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4742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4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Word下载.docx

(播放春雨图片,背景音乐《春雨》。

(五)模仿春雨

1、欣赏春雨后

师提问:

春雨的身影真美,我们似乎在这些美丽的画面也听到了春雨的声音。

春雨会发出哪些美妙的声音,请大家来形容一下。

2、模仿春雨声(启发学生来模仿雨声,去自由体验、感受。

生:

春雨会发出沙沙的声音

春雨滴答滴答的声音

春雨是淅淅沥沥的声音

大家模仿的真不错,你们能不能用你喜欢的春雨声,唱出这条旋律呢?

(出示歌谱)

6666︱4444︱5555︱5452︱

用人声模仿春雨的声音,创造意境,不仅大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歌曲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六)唱春雨

1、初听歌曲《春雨濛濛地下》伴奏(闭眼倾听)

同学们想象力真丰富,春雨用它那细细的线条在我们的诗歌中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景色,那它在我们的音乐当中也会谱写一曲曲动听的歌。

你们听……

2、感受歌曲情绪、旋律的变化

这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吴大明先生为广大少年朋友创作的一首歌曲,谁来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如何?

旋律动听优美,节奏轻快……

我仿佛看到了绵绵的春雨使冬眠的事物万物复苏的景象……

3、师范唱歌曲,学生熟悉歌词

大家说得都很对,动听的旋律要配上优美的歌词,才会更精彩,所以老师刚才即兴给乐曲添了一些歌词,想听吗?

但赵老师有个要求,就是请同学们自己听出歌曲中描绘的景色,看谁听得多?

你听到了些什么?

我听到绿了杨柳

我听到红了村前的杏花

我还听到了春雨刷刷的声音

4、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雨后的春天是如此的美丽,现在让我们用最动听的声音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好吗?

5、跟音乐用“lu”来轻声地哼唱旋律

同学们的声音真清脆,下面让我们用“lu”轻轻地模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在模唱过程中,请大家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能分为几部分?

在哼唱歌曲的过程中,学生再次获得审美体验,感受到旋律美,受到美的熏陶。

学生既熟悉了旋律,又培养了学生分析乐曲的能力)

6、学唱歌曲并处理歌曲的第一部分

▲复听歌曲第一部分旋律

现在就让我们分别来听一听这三个部分会带给我们哪些不同的感受。

首先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第一部分的旋律(复听旋律)

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么短的乐句“春雨蒙蒙地下”这句歌词为什么要重复2遍呢?

(学生自由发言)其实,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作曲家看到下起春雨时那种欣喜的心情。

▲跟琴学唱第一部分旋律

体会了作曲家的用意,现在就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吧?

▲讲解弱起小节

大家模唱的不错,旋律当中弱起小节是它最大的特点,还记得它是怎样演唱的吗?

歌曲的第一小节,我们应该从第二拍开始读起。

那我们应该唱得强还是弱?

(弱)(处理学生不易唱准的地方,为歌曲的演唱做铺垫)

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点拍准确呢?

谁能想一个办法读准这个“弱起小节”?

(点脚等)老师也有一个办法就是“小鸡啄米”(点头),咱们一起来试一试?

▲让学生自己找出换气地方

演唱这么长的乐句,用一口气唱下来是很吃力的,那大家想一想,这一乐句在什么地方添上换气记号是最恰当的呢?

▲歌曲处理后跟伴奏完整地演唱

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最优美的声音跟伴奏有感情地演唱出来吧。

7、学唱并处理歌曲的第二部分(课件下雨背景)

▲分小节让学生自己模唱

一阵微风过后,春雨刷刷地下起来了。

落到不同的物体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落到高处发出了(6666)的声音(看大屏幕并听教师随琴唱一下歌曲每一个小乐句)。

谁能来模唱一下?

