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30201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法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语法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语法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语法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语法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法文档格式.docx

《语法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法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法文档格式.docx

汉语的一般句法成分有5对10个,具有同现性。

主语和谓语:

陈述与被陈述关系。

动语和宾语:

支配与被支配关系。

定语和中心语:

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制关系。

状语和中心语:

中心语和补语:

补充与被补充关系。

第二节词类(上)

一、词类的划分

划分词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

1.语法功能:

指词与词的组合能力。

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实词是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词,虚词不做句法成分。

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组合的能力。

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2.词的形态:

词形变化的方式。

构形形态,如重叠法。

构词形态,如加词缀。

3.词的意义:

指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类别意义。

以上原则在不同的语言中重要性各不相同,汉语缺乏形态变化,侧重使用语法功能标准划分词类,俄语有丰富的词形变化,侧重使用形态标准划分词类。

二、实词

1.名词:

常作主语和宾语;

能够用数量短语修饰;

一般不用重叠式表达语法意义;

加“们”表示群体。

2.动词:

能够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能用“不”修饰,不能用程度副词修饰(心理动词、助动词除外);

多数带动态助词“着、了、过”表动态;

有些动词可以重叠。

3.形容词:

能够作谓语、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性质形容词大都可以受程度副词修饰;

不能带宾语;

有些性质形容词可以重叠;

有些单音节形容词可以带词缀。

4.区别词:

能够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

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

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加“非”。

5.数词:

分基数词和序数词两类。

通常与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后,充当定语、状语或补语;

一些数词,如倍数、分数等有固定的用法。

6.量词:

分物量词和动量词两类。

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组成数量短语后,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数量短语也可以重叠;

量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7.副词:

都能作状语,具有纯状语性;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

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

8.代词:

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类型。

人称代词包括三身代词和非三身代词;

指示代词用来指代人或事物;

疑问代词主要表示有疑而问或无疑而问。

9.拟声词:

是模拟声音的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等,也可以单独成句,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是比较特殊的实词。

10.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

独立性强,常作感叹语,写法不固定,也是特殊的实词。

三、实词的运用

1.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误用及实例。

2.数词、量词使用不当的实例。

3.副词误用及实例。

4.代词使用不当的实例。

第三节词类(下)

一、虚词

虚词是不能单独成句,词汇意义虚灵,不能重叠的词,是相对封闭的词类,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1.介词:

起标记作用,依附实词或短语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大都由动词虚化而来。

2.连词:

起连接作用。

与介词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双向性。

用法实例解析。

3.助词:

包括结构助词、动态助词、比况助词等类型。

助词具有高度的附着性,揭示前后成分的结构关系和语法意义。

4.语气词:

常用在句尾表示某种语气,也可以用在句中表示停顿。

语气词附着性强,常常跟语调一起共同表达语气;

语气词也可以两三个连用,连用是有层次的。

二、虚词的运用

1.介词的运用:

“对、对于”的用法;

“关于”的用法;

“在”的用法;

“给”的用法;

“于”的用法;

“由于、由”的用法等。

2.连词的运用:

“和”的用法;

“或、或者”的用法;

“及其”的用法;

“还是”的用法;

“而”的用法等。

3.助词的运用:

“的、地、得”的用法;

“着”的用法;

“了”的用法。

三、词类小结

1.词类和词性的关系。

2.词性的判别:

直判法,排除法,类比法。

3.词的同形异类现象:

同形同音词的识别。

词的活用现象。

词的兼类。

第四节短语

一、短语及其分类

短语是意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大于词而有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词序和虚词。

短语的类别可以从多角度考察,重要的有两种分类:

往内看,可以分为若干结构类;

往外看,可以分为若干功能类。

二、短语的结构类

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中补短语,联合短语是五种基本的结构类型。

还包括连谓短语,兼语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介词短语,助词短语(的字短语、所字短语、比况短语)等结构类型。

三、短语的功能类

短语的功能类是由它所能充当的句法成分相当于哪类词决定的。

这种分类还需要深入研究。

1.名词性短语

2.谓词性短语:

动词性短语和形容词性短语。

3.副词性短语

四、多义短语

多义短语是不止一层含义的短语。

1.结构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层次相同;

上面层次相同,下面层次不同。

2.语义关系不同的多义短语。

3.结构和语义关系都不同的多义短语。

五、短语小结

短语的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一般采用“从大到小,逐层二分“的原则:

1.切分的各部分必须有语法关系;

2.切分的各部分必须有意义;

3.切分的成分加起来符合原意。

举例说明。

第五节句法成分

主要讲解9种(包括独立语)句法成分的构成材料、结构类型、意义类型、语序以及少数易混成分的辨别等问题。

一、主语和谓语

1.主语的构成材料

2.谓语的构成材料

3.主语的意义类型:

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当事主语。

二、动语和宾语

1.动语的构成材料: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名宾动词,谓宾动词,名谓宾动词。

2.宾语的构成材料

3.宾语的意义类型:

受事宾语,施事宾语,当事宾语。

三、定语

1.定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2.定语和助词“的”出现的规律

3.多层定语的顺序和分析

四、状语

1.状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2.状语和助词“地”出现的规律

3.多层状语的位置和切分

五、补语

1.补语的构成材料和意义类别:

结果补语,程度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可能补语。

2.补语和宾语的顺序;

先宾后补,先补后宾,宾在中间。

3.补语和宾语的辨析:

根据两部分的关系;

通过变换句式;

通过虚词标记。

六、中心语

1.定语中心语

2.状语中心语

3.补语中心语

七、独立语

独立语是与其他成分不发生结构关系,但又是句意所必须的成分。

独立语的位置比较灵活,可以出现在句首、句中或句末。

1.插入语:

提醒性的,预测性的,总括性的。

2.感叹语

3.称呼语

4.象声语

八、句法成分小结

1.中心词分析法

2.层次分析法

3.变换分析法

第六节句子的分类

一、句子分类概说

两个角度,两种结果:

1.句类:

句子的语气类型(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句型:

句子的结构类型(单句和复句)

二、句类

1.陈述句:

叙述或说明事实。

2.疑问句:

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

3.祈使句:

表命令、禁止;

表请求、劝阻。

4.感叹句:

带有浓厚感情的句子。

三、句型

1.主谓句:

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

2.非主谓句:

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

四、几种动词谓语句

1.把字句:

特点是动词一般不是光杆动词;

宾语是有定的、已知的人或事物;

动词具有处置意味;

否定词等置于“把”前。

2.被字句:

动词具有处置性;

主语表示的受事是有定的;

否定形式等置于被字前。

3.连谓句:

由连谓短语作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各连谓项的潜在主语一致。

4.兼语句:

由兼语短语作位于或独立成句的句子,与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形式上相似,要注意区别。

5.双宾句;

位于中心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指物两种宾语的句子。

动词具有给予意义;

近宾语一般指人,远宾语指物。

6.存现句:

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事物的句子,分存在句和隐现句两类。

主语具有时空性,宾语往往是施事。

五、变式句和省略句

1.变式句:

主谓倒置;

定语、状语后置。

2.省略句:

对话省;

因上下文而省。

六、句子的变换

1.句类之间的变换

2.句型之间的变换

七、句子分析例解

第七节常见的句法失误

一、搭配不当

1.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

2.动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3.定语、状语、补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4.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

二、残缺和多余

1.主语残缺

2.谓语残缺

3.宾语残缺

4.定语、状语缺少或不完整

5.主语有多余成分

6.谓语有多余成分

7.宾语有多余成分

8.定语多余

9.状语多余

10.补语多余

三、语序不当

1.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

2.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3.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4.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四、句式杂糅

1.两种说法混杂

2.前后牵连

第八节复句

一、概说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1.复句与单句的关系:

典型结构不一致;

语气上有差异;

复句格式用于单句;

某些句子难定单复。

2.复句的特点:

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有标点符号;

用关联词语和语序体现分句间的意义和结构关系。

二、复句的类型

1.联合类:

并列复句,顺承复句,解说复句,选择复句,递进复句。

2.偏正类:

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

三、多重复句

1.多重复句的产生:

往往有一重复句扩充而成。

2.多重复句的分析:

确定分句界限,标明分句数量——抓住标记,审定分句关系——判定层次关系,用句中标明法或层次图解法标注层次和关系。

3.例解

四、紧缩复句

1.特点:

无语音停歇;

近似单句;

简短紧凑,口语化。

2.类别:

无标志的;

有标志的(成对或单个关联词语,相互呼应的疑问代词等)。

五、复句运用中常见的错误

1.分句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2.关联词语运用错误:

搭配不当;

少用关联词语;

错用关联词语;

滥用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位置不对。

第九节句群

一、句群及类型

句群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1.并列句群

2.顺承句群

3.解说句群

4.递进句群

5.选择句群

6.转折句群

7.因果句群

8.目的句群

9.假设句群

10.条件句群

二、多重句群

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句群叫多重句群。

例解。

三、句群与复句、段落的关系

1.句群与复句:

构成单位不同;

关联词语的使用情况不同。

2.句群与段落:

所属范畴不同(语言学与文章学);

划分的目的不同。

四、句群运用的常见错误

1.前后脱节

2.语序不当

3.前后矛盾

4.答非所问

5.重复多余

第十节标点符号

一、标点符号的作用和种类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或词语性质的作用。

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16种。

1.标号:

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句内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2.点号:

破折号,括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连接号,间隔号,着重号,专名号。

二、标点符号的用法

举例解析。

三、标点符号的活用

举例解析,与错用相区别。

四、标点符号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