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3554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docx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总结

大丽高速公路23合同段特别制定了《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在本项目范围内开展公路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全面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安全性。

根据制定《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治理目标、治理范围和主要内容、主要措施、实施步骤,现将我项目部的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进行总结。

一、治理措施

(1)、制定治理目标

通过明确工作目标、内容、责任,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工程处根据治理目标,细化了施工组织设计,层层落实责任人;质检处对涉及结构物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严格执行投标文件和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试验室加强试验检测工作,为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治理提供准确、科学的数据。

根据治理的总体目标,制定了阶段性工作目标,使得总体目标的实现有了更加明确的阶段性任务,使得治理工作循序渐进地开展开来。

(2)、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

为加强领导小组,切实推动治理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项目部成立了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李德友

副组长:

张金谷、余涛、张双铨

成员:

夏季友、蔡利辉、梁春禄、赵燕娜、普伟、李俊、毕先华曹兴泉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领导小组对本项目进行监督指导工作。

在领导小组的督导下,强化了各部门的职责和执行力。

1.工程处职责:

加强现场服务和技术交底工作,加强涉及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的交底;施工管理应做到精细化,层层落实责任人。

2.试验室职责:

加强对原材料及混凝土拌和、运输、振捣、养护等环节的精细管理。

重视混凝土施工动态控制,加强试验检测及数据分析,对出现疑点的数据应重点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开展工地试验室管理达标活动,规范开展各项混凝土质量技术指标检测。

3.质检处职责:

质检人员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对涉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执行,对混凝土质量通病易发环节要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明确现阶段的治理重点

在领导小组的精心规划下,制定了治理的重点如下:

1、材料堆放场地、拌合场、钢筋加工场、预制场的规范建设;

2、主要结构物混凝土的集中拌合;

3、钢筋混凝土工程的钢筋加工、布筋、绑扎和安装;

4、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振捣和养生;

5、结构物混凝土的强度;

6、构造物的外观、小型构造物结构尺寸;

7、预应力张拉、压浆。

二、治理过程

(1)加强制度的建设和落实

1、确保原材料质量。

加强水泥、钢筋(钢绞线)、集料等进场检验,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必须立刻清退出场并做好记录,规范原材料存放、保管和使用。

严禁使用锈蚀严重的钢筋(钢绞线),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

2、慎重选用外加剂。

选用外加剂要熟悉其品种性能;经检验确认符合施工要求后方可使用。

必须准确控制掺加剂量,严禁使用对工程质量和耐久性有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3、严格控制配合比。

严格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材料、混凝土质量波动的变化情况,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报批。

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保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4、确保施工工艺规范。

模板质量要符合要求,制作安装必须牢固;钢筋加工与安装要规范,严格控制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混凝土振捣要规范,合理控制浇注厚度,避免过振和漏振;混凝土保湿养护要加强;养护时间必须达到规范要求;预应力混凝土张拉要实行强度和龄期双控,孔道压浆必须确保密实。

5、加强施工作业人员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有针对性地开展施工作业人员技能培训,使之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落实施工技术交底制度,切实做到层层交底,确保工程质量。

6、加强对各职能部门及协作队伍的管理。

明确权责,严格奖罚,进一步提高各职能部门及协作队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稳步提高。

(2)落实各种治理措施

1、材料堆放场地、拌合场、钢筋加工场、预制场规范建设

(1)所有场地(含施工工点)应设立标准规范的标牌,内容包括:

管理机构、项目概况、操作规程、安全事项等。

场地内材料要竖立清晰的标志标牌,标明规格、产地、合格证、购置日期、使用目的等。

(2)细集料堆放场地、钢筋加工场应建遮雨棚,场地应硬化并确保厚度,避免硬化场地被损坏。

(3)集中拌合的材料料仓隔墙应有足够的高度,保证不串料。

2、钢筋施工质量

(1)钢筋和钢筋骨架加工要规范,钢筋不得露天堆放,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应有支垫。

(2)钢筋布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按照施工图控制布筋的间距,保证钢筋绑扎质量。

(3)钢筋骨架吊装要准确到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倾斜和移位。

(4)桥梁构件等外露钢筋应采用水泥涮浆或塑料薄膜包裹等措施,防止钢筋锈蚀。

3、混凝土集料、水泥和拌合用水

(1)集料的各项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不得采用不合格的集料。

(2)不同来源的集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

(3)细集料提倡使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

(4)强度为C40及C40以上的混凝土,应采用碎石,同时骨料质地应均匀坚固,粒形和级配良好。

(5)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泥应采用信誉好、质量优的大型厂家所生产的水泥,提倡使用罐装水泥。

(6)要保证混凝土拌合用水的清洁,严禁采用含有杂质及油脂等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水源。

4、模板制作、安装、拆除

(1)模板宜优先使用钢模板,钢模板宜采用标准化的组合模板,每块模板的面积宜不小于2.0m2,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模板支撑必须牢固、可靠。

(2)浇筑混凝土之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混凝土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混凝土的施工缝处。

(3)模板板面之间应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连接点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模板在拆除时,应拆除得当,按顺序拆除,保证拆模质量,不得损坏混凝土。

5、混凝土的拌合、运输

(1)结构用混凝土必须采用集中拌和,罐车运输。

(2)加强混凝土拌和管理,保证计量准确,搅拌均匀,防止离析。

(3)拌合料仓分隔处应有足够的高度,以防止上料仓中的不同集料串料。

6、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2)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3)混凝土应按一定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

(4)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振捣应符合现行施工规范的有关要求,严禁振捣时触碰钢筋。

7、混凝土的养生

(1)梁板应采用自动喷淋养生等先进养生方法,确保砼质量。

(2)混凝土养护用水的条件与拌和用水相同,应采用合格的清洁水。

8、预应力张拉、压浆

(1)预应力筋、锚具和压浆的原材料、浆体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制孔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且安装牢固,接头密合,弯曲圆顺,不漏浆。

 (3)浇筑混凝土时严禁振捣器触碰预应力管道或预应力筋。

(4)预应力张拉后应及时压浆,压浆应采用真空压浆工艺。

三、经验总结

对于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砼质量通病,通过本次治理活动的实施,我项目部有效地避免了很多砼质量通病的发生,大大的提高了砼的施工质量。

现将几种常见的通病治理经验总结如下:

(一)混凝土出现蜂窝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2、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子、碎石、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粗骨料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粗骨料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粗骨料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施工接缝处未进行处理就继续浇筑混凝土。

3、防治的措施。

(1)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

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混凝土浇筑间隔过长时应对施工缝进行处理后再继续浇筑。

(2)小蜂窝:

洗刷干净后,用1:

2或1:

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后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二)混凝土出现麻面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未进行打磨或粘附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脱模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3、防治的措施

(1)模板去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胶带纸、泡沫胶等堵严,模扳脱模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2)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三)混凝土出现孔洞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2、产生的原因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架空。

3、防治的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应采用小石子混凝土浇灌,分层振捣密实,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杂物等掉入混疑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2)将预埋件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修补。

(四)混凝土浇筑时出现露筋

1、质量问题及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或箍筋局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2、产生的原因

(1)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折,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漏筋。

3、防治的措施

(1)浇灌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验查,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整直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

(2)表面漏筋,刷洗净后,在表面抹1:

2或1:

2.5水泥砂浆,将漏筋部位抹平;漏筋较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