请同学们来唱一唱。

听,春雨又落到了低处发出了这样的声音(4444),谁来唱一唱。

春雨落到地上会发出很多声音,时高时低,让我们将这些声音一起唱出(5555︱5452)。

▲加入力度记号的演唱

雨滴落下来会有不同的强弱,大家来想一想怎样加力度记号,雨滴的声音才会更形象呢?

强→弱→强→弱

那好,现在就请同学们随着伴奏把最形象的春雨声演唱出来吧。

8、学唱并处理歌曲的第三部分

▲分乐句跟琴学唱

雨后的春天是那么的富有生气,那一场春雨过后,我们身边的事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的第三部分。

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

现在就请大家跟着老师的琴把这两句唱出来吧。

▲歌曲“啊”的学唱和换气的处理

这一部分“啊”的演唱是最能表达歌曲情感的一句,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吧。

同学们的歌曲演唱得很完整,但是怎样演唱才能更形象地去赞美春雨,和表达对春天充满希望之情呢?

“啊”字应该唱连贯,并把所有的情感都融入了这个字中。

音准、音色:

准确,声音保持高位置,音色圆润动听。

呼吸,换气,均匀平稳,

大家分析的真准确,那说道换气,你觉得我们这首歌那些地方换气最合适呢?

(学生说换气地方)

让我们加上换气一起再来唱一唱。

▲歌曲处理后跟伴奏完整地演唱第三部分

现在让我们跟着伴奏有感情的把第三部分完整的唱出来吧!

▲结束句的处理

大家演唱得很到位,但细心的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歌曲的结束句把情感推向了高潮,我们的哪些符号朋友很恰到好处地发挥了作用呢?

(mp和pp)那我们应该怎样演唱这个加入力度记号的结束句呢?

声音要越来越弱。

演唱时要一句比一句轻,这样才能表现出春雨的声音越来越小。

那现在就让我们力度记号加进去唱一唱,看看会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9、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大家说得都很对,春雨是那么让人愉快,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来演唱第一段,歌颂这雨后的春天吧?

10、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第二段

同学们,歌曲的第一段大家演唱非常完美,那你们有没有信心把第二段演唱出来呢?

好,准备。

11、有感情地完整演唱全曲

同学们,春雨是一首优美的诗,春雨是一副多彩的画,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情感来唱起春雨这首动听的歌吧!

12、分组利用需要的道具,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创编演唱(柳条、花束、沙锤、塑料袋等)

同学们,你们优美动听的声音,让赵老师仿佛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春天,那大家能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你心中美丽的春天表现出来呢?

好!

现在赵老师给大家分一下组,请大家尽情发挥自己想象力,描绘你心中的春景图吧?

【设计意图:

新课标鼓励音乐创作,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潜质。

此环节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用喜欢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充分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美,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即兴创作的能力。

(七)、师生同唱《春雨蒙蒙地下》

师总结:

春天是美丽的季节,让我们大家共同歌唱演绎一段“春天的交响曲”吧!

 

调整反思

《雷鸣电闪波尔卡》

1、初步了解西洋乐队的打击乐器——定音鼓、大鼓、小军鼓、镲。

2、赏析《雷鸣闪电波尔卡》,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初步了解、体验波尔卡舞蹈。

1、引导学生从音乐的各要素赏析音乐作品。

2、作品的再现三部式曲式结构以及每一个音乐主题不同的表现手法的讲解是教学中难点。

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新课教学。

这节课老师会给大家介绍一首非常有意思的外国音乐作品,上课之前呢,我们首先来猜一个谜语。

【毫光突起,瞬息千里,一鸣惊人,带来风雨。

(打一自然现象)】

雷电、闪电……

同学们真聪明!

