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国际金融学习题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资料国际金融学习题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国际金融学习题人大陈雨露主编第十章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账面平衡,并不等于说该国的国际收支就是平衡的。
12.自主性交易是指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等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也称弥补性交易。
这类交易活动由政府出面实现,体现了一国政府的意志,具有集中性和被动性的特点。
自主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类微观经济主体出于自身的特殊目的而进行的交易活动。
而上面说的却是调节性交易的内容,因此张冠李戴,错误。
13.衡量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就是要看其调节性交易是否达到了平衡。
衡量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的标准,是要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达到了平衡。
14.经济发展过程总是表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征,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个人和企业的收入相应变化,企业生产也随之变化,从而导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变化,通过对进出口的影响,致使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
这种由经济的周期性变化而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15.一国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不适应国际间对某些商品的生产和需求的变动,也会引起贸易差额和国际收支差额的剧烈波动。
这种由经济结构决定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16.国民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可以分别从贸易支出和非贸易支出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方面,收入决定储蓄和消费,自然也就影响到进口需求。
当国民收入提高时,进口支出随之增加,容易出现经常账户逆差。
另一方面,收入影响投资,从而引起国际资本流动。
因为在国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对外投资相应增加,结果,资本流出很可能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
这种由国民收入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17.间接标价法下,若汇率上升,表明本币对外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从而可以改善经常账户收支。
直接标价法下,若汇率上升,表明本币对外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从而可以改善经常账户收支。
18.由收入变化和币值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般具有长期性和持久性特征,也被称为持久性不平衡;
由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只是暂时性的。
持久性不平衡是指由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由收入变化和币值波动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往往是暂时性的。
19.休谟创造性地运用货币数量论来分析国际收支,提出自动调节机制论,认为国际收支可以自动实现平衡。
20.价格—现金流动机制认为进出口变动完全取决于物价水平,需假设实现自由贸易,进出口具有完全价格弹性,同时生产能力已达到充分就业水平。
21.休谟主张通过内生经济力量,使货币按真实需要在各国均衡分配,这实际上就剥夺了各国采取独立货币政策的权利,所以很难得到政策制定者的赞同。
22.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
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23.根据弹性分析理论,由于绝大多数情况下国际收支都处于失衡状态也即初始状态并非国际收支均衡,则本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不仅取决于初始国际收支失衡的方向,也取决于失衡的程度。
24.弹性分析理论正式将国际收支提升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行列,首次建立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各决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发展与完善,为开放经济宏观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吸收论正式将国际收支提升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行列,首次建立了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各决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发展与完善,为开放经济宏观政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25.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总量失衡。
只要一定时期的总收入大于总吸收,该国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顺差}相反,只要总收入小于总吸收,就会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26.外贸乘数理论认为,出口具有与国内投资同样的增加国民收入总量的效应,并在边际储蓄倾向、边际进口倾向的影响下,经过国民经济各环节的传导,致使由此而产生的国民收入变动金额数倍于出口的初始变动额。
这个倍数就称为外贸乘数,数量上大体等于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出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外贸乘数在数量上大体等于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的倒数。
27.弹性理论认为,若国民收入及国内价格水平不变,当进出口供求弹性满足MLR条件时,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主要通过改变国内外相对价格并诱发进出口数量调整而实现。
认为贬值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由收入效应和吸收效应两部分构成。
28.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当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资源配置尚未优化、吸收倾向小于1时,贬值的吸收效应较为显著。
反之,若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资源完成优化配置且吸收倾向大于1,则贬值主要引起收入效应。
吸收分析理论认为,当经济尚未实现充分就业、资源配置尚未优化、吸收倾向小于1时,贬值的收入效应较为显著。
反之,若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资源完成优化配置且吸收倾向大于1,则贬值主要引起吸收效应。
29.收入再分配效应的作用机制是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国民收入向利润收入者及政府部门转移→吸收倾向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30.根据国际收支吸收理论的观点,如果某个国家发生了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不平衡,一定是由于该国的市场总供求失衡。
31.支出转移政策,目的在于将国内外支出最大限度地转移到国内产品上,以增加本国收入。
32.货币学派更加支持固定汇率制。
货币学派主张取消固定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33.在货币分析理论看来,固定汇率制下应以汇率变动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工具。
在货币分析理论看来,固定汇率制下应以本国价格水平变动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工具,浮动汇率制下则更多地依靠汇率变动来完成任务。
34.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当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增加,或者货币当局限制国内信贷,造成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时,这部分超额货币需求将通过外国货币的流入得到满足,从而引起国际收支顺差。
