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468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小 麦种植沿革.docx

陕西小麦种植沿革

陕西小麦种植沿革

  

(一)种植沿革

  陕西何时开始种植小麦无具体记载,在已发掘的古代文物中也未发现实物遗迹。

《诗经》中有不少反映小麦生产的诗句。

《诗经·周颂·思文》中有“贻我来牟,帝命率育”的歌词,歌词中的“来”指小麦,“牟”指大麦。

《诗经·豳风·七月》记载: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是说麦与豆、稻等同在十月收获。

周代十月正好是农历八月,是春麦收获季节。

说明陕西最先种植的小麦是春麦,最早种植的地区在关中西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秦国在《吕氏春秋》一书的《任地》中记有“其深殖之度,……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是说深耕有利于来年小麦的丰收,证明到了战国时期关中已种冬麦。

在汉代之前,小麦虽然种植很早,但普及较晚。

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上书武帝说:

“《春秋》它谷不书,至于麦禾不成则书之,以此见圣人于五谷最重麦与禾也。

今关中俗不好种麦,是岁失《春秋》之所重,而损生民之具也。

愿陛下幸诏大司农,使关中民益种宿麦,令毋后时。

”(《汉书·食货志》)。

古代称冬麦为宿麦。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下诏令广种冬麦,从此关中种植小麦逐渐有了扩大。

西汉时,关中小麦生产技术已有较高水平。

汉成帝时,氾胜之任议郎,“督三辅种麦”。

他在《汜胜之书》中系统地记述了关中地区麦田施肥、耕地、播种、管理以及收获、贮藏等技术,还总结了“区种麦”,即麦田的区种法,并说“区一亩,得百石以上。

”《晋书·食货志》载:

“昔汉遣轻骑使者氾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

  唐代,由于碾子的迅速普及,小麦面粉加工业随之兴起。

畿辅之地的长安等城市,人多喜食麦面,促进了关中小麦生产的发展。

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地位仅次于粟,粟、麦并提。

唐玄宗(公元8世纪前期)曾在禁苑内种麦千亩。

唐德宗(公元8世纪后期)时曾向长安及附近农民发放麦种多达5万石,小麦在关中地区普遍种植。

  到了明代,小麦已成为关中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据明末成书的《天工开物》载:

“四海之内,燕、秦、晋、豫、齐、鲁诸道,蒸民粒食,小麦居半,而黍、稷、稻、粱仅居半。

”是时关中平原的蒲城、渭南、富平、澄城、合阳、临潼及宝鸡、凤翔等县均为小麦主产县。

明神宗万历九年(1581)编写的《万历会计录》记载:

这些县每年交纳税粮均在3万石以上,最多的是蒲城县交纳7万石以上,其中小麦占大部分。

  清代,关中小麦生产和栽培技术均有发展。

清道光年间,陕西三原县杨秀元在其所著《农言著实》中对小麦播前整地、上底粪、播种、麦田管理(如锄麦、碾麦、耱麦)及收获、脱粒、晒藏等均有详尽的记述,其基本技术流传至今仍广为应用。

民国时期以至新中国成立后,小麦一直是陕西主要粮食作物,种植品种,栽培技术,都有不断的改进和提高。

  

(二)小麦生产

  陕西除陕北有少量春小麦外,基本上都种植冬小麦。

民国时期,全省小麦生产较之清代末期有了较大的发展。

据《第四次农商统计表》载:

民国3年(1914)陕西小麦种植面积已达1434.1万亩,总产小麦13.1亿斤。

民国13年至18年(1924—1929)的6年间,平均每年小麦种植面积为1367.2万亩,年均总产小麦22.3亿斤,平均亩产164斤。

  民国20年到25年(1931—1936),全省每年小麦种植平均1309万亩,年均总产小麦19.8亿斤。

抗日战争爆发后,陕西处于大后方,人口增加,粮食供需矛盾日趋严重。

据陕西农业改进所估计,在正常年份,全省粮食差额在10亿斤左右,其中小麦占主要部分。

民国29年(1940)成立陕西省小麦增产督导团,加强小麦生产工作。

当时,陕西境内从事研究改良小麦品种、繁殖、推广工作以增加小麦产量为主的农业机构有金陵大学西北农事试验场、农林部西北推广繁殖站、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场、西北农学院农场等。

