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4629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docx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2015-2020)

为加快我院在省内同类院校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品牌高职院校建设步伐,进一步落实培养面向区域、行业发展和经济转型需求的为文化产业服务的现代影视传媒类技术技能人才,构建终身学习的职教体系,把学院建设成为影视传媒文化氛围浓厚、办学特色鲜明高职院校,根据《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教育事业发展规(2015-2020)》,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就未来六年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规划如下:

一、我院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评建以来,在学院董事会的大力支持下,我院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令人一定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结构趋于合理、特长较为齐全、业务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为我院教育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学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评建以来,我院大力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晋升看能力、收入看绩效”的用人机制。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了“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

大力加强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和培养人才中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2、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进一步提高

学院办学以来,因种种原因,面临教师数量不足、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高职称教师不多等情况。

评建以来,学院采取各种措施抓教师的培养、培训和业务能力,从思想上号召全体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勤奋工作,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圆满地完成了教学和科研任务;从政策上激励教师在职修学历、专业技能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深造;从手段上采取以老带新、开展公开课、示范课、说课、讲课,帮助年青教师的成长。

通过这些措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为学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教师队伍总量大幅度提高

评建期间,我院在人才开发、培养、引进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技能、高职称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我院现有专任教师152名,兼职教师41名,双师素质比达到32.89%,生师比1:

17.96。

随着我院内部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促进了教育人才资源的有效利用,教师队伍总体上趋于稳定,保证了学院教育发展的基本需要。

4、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历层次趋于合理,逐步优化。

⑴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取得明显成效,队伍结构逐步趋向合理,中青年教师成为学院师资的主要力量。

⑵教师职务结构不断优化,全院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教师39名,讲师(含工程师)55名,助教38名。

⑶教师的学历层次有较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改善了学院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结构。

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名;海归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54名。

⑷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全院大多数教师掌握了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和使用普通话教学,一大批中青年骨干教师有企业行业工作经历或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校内外实训场所开展“一体化”项目导向教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培养基本满足了有人单位需要。

⑸教师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办学以来,全院教师和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积极发表论文及出版专著、教材,多次获得省、市、行业奖励。

(二)面对新的形势,教师队伍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在取得较大进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如下问题和困难:

1、教师数量不平衡,个别专业专任教师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2、双师教师的行业影响力、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3、教师中具有高级职务的偏少,教师职务结构还有待优化;

4、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较少,专业带头人不足;

5、教师男女、年龄结构比例还不是很合理;

6、学院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有待完善和健全。

二、未来六年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未来六年,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院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重点,遵循总量、质量和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健全促进我院教师资源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和优秀人才成长的有效机制,努力建设一支结构优化、数量足够、素质良好、富有活力、适应学院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二)未来六年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目标

1、制度建设目标

严格按照《教师法》、《高等职业教育法》及其配套法规,制定和完善加强我院教师队伍建设管理的相关政策,依法落实学院用人自主权,依法管理教师队伍,依法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2、总量与效益目标

根据学院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院2015-2020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保证学院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生师比达到16:

1;专业课教师中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

1;双师素质教师达到中青年教师的60%。

3、能力素质目标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具备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开展应用性研究和创作发明的能力;具有了解专业前沿,有一定行业影响力,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能力;掌握现代化研究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中青年骨干教师在教学中具有熟练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能力。

4、结构目标

⑴进一步优化职务结构

全院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的人员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达到40%左右。

⑵大力提升学历(学位)层次

到2020年各教学系(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的教师比例要达到60%左右,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的比例达到10%。

⑶努力改善学缘结构

严格控制学院教师学缘的“近亲繁殖”,具有校外教育经历的教师要达到教师总数的60%以上,省外高校毕业教师达30%,控制留校生的比例和数量。

⑷学术梯队建设目标

到2020年,通过重点支持、培养和引进,培养20名在国内外、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中青年专家,带动特色专业达到和保持国际先进、国内一流水平,他们中的突出者,成为有影响的行业大师、教学名师。

