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3216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6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docx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

广西项目一期工程

毛石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发展有限公司

二零一五年^一月

目次

1工程概况1

1.1工程概况1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1

2施工准备2

2.1技术准备.2

2.2组织准备.2

2.3材料准备.2

2.4机械设备、机具准备2

3施工操作3

3.1、施工工艺流程3

3.2、施工要点.3

4质量要求5

5安全文明施工6

6编制依据7

1工程概况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位于广西,工程项目西侧、北侧、东侧临近山体,位于三面环山的盆地中,南侧临近一条拟修建中道路,周边无住宅和其他建筑物,施工中产生的噪音对周边环境无影响。

工程项目由14栋多层和5栋小高层组成。

多层建筑为6层砖混结构,建筑高的高度18.15米-18.75米,局部有地下车库,小高层为18层框架结构,建筑高的53.9米,局部也有地下一层车库。

建筑总面积115300平方米。

本工程结构类型有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基础类型有筏板基础、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三种形式。

工程所在地处于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全年平均气温为17C-19C之间,南北气温相差1C-2C;雨热同季,寒暑分明,晨昏多雾,四季益耕;一年四季,春多寒潮阴雨,夏有暴雨高温,伏秋易旱,冬有寒霜。

3月中旬至5月中旬为春季,5月中旬末至9月下旬为夏季,9月下旬至11月底为秋季,12月初至下年3月中旬为冬季;全年以1月最冷,平均气温7.1C;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4C。

本地区降雨丰富,年平均降雨1493mm夏季为降雨高峰季节,占全年42-48%,春季为降雨次高峰,占全年30-35%;秋冬两季降雨较少。

基坑排水采用集水明排。

坡顶设置挡水台,防止地表水排入基坑;坡底设排水

沟,宽度约400mm深度约300mm距坡脚不小于200mm

本工程中14#楼、18#楼、19#楼基础及15#楼的A、B单元和16#楼的B、C单元为毛石混凝土条基。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1.2.1工程地质条件:

场区地形经平整后自北向南缓倾。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野外钻探结果,场地及其附近无深大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无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区域稳定较好,适宜兴建拟建建筑物。

1.2.2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工程项目周边无住宅以及其它厂房设施,施工中对他人不会造成影响。

2施工准备

2.1技术准备

仔细学习施工图纸中相关内容,提前解决未明了或设计不详的事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确定整个工程的施工工序、主要施工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及进度计划等上报建设、监理单位经审批通过后实施。

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进场施工人员充分领会设计意图和掌握施工工艺。

2.2组织准备

健全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组织管理机构,进行统一安排、统一协调、统一指挥,合理安排机械、料具、材料、作业人员进场时间、次序等。

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形成并保持一个通畅的流转程序,保证施工过程顺畅、有序。

2.3材料准备

1)准备好毛石,粒径为15-30cm,20cm左右为宜,毛石应选用质地坚实,无

风化剥落、无裂纹裂、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毛石尺寸不应大于所浇

部位最小宽度的1/3,且不得大于30厘米;条状、片状毛石不得使用。

毛石表面应清洁,无泥垢、水锈等。

表面如有污泥、水锈,应用水冲洗干净。

2)混凝土的标号为C15泵送混凝土,现场搅拌站制备,质量需符合要求。

3)准备竹胶板及木方,用于毛石混凝土基础模板支设。

4)准备好浇筑混凝土所用的沙、石子、水泥等材料。

2.4机械设备、机具准备

1)混凝土浇筑前调试好混凝土搅拌站及地泵,安装好泵管。

2)准备好振动器及其相应的开关电箱,检查好电源线路,保证浇捣混凝土时的施工用电。

3)主要机具:

振动棒、卷尺、施工线、手推车、铁锹、瓦刀、手锤、线坠、角尺、水平尺和磅秤等。

3施工操作

3.1、施工工艺流程

基槽清理—验槽—支模板—浇筑底层混凝土—抛填毛石—振捣—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抛填毛石—振捣—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抛填毛石—振捣(根据实际循环施工)—收面—检验验收

