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3505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06.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docx

涵洞通道施工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1、工程地理位置

扎兰屯市河西新区“三横一纵”将使扎兰屯市河西新区形成新的路网结构,影响全市的交通格局,决定新区的道路形象。

“三横一纵”道路分别为:

黎明山路,起于新桥西街,经绿林街(K3+570.924),止于望亭街,全长4857.308米;

新桥西街起于秀水西路,经黎明山路(K1+440.461)、太平岭路,止于物流园区规划道路,全长3816.942米;

绿林街起于秀水路,经绿林街大桥(K1+325:

3×25+(48.5+90+48.5)+3×25悬索桥)、黎明山路(K2+614.168),止于太平岭路,全长3370.588米(含绿林街大桥);

望亭街起于振兴路,经黎明山路(K0+330),止于太平岭路,全长696.229米。

本工程共有4个交叉路口,其中2个十字交叉路口,2个丁字型交叉路口。

2、工程所在地域水文及气象情况

扎兰屯市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大体上构成“七林二草一分田”的格局。

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4℃,年均降水量480.3毫米,无霜期年均123天。

据1气象数据中国中国天气网提供1971年-2000年基本气侯情况见下表:

二、主要工程规模

本合同段共有盖板暗涵4道、盖板明涵1道、圆管涵5道,总计10道。

序号

线路

桩号

结构类型

交角(。

孔径*孔数(孔-m)

涵长(m)

1

黎明山路

K0+915

圆管涵

0

2-1

50

2

黎明山路

K2+010.6

盖板暗涵

14

2-4

55.14

3

黎明山路

K3+860

盖板暗涵

0

2-4

52.5

4

黎明山路

K4+023

圆管涵

38

2-1

68.52

5

绿林街

K2+029.5

圆管涵

0

2-1

52.5

6

绿林街

K2+462.3

盖板暗涵

0

2-4

61

7

绿林街

K3+273

盖板明涵

0

1-2

50

8

新桥西街

K1+410.8

圆管涵

19

2-1

67.97

9

新桥西街

K2+141

盖板暗涵

8

1-4

69.55

10

望亭街

K0+300

圆管涵

0

2×1.5

59

三、执行标准及施工技术规程、规范

1、执行标准:

扎兰屯“三横一纵”市政道路工程招标文件及设计文件和业主下达的相关性文件

2、施工技术规程、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D30—2004)

 

第二章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及文字详述

为保证按期、优质完成合同任务,公司特抽调一批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组建扎兰屯河西市政道路涵洞施工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1人,项目书记1人,项目总工1人,项目副经理3人,项目副总工1人,经理部下设工程部、经营部、材料部、财务部和综合办等职能部门,其结构形式见附图。

项目经理是施工队伍的核心,项目经理代表公司负责本项合同在施工进程和修复缺陷方面的一切事务,对外接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的一切有关工程指令,对内则是协调和指挥各施工队顺利完成各项工程。

其主要职责是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规划。

控制施工管理目标,调配并管理本项工程的人力、资金、物资、机械等生产要素,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实现安全、文明生产。

按照投标书承诺,我部项目经理余信箭在工程建设期间常驻工地,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管理。

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负责工程质量和工程施工技术,协助项目经理处理项目经理部的内外事务,如工程进度、工程计划、对外关系等工作,项目经理不在时代其主持日常工作。

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组成项目经理部的领导核心,领导项目部履行本项目合同中的各项条款。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如下:

1、工程部:

制定和下达施工计划,检查、督促各施工队按时完成任务,每月对施工队完成的任务计量计价,编制中期支付文件,并报送监理和招标单位,解决各施工队在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编制重大施工项目的施工方案,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

2、材料部:

负责本合同段主要材料的购置和保管,制定各级材料供应管理实施办法,落实各级岗位责任制,材料管理要做到有计划、高质量、低价格,并监控施工队自购材料的质量和价格,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材料的成本,尽可能提高经济效益。

3、财务部:

负责本项工程的资金筹措、调配和拨付及成本、费用核算等项工作,根据预算制订财务收、支计划,并对计划执行情况对照分析,反馈给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经理统筹安排项目资金的依据,使资金充分有效地得到使用,避免损失和浪费。

4、综合办公室:

负责项目部内日常生活、生产后勤以及生产、生活、安全事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令行禁止的环境,保证集体生活统一、规范。

在对外协调方面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厂矿、单位和驻地群众的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为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

5、试验室:

负责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和日常施工工程项目的试验检测。

施工项目的配合比试验和验证。

6、经营部:

负责本项目的合同签订及合同管理工作。

7、安全部:

负责保障本合同范围内施工、人身安全。

二、施工队伍及机械配备

计划进场涵洞队伍5个,配置吊车2台、挖机1台、装载机2台,以及各类小型机具。

模板采用木胶合模板,每家队伍进场各类技术工人按20人控制。

二、原材料及标准试验

1、水泥

(1)、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及经监理工程师同意采用的水泥,对于钢筋混凝土则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

(2)、水泥在进场前要求供应商提供每批水泥的清单,说明厂商名称、水泥种类及数量,以及厂商的试验检测合格证明,证实该批水泥已经试验分析在各方面符合标准规范要求,然后报监理工程师。

(3)、进场的每批水泥均按相应水泥标准所规定的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取样检查。