一大批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和小麦专家,如西北农学院教授沈学年、陕西农业改进所所长李国桢、陕西小麦增产总督导团副总督导蒋德麒等均参与陕西小麦增产工作。

农业科研工作者培育出了小麦优良品种,如陕农7号、西北302、大荔52号、西北站2号等,在关中推广数百万亩。

从民国25年到34年(1936—1945)的10年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年均1601.7万亩,占作物种植面积的40%,占夏粮种植面积的67%,平均亩产125斤,年均总产21.0亿斤。

到民国35年(1946),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增至2064万亩,总产26.9亿斤。

民国38年(1949)小麦种植面积达到2331.4万亩,总产小麦26.7亿斤。

但各地区之间有差异。

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土壤肥沃,有灌溉条件,耕作精细,产量较高。

渭北高原及陕北丘陵地区地广人稀,雨量缺少,土壤瘠薄,耕作粗放,小麦产量较低。

  小麦是陕西城乡人民历来最喜爱的细粮。

据中央农业实验所民国31年至33年(1942—1944)3年调查:

全省人均每年消费小麦293.7斤,全年共需小麦27.9亿斤,按全省常年小麦产量尚差6亿斤左右。

在全省粮食消费总量中,小麦占46.4%。

主要用于群众的口粮,约占小麦总消费量的84.5%,家畜饲料(麸皮)占1.1%,种子占10.7%,其它杂用占3.7%。

加工制粉,农村普遍采用石磨。

用小麦面粉作成的食品种类很多,尤以馒头、面条居多。

省内名贵小麦食品有岐山面,乾县“锅盔”,兴平“干馍”、“云云馍”,三原“疙瘩面”,蒲城“蒸馍”以及各地的“油塔”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从1949年到1985年,陕西小麦生产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1949—1957年

  1949年陕西全境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旧的生产基础上,一方面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上的困难,一方面号召农民改进小麦生产技术。

1951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对小麦生产采取了“积极改进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适当扩大种植面积”的方针,鼓励农民大力增产小麦,并从经济上、技术上予以支援,使小麦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

到1956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2331.4万亩扩大至2501.1万亩,增长7.3%;小麦总产量由1949年的26.7亿斤增至46.8亿斤,增长75.3%;小麦亩产由1949年的120斤增加到187斤,提高55.8%。

在此期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每年平均在2300—2500万亩。

主产小麦的关中地区麦田面积约占全省麦田面积的68%,陕南占17%,陕北占15%。

这一阶段,陕西在恢复与发展小麦生产上采取的重要政策和措施有:

  

(1)加强生产计划性。

从1951年开始制订小麦生产计划,第一次提出了小麦生产的计划指标。

1952年和以后的几年中,还制订了下年度的增产计划、技术指导纲要、方案等,并逐级下达,层层布置,发动群众,贯彻实施。

  

(2)培养典型,总结经验。

陕西省人民政府农林厅1951年派农业技术人员总结了韩城县史安福水地小麦平均亩产810斤的丰产经验,号召在全省小麦产区推广。

1952年制订了小麦丰产典型培养实施方案,选定兴平、武功、华县、城固、黄陵5个县为全省小麦丰产重点县。

这些县又分别制订小麦丰产乡、村、组的具体计划,广泛开展学习小麦丰产技术,推广新经验。

1953年,上述5个县中除黄陵县小麦单产为160斤外,其余4县小麦平均亩产均达240—320斤。

1954年扩大了丰产田面积,当年有5个县(市)小麦平均亩产达到300斤。

1955年春虽遭受了5个多月的干旱,全省仍有7个县的小麦平均亩产250斤。

1956年有9个县(市)的小麦亩产在300斤以上。

在丰产运动中,历年都涌现出许多丰产单位与个人,如兴平县窦马乡、户县农场、武功县刘家洼村等,都成为当时全省的小麦丰产典型。

  这些丰产典型,既教育了干部群众,树立了增产信心,又推动了全省小麦种植技术的改革,提高了小麦产量。

主产小麦的武功县连年小麦获得大面积丰收。

1950年全县2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160斤,1951年233斤,1952年200斤,1953年260斤,1954年提高到297.8斤,1956年达到310.9斤。