反之,当一国居民的货币需求减少,或者货币当局因政策需要而放松国内信贷,造成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时,超额货币供给必然流向国外,导致国际收支逆差。
35.我国对外债的定义和世界银行的定义是一致的。
我国对外债的定义,除包括世界银行规定的外债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本国的特征。
36.外债按优惠情况划分,一般可分为硬贷款和软贷款。
37.成熟的债务人的特点是贸易逆差,利息支付净流出,净资本流入,债务上升。
成熟的债务人的特点是贸易逆差,净利息支付流入,资本流出量减少,债权稳定。
38.按照国际惯例,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按照国际惯例,短期外债占外债总额的比例控制在25%以下。
39.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是一个概念、两种说法。
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是两个概念,两种说法,国际储备只是国际清偿力的一部分。
40.今天国际储备主要有四种形式,即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
41.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都可以充当外汇储备。
充当外汇储备的货币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①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储备货币;
②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③其购买力必须具有稳定性。
42.作为储备资产的黄金则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货币黄金的总额,所以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全部黄金都可以充当国际储备资产。
充当国际储备资产的黄金储备是货币当局持有的全部黄金储备扣除其中充当国内货币发行准备后的剩余部分。
43.储备档头寸是指成员国以储备资产(黄金、外汇、特别提款权)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缴的那部分资金,其额度占基金组织分配给该国配额的25%。
44.特别提款权具是一种以黄金保值的记账单位,能直接用于国际贸易支付和结算,也能直接兑换成黄金。
特别提款权具是一种以黄金保值的记账单位,但其不能直接用于国际贸易支付和结算,也不能直接兑换成黄金。
45.一国的国际储备的数额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因而其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力度和周期也是有限度的,不能指望它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四、不定项选择
以下各题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在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上画圈。
1.就国际储备的基本作用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 )
A.可以维持一国的国际支付能力,调节I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B.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际收支逆差
C.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汇率稳定
D.是一国向外举债和偿债能力的保证
E.上述都不正确
选ACD。
2.影响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是( )。
A.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B.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及所处的国际环境
C.一国对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选择
D.一国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E.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选ABCDE。
影响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的因素包括:
①一国国际储备的范围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
②国际收支流量的大小及稳定程度;
③其他调节国际收支手段的运用及其有效性;
④一国国际融资能力的大小及所处的国际环境;
⑤一国对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地选择;
⑥一国对外开放程度;
⑦持有国际储备的机会成本;
⑧一国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3.国际储备必须具备以下哪些性质?
( )
A.流动性 B.安全性
C.盈利性 D.上述都正确
选ABCD。
4.外汇储备管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A.外汇储备数量及其在储备总额中的比重的控制
B外汇储备的结构安排,包括储备货币的币种选择及其在储备中所占比重的确定
C.储备资产的投资决策
D.对外借款的管理
5.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有( )。
A.复式记账原则
B.权责发生制原则
C.市场价格原则
D.多种记账货币原则
E.只有A与B正确
选ABC。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有:
复式记账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市场价格原则和单一记账货币原则。
6.以下描述错误的有( )。
A.国际收支平衡表≠国家资产负债表
B.国际收支=外汇收支
C.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存量”而不是“流量”
D.国际收支平衡表具有自动平衡功能
选BCD。
国际收支强调的是“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而不是单纯的“资金收付”,所以国际收支≠外汇收支,B项错;
国际收支是“流量”而非“存量”,因而国际收支平衡表考察的是“流量”而不是“存量”,C项错;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与资本项目所反映的是一国国际收支的真实状况,但它们缺乏自动平衡的功能,两者的综合常使国际收支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所以D项错。
7.经常项目主要规定包括( )。
A.货物和服务 B.收入
C.支出 D.经常转移
选ABD。
8.资本和金融项目规定包括( )。
A.直接投资 B.证券投资
C.储备资产 D.误差和遗漏项目
资本项目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金融项目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D项是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平行的项目。
9.出现误差和遗漏项目的原因是( )。
A.由于某些交易项目属于跨年度性的,从而导致统计口径不一致
B.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原始资料来自各个方面,在这些原始资料上,当事人为了各种原因,故意改变、伪造或压低某些项目的数字,造成资料失实或收集资料不齐
C.短期资本的国际流动,由于其投机性非常强,流人流出异常迅速,且为了逃避外汇管制和其他官方限制,常采取隐蔽的形式,超越正常的收付渠道出入国境,因此很难得到其真实资料
D.只有A与B正确
E.上述都正确
10.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主要包括( )。
A.贸易收支差额
B.经常项目差额
C.基本国际收支差额
D.商品、服务和收益差额
11.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因具体国家具体时期而异,但是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 )。
A.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
B.经济结构的制约
C.国民收入变化的影响
D.货币币值波动的影响
12.国际收支理论主要有( )。
A.吸收分析理论
B.贸易乘数理论
C.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D.弹性分析理论
E.货币幻觉理论
13.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是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
不是其假设前提的是( )。
A.国内外商品都具有无限供给弹性
B以国际收支均衡为初始状态
C.其他条件不变,只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D.以国际收支不均衡为初始状态
选D。
14.根据吸收分析理论,货币贬值能否有效地调节国际收支,主要由以下哪些因素共同决定?