3.2、施工要点

3.2.1基槽清理

将基底地基浮土、碎石等清理干净,按设计要求处理完毕,检查基槽挖土宽度,深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经现场甲方、监理验收。

3.2.2素混凝土垫层施工

基坑清理完后浇筑素混凝土垫层,垫层超出基础边线100mm

3.2.3测量放线

在基坑内设置标高点、轴线中心点,抄测好标高及控制好轴线位置。

3.2.4支模板

按照基础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要保证足够的刚度及正确的尺寸。

如遇基础超深较多,混凝土较厚,且只能单面固定模板(如:

在19#楼A单元

与C单元中间的夹角处)时,加固方案如下示意图:

模板内部使用钢筋钉入土中,固定模板位置;外部如上图所示,用钢管斜撑,上端顶在模板上方,下端固定在地面,下部横撑同样固定在地面,行程一个三角形的稳定体系,以保证模板有足够的支撑力,防止胀模。

3.2.5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采用C15级,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平整。

2)浇筑混凝土:

毛石抛填要分层进行,先浇筑10-15cm厚C15混凝土,接着

抛填毛石,毛石大面朝下,距离槽边大于15cm间距不小于10cm。

毛石铺满后浇

筑30-50cm厚混凝土,然后用振动棒沿毛石间隙进行振捣。

振捣要求每块毛石四周都能振到位,振捣时间以表面泛浆、不大量冒气泡且不显著下沉为准。

如此反复直至最上层毛石表面有10cm混凝土覆盖。

上下两层混凝土浇筑时间间隔不大于2小

时。

所掺加毛石数量应为基础体积的30%。

3)错层浇筑毛石混凝土时,为保证水平接缝的可靠连接,要求错层处毛石有1/2体积外露,待上层混凝土浇筑时能结合良好。

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为防止混凝土表面干缩、裂缝,应在初凝和终凝前加强人工抹压处理,终凝后应进行浇水覆盖养护。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严格安装配合比,控制塌落度等内容,严禁随意加水,并按规定留置试块。

3.2.6混凝土养护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养护时间不的少于7天,混凝土强度达到1.2N/伽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3.2.7混凝土试块留置

按每施工段划分,每工作每台班(100m3)做一组标养试块和一组同条件试块。

不足100m3的按100m3处理。

其试块顶面不得有起砂,空鼓等缺陷。

侧面及底部不得有蜂窝、麻面等缺陷。

制作时由监理现场见证并及时送检,以检测报告的强度作为毛石混凝土基础强度的验收依据。

4质量要求

1.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3)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要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的规定。

4)设计不允许裂缝的结构,严禁出现裂缝,设计允许裂缝的结构,其裂缝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等缺陷。

5安全文明施工

5.1、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规定,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5.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

5.3、倒运石块时不得随意抛掷,必须听从统一指挥;抛填毛石时,应注意其他施工人员,避免伤害。

5.4、使用插入式振动器,要戴好绝缘手套,防止漏电伤人。

5.5、根据不同的工序、工种制定出各自的安全规程,挂入施工现场,并互相监督,严格执行;

5.6、现场设明显标志牌,施工过程中所有进入现场的人员均需配戴安全帽,无关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

5.7、夜间施工必须有足够的照明设备,电器及照明设备必须由持证电工负责维护,必须严格遵守《临时用电规范》,做到“一闸、一刀、一保护”;其它人员不得乱动。

5.8、特殊工种的人员如电工、电焊工,应持证操作,严禁无证操作、盲目操作,施工操作中必须按规程执行。

5.9、严禁酒后作业。

5.10、保持场地整洁,材料堆放整齐,做到文明生产,安全施工。

6编制依据

6.1施工图纸、结施图

6.2施工组织设计

6.3《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666-2011)

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6.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