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345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docx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

广安市李家沟煤矿

掘进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

一、组织措施

1、矿长对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定期检查,平衡防突所需的人、财、物,保证防突工作的实施。

2、技术负责人负责防突技术业务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审批防突措施,并检查其执行情况,建立矿井的防突资料档案,摸索矿井突出规律。

3、防突人员对所在岗位的防突工作负责。

负责施工过程中钻孔参数(孔深、方位、倾角、开孔位置)、煤体结构、钻屑量、钻孔流量及其他异常情况(喷孔、卡钻、响煤炮)等资料的详细记录。

4、防突办公室负责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安全措施的编制和实施。

①、负责对掘进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技术措施、措施效果检验、安全防护设施的施工,并督促安全防护措施的落实。

②、负责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及效果检验报告单填写,并送矿井技术负责人审批,生产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审批结果组织生产。

③、负责掘进工作面牌板填写,并控制允许进度,严禁突破安全屏障。

④、负责对防突仪器、仪表的使用,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完好。

⑤、负责对发生突出后的掘进工作面现场资料收集与整理,填写突出卡片,搞好突出分析。

⑥、负责对掘进工作面工作人员进行防突知识培训,使其熟悉突出的预兆和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识。

⑦、负责对掘进工作面的通风设施、压缩氧自救器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状况进行检查。

定期检查矿井通风系统,保证通风畅通符合要求。

6、掘进工作面班、组长和瓦检员负责突出预兆(喷孔、卡钻、响煤炮、瓦斯忽大忽小、煤层变化、地质构造等)资料收集;安全防护设施、局扇、风门等通风设施的完好情况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向技术负责人、矿长或业主汇报。

并负责向防突机构汇报生产进度,以防止超掘突破安全屏障。

二、掘进工作面区域性防治突出技术措施

由于我矿K与K煤层相距较近,无法开采保护层,故采取超前预抽煤层瓦斯作为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㈠、抽放措施的选择

在岩石运输巷中实行对K与K煤层穿层网格预抽和在K煤层运输巷中实行对K煤层顺层抽放相结合的办法。

㈡、掘进工作面抽放参数

由于矿井实测瓦斯资料不齐全,在此参照其它矿井的有关参数进行设计。

待矿井抽放配套设施上齐和抽放工作开展后,再实测瓦斯参数,矿根据实测瓦斯参数进行修改、完善。

抽放半径:

4~5m。

㈢、掘进工作面预抽防突设计

1、K煤层采煤工作面顺层抽放钻孔布置

2、掘进工作面穿层抽放钻孔布置

在顶板岩石运输巷布置钻场(2×2.5m),在钻场中打穿层孔,穿过K煤层0.5m,终孔点网格4×5m。

要求钻场间隔20米布置,孔径64mm,每个钻场布置24个穿层钻孔,穿层孔范围要求控制K煤层全面区域。

3、掘进工作面预抽防突指标确定

预抽防突指标确定

按《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九十条的规定,如无实测数据,可依据下列指标之一确定。

1)、预抽煤层瓦斯后,突出煤层的残存瓦斯含量小于该煤层始突的原始瓦斯含量。

2)、煤层瓦斯预抽率大于30%。

采用煤层瓦斯预抽率作为有效性指标的突出煤层,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对预抽效果进行经常复验”。

因此,煤层瓦斯预抽率应大于30%。

对达不到的预抽指标的区域,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治突出的补充措施,即加强局部防突措施。

3)、瓦斯抽放系统

当掘进工作面采用防突小直径浅孔排放钻孔和延长排放时间都无法消除突出危险性时,应采取深孔抽放措施;对区域性防治突出需采取抽放措施的,应采取深钻孔预抽瓦斯,突出危险消除后,方可进行掘进工作。

(1)、移动抽放瓦斯系统的布置要求

①、移动抽放泵必须安设在全负压通风、顶帮支护完好、无淋水的巷道内,其排气端必须接入矿井回风道的栅栏内,栅栏设置的位置是:

上风侧距管路出口5m、下风侧距管路出口30m,两栅栏间禁止任何作业,且抽、排瓦斯与巷道风流均匀混合后风流瓦斯不得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②、在下风侧栅栏外必须设甲烷检测报警仪,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超限报警时,应断电、停止抽放瓦斯,进行处理。

