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3156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皇帝为什么不能用抄家解决财政问题Word下载.docx

但是,事情的真相是不是这样,显然是谁也不知道了。

  张居正在自曝相关问题后,马上表示,利用我名号偷税漏税的人,我都已严加处理了。

而且,张居正也表示,自己的田地,以后也都按章纳税,换而言之,我不占公家的便宜,我家的田,“也与小民一体当差”。

  看到首辅大人这样高风亮节,四面于是一片阿谀之声。

因为这种阿谀之词多了,所以从张居正从前一直非法隐藏1万多亩田地不交税的事,那是世人皆知。

  问题是,看到人们这样阿谀张居正,当时就有许多人感到这太肉麻、这太无耻了。

因为,你们样这吹捧张居正,不觉得羞职吗?

就按一石米值一两银子算,就算从前的税都是张居正偷的;

堂堂首辅大人,一年收入640两银子的黑钱,算个屁的事啊?

一年放弃640两银的黑钱,又算个屁的事啊?

如果帝国官员的经济问题,真的就是这种小儿科,那帝国还有什么危机可言呢?

  其实,在当时恐怕就有人表示,张居正的经济问题,绝不是这样简单。

事实上,张居正的经济问题,也不可能这样简单。

因为,毫不夸张的说,就是当时一个县令级别的官员,一年收取的黑钱,也会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至于一个知府级别的官员,一年收取的黑钱,就更不只这个数字了。

因为,自古就有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说法。

  当然了,张居正垮台后,揭发张居正经济问题的人,那是越来越多。

  最后,皇帝终于忍不住食指大动,也忍不住内心的好奇。

因为,张居正在我面前,从来都是一副圣人样啊。

说他半公开的贪污受贿,说他家里堆着数也不数不清的钱财,这可真让我不敢相信。

更主要的是,如果把他的家抄了,肯定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终于有一天,皇帝抄了张居正的家,那时张居正已死两年了。

  关于抄家的结果,我们看一下樊树志《万历传》中的内容。

  不日即把查抄的结果上报:

江陵原住宅内,金二千四百余两,银十万七千七百余两,金器三千七百一十余两,金首饰九百余两,银器五千二百余两,银首饰一万余两,玉带一十六条,蟒衣、绸缎、纱罗、珍珠、玛瑙、宝石、玳瑁尚未清点。

《明神宗实录》卷一四八,万历十二年四月乙卯。

《万历邸钞》万历十二年甲申卷。

  这个数字大吗?

我们简单的汇总一下。

  金二千四百余两,金器三千七百一十余两,金首饰九百余两;

金子加起来就是7千两。

  银十万七千七百余两,银器五千二百余两,银首饰一万余两,银子加起来12万两。

  如果一两黄金按八两白银算,这些东西一共是17.6万两白银。

但是,它的实际价值应该接近20万两白银,甚至超过20万两白银了,因为金银器、首饰,绝不是简单的按重量算。

  问题是,有一句话是充满玄机的。

珍珠、玛瑙、宝石、玳瑁尚未清点。

首辅家的这种东西,估计怎么也有几件非常贵重的东西,我的意思是说,某些所谓的珍宝,随便拿出一件来,值个上万两白银,也不奇怪。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说,张居正的家财就值20万两白银,因为从情理上考虑,这些珠宝的价值,超过他家金银的价值,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甚至是超过他家金银价值好几倍,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一个人家里有白银十万两的人,他家的里珍宝,会有几件是大路货?

比如,你说石崇家那几株珊瑚值多少钱?

石崇摆出十万两白银,肯定不会让王恺甘拜下风的,因为,这算个屁啊?

但是石崇把那几株珊瑚往出一摆,王恺当时就甘拜下风了。

黄金白银有价,所谓的珍宝却是很难估价的。

因为自古就有价值连城、无价之宝一说。

  当然了,从情理上,以张居正的地位,有这样多的家产,也说小什么太过分的。

问题是,从法理上,那就是另一说了,因为单靠工资,张居正就是从生下来当首辅,而且一直不吃不喝,也挣不出这么多钱。

  许多人似乎认为,因为皇帝要抄张居正的家,所以办案人员,就会夸大数量,其实张居正家根本没有这样多的钱。

说这种话的人,也许忘了一件事,什么罪名也可以胡按,唯独关系钱的罪名,绝没有人敢胡按的。

  一切是显然的,你去抄张居正的家,你从张居正家查出10万两白银(各种财物都算上),你敢报30万两吗?

你肯定不敢。

因为,你敢报30万两,你得交出这30万两东西啊!

  最简单而言,相关东西你绝不可能亲手交给皇帝,而是要入库的。

谁是库房管理员,也必然会和你交接清楚的。

因为,你说有30万两白银的东西,却拿来10万两白银的东西入库,谁敢接收呢?

