趋势越大。

表2-10为金属在25℃时的标准电极电位。

象标准氢电极这种选作比较标准的电极系统叫做参比电极。

实际测量中用氢标准电极做参比电极不方便,常用下面的标准电极为参比电极:

第三节电极

作为一个完整的腐蚀原电池,它是由两个电极和电解液组成,一般把电池的一个电

极称做半电池,从这个意义讲,电极不仅包括电极自身,而且也包括电解质溶液在内,电极分为单电极和多重电极两种。

一、单电极

单电极是指在电极的相界面(金属/溶液)上只发生单一的电极反应。

单电极包括金属电极、气体电极、氧化还原电极。

1、金属电极

金属在含有自己离子的溶液中构成的电极称为金属电极。

此时,金属离子可以越过相界面并建立起平衡的电极。

如铜在硫酸铜溶液中建立起的平衡电极,即为这种电极,其反应可写成

Cu(I)=Cu2+(II)+2e(I)

2、气体电极

某些贵金属或某些化学稳定性高的金属,当把它们浸入到不含有自己离子的溶液中时,它们不能以离子形式迁越进入溶液中,溶液中也没有能沉积在电极上的物质,只有溶解于溶液中一些气体物质吸附在电极上,并使气体离子化,即在界面上,只交换电子,而不交换离子,这种电极称为气体电极。

气体电极包括:

氢电极,氯电极,氧电极等。

3、氧化还原电极

任何电极过程,其实质都可以看做是有电子参与的氧化、还原过程,为了区别于金属电极与气体电极,在比较狭义的的范围内,将界面上只有电子可以交换,可以迁越相界面的一种金属电极称为氧化还原电极,亦称惰性金属电极。

例如:

将铂置于三氯化铁溶液中,则Fe3+离子将从铂片上取得电子,而还原成Fe2+,则铂上将带正电性,溶液带负电性,在铂/溶液的界面处也形成双电层,其反应为:

Fe3++e=Fe2+

三价铁离子是氧化剂而二价铁离子是它的还原态。

当氧化剂与它的还原态建立平衡时,就具有一定的电位,该电位称为氧化还原电位。

氧化还原电位仍可由能斯特公式计算:

如已知[Fe3+]=1摩尔/升,[Fe2+]=0.0001摩尔/升,Eo=0.77伏,则

E=Eo+0.059/1·log104

=1.006伏

三种电极反应的特点比较:

(1)金属电极的电极反应,金属材料不仅是电极反应进行的场所,而且是电极反应的参与者。

气体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电极反应中,金属材料不参与反应,仅作为反应场所和电子载体。

(2)金属电极反应是腐蚀电池的阳极反应,即金属失去电子转变为可溶性离子的反应是最基本的阳极反应。

气体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电极反应都可能作为腐蚀电池的阴极反应,其中以氢电极反应和氧电极反应最为普遍。

二、二重电极

二重电极是指在一个电极上发生两个电极反应,它在实际腐蚀中是常见的。

单电极往往完成一个氧化还原的可逆过程,即电子交换和物质交换是可逆的。

而在二重电极或多重电极上很难做到电荷与物质交换都是可逆的,因此,多重电极一般是不可逆电极,只能建立非平衡电位。

如将锌板放入硫酸中,可发生两个电极反应:

Zn=Zn2++2e

2H++2e=H2

反应都发生于锌的表面上,虽然没有宏观电流通过却由于放氢反应,而使两个有电子参与的化学反应得以持续进行,其总反应:

Zn+2H+=H2+Zn2+

这种电极是一种非平衡态不可逆的电极。

第四节极化

在一定介质条件下,金属发生腐蚀趋势是由电极电位值决定的,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是腐蚀的原动力。

但是此电位差值是不稳定的,当腐蚀的原电池短接,电极上的电流通过时,就会引起电极电位的变化。

极化是阻滞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极化现象

如将面积均为5平方厘米的锌片和铜片浸在3%的NaCl溶液之中,用导线通过毫安表将它们连接起来,组成一个腐蚀电池,在电池接通前铜的起始电位Ec=0.05伏,锌的起始电位为-0.83伏,假定原电池的电阻为110欧,外电阻为120欧,在电池刚接通时,毫安表指示的起始电流为:

Ito=(Ec-Ea)/(R内+R外)

=[0.05-(-0.83)]/(110+120)

=0.0038安=3820微安

经过一段时间毫安表指示值急剧减小,稳定后的电流为200微安。

约为起始电流的二十分之一。

为什么电流会减小呢?

