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4688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docx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

关于下达《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通知

吉林援建垭口山隧道01标项目部、02标项目部、总监办:

为了进一步规范两个标段防水板铺设工艺,提高防水板的铺设质量,保证本项目的工程质量,满足本项目的高标准的建设要求,现下达《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请各参建单位按以下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一、本规定结合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F60-2009)中的相关规定,对进一步加强本项目的防水板施工质量和管理有重要作用必须严格执行。

二、参建的施工、监理单位应紧密结合本项目的工程实际特点,严格按照本规定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实施工作落实到位。

三、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定进行作业,使防水板铺设工艺有突破性提高,杜绝施工缝、沉降缝通病的发生。

三、执行过程中,请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及时将需改进和补充意见反馈给吉林省交通厅对口支援黑水县恢复重建办公室工程部。

本标准由吉林省交通厅对口支援黑水县恢复重建办公室工程部负责解释。

 

二○一○年四月一日

附件

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

一、一般规定

1.为了规范本项目的防水板施工工艺,保证防水板的施工质量,制定了本技术规定。

2.本项目采用了复合式衬砌,在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设置了防水层。

防水板和土工布的选材、铺设工艺和质量标准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防水板的铺设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1~2个衬砌段落长度,并与开挖工作面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铺设完防水板地段应采用可靠的保护措施防止损伤防水板。

4.防水板铺设应采用专用台车(架)铺设,台车(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防水板铺设专用台车(架)宜采用轮轨式

2)台车(架)前端应设有检查初期支护表面及二次衬砌内轮廓的钢架,并有整体移动(上下左右)的微调机构。

3)台车(架)上应配备能够到达隧道周边任一部位的作业平台。

4)台车(架)上应配备辐射状的防水板支撑系统。

5)台车(架)上应配备提升防水板的卷扬机和铺放防水板的设备。

二、基面处理

在铺设防水板前应对基面(初期支护)表面的渗漏水、外露突出物以及表面凹凸不平处进行处理,以保护防水板不受损伤。

1.渗漏水点应采用注浆堵水或排水半管等将水引入纵向排水沟。

2.对于基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管头、钢筋头、螺杆钉头等突出物应予以切除后妥善处理。

a钢筋网等突出部分,先切断后用锤铆平,抹砂浆。

示意见下图。

b有凸出的管道时,切断、铆平后用砂浆填实封平。

示意见下图。

c锚杆有凸出部位时,螺头顶预留5毫米切断后,用塑料帽处理。

示意见下图。

d补喷混凝土使其表面平整圆顺。

3.基面应平整,无空鼓、裂缝、松酥,表面平整度应符合下式要求,否则应进行喷射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浆找平处理。

D/L≤1/10

式中:

L—基面相邻两凸面间距离(L≤1米)

D—基面相邻两凸面间凹进去的深度

三、材质检验

1.防水板使用前先检查每卷是否有合格证,然后再进行直观上的检查,检查内容有:

厚度、吊带、表面有无砂眼等。

2.防水板材质必须经驻地监理和项目部试验工程师共同现场取样检测。

3.防水板、土工布规格、各项材质指标符合设计要求,EVA防水卷材符合GB18173.1—2006标准,无纺土工布符合GB/T17638-1998标准。

四、防水板铺设工艺

1.防水板铺设包括铺设准备、防水板铺设、防水板焊接、质量检验等环节。

其工艺流程见下图:

 

2.防水板的铺设准备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洞外检查防水板材料质量,技术指标要符合设计要求。

2)对检验合格的防水板,用特种铅笔画出焊接线及拱顶分中线,并按每循环设计长度截取,对称卷起备用。

3)铺设防水板的专用台车就位。

防水板放在台车的卷盘上。

4)铺设前进行精确放样,进行试铺后确定防水板的一环尺寸,尽量减少接头。

5)在铺设基面标出拱顶线,画出每一环隧道中线及垂直隧道中线的横断面线。

3.防水板的铺设应采用专用台车将整幅防水板从拱顶向两侧边墙悬挂进行。

下部防水板应压住上部防水板,铺设松紧应适度并留有余量。

实际铺设长度与实际初期支护基面弧长比值为10:

8,以确保混凝土浇筑后防水板表面与基面密贴。

4.防水板的固定应采用电热压焊器热熔土工布热塑性垫圈,使防水板和热塑性垫圈熔化粘为一体。

加固后的防水板用手上托或挤压,防水板不会产生绷紧或破损现象,以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与初期支护表面密贴。

防水板固定见下图:

5.防水板的搭接要符合下列规定:

1)两幅防水板的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分段铺设的防水板的边缘部位至少预留60cm的搭接余量,并对预留边缘部位进行有效的保护。

2)热合机不易焊接部位可采用手持焊枪焊接,并确保搭接质量。

3)防水板接缝要与衬砌的施工缝错开1~2米。

6.隧道紧急停车带处衬砌大小断面衔接时,堵头墙与衬砌会形成阴角和阳角衔接。

对阴、阳角处防水层铺设按下图施做。

 

1)阴角时防水层施作:

防水板弯折前的搭接边L大于弯折后的焊贴边I,为使弯折后搭接平展,可在弯折前分成n段并于分段处剪成口宽为(L-I)/n的三角形缺口,则弯折后缺口能平展闭合,达到平顺焊接防水板的目的(示意见下图)。

2)阳角时防水层施作:

防水板弯折前的搭接边I小于弯折后的焊贴边L,为使弯折后搭接平展,可在弯折前分成n段并于分段处剪成一条缝,弯折后缝边张开口宽为(L-I)/n的三角形缺口,达到平顺焊接防水板的目的(示意见下图)。

7.防水板的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时,接缝处必须擦洗干净,且焊缝接头应平整,不得有气泡褶皱及空隙。

2)应由专业人员负责防水板的焊接以保证焊缝质量。

热焊机操作手应经过专业培训,并且人员相对固定。

3)开始焊接前,应在塑料片上试焊,以掌握焊接温度和焊接速度。

4)防水板的焊接应采用双焊缝,以调温、调速热楔式自动爬行热合机热熔焊接,细部处理或修补可以采用手持焊枪焊接。

自动爬行热合机有“温度”和“速度”两个控制因素。

焊楔温度高时,焊机行走速度应快,焊楔温度低时,焊机行走速度应慢。

5)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应小于15mm。

6)洞内焊接时,应先将两幅防水板铺挂定位,端头各预留20cm,由一人在焊机前方约50cm处将两端防水板扶正,另一人手握焊机,将焊机保持在离基面5~10cm的空中,以试调好的恒定速度向前行走,中途不能停顿,整条焊缝的焊接应一气呵成。

7)防水板纵向搭接与环向搭接处,除按正常施工外,应再覆盖一层同类型的防水板材,用热熔焊接法焊接。

环向搭接时,下层防水板应压住上层防水板进行焊接。

8)多层防水板焊接时,搭接部位的焊缝必须错开,不得有三层以上的接缝重叠。

9)焊缝若有漏焊、假焊应予补焊;若有烤焦、焊穿处,以及外露固定点,必须用塑料片覆盖焊接。

10)附属洞室处铺设防水板时,先按照附属洞室的大小和形状加工防水板,并与边墙防水板焊接成一个整体。

如洞室成形不好,须用同级别混凝土使其外观平顺后,方可铺设防水板。

8.防水板的保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经铺好的防水板地段严禁用爆破法捡底或处理欠挖。

2)材料、工具严禁在已经铺设好防水板地段堆放。

3)挡头板的支撑物在接触到防水板处必须加设衬垫。

4)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和衬砌台车就位时,应在钢筋保护层垫块外包土工布防止碰撞或刮破防水板。

5)洞内衬砌钢筋接头按设计文件要求采用绑扎,若焊接时火花容易烫伤防水板。

6)浇筑混凝土时应避免混凝土直接冲击防水板,必要时可在混凝土输送泵出口处设置防护板。

避免振捣器与防水板直接接触。

7)对受到损伤的防水板,要在损伤处进行标识,并及时修补。

9.防水板的铺设质量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目测及尺量检查:

a、检查防水板有无烤焦、焊穿、假焊和漏焊。

b、检查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设计。

c、检查焊缝是否均匀连续,表面平整光滑,有无波形断面。

2)充气检查:

防水板的搭接缝焊接质量检查应按充气法检查,将5号注射针与压力表相接,用打气筒进行充气,当压力表达到0.25MPa时停止充气,保持15分钟压力下降在10%以内,说明焊缝合格。

如压力下降过快,说明焊缝不严,用肥皂水涂在焊缝上,有气泡的地方应重新补焊,直到不漏气为止。

每条焊缝均应做充气检查。

防水板焊缝检查示意如下图。

3)对防水板补焊处可采用负压检查的方法(即真空罩)进行检验,如焊缝密封性不合格应进行再次修补直到检测合格。

4)防水板手工焊接可以采用目测方法检查,即观察沿焊缝外边缘是否有溶浆均匀溢出,若有溢出,则需要机械检测。

机械检测方法是用平口螺丝刀沿焊缝外边缘稍用力,检查是否有虚焊、漏焊的部位,若有漏点,应做好标识并及时修补。

5)防水板所有破损修补处都应再次进行质量检测。

五、施工缝和沉降缝防水工艺

1.施工缝设置

1)施工缝的位置、桩号、宽度、防水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

2)边墙纵向施工缝不应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边墙的交接处,而应留置在高出底板顶面不小于30cm,且宜在电缆沟盖板底面以下的墙体上。

3)设置止水条的环向施工缝,宜在端面预留浅槽,槽应平直,槽宽应比止水条宽1~2mm,槽深应为止水条厚度的1/2。

止水条要保证其位置准确、牢固可靠。

4)当墙体有预留洞室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50cm。

5)施工中应保证待贴止水条或预设止水带的混凝土界面洁净。

2.沉降缝设置

1)沉降缝的位置、桩号、宽度、防水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

2)沉降缝的宽度宜在20~30mm,要保证嵌缝密实。

3)沉降缝两侧应平顺、清洁、无渗水。

3.施工缝、沉降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仰拱不设纵向施工缝。

2)先浇筑混凝土表面必须凿毛,并凿除先浇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用水清洗干净。

凿毛时混凝土必须达到的强度:

人工凿毛2.5MPa;风动机凿毛10MPa。

3)纵向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前,应在凿毛后的混凝土面上铺一层厚25~30mm、水胶比较混凝土略小的1:

1水泥砂浆,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设置中埋式止水带,再涂刷水泥净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及时浇筑混凝土。

4)环向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后,按设计要求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再涂刷水泥净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及时浇筑混凝土。

5)浇捣靠近止水带、止水条附近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浇捣的冲击力,避免力量过大而刺破止水带、止水条,同时还必须充分振捣,保证混凝土与止水带、止水条紧密结合,施工中如发现有破裂现象应及时修补。

6)二次衬砌脱模后,若发现施工中有走模现象,致使止水带过分偏离中心,则应适当凿除或填补部分混凝土,对止水带进行纠偏。

4.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止水带应按设计文件要求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止水带与衬砌端头模板正交,以确保止水带安装方向和质量。

中埋式止水带中间空心圆环应与沉降缝中心线重合。

2)止水带的长度应根据设计与施工要求事先向生产厂家定制(一环长),避免施工中的接头。

3)背贴式止水带焊接在防水板上,中埋式止水带固定在端头模板上。

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头模板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

固定止水带时不能在止水带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止水带本体部分,应防止止水带便移,以免单侧缩短,影响止水效果。

4)安装中埋式止水带时,沿二次衬砌设计中轴线间隔0.5m在挡头板上钻一φ8钢筋孔。

将加工成型的φ8钢筋卡由待浇模筑混凝土一侧向另一侧穿入,内侧卡紧止水带一半,另一半止水带平贴在挡头板上。

待模筑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靠中心钢筋拉直,然后弯曲φ8钢筋卡套上止水带,浇注下一环模筑混凝土。

固定止水带的方法见下图。

5)止水带定位时,应使其在界面部位保持平展,不得使止水带翻滚、扭结,如发现有扭结不展现象应及时进行调整。

5.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