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3767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6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导引Word格式.docx

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列宁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

背景

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它产生了诸多弊端。

内容

农业

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之后,余粮归自己支配。

工业

除大型企业外,中小企业允许私人和外国企业经营,允许多种形式经济成分并存。

商业

除生活必需品外,恢复自由贸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

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战前1913年的水平。

为后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苏联建立

1922年底正式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创始国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外高加索。

斯大林的探索

工业化

方针

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加快工业化速度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完成

1928~1937年执行的前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成就

形成较完备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特点

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独立自主完成的。

农业集体化

目的

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运用了行政强迫的手段,采取了消灭富农的政策。

到1937年基本完成。

新宪法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根本改变。

标志

标志着苏联已成为“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标志着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形成。

斯大林模式

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缺乏群众监督。

高度计划,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认市场的作用。

评价

积极

适应了当时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内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

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工业化初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

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经济发展没后劲。

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国家从农民身上索取过多,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二)剖析重、难点

1.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经济上,在帝国主义国家中,俄国的经济基础最薄弱,缺少资金,市场狭小,技术落后,国际竞争力弱,工业生产总值排在资本主义世界末尾。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改革不彻底,虽然农奴已成为自由人了,但在经济上仍然贫困,由此难以形成完善的国内市场。

农奴主得到了一大笔土地赎金,但是由于国内投资环境不好,观念上又跟不上潮流,进行投资的不多。

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资金和技术上的对外依赖性很大,这一切都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国家中经济发展最为缓慢的。

政治上,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依然保持着落后的沙皇专制制度,民主化程度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最低。

再加上地域辽阔、交通落后、物质基础差,使得俄国沙皇政权的政府组织能力和统治能力,也处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最低水平。

社会矛盾方面,俄国民族众多,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被人们称为“民族的监狱”。

俄国工人阶级身受双重压迫,生活状况处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最低水平,所以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特强。

农民阶级虽然获得人身自由,但生活状况依然恶劣,也迫切要求进一步改变现状。

资产阶级对农奴制改革后的经济发展环境的恶劣,政治统治的独裁、专制也强烈不满。

这些情况都造成俄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也十分尖锐。

这一切也使俄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政治最不稳定、最易发生社会革命的国家。

总之,俄国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政治、经济、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处在一种最脆弱的地位。

而这种情况对于无产阶级革命来说,则是一种有利因素。

2.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及其与十月革命的关系

二月革命推翻了封建性的沙皇专制政权,这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性任务。

而这次革命的上层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革命后,中央政权被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掌握。

所以,综合起来看,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关系主要体现在:

二月革命为十月革命做了重要的准备。

首先,它使俄国旧的统治机器在实力和能力上进一步被削弱。

其次,革命中的基本力量──工人和革命士兵,在革命中经受了锻炼。

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考验和锻炼,并积累了宝贵的政治经验。

此外,革命后成立的工兵苏维埃政权,使无产阶级能够利用它在基层的权力,为后来的革命做了许多必要的准备工作。

这些都为十月革命的爆发和成功,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与结束

这种局面的形成,是俄国特殊国情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暂时现象。

特殊国情是指,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造成资本主义不够发达,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建立普遍政权组织的基础。

特殊历史条件是指,二月革命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突然性,资产阶级还没有做好建立广泛基层政权的准备。

此外,旧军队大多在前线,而且对这个新政权的态度还在摇摆不定,资产阶级还无法掌握军队的领导权。

因此,使资产阶级难以在短期内对工兵苏维埃政权进行镇压。

而无产阶级也没有做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准备,暂时接受了这个政权的存在。

所以,这就形成了一种在敌我力量暂时平衡情况下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历史现象。

但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存在。

因为两个政权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冲突的,追求的政治目标也是根本抵触的,不可能长期和平共处。

一旦这种特定的平衡局面发生变化,这种局面就会改变。

这种平衡被打破的标志是“七月事件”的发生。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动用军队残酷镇压人民,而且开始大规模逮捕和杀害布尔什维克领导人,捣毁工兵苏维埃政权,使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最终被打破。

4.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

首先,我们应该对其充分肯定,因为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历史的必然性。

在革命刚刚胜利、无产阶级的新生政权还没有巩固的物质基础的条件下,在国内外反动派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危及苏维埃政权安全的危急关头,苏维埃政府只能采取这样的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集中有限的财力和物力,来满足国内战争的物质需要,确保最终战胜强大的敌人。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一政策中包含的错误成分。

主要是当时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忽视了这一政策中那些不符合经济规律因素的消极作用,许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大大超出了战时的需要,甚至幻想把这一政策用于向社会主义、甚至是向共产主义的过渡。

由于这些做法完全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结果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引发了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总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帮助布尔什维克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同时,也让新政权付出了重大代价。

5.关于新经济政策的评析 

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措施是实行粮食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引发的最大问题就是余粮收集制,它不仅引起越来越严重的粮食危机,还有破坏工农联盟的危险。