③、抽放泵出气端增设一个自制的气水分离器和旁通管,以减小出气端管路阻力和利于移动抽放泵停运后自排瓦斯。

④、抽放瓦斯管路不得与带电物体接触,并应有防止砸坏管路的措施。

⑤、抽放泵供水压力不得小于1.5Kg/cm2以上。

应采用水池和单独的供水支管进行静压供水,保障连续、稳定供水。

抽放泵运行中,严禁中断抽放泵供水或降低抽放泵供水量,以防抽放泵空转发热引爆瓦斯。

凡抽放泵停电或停水,现场瓦检员必须按《操作规程》的停泵步骤进行操作。

⑶、抽放钻孔施工管理、封孔要求、管路安装要求

1)、抽放钻孔施工管理要求:

①、加强钻孔施工管理,钻孔必须按设计施工,钻孔验收抽查率不低于30%,杜绝钻孔未施工到设计位置。

钻孔提前终孔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钻孔倾角,保证钻孔施工到位。

钻孔终孔点间距均匀,严格钻孔封孔管理、保证钻孔封孔及时有效。

②、每月应统计和整理钻孔自排量和抽放瓦斯量,计算各预抽区域的瓦斯抽出率,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以便合理掘进工作面布置。

③、矿组织有关部门对投抽工作面进行验收,不合格应及时整改,达到设计要求。

④、每月矿组织一次抽放工作会,平衡解决抽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新矛盾。

2)、钻孔封孔要求:

①、抽放钻孔的封孔长度不小于5m,根据煤层及施工钻孔地点的围岩裂隙发育程度,可适当增加钻孔封孔长度(不小于8m)。

移动抽放瓦斯的单孔负压高,若抽放瓦斯钻孔封孔质量差,将会严重影响抽放效果。

②、在软分层中施工抽放钻孔,施工完毕后,需尽快封孔、注浆,防止垮孔等影响封孔质量。

③、采用1吋白塑管作钻孔口抽放管,6分管作注浆管。

④、封孔材料重量比为:

水:

水泥:

石膏比例为(50~100):

100:

5。

(使用沙浆泵时,水泥的比例可适当大些。

⑤、封孔原则上都采用机械封孔,封孔段必须保证充满填实。

下斜钻孔封孔时,必须要有防止浆液漏入孔底的安全措施。

3)、抽放泵出气端管路至总回风巷,采用3吋无缝钢管,抽放泵进气端采用2吋白铁管作瓦斯抽放支管至抽放地点,并用皮管与钻孔连接好。

抽放管连接必须牢固可靠,气密性良好;在管路低洼地点,必须设置放水箱,并派专人负责定期放水和检测抽放浓度,保证管路畅通。

㈣、移动抽放泵的操作规程

1、管理移动抽放泵的瓦检员必须经过移动抽放泵操作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移动抽放泵管理工作。

2、移动抽放泵属瓦斯抽放专用设备,由瓦检员负责停、开,严禁任意开、停移动抽放设备。

每班进行不少于三次检查,其内容包括:

泵温、进出水情况、负压、泵运行状况等,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3、移动抽放泵安设地点必须严格按井下临时机电硐室进行管理,每次启动抽放泵前必须先检查瓦斯,当电机附近20m范围内瓦斯浓度不大于1%时方可启动,正常运行中若风流瓦斯达到1.5%则立即停止抽放泵运行。

4、移动抽放泵入井前必须进行防爆验收,符合防爆要求,方可入井使用,设备检修后也必须进行防爆验收。

5、抽放瓦斯负压不低于13KPa,抽放浓度不低30%,预抽率大于30%后方可进行效果检验,确认无突出危险时,方可进行掘进。

三、局部防突措施及效果检验

一)、石门揭煤防治突出技术措施

1、石门揭煤按下列要求每次编制专门设计(包括安全措施)报上级批准后实施。

2、突出危险性预测

1)、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10m(垂距)之前,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板(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并要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前探钻孔必须探明前方煤层赋存状况,地质构造和工作面到煤层的距离,若遇地质构造破坏煤层赋存状态,应适当增加钻孔数量,以探明煤层赋存和地质构造为准。

2)、石门工作面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方法可采用钻也法。

3)、采用钻孔法预测石门工作面煤层的突出危险性按下列规定执行:

⑴、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的法向距离3m和2m时,分别进行一次预测。

倾斜、缓倾斜煤层的预测钻孔数量每次不少于3个孔,钻孔直径为42mm。

钻孔长度要穿透煤层全厚:

若是煤层的层间距小于2m,还应穿过层间岩层预测邻近层的煤层突出危险性。

⑵、钻孔控制范围:

石门工作面巷道断面前方和巷道轮廓线外不小于3m。

⑶、数据测定、收集。

预测钻孔的岩石段可用风钻打眼,见煤立即停止钻进,改用煤电钻打眼,打钻速度应控制在每分钟进1m左右。

⑷、突出危险性判别

采用钻孔法预测预报的判别指标要根据本矿实测资料确定,目前尚无判别指标的矿井可参照表1的指标执行,但是必须对矿井实测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总结出适应本矿特点的判别煤与瓦斯突出指标。

根据预测资料判定属于突出威胁管理才能提煤,如果属于突出危险管理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4)、揭开煤层,但尚未全断面揭开煤层全厚,必须打钻孔预测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并按下列规定执行。

石门工作面预测预报工作指标

表一

测试参数

单位

突出危险程度

备注

突出危险

突出威胁

Smax

Kg/m

≥6

∠6

K1

ml/g.min1/2

≥0.5

∠0.5

⑴、钻孔数量不少于4个,钻孔直径为42mm。

⑵、钻孔控制范围:

巷道断面前方及巷道两侧轮廓线外各不小于5m。

⑶、参数测定及判别指标与表1相同。

⑷、经过预测属于突出威胁且又未发现突出预兆方可掘进。

5)、凡预测的数据有一项超过表1的规定都属于突出危险管理范围,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只有当预测数据不超限,也未发现其它突出预兆才能组织生产。

3、石门工作面治理突出措施

⑴、石门工作面掘进到距煤层垂距(工作面到煤层的最短距离)5m,必须做到“先探后掘”,即先打探眼,并留不小于2m的超前距,然后再掘进,探到煤层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并向矿长汇报。

⑵、石门工作面掘到距煤层垂距不小于3m停头施工排放(抽放)瓦斯钻孔。

⑶、排放(抽放)瓦斯钻孔布置在石门工作面和巷道两旁。

⑷、钻孔直径为75mm—90mm;钻孔各终孔点间距不大于2m;钻孔长度必须打到煤层顶板(底板)。

⑸、石门工作面钻孔控制的范围:

巷道断面两侧轮廓线外不小于5m;巷道顶部不小于5m,巷道底部不小于3m。

4、措施效果检验

⑴、凡是实施了治理突出措施的石门都必须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检验的方法与预测方法相同,判别指标按表1规定执行。

⑵、距煤层垂距不小于3m处进行措施效果检验,测定数据不超限,并未发现其它突出预兆,允许掘至距煤层垂距2n位置再进行措施效果检验。

⑶、检验钻孔布置在防治突出措施孔之间,且不得靠近措施孔,以便保障测定数据的准确、可靠。

⑷、检验测得的数据若仍具有突出危险,必须采取延长排放的时间或补打措施孔等,只有经过措施效果检验证实措施有效,测定数据降到判别指标以下方可组织生产。

5、石门揭煤程序

⑴、工作面掘进到2m位置经过预测属于突出威胁管理,便开始揭煤,直到揭完全部煤层为止。

⑵、揭煤的炮眼布置与掘进石门巷道的布置方式相同,但周边眼的间距按0.4—0.45m布置,揭煤循环的炮眼深度为1.4—1.8m,炮眼直径为42mm,掏槽眼比辅助眼和周边眼深0.2m。

⑶、装药量:

掏槽眼一般每眼装5条炸药,辅助眼装4条/眼炸药,周边眼每眼装2—3条炸药。

⑷、每个眼孔装完药后,用黄泥将炮眼堵满。

⑸、装完药,必须将揭煤采区内的全部人员撤出采区后,才准在地面放炮。

⑹、放炮前,必须停止供给除揭煤工作面风机电源外的采区全部机电设备的电源。

⑺、只准用发爆器放炮。

⑻、放炮后半小时,井下无异常情况才准人员入井检查。

当井下无异常情况且瓦斯不超限才准向机电设备供电。

二)、煤巷掘进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

㈠、预测预报

⑴、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钻孔法预测预报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①、钻孔布置

预测孔应布置在煤层中煤体相对最软的层位中,有软分层时布置在软分层中。

孔深一般为8—12m。

孔径42mm,孔数一般不少于3个,即巷道中线方向和两邦各一个。

但当煤厚大于或等于2米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