  库房管理员一旦把这些东西收入了库房,明天皇帝按着账单来提东西,库房管理员,从哪给拿呢?

如果拿不出来,相关的东西哪里去了,库房管理员总得有个说法吧,否则20万两白银的东西说没就没了,管理员有几个脑袋够让砍的?

到时,库房管理员再说,你当年拿过来的东西,就只有这么点东西,你会承认吗?

你肯定不会承认的。

因为你敢承认,皇帝自然会想知道了,你跟我说,从张居正家里查出30万两白银的东西,最后就交给库房10万两白银的东西,剩下那20万两的东西呢?

  当然了,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皇帝暗示相关官员,相关官员肯定不敢拒绝。

说这种话的人,肯定还没有明白钱是什么东西。

你清查张居正家,皇帝暗示你滥报账,库房管理员会承认你这种说法吗?

肯定不会的。

  库房管理员肯定会告诉你,皇帝暗示你了,暗示我了吗?

更主要的是,你说暗示皇帝曾暗示你,就暗示你了?

除非你给我白纸黑字留下书面证明,否则,我明天调离这个职位时,我和继任者怎么交待这件事?

我和下任交接时,就拿这种理由,让人家接手这样大一个窟窿(短了20万两白银),人家让我留一份白纸黑字的书面证明,我从哪里找呢?

问题是,这种东西,谁敢往纸上写?

写到了纸上,明天一旦流传出来,一个人的脑袋估计交不了账。

  话再说回来了,就算现任皇帝和咱们达成默契,这个皇帝死了呢?

新皇帝一查库房,突然发现短了这样大一笔账,咱们就拿这种理由说事,你觉得皇帝会不会杀咱们?

如果这种理由也能成立,那老皇帝死时,大家随便到库房搬东西吧,反正几十万两白银的事,咱们到时候随便编个理由就可以混过去。

  所以,钱这种东西,谁也别想哄谁。

  也许有人会说,查案的官员,可以从别的地方凑啊;

总而言之,从别的地方拿点钱,就说是从张居正家抄出来的。

说这种话的人,肯定忘了一件事,钱这种东西,你想从谁家里拿,也得有个说法的。

明天有人到一个最没有本事的老百姓家里,毫无来由的要一百块钱,这个最没本事的老百姓会给他吗?

肯定不会给的。

就算来人是黑道大哥、白道大哥,也不能啊。

因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这种道理。

你以为是强盗下山了,还是日本鬼子进村了?

强盗和日本鬼,自然可以从别人家随便抢钱,问题是哪个官员敢说自己就是下山的强盗,也说自己是进村的日本鬼子?

  当然了,官员可以寻找机会敲诈别人钱财;

问题是,且不说这样做,是承担风险的。

更主要的是,就算能敲诈出钱来,人家装进自己兜里多好,为什么非得倒手放到国库里?

  所以,官员给人按罪名时,那是什么罪名也敢胡按,但是一涉及钱,谁也不敢乱给按的。

因为,相关的钱财一旦上账,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

你写上这笔钱很简单,明天你再想抠下来,那可难了。

  更主要的是,一个官员敢这样讨好皇帝。

肯定是死了也不知道怎样死的。

  你这样乱报账,肯定会让皇帝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官员都是肥猪,总而言之,缺钱时随便宰两头,就可以过一个好年。

整个官场永远也害怕皇帝产生这种念头,因为皇帝产生这种念头,那还了得?

如果是这样,整个官场都会产生人人自危的感觉,因为官员成了皇帝眼中的肥猪,你觉得,官员能善终吗?

  所以,皇帝抄官员的家,永远是一种大忌;

而官员怂恿皇帝抄家,积极帮着皇帝抄家,那就是官场的公敌。

基于朴素的阶级情谊,官员们一听皇帝抄家,当时就会急得上窜下跳,因为这种风气一旦形成,所有的官员,都感觉自己变得有点像肥猪了。

换而言之,皇帝缺钱时,就会想着宰几头卖点钱。

  所以,听说皇帝要抄家,官员们通常都会自发的掩护相关官员。

总而言之,绝不可让皇帝产生这种不良嗜好。

他们会从舆论上贬低皇帝的这种行为,更会在办案时,上下其手,总而言之务必让相关的金额减到最少。

  因为,从一个高级官员家里查出了天文数字的钱财。

首先涉及一个问题,这些钱是哪里来的?

肯定是大家送的!

如果顺着这条根往下查,那还了得?