因此,新经济政策的制定,首先要考虑出台合理的粮食政策。

粮食税的作用:

粮食税执行后,不仅极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摆脱了粮食危机,还极大地改善了工农关系,巩固了苏维埃政权的基础──工农联盟。

粮食问题解决了,人民的温饱解决了,工农联盟巩固了,其他方面的经济、政治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新经济政策的总体特点:

在充分认识俄国国情的基础上,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由此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是无产阶级国家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模式和经营方式,以发展商品经济,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意义:

从现实看,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摆脱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苏俄的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战前水平。

工农联盟也得到了改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从长远看,表明了布尔什维克党已经对俄国的国情有了初步的清醒认识,对发展经济的基本规律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开始探索在利用市场经济的某些手段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强大经济基础,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6.关于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从历史上看,斯大林体制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基本相适应的,是符合当时苏联国内外政治形势需要的。

从现实上看,这一体制在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工业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以及在卫国战争中,都显示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其结果不仅把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农业国,在短期内发展成为位居世界第二位的工业强国和公认的军事强国,而且保证了在卫国战争中,战胜工业强大、军事一流、组织高效的法西斯德国。

但也要看到,该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表现在政治上缺乏应有的民主和法制,缺乏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严重,造成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上,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从长远看,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阻碍了经济的健康、持久的发展。

更为深远的影响的是,长期僵化地坚持这一体制,抵消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停滞埋下了隐患,成为苏东剧变的深刻历史根源,也给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学法指导

如何客观、全面、辩证地评价历史问题?

对于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从时间上看,不仅要看当时的后果,更要看此后的长远影响。

比如新航路的开辟,从当时来看,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当时对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积累。

而从长远来看,它逐渐地使世界连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最终带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

又比如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的积极作用主要发挥于反对国外武装干涉的特定时间内。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国内战争和反外国武装干涉斗争的结束,它的消极作用则越来越明显,所以,从长远看,它并不是一项最理想的政策。

又比如斯大林模式,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和工业化过程中其积极作用突出;

而从长远看,其消极作用更大,特别是二战以后,不仅影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影响了东欧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发展,并成为苏东剧变的主要历史根源。

从空间上看,不能孤立地对历史事件做出评判,而要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全面地去看。

比如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在于促进了英国的历史转折,也不仅局限于创造了更高的生产率。

还要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还具有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加剧资本主义工业国的对外扩张和工业国之间为争夺市场和原料地之间的斗争、加剧国际局势的紧张等更广泛的社会以及国际影响。

从正面与反面的辩证关系来看,不要单纯、绝对地看待事物,一定要多角度、辩证地去看。

比如,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

另一方面,也给人民革命提供了有利机会,特别是像俄国这样的国家,机会更加突出。

列宁正是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辩证认识,做出了战争将引起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胜利的重要论断,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第二单元知识导引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巴黎和会

召开目的

直接目的:

为了宰割战败国,瓜分战利品。

根本目的:

对战后世界重新安排,确立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

控制会议的三巨头

参加会议共27国,但操纵会议的是英国首相劳合·

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这“三巨头”。

凡尔赛和约

领土

问题

法国收回普法战争中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

德国承认奥地利的独立,并不得与其合并。

军事问题

禁止德国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不得拥有空军,陆军人数不得超过10万人;

莱茵河东岸50公里范围内为非武装区,德国不得设防。

殖民地问题

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原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一切权益转移给日本。

赔款

另外设立赔款委员会,另行确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和方式。

凡尔赛体系

《凡尔赛和约》与协约国同奥、匈、土、保分别签订的和约一起构成。

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国际联盟

来历

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正式提出。

成立

根据《凡尔赛和约》的相关规定,1920年在日内瓦正式成立。

实质

由于美国未参加,它成为英法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华盛顿会议

召开

巴黎和会仅调解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在亚太的矛盾仍尖锐,美日矛盾成为这一地区的最主要的矛盾。

主导国

美国、英国、日本。

主要内容

四国协定

英、法、日、美四国签署,英日同盟寿终正寝。

五国条约

规定英美日法意五国主力舰比例为5∶5∶3∶1.75∶1.75。

九国公约

宣称“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

实质:

确认了门户开放政策,为美国扩张提供了方便。

日中协定

日本被迫归还山东,中国的主权得到了部分恢复。

华盛顿

体系

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在亚太地区的新秩序,构成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但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2.经济大危机

繁荣与危机

相对繁荣

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繁荣时期。

繁荣背后潜伏危机

人民的消费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引起生产过剩。

过度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刺激消费,加剧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过分的股票投机,使股价虚高,加剧了金融的风险。

最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无法避免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危机新特点

时间长

1929~1933年,共5个年头,超过了以往危机。

范围广

地理范围广:

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行业范围广:

从金融业开始,波及到工、农、商等经济部门。

破坏性大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贸易总额减少2/3。

深远影响

经济危机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国际局势紧张,一些国家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以缓解危机。