从这些丰产典型中总结出合理倒茬、推广良种、条播密植、积肥施肥、整地保墒等各项技术措施和经验。

1956年5月,农业部组织由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甘肃、山西、湖北、四川、广西等10省、市组成的小麦参观团来武功、长安等县现场参观,学习小麦大面积增产经验。

  (3)奖励小麦丰产。

从1950年起,在全省开展了农业丰产竞赛,在小麦产区,进行了小麦丰产评比奖励。

1951年至1954年受到小麦丰产奖励的有6个农场、7个县、22个乡、41个村、56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77个互助组和88个农户。

这些单位和个人在小麦丰产运动中起了带头作用。

  (4)加强技术指导工作。

结合农事季节,编印技术教材,组织培训、参观,广泛传播小麦生产经验,并逐步建立农业技术机构。

1952年向全省138万多人传授了小麦丰产技术。

1954年在80多万农村干部、劳动模范和积极分子中传授了深耕保墒、选用良种、适当密植、增施肥料、合理灌溉、防治病虫等小麦丰产技术。

  2.1958—1965年

  1958年“大跃进”中,小麦生产受到了浮夸风、瞎指挥的影响。

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在西安召开全省小麦千斤会议。

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地、县的专员、县长和部分农业劳动模范,并邀请河南省小麦高产队的代表介绍经验。

会上,一些劳模发出倡议书,提出1959年小麦亩产计划5000斤、6000斤、1万斤的高产指标,有的甚至提出几万斤,说什么“给我一锥田,包打万石粮”,浮夸之风几乎无人敢于公开抵制。

个别敢于否定或抵制者,被斥之为“右倾”。

会议最后提出:

1959年全省小麦2400万亩,计划跃进指标平均亩产400斤,千斤小麦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创造6000斤以上的高产纪录。

而1959年全省小麦实际平均亩产仅为167斤。

1961年全省2479.7万亩小麦,总产27亿斤,平均亩产109斤,降至50年代的最低水平。

  1964年8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在武功县杨陵区召开了全省小麦生产会议,省长李启明主持会议。

会上分析了“大跃进”中陕西小麦产量下降的原因,拟订了《关于迅速提高全省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几个重要问题的意见》,要求尽快赶上最高年(1956)的小麦产量水平。

根据会议决定,调整了小麦生产布局,压缩复种指数,逐步倒顺茬口。

在全面贯彻小麦各项增产技术中,比较突出地抓了土地基本建设、增施肥料以及推广抗条锈病的高产良种等措施。

1965年全省2408.7万亩小麦,总产44.4亿斤,平均亩产185斤,基本恢复到1956年大丰收的小麦单产水平,比1957年增产35.0%。

  3.1966—1976年

  “文化大革命”初期,小麦生产再一次受到干扰破坏。

1968年全省小麦总产下降到39.6亿斤。

  1970年,国务院北方农业会议后,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召开了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动员农民群众兴修水利、深翻改土、广开肥源、修整梯田,小麦生产有了回升。

1971年全省小麦总产52.8亿斤,单产232斤,超过了1956年的小麦产量水平。

  1972年8月,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召开了全省小麦丰产经验交流会,号召开展小麦丰产运动。

9月小麦播种时,宝鸡市在岐山、凤翔、宝鸡3个县办起了25万亩旱地小麦丰产田。

1973年丰产方小麦平均亩产393斤,比一般麦田增产20%。

  1973年,农业部在河北省石家庄召开了全国小麦生产会议,提出在北方大抓小麦生产,把增产小麦列为增产粮食的重要战略措施。

会后,陕西省革命委员会制订了小麦增产的各项措施,确立了小麦在粮食作物中的主导地位。

1975年5月陕西参加了农业部在河南省新乡地区召开的小麦重点地区现场观摩会议,贯彻了会议提出的主要措施,学习了先进经验,1976年全省小麦亩产达到266斤,比1973年增产43%。

  这10年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在2300—2400万亩之间。

其中水地小麦约800万亩,旱地小麦1500万亩以上,正茬麦占50%以上。

关中主要产麦区,小麦面积有1600多万亩;陕南的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区小麦面积在350万亩以上;陕北的延安、榆林两个地区小麦面积为300万亩左右。

过去陕北小麦多种在山坡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