就算皇帝不顺着这个根往下查,肯定也会觉得,官员们家里的钱多的去了。

皇帝只要这样一想,就够官员喝一壶的。

  所以,你别看外界舆论一说起贪官,贪污受贿的钱财动则就是好几个亿;

真的端到台面上,有个几千万就是大案了。

  我写相关内容,同样无意否定张居正,我只是希望大家知道,历史从来也不是童话故事,所以他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人与坏人争斗的故事。

  我写相关的内容,也不是凭空猜测。

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下崇祯年间,政府清理阉党的过程就可以知道了。

  人们都说魏忠贤是个大贪官,但是,政府从魏忠贤手里弄出多少赃银?

估计也就是几百两白银。

我为什么说魏忠贤的赃银这样少呢?

因为,赃银上千两,肯定会留下一个数字。

但是,关于魏忠贤的赃银,历史书上,似乎连数字也没有。

我一直想找到相关的数字,但是,我一直也没有找到。

因为,据说魏忠贤的赃银都被魏忠贤带走了,而魏忠贤自杀后,这些赃银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什么罪名也可以胡按,唯独关于钱的罪名,谁也不敢胡按。

因为,你说从魏忠贤那里搜出几万两白银的赃款,你得把这笔钱交出来啊。

因为,你说搜出了这么多的赃款,明天政府缺钱了,皇帝就会想到用这笔钱,到时一看,就是一笔空账,办案人员肯定都够杀头了。

因为,从魏忠贤那里搜出几万两白银的赃款,最后都不知去向了。

谁拿走了?

  到时大家和皇帝说,我们那是瞎编的一个数字,且不说皇帝根本不会相信这种解释,就算相信你的这种解释,杀了相关官员,也不冤枉他们。

因为,你们是不是真以为,钱就是一个数字?

想怎么编就怎编?

几万、几十万两白银的数字,你们就敢随手乱写,你以为这是冥钞啊?

  如果它从来也没有上账,这好说,因为谁也没有经手过这笔银子。

如果上了账,就可以顺着账一直找下去,你拿了这笔钱,交给谁了?

相关的凭证在哪里?

最后,到了谁这里断了线索,谁就得对这笔钱负责了。

  但是,人们既然说魏忠贤是大坏蛋,而魏忠贤却没有足够的赃银,这如何服众呢?

所以,大家都说,魏忠贤的赃银,都藏了起来,都转移了,都丢了。

总而言之,绝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从家魏贤那里搜出了多少赃银,因为,钱这种东西一旦上账,你再拿不出来,不是你贪污的,也是你贪污的了。

  人们都说阉党非常罪恶,但是,官员鼓动崇祯皇帝抄阉党成员的家吗?

没有!

政府从阉党家里,搜出了多少钱呢?

最多也就十来万两,似乎只有从崔呈秀家里,抄出一笔银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不论东林党,还是阉党余孽,都也害怕皇帝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官员是肥猪,缺钱时随便宰几头,就可以过一个好年。

所以,在相关问题上,他们是会形成默契的。

万历皇帝可以抄冯保、张居正的家,那是因为这两个人执政的年头太长了,而且都是强势人物,所以得罪的人太多了。

在这种背景下,皇帝利用了整个官场的矛盾。

失去这种机会,皇帝只要敢流露出类似的意思,整个官场都会炸窝的。

更主要的是,即使皇帝真的抄了他们的家,也未必能抄出多少银子来。

因为,抄一个官员的家,就能抄出一大笔银子,皇帝占惯了这种便宜,那还了得?

抄得顺手了,那官员岂不是真的成了肥猪,只要帝国财政有点问题,皇帝就想着先宰两头再说?

  因为,帝国中央国库,一年收到的税银也不过三四百万两白银。

皇帝收矿税折腾了十多年,差点把天折腾翻了,也不过收到五六百万两白银罢了。

如果随便宰两个大官,就能收到真金白银十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还有一大堆等待估价的珍宝,皇帝能不食指大动吗?

  问题是,皇帝通常不敢流露出相关的意思;

就流露出这种意思,也会让官场炸了窝,更主要的是,皇帝永远不可能亲自带队抄家的,所以官员下去抄家的结果,肯定是能少就少报。

  少报的好处太多了,因为交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大家就可以贪污了;

而且相关的家属,肯定也会希望官员这样干,因为赃银上剿的越多,他们受的牵连就越重;

更主要的,这代表了整个官场的利益,因为抄一个贪官家,就能查出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来,皇帝以后不把官员当肥猪看,那叫有鬼了。

  甚至而言,万历皇帝抄张居正的家,也是因为抄冯保的家时,一下就抄出一百多万两白银。

皇帝吃了这个甜头,自然忍不住要抄张居正的家了。

如果皇帝再从张居正家里抄出一百万两白银,明天给个借口,自然就敢再抄别的官员家。

  而且,只要皇帝能抄出这样多的东西,本身就证明这个官员死有余辜;

一个官员家里如果有一百万两白银的财产(各种金银珠宝折价),按律枪毙他一百回,他也不冤枉。

  所以,崇祯刚上台时,一说打倒了万恶的阉党,自然有一种把阉党当肥猪看的冲动,总而言之,这样一在群贪官落网了,你说能查出多少赃银?