电路中总电阻并没有变化,这只可能是电势差Ec-Ea减小了。

实验证明,在有电流通过时,锌和铜的电位均在变化,其差值是逐渐减小的。

这种由于电极上有电流通过而造成电位变化的现象称为极化现象。

任意电极上存在着的电位E,该电位被称为静态电位或叫开路电位、稳态电位。

当有电流通过该电极时,电极电位E将偏离于它的静态电位值,其偏离值为

为超电压,表示着极化的程度。

通过电流而引起原电池两极电位差减小叫做原电池极化。

•通阳极电流时,阳极电位往正的方向变化叫做阳极极化。

•通阴极电流时,阴极电位往负的方向变化叫做阴极极化。

无论阳极极化还是阴极极化都能使腐蚀原电池两极间的电位差减小,导致腐蚀电池所流过的电流减小。

所以极化作用是阻滞金属腐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产生极化的原因

1、产生阳极极化的原因

(1)阳极过程是金属失去电子而溶解成水化离子的过程。

但一般金属溶解的速度跟不上电子的迁移速度,这使电极内层电子减少,阳极电位正移。

(这种由于阳极过程进行得缓慢而引起得极化称为电化学极化ηa)。

(2)由于阳极表面金属离子扩散缓慢,会使阳极表面的金属离子浓度升高,阻碍金属的继续溶解。

由能斯特方程可知,金属离子浓度增加,使金属电位往正向移动。

(这种极化称为浓差极化ηc)。

(3)在腐蚀过程正,由于金属表面生成了保护膜,阳极过程受到阻碍,金属溶解速度大为降低,使阳极电位大量正移,这种现象称为钝化。

(由于保护膜的产生使系统的内电阻增大,这种现象称为电阻极化ηr)。

2、产生阴极极化的原因

(1)阴极过程是得电子的过程。

若由阳极过来的电子过多,阴极接受电子的物质由于某种原因与电子结合的反应速度进行得慢,使阴极处有电子堆积,电子密度增高,结果阴极电位越来越负。

(这种由于阴极过程进行得缓慢而引起得极化称为阴极活化极化,用超电压ηa表示。

)。

(2)阴极附近反应物或反应生成物扩散较慢,影响或防碍阴极过程的进行,也会引起电位往负向移动。

(这种极化称为浓差极化ηc)。

对于一个电极体系来讲,总极化是电化学极化、浓差极化、电阻极化构成的,可用下式表示:

实际腐蚀因条件而异,可能以某种或某几种极化对腐蚀起控制作用。

三、极化的规律

现以铜电极(即铜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为例,分析在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的极化规律。

如图2-20所示,电极上的反应为:

当无电流过电极时,氧化反应的电流和还原反应的电流相等,即i=i十=i-,电极为可逆平衡电极,其超电压η=0,没有极化现象,如图2—20(a)所示。

当电极上通过负向电流时,如图2-20(b)所示,相当于引入电子至电极,使Cu2+离子还原,电极电位向负移,此时超电压η<0,电极反应向还原方向进行。

反之,当电极接通正向电流后,如图2-20(c),电极金属相的电子大量流失去,同样破坏了原平衡电极电位:

相当于电流流入金属(或者说电荷从金属向外流),电极金属将发生氧化过程。

当η为(十)值时,电极上只能发生氧化反应;当η为

(一)值时,电极上只能发生还原反应。

这一规律,称之为极化规律。

四、极化曲线

表示电极电位和电流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叫作极化曲线。

阳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曲线称阳极极化曲线,阴极电位和电流的关系曲线称阴极极化曲线。

五、腐蚀极化图及其应用

图3-41为一腐蚀电池,其阳极与阴极在刚连接时具有非常大的电阻R→∞。

相当于电路未接通时的情况,此时的电极电位就相当于起始电位,分别为Ea和Ec:

当减小欧姆电阻时,电流由零逐渐增大。

如果不发生极化,当R→0时,则I→∞。

但实际上由一于电池极化的结果,当R=0,I趋向于某个稳定的最大值(lmax)。

如果暂时不计电位随电流变化的细节,可以将电位变化的曲线画成直线,这种简化了的图解,称为伊文思极化图〔图3-43)。

实际上,它是将表示腐蚀电池特性的两条极化曲线结合在一起,画在同一图上,只是横坐标所示的为腐蚀电流强度,而不是电流密度。

用横坐标表示电流强度的方法很方便,因为阳极与阴极上的电流总是相等的,可不计阳极与阴极面积的大小,无论对阳极或阴极都能适用。

通常在实验室内用外加电流测定阴、阳极极化曲线来绘制伊文思极化图。

腐蚀的控制因素

在腐蚀过程中,可根据公式

来分析哪个环节对腐蚀速度起主要作用。

不难看出。

腐蚀电池中的腐蚀电流在很大程度上受R、Pc、Pa等的控制,因此这些参数都可能成为腐蚀的控制因素。

利用腐蚀极化图解,可大致定性说明腐蚀电流受哪一个因素所控制。

例如,当R非常小时、如果Pc远大于Pa,则Imax基本上取决于Pc的大小,即取决于阴极极化性能,称为阴极控制(图3-50a);反之,Pa远大于Pc时,Imax主要由阳极极化所决定,称为阳极控制(图3-5ob)。

如果Pa、Pc同时对腐蚀电流产生影响,则称为混合控制(图3-50c).如果系统中的电阻极化较大,则腐蚀电流就主要由电阻所控制(图3-50d),也称为欧姆控制。

第五节金属的去极化

与极化相反,凡是能消除或减弱极化所造成原电池阻滞作用的均叫作去极化。

能够起到这种作用的物质叫去极剂,去极剂是活化剂,它起加速腐蚀的作用。

例如,为使干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其I,5伏恒压,不因极化而降低电压,需添加Mn02去极剂。

又如在原电池中由于氧扩散慢造成了浓差极化现象,但通过搅拌增大氧的扩散速度,产生去极化作用。

•对腐蚀电池阳极极化起的去极化作用叫阳极去极化;

•对阴极极化起的去极化作用叫做阴极去极化。

一、阳极去极化的原因

1、阳极钝化膜被破坏

例如氯离子能穿破钝化膜,引起钝化的破坏,活化的增加,实现阳极去极化。

2、阳极产物金属离子加速离开金属溶液界面

一些物质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化物,会使金属离子浓度降低。

由于浓度的降低,加速了金属进一步溶解。

如铜及铜合金的铜氨络离子[Cu(NH3)4]2+促进了铜离子的溶解,腐蚀加速。

二、阴极去极化的原因

1、阴极上积累的负电荷得到释放

所有能在阴极上获得电子过程,都能使阴极去极化,使阴极电位向正方向变化。

阴极上的还原反应是去极化反应,是消耗阴极电荷的反应。

其中包括:

(1)离子的还原

氢离子的还原,称为氢去极化。

(2)中性分子的还原:

其中最常见的是氧分子的还原,称为氧去极化。

(3)不溶性膜(氧化物)的还原

2、使阴极产物能够迅速离开阴极

如搅拌、加络合剂可使阴极过程进行得更快。

阴极去极化作用对腐蚀影响极大,往往比阳极极化作用更为突出。

在实际的腐蚀问题中,阴极去极化反应绝大参数属于氢去极化和氧去极化,并起控制作用。

去极化作用和金属材料与溶液的性质以及外界的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下面着重去研究常见的氢去极化和氧去极化问题。

第六节氢去极化与放氢腐蚀

在实际的腐蚀问题中,阴极去极化反应绝大多数属于氢离子去极化和氧去极化,并起控制作用。

例如,铁、锌、铅等金属在稀酸中的腐蚀,其微电池的阴极过程就是阴离子去极化反应,成为氢去极化或放氢腐蚀。

一、氢去极化定义

以氢离子作为去极剂,在阴极上发生:

H++e=H和H+H=H2

反应的电极过程叫氢离子去极化或氢去极化。

阴极放氢是氢去极化的标志。

一般负电性金属如铁、铝在酸中,更负的金属镁及镁合金在水或中性盐类溶液中,都会发生氢去极化,出现放氢现象。

二、析氢腐蚀的条件

如果在腐蚀电池中,阳极的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还正,那么氢不能作为腐蚀电池的阴极;当阳极的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负时,才有可能放氢而实现氢去极化。