⑸待遇与保障目标

努力提高学院教师的实际收入,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试行年金制;加速推进员工福利房建设项目的实施,落实和完善各项福利政策;为骨干员工购买商业补充保险,以解除员工后顾之忧。

三、未来六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一)以师德师风教育为核心,全面提高我院教师综合素质

1、加大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壮大工作队伍,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将学院师德师风建设职责划归学院党委宣传部,保证此项工作人员有人管理。

同时,明确分工,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分别纳入教务、学工等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系部,责任到人。

2、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

树立“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观念,倡导“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身教重于言教”育人理念,树立“互帮互助、团结和谐”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

3、继续加强对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的宣传教育,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教师的政策水平和政策分析能力,使教师能够正确理解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坚持正确的教育方向。

4、严格按照党章要求,推荐和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提高其责任心和政治使命感,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使教师党员人数达到40%,用党组织的力量推动学院教师队伍的健康成长。

5、加强教师的法制教育。

以学习、宣传《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广大教师能自觉依法执教,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管理和教育学生。

6、加强学术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教育,使教师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以及良好的思想情操。

(二)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壮大教师队伍

学院引进人才时要结合学院专业建设和专业调整的需要,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壮大教师队伍数量,提高专任教师在教职工中的比例,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提高用人效益。

1、严格把好教师“入口关”

按照《教师资格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从2015年起,新聘教师原则上应有硕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其主要措施包括:

⑴大力吸引高层次优秀人才

学院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和完善“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人才引进机制,保证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和培养合格人才所必须的师资数量和质量。

⑵积极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鼓励实行专兼职结合、开放式的教师选用模式,学院坚持与产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联合与协作,选聘更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学院通过课程项目合作、专业建设合作等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校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从而达到省内外、国内外校际教师资源共享,基础课、公共课及部分专业课教师实行校际间互聘;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拓宽学院教师来源渠道,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益。

2、大力加强专业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在学院内推行实施以特聘教授、创新人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专业技术骨干培养等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强校”工程,重点做好中青年专业带头人及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的引进和培养,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思想品德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成就显著,具有现代职业教育观念,开拓创新能力强,有组织协调能力的专业带头人、优秀拔尖人才、行业专家和教学名师。

⑴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他院校现有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作用。

因学院属新建民办普通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教师资源相对较少、业务能力急需提高,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它高校现有学术技术带头人作用,聘请其到校指导学院工作、培养青年教师。

同时,利用学院的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力度吸引省内外专家指导学院工作、参与学院管理,从而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院质量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带动我院教师队伍教学、应用性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使我院的产学研迈向更高层次,从而提高我院的竞争力。

⑵实施“青年骨干教师学位提升计划”。

积极鼓励和支持学院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每年选拔一些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骨干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选拔一些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突出贡献的教师深造。

⑶利用政策为引导,加强“双师”素质培养,对已取得双师资格的教师,学院继续鼓励教师进行专业和实践技能提高,至2020年,高级技师达20余人,技师达30人,具有双师资格的教师占中青年教师60%。

⑷以应用性研发和专业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行应用性研发项目和专业建设招标制。

通过项目研发、专业建设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优秀人才到我院从事教学和研发工作,带动学院重点专业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促进专业梯队的快速成长。

大力鼓励和支持学院教师争取国家各部委的课题,对获得国家项目的教学部门、人员在研发环境、经费、助手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通过完成国家级项目,提高学院的研发水平和教师的业务水平。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营造人尽其才和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机制。

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内部管理体制。

完善内部机构和岗位设置,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晋升看能力、收入看绩效”的用人机制,促进教育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⑵大力整合教育人才资源。

建立集团与学院、学院与学院、学院与社会之间人才资源共享机制,积极推进集团与学院之间互聘、联聘教师,帮助解决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