可以大家已经猜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乐曲呢和雷电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就是《雷鸣闪电波尔卡》。

二、新课教学

1、基础知识的介绍

在欣赏这首作品之前,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些和作品有关的相关知识。

(1)介绍波尔卡:

波尔卡原是起源于东欧波希米亚地区的一种快速活泼的舞蹈。

舞步多采用半步的组合形式。

舞蹈的背景音乐称作波尔卡舞曲。

(2)介绍作曲家:

约翰•施特劳斯(JohannStrauss,1825~1899)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

他一生写了168首圆舞曲,117首波尔卡,40余首进行曲,16部轻歌中剧。

其代表作品有《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雷鸣电闪波尔卡》等。

2、完整聆听音乐,整体感知音。

通过刚才老师的介绍,大家对作品有了大致的了解,你们想听这首乐曲吗?

想!

让我们完整地聆听音乐,请思考几个问题:

(1)从大的范畴看,乐曲属于哪种音乐形式?

(2)乐曲的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3)乐曲中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

它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播放作品的音乐会视频影像,学生聆听,然后逐一解决问题。

刚才大家完整欣赏了这首乐曲,它从大的范畴来看属于哪种音乐形式呢?

管弦乐、交响乐。

对!

这首乐曲是由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地西洋管弦乐,那么这首作品整体音乐风格是怎样的呢?

热烈地、欢快地。

在作品当中同学们发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呢?

大鼓、镲、定音鼓。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现了哪些打击乐器(展示课件,让学生认识这些乐器。

这些打击乐器在音乐的进行中起到了烘托音乐气氛和刻画音乐形象的作用呢?

这首乐曲大致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三个、四个。

作品的最后一个部分和第一部分是相似的,而中间的内容和前后不一样,这种结构形式在音乐术语里称为?

再现三段式。

很好。

三、复习

1、老师教唱一遍。

2、同学们合唱一遍。

四、课堂小结

音乐作为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

希望同学们今后都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美妙的音乐、积累它们,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细雨纷纷》

1、通过演唱歌曲《细雨纷纷,感受歌曲优美、舒展、愉悦的情绪及充满童趣,诗情画意的意境。

2、能用明亮优美的声音、饱满连贯的气息来演唱歌曲。

3、在参与和体验中增强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尝试即兴创编。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歌曲处理。

教学难点:

对歌曲的引子与尾声进行再度创作。

一、课堂学习

1、听歌曲《细雨纷纷》。

2、听音模唱歌曲。

3、试唱曲谱。

4、跟老师学唱歌曲。

5、再听音乐,跟着音乐哼唱歌曲。

6、自主学习歌曲。

突破重点难点。

7、分角色合唱歌曲。

8、小组合作,对歌曲进行多种形式的创编。

9、学生分组展示并作介绍

10、师生进行即兴评价、反馈

11、综合展示成果,全班演唱歌曲

二、演唱歌曲,小结本课

1、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同学们的演唱非常精彩。

老师从你们委婉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动情的朗诵中,深深地感受到了你们对春天的喜爱。

让我们带着这种爱,完整地把这首歌再唱一遍。

2、小结

春天像一首歌、春天像一段舞、春天像一首诗、春天像一幅画,春天是我们的希望。

让我们在春天的歌声中结束本节课。

《嘀哩嘀哩》

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

一、组织教学:

学习《嘀哩嘀哩》。

1、导入:

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A、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长短。

B、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

分两部分学唱。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

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二、艺术创作:

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

那,送什么好呢?

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

教师提示:

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

(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

师放音乐,小朋友“做”礼物。

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

三、课后延伸:

运用“我为春天照相”、“我为春天录音”等形式,给学生留影。

用色彩、线条等创造性地“为春天作画”,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与评价。

《鸭子拌嘴》

使学生了解民族打击乐器的构造、演奏方法;

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镲”的打法。

体会打击乐合奏。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听动物叫声,猜出动物名称。

3、模仿鸭子的叫声。

提问:

⑴鸭子的样子是怎么样的?

⑵你在哪里看到过鸭子?

⑶它有什么习惯性动作?

二、谈话导入打击乐器“镲”

1、说出它是什么打击乐器?

由什么构造?

形状是怎么样的?

2、在哪里看过这种打击乐器?