能量条件:

Ea(Me/Men+)

氢电极在一定的酸浓度和氢气压下,可建立如下平衡:

2H﹢+2e=H2,这个氢电极的电位叫氢的平衡电位。

由此可见,氢的平衡电位是一个重要基准:

氢离子浓度越高,其氢的平衡电位越高。

氢的平衡电位越正,阳极电位越负,越能增加氢去极化的趋势。

对于电位更负的金属(如镁)作阳极时,因为它的电位比氢的平衡电位还负,所以又会发生放氢腐蚀,甚至在碱性溶液中也发生氢去极化放氢腐蚀。

许多金属在中性溶液中腐蚀之所以不析出氢气,就是因为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低,氢的平衡电位较低,而阳极电位可能比氢的平衡电位还正所致。

发生析氢腐蚀的具体情况

(1)标准电位很负的活泼金属,如Mg等;

(2)大多数工程上使用的金属,如Fe等;

(3)正电性金属一般不会发生析氢腐蚀,但是当溶液中含有络合剂(如NH3,CN-),使金属离子(如Cu2+、Ag+)的活度保持很低时,正电性金属(如Cu,Ag)也可能发生析氢腐蚀。

三、氢去极化的电极反应过程

氢离子在阴极上放电并使阴极去极化过程的电极总反应为:

消耗了阴极极化而堆积的大量电子,完成去极化作用。

实际上在电极金属/溶液界面上的反应,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1)水化的氢离子通过扩散、对流或电迁到达阴极电极表面。

(2)氢离子在电极上放电,吸收电极上的电子,脱水产生氢原子吸附在金属阴极上。

(3)吸附在电极上的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或吸附于电极上的氢原子与刚发生放电的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4)电极表面的氢分子通过扩散、聚集成氢气泡逸出。

氢气的不断形成和逸出,消耗了阴极极化而堆积的大量电于,完成去极化作用。

这四个步骤是连续进行的,如果其中某一个步骤受到阻滞,那么此步骤必为全过程的控制步骤。

研究表明,在整个过程中阻滞作用最大的步骤是H十得电子过程,即第二个步骤起控制作用,构成电化学极化。

我们将析氢腐蚀条件之一是金属阳极氧化反应生成的可溶性金属离子,不形成表面膜,且扩散容易进行。

三、析氢腐蚀的影响因素

(1)溶液的pH值

溶液pH值对析氢腐蚀速度影响很大,随pH

值下降,腐蚀速度迅速增大。

pH值下降造

成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pH值下降使析氢反应平衡电位Ec正移,腐蚀倾向增大;另一方面pH值下降又使阴极极化性能减小。

(2)溶液的温度

温度升高,腐蚀速度迅速增大,因为温度升高时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速度都加快了。

(3)金属材料种类和杂质

金属材料的种类和所含杂质情况对析氢腐蚀速度也有较大影响。

第七节氧去极化与吸氧腐蚀

在实际的腐蚀问题中,阴极去极化反应绝大多数属于氢离子去极化和氧去极化,并起控制作用。

例如,铁、锌、铜等金属在海水、大气、土壤或中性盐溶液中的腐蚀,其阴极过程就是氧的去极化反应,称为氧去极化或吸氧腐蚀。

银质奖章较长时间后变黑,形成黑锈,可以采用抛光的方法恢复光泽,抛光的简单方法是:

将变质的奖章放入盛有食盐的铝锅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黑锈就被除去,而银不会损失。

(1)形成黑锈的原因:

4Ag+2H2S+O2=2Ag2S+2H2O

(2)除锈的原理:

负极:

2Al-6e-=2Al3+

正极:

3Ag2S+6e-=6Ag+3S2-

2Al3++3S2-+6H2O=3H2S+2Al(OH)3

2Al+3Ag2S+6H2O=3H2S+2Al(OH)3+6Ag

二、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1、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如不锈钢)。

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如油漆、油脂等,电镀Zn,Cr等易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作保护层。

原理:

隔绝金属与外界空气、电解质溶液的接触。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电解池的阴极而受到保护。

2、、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3、、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

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000多万港币购回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

铜铸的牛首、猴首和虎首,普通铜器时间稍久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OH)2CO3]这三件1760年铜铸的国宝在240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起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