美国罗斯福新政

前任政府采用传统缓解经济危机的办法,无任何实际效果。

(重点)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使经济恢复有了资金保证。

(核心)调整和恢复工业:

颁布了《国家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规章,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此外,政府还举办大型公共工程,以工代赈,拉动消费,增加就业。

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销毁过剩农产品,损失由政府给予补贴。

在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前提下,国家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

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通过局部调整生产关系,以消除经济危机。

大大缓解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管理得到加强。

阶级矛盾得到缓和;

避免了美国的法西斯化;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得到了调整、巩固和发展。

影响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后来被许多国家所仿效,影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局限

它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3.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西

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经济危机对战败国,特别是经济脆弱的德国打击特别大。

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锐减。

社会

经济危机使阶级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在民主制度下已无法解决现有矛盾,寻求建立集权统治缓解危机。

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纳粹党,利用人们的不满趁机崛起。

通过欺骗宣传(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骗取人民的信任。

还得到了军队和垄断资产阶级的支持。

夺权

1933年,纳粹党在大选中获胜,党首希特勒成为新政府总理。

不久,希特勒又攫取总统权力,集总统和总理大权于一身,称为元首。

纳粹党夺取德国政权,标志着世界战争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内外政策

制造国会纵火案,进而解散一切工会和政党,实行独裁统治。

强化专政机器,打击、迫害反法西斯和进步人士。

加强思想控制,毁灭人类先进的思想、文化成果。

掀起大规模迫害犹太人的狂潮。

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准备发动侵略战争。

意大利法西斯的建立

战后经济衰退,政治混乱,中央政府瘫痪,工农运动高涨。

墨索里尼组织法西斯政党,1922年向罗马进军,夺取政权。

政策

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企图恢复罗马帝国的疆界。

日本法西斯政权建立

由于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受经济危机对打击非常大。

法西斯势力篡权

法西斯势力集中在军部,通过恐怖手段逼迫政府法西斯化。

军部内少壮派发动的“二二六政变”虽失败,但军部控制了新政府。

新政府加紧对外侵略的准备,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侵略

1931年侵略中国东北,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法西斯结盟

1937年,德、意、日结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轴心国集团”)。

“轴心国”集团的形成,使世界大战的爆发为期不远了。

第三单元、知识导引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

二战爆发的背景

德国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纵容德国的侵略。

这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此后,德国先后占领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以及包括法国在内的许多西欧国家。

英国遭到猛烈轰炸。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作战。

二战的扩大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标志着二战扩大。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及反法西斯国家的协同作战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国际反法西斯国家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7月,德军分兵两路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苏军进行了英勇抵抗后,发动了冬季反攻。

诺曼底登陆

1944年6月,英美等反法西斯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面夹击的局面。

雅尔塔会议

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讨论对德问题、成立联合国问题以及苏联对日参战的问题。

为战后世界格局的确立奠定基础。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

1943年,苏军一反被动局面,展开对德军的全面进攻,这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中途岛战役

1942年,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美军转守为攻。

阿拉曼战役

北非战争的转折点。

意大利投降

1943年,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945年5月8日,德国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同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并无条件投降。

历史意义

彻底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性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慕尼黑阴谋

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后,把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时间

1938年9月

地点

德国的慕尼黑国家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

从狭义上讲,是指1938年,英法等国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出卖给德国的慕尼黑协定。

它是一个大阴谋。

从广义上讲,人们把帝国主义大国为了自身利益,纵容侵略,出卖其他国家的阴险行径,统称为慕尼黑阴谋。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侵略的气焰,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是英法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

同时,又加快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德意法西斯在二战中扩张的过程

1939~1942年德意在欧洲的扩张

(1)进攻顺序为:

先是中欧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再是向东进攻波兰,然后向西进攻北欧的丹麦、挪威,西欧的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英国等。

法国战败、英国遭到猛烈轰炸之后,德国又掉头向东进攻苏联,特别是苏联首都莫斯科、重镇斯大林格勒。

总体上呈现出逆时针进攻方向。

在法国被占领前,德国的扩张是一路顺利。

之后,德国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2)德国在扩张之初顺利进展和后来遇到挫折的原因分析:

二战爆发后,英法虽然对德国宣战,但在绥靖政策的指导下,实际上是宣而不战。

原因是它们鼓励德国在灭亡波兰之后进攻苏联。

反映了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敌视。

德国就是在这种纵容之下,出其不意地向西进攻,使得英法措手不及,出现了敦刻尔克的狼狈撤退、英国遭到猛烈轰炸甚至法国被占领的情况。

之后,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认清德国法西斯的真实意图后,不再以苏联作为主要对手,而是联合一切反法西斯力量共同抗敌,使德国扩张进程步步受挫。

这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和法西斯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主要矛盾。

3.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年表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

1940年四五月英国遭到轰炸,法国投降。

1941年6月 

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1日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5年2月 

英、美、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1942年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战役。

1943年 

意大利投降。

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1945年5月8日 

德国战败投降。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战败投降。

4.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

1942年华盛顿会议

1942年1月1日

1945年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