如果当时明帝国有网络,广大网民估计出来的数字,怎么说也得在一千万两白银以上。

如果有人敢说,最多只能查出一百两白银的赃款,肯定会让广大网民唾死,因为,谁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问题是,官员们早就学精了,所以最后也就查出十来万两白银来(事实上,只有崔呈秀家里,搜出了大笔赃款)。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打翻了一个万恶的阉党,仅省部级及其以上的官员,伸出两把手都数不过来。

一共就查出这么点银子?

说出去谁信啊?

问题是,不是有一句话说得好吗,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面对这种抄家结果,皇帝自然不敢乱动抄家的念头了,因为抄了一个万恶的阉党,就抄出十几万两白银,抄一个普通官员,你觉得能抄出多少银子?

  阉党余孽薛国观,在崇祯年间一度当上了首辅;

后来皇帝撤了他的职。

事情本来就此结束了,后来皇帝听人说薛国观家里的银子多的是(当然了,非贪即贿),于是皇帝就杀了薛国观,更抄了他的家。

这次说起来更玄,据说只查出九千两白银,和六百亩地,还有一处房子;

更有一个版本说,只抄出六百两银子,和一处房子。

当然了,皇帝为此付出的名誉损失是惊人的,因为,这样一个清廉的官员,竟然让皇帝抄了家。

  就是按抄出九千两白银的说法,这也是薛国观合法收入可能达到的。

因为,薛国观当官二十年,只要省着点用,攒一部工资;

关键是如果再能父亲、岳父那里继承点东西;

或是直系亲属干点合法工作、营生,一家人通力合作,就是一分钱不贪,二十年攒出九千两白银、六百亩田地的家档,也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到于按抄出六百两银子的说法算,那更什么也不用说了。

  面对这种结果,皇帝虽然也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一个传说中的阉党余孽(东林党在攻击他时,成天都是这样说),当了二十年的官,还当过许多年高级官员,更跟着魏忠贤混过许多年,家里就这两个钱?

说出来,谁信呢?

问题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你依然不相信,这不是想钱想疯了,又是什么?

面对这种事实,人们自然会暗示皇帝,您这样无端猜疑官员,实在是不应该的,您这样刻薄的对待官员,更是不应该的。

因为,一个官员精精业业为国服务多年,最后就落得了这种下场,你让他的孤儿寡母以后怎么活啊?

你这不是让所有的官员都寒心吗?

  逮住薛国观这种阉党余孽,就是这种结果,如果逮住几个东林大佬,就更不用说了。

因为,你从他们家里搜出一笔银子后,他们的老婆孩子就会跑到街上讨饭了。

总而言之,皇帝这不是往死逼人吗?

  对于钱的事,胳膊肘往外拐的事,应该不会发生。

比如,你搜出十万,却报三十万,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为,相关的钱是需要入库的。

而这个差额,你想让谁补,谁也会跟你玩命的。

  但是,说到钱的事,胳膊肘往里拐的事,那是永远都存在的,而且皇帝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比如,你搜出三十万,却报十万。

这应该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也是非常容易消化的。

因为,多出那二十万,你无论分给谁,谁也会非常高兴的。

  甚至明帝国的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此灭亡的。

关于这一点,新恐怖鸟已说得非常清楚了。

我再给简单归纳一下。

  帝国灭亡的原因,归纳起来非常简单。

  官员从下面收到三十两银子,通常最多只向上交二十两银子,甚至只交十两银子。

  官员从国库支取三十两银子,通常最多只能有二十两银子用于实处;

甚至只有十两银子,能落到实处。

  中间的差额哪里去了,自然是官员们贪污了;

或是通过收黑钱的方式与强势老百姓瓜分了。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指望帝国不出现财政危机,那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过程中,东西厂也好,锦衣卫也好,都是无用的。

皇帝也是无可奈何的。

最简单而言,崇祯皇帝一直都知道下面的官员贪污成风;

而且还是在半分开的贪污。

问题是,皇帝永远也连一个具体人头也找不到。

  关于这一点,我们看一下韩一良的故事就可以知道了。

皇帝把韩一良逼的要死要活,但是,韩一良硬丢官,硬让皇帝勃然大怒,也不敢实指一个具体的贪污事例。

更主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东林党也是集体装哑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