3、介绍“镲”的种类。

4、了解“镲”的几种打法。

⑴撞击⑵磨击⑶闷击⑷扑击⑸滚击

5、用五种打法启发学生模仿鸭子的叫声及它的习惯性动作

例:

撞击——拍翅膀闷击——鸭子叫扑击——走路

滚击——吃东西磨击——梳理羽毛

6、出示锣、双响筒、木鱼

⑴敲出鸭子走路的声音。

⑵模仿鸭子走路。

⑶打出鸭子走路、叫声、吃东西的节奏。

①XX|XX||②XXXXXX|XXX||③XXXXXXXX|XXXXXXXX||

三、做游戏(儿歌)

一只鸭子上了桥,二只鸭子上了桥。

三只四只上了桥,小小木桥摇啊摇。

鸭子吓得嘎嘎叫,一齐掉进小池塘。

1、朗读

2、分组讨论,选择“镲”的打法例如:

一、二句用扑击,第四句滚击。

3、表演(扮演鸭子、桥、花、草),一部分学生用镲敲打节奏,蓁学生朗读儿歌。

四、听录音《鸭子拌嘴》

1、边放音乐边讲故事。

2、让学生听出五种打法的鸭子动作。

3、让学生说说听出了几种打击乐器。

4、让学生模仿鸭子的叫声和动作。

5、找几位学生用镲模仿鸭子拌嘴、嬉戏、玩耍。

五、打击乐伴奏

1、出示乐曲第一段节奏。

2、每人一件乐器,全班合奏。

六、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不仅仅认识了这些打击乐器,而且还动手敲打了优美动听的打击乐,在以后的学习里,我们还要继续认识更多的乐器,欣赏更美的音乐。

《老虎磨牙》

1、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神态、肢体动作,表现威风凛凛的大老虎。

2、加深学生对打击乐器的鉴赏能力。

3、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描绘情境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创造精神。

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描绘情境的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想象力、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创造精神。

一、组织教学导入

这堂课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新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照片展示——马,老鼠,青蛙,老虎。

二、听音乐找动物

1、师演奏木鱼。

问:

在表现哪一种动物?

(老鼠)

怎么听出来的呢?

(老鼠走路轻轻的,速度很快。

由学生思考回答。

鼓励:

你的小耳朵真灵,掌声献给他!

2、师演奏双响筒。

这是谁走来了?

(马。

——像马蹄声。

引领学生做骑马动作。

感受马蹄声。

3、师演奏响板。

谁在高兴的唱着歌?

(青蛙。

——Gua-Gua.)

夸奖鼓励:

真像一只可爱的青蛙。

4、师演奏鼓。

这个大朋友是——?

老虎。

特点(由学生总结)

1:

声音很响,表示大老虎很凶猛。

2:

音乐听起来很强,表示老虎的威猛。

再来演奏一遍,由弱至强。

老虎从哪里走来了?

老虎从远处走来,离我们越来越近。

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因为声音越来越强。

你说得真棒。

声音由弱到强,表示离我们越来越近。

老师这里有三条节奏,请你选择一下,哪一条是老虎走路的节奏?

①、XX|XX||

②、XXXX|XXXX||

③、X———||

第①条。

下面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的节奏学老虎的样子走一走。

哇,真像一群威猛的老虎来了。

三、了解打击乐器种类

知道刚才演奏的这些乐器是什么乐器吗?

(打击乐器。

你还认识哪些打击乐器呢?

再演奏一些打击乐器,碰铃,锣,小拨等,让学生认知。

介绍:

打击乐器家族很大,种类繁多,特色各异,它们不仅能用来为乐曲或歌曲伴奏,增加气氛,有的还能单独演奏旋律。

四、欣赏《老虎磨牙》

1、初听,编故事

学生发挥想象力:

老虎在干什么?