取样检测合格后,将其结果报送监理工程批准。

(4)、水泥运到工地后应尽快使用,由于受潮或其他原因,检测认定变质或不能使用时,必须立即清理出场。

2、集料

(1)、一般要求

(A)、集料必须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质,并不含结块、软弱或片状颗粒,无粘土、尘土、壤土、有机物或其他有害物质。

必要时,集料应予以清洗和过筛,以除去有害物质。

(B)、不同来源的集料不得混合或储存在同一种集料堆,也不得交替使用在同类的工程中或混合料中。

(2)、粗集料

(A)、本合同段所用粗集料为碎石;碎石的技术要求及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B)、碎石的最大粒径应不超过结构物最小规格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

(C)、碎石在使用前应予以冲洗。

(3)、细集料

所用细集料(砂)必须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细集料在使用前,应对其细度模数、级配范围、坚固性、杂质的最大含量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合格后将其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不符合要求的细集料(机制砂)不能使用。

细集料的细度模数、级配范围要求根据不同等级的混凝土配合比确定。

3、水

混凝土搅拌和养护用水要求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时,应进行检验,并符合下列规定:

a、硫酸盐含量(按SO42-计)不得超过2700mgL。

b、含盐量不得超过5000mgL。

c、PH值不得小于4。

4、片石

石料要求坚硬、密实、坚固与耐久,质地适当细致、色泽均匀,禁止使用风化岩石、水锈石和凸凹石块,卵石和薄片石不得使用。

片石的厚度应为150-300mm。

5、混凝土配合比

本段内所用配合比为中心试验室批复的配合比。

所用混凝土配合比均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通过计算、试配和调整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均符合设计图规定及技术规范要求。

5、混凝土的拌合及运输

混凝土的各种组合材料要严格按照中心试验室批复的配合比配料,同时根据

现场材料的情况确定其施工配合比。

并且各种配料必须按照配合比换算出每盘重量进行称重。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必须达到1.5min。

混凝土只能按施工所需的数量拌和,已初凝的混凝土不得使用。

混凝土浇筑入模的坍落度,基础、涵身控制在8~12cm,盖板应控制在0~10cm。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至现场。

 

第3章施工方案

一、工期安排

2012年5月10日至2012年9月5日完成施工。

2、施工方案

1、盖板涵施工方案

①、盖板涵工艺流程:

 

 

②、基坑开挖及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前,经测量人员进行施工放样,确定涵洞开挖线。

基坑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

基坑根据设计要求及现场地质情况适度放坡(坡率符合规范要求),基坑周边平面尺寸比基础设计宽出50cm。

对于有地下渗水的基坑,基坑周边开挖排水沟,设置集水坑,用水泵抽出基坑外排入水沟再进行开挖。

当基底挖至设计高程后,现场技术员立即会同质检人员对基坑平面位置、尺寸、标高进行检测。

检查合格后,对有砂砾垫层的涵洞基底进行砂砾填筑,垫层以中砂为主,不含植物残体等杂质,其中黏粒含量不应大于5%,粉粒含量不应大于25%,砾料粒径不应大于5厘米,其颗粒不均匀系数不应大于5。

砂砾垫层严格分层夯实,对暗板涵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6。

然后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经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才进行基础施工。

③、基础及涵身施工

(1)支撑梁钢筋安装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绑扎支撑梁钢筋。

安装完毕后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基础及涵底铺砌施工

本合同段涵洞基础主要为分离式片石混凝土基础,只有绿林街K3+273盖板明涵为分离式素混凝土基础,基础按4~6m分段支立模板。

基坑开挖或基底处理完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则对基础进行测量放样,准确定出基础边线,完成基础模板支立。

施工缝设在沉降缝处,沿洞身长度方向每4~6m设置一道,缝宽1~2cm,在地质变化处也应设置沉降缝,两边竖直、平整,上下贯通。

盖板涵沉降缝的处理均采用沥青麻絮处理,必须塞满填实。

模板采用15mm厚的木胶板拼装成型,在模板接缝处贴双面胶带,防止漏浆;模板竖向背楞采用10*10cm方木,方木长度根据模板高度截取,间距为60cm;横向采用10*10cm方木,纵向采用10*10cm方木及两根钢管并排,通过蝴蝶扣及穿墙螺丝形成对拉加固。

混凝土在拌和站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辅以人工入模。

片石混凝土施工时,片石应清洗干净并完全饱水,应在浇筑时的混凝土中预埋一半左右。

片石应分布均匀,净距应不小于150mm,片石边缘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离应不小于150mm。

混凝土采用水平分层连续浇筑的方式,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插入间距小于振捣棒作用半径,不得漏振或重振。

振捣时观察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浆、水平有光泽时即可缓慢抽出振捣棒。

浇筑完成后,洒水进行养护。

浇筑时,按设计图纸及技术规范要求基础设置沉降缝。

盖板涵涵底均铺砌40cm浆砌片石,片石强度不低于MU30,砂浆强度不低于M5.0。

涵身及支撑梁施工

基础施工完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用全站仪准确放样定出台墙角点,再将各角点相连构成台墙边线。

涵身混凝土施工采用15mm厚的木胶板拼装成型,外露面为清水混凝土标准,原则上不允许修饰;模板安装不超过规范允许误差:

标高不超过±10mm,内部尺寸不超过±20mm,轴线偏位10mm,相邻模板表面高差2mm,模板表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