举手发言。

师编创故事:

一天早晨,大雾蒙蒙,在一个深山老林里,一只大老虎还在睡梦中,四周静悄悄的,偶尔可以听见几只小虫在鸣叫。

这种静阴森恐怖,让人全身汗毛都得竖起来。

“嗷---”不一会儿,从树林的深处传来老虎的一声吼叫,睡了一夜的老虎,肚子空空,于是他决定下山去寻找事物。

他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

机警地看着周围,寻找着小动物。

它从远处一步步走来,越走越近,可竟然没有找到一点儿食物。

饥饿和一无所获使这只老虎异常愤怒。

它张开血盆大口,疯狂地扑打着爪子,愤怒地在石头上磨起牙来。

问学生:

第一次整体欣赏,怎么样,谈谈自己对这只老虎的感受。

2、分段欣赏

欣赏第一段:

这段中你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演奏?

(鼓,木鱼,沙球等。

你们觉得这时候老虎在干什么呢?

(老虎在睡觉,在休息……)

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呢?

(这段音乐很轻,表示很安静,静悄悄的。

给这一段音乐取个名字。

(老虎睡觉。

欣赏第二段:

老虎醒来后会怎样呢?

你来模仿一下老虎的样子。

生编创活动。

注意声音由弱到强的过程。

给第二段取个名字?

(老虎下山,老虎找食物……自由发言,意到即可)

欣赏第三段:

真可惜,老虎什么也没找到,它很难过,它发怒了,听!

这时他又在干什么了呢?

在磨牙

老虎磨牙的速度怎么样?

比较快

这段音乐强还是弱?

磨牙的速度快,音乐强,老虎的心情怎样?

愤怒。

给这段我们取名字——老虎磨牙

这首乐曲就叫老虎磨牙,是陕西有名的打击乐合奏。

这首乐曲的主要演奏乐器是——鼓。

五、探索

小组讨论:

磨牙的声音是怎么演奏出来的?

教师演示鼓的刮奏并介绍刮奏。

老虎磨牙这首曲子就是用了刮奏。

小组学习刮奏,展示,交流。

六.完整欣赏

再次欣赏《老虎磨牙》。

可以边听音乐边模仿老虎表演。

七、小结

老虎今天认识了这么多小朋友,很高兴,它想唱起歌,跳起舞跟大家说再见了!

下课。

《拥军花鼓》

1、通过欣赏历史歌曲《拥军花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歌曲通过边区人民载歌载舞庆丰收来表达对党对解放军的深厚感情。

2、学跳十字秧歌舞步。

3、指导学生用活泼、甜美的歌唱《小小音乐会》第一段。

学会唱《拥军花鼓》。

学会秧歌十字步。

一、学生听《拥军花鼓》的音乐,自由做律动进入教室。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拥军花鼓》。

1、初听后要求学生听出歌曲的内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复听,要求学生边听边看书,想象出敲锣打鼓时的热闹情绪,并能讲出这首热烈欢快的乐曲它所表现的气氛,宜用红色还是蓝色表示。

四、学跳秧歌十字步。

秧歌舞是我国汉族流传很广的民间舞蹈,秧歌的特点是热烈、豪放、动作优美。

五、小结。

《大海啊,故乡》

1、能够有感情的演唱《大海啊,故乡》,表现对大海、母亲、故乡的真挚情感。

2、欣赏关于大海的多种艺术作品,了解优秀的作曲家、诗人,感受他们作品中对大海的艺术形象,体验作品蕴含的真实情愫,并能用优美的声音歌唱大海。

能充分运用力度、情绪的变化,深情演绎歌曲。

典型的节奏型。

一、导入新课:

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是海浪声。

是啊,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但是海上还有一些战士,他们在海上航行,保卫我们的祖国,对海军来说,大海就是故乡的声音。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海,学习《大海啊故乡》这首歌。

二、授新课:

《大海啊,故乡》。

(播放音乐)

1、仔细聆听,听完说说这首歌曲情绪如何?

速度是怎样的?

(速度稍慢、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