A.贬值对收入的直接影响△Y
C.贬值后收入对吸收的引致程度,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a
E.上述所有都包括
15.以下描述正确的有( )。
A.闲置资源效应: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闲置资源启用→通过外贸乘数作用,国民收入成倍增长→国际收支改善
B.资源配置效应:
本币贬值→贸易条件恶化→实际国民收入下降→吸收减少→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际收支改善
C.收入再分配效应:
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国民收入向利润收入者及政府部门转移→吸收倾向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D.货币幻觉效应:
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手持现金余额增加→消费减少→商品与劳务进口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E.现金余额效应:
本币贬值→由进口品开始国内物价轮番上涨→出现货币幻觉→消费与投资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选AC。
B项的资源配置效应:
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出口生产部门和进口替代部门的利润上升→国内资源重新配置→国民收入提高→国际收支改善。
D项的货币幻觉效应:
本币贬值→由进口品开始国内物价轮番上涨→出现货币幻觉→消费与投资下降→吸收总量减少→国际收支改善。
E项现金余额效应既作用于商品市场,又作用于货币资本市场,其作用途径为:
①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手持现金余额增加→消费减少→商品与劳务进口下降→贸易收支改善;
②本币贬值→国内物价总水平上涨→手持现金余额增加→货币市场供求改变,利率上升→投资减少,居民出售外币资产→资本流入→资本账户改善。
16.货币分析理论认为,货币供给是国际收支调节的最终力量和根本力量。
可供选择的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大致有( )。
A.调整国内价格 B.实行外汇管制
C.增加或减少国际储备 D.调整汇率
17.世界银行把债务周期划分为几大阶段,分别是( )。
A.不成熟的债务人 B.成熟的债务人
C.向债权国转化 D.不成熟的债权人
E.成熟的债权人
18.外债规模的影响因素有( )。
A.本国对外债的承受能力
B.经济建设对外债的需求量
C.国际资本市场的可供量
19.外债结构管理包括( )。
A.融资结构管理 B.期限结构管理
C.利率结构管理 D.市场与国别结构管理
E.币种结构管理
20.经常项目差额加长期资本移动差额习惯上被称为( )。
A.基本国际收支差额
C.贸易收支差额
选B。
21.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
A.货币并非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的唯一因素
B.假定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从而视货币供给为决定国际收支的唯一力量
C.对国际收支长期均衡分析的结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价定律或购买力平价假设。
但由于运输成本、贸易障碍、关税以及信息不完全等因素的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其实无法认定一价定律的绝对成立
D.只有B与C正确
五、问答题
请根据学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题应给出过程和答案。
1.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是什么?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什么能够自动实现平衡?
3.如何判断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否平衡?
4.哪些因素可能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
5.如果一国的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货币贬值将通过怎样的机制调节国际收支逆差?
6.为什么说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问题?
通过货币数量控制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依据是什么?
政策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
7.什么是世界银行的五阶段债务周期?
8.不同储备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是否一样?
试通过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的对比加以说明。
9.简要指出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别。
10.一国政府为什么要保持一定规模的国际储备?
参考答案
三、判断对错
1.T 2.F 3.T 4.T 5.F
6.T 7.T 8.F 9.F 10.T
11.T 12.F 13.F 14.T 15.T
16.T 17.F 18.F 19.T 20.T
21.T 22.T 23.T 24.F 25.T
26.F 27.T 28.F 29.T 30.T
31.T 32.F 33.F 34.T 35.F
36.T 37.F 38.F 39.F 40.T
41.F 42.F 43.T 44.F 45.T
1.ACD 2.ABCDE 3.ABCD 4.ABCD 5.ABC
6.BCD 7.ABD 8.ABC 9.ABC 10.ABCD
11.ABCD 12.ACD 13.D 14.ABC 15.AC
16.ABCD 17.ABCDE 18.ABC 19.ABCDE 20.B
21.ABC
1.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是什么?
答: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
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
其编制原则包括:
(1)复式记账原则。
指任何一笔国际经济交易都应在借贷双方同时反映。
由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入相同金额,所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当始终是相等的。
(2)权责发生制原则。
指交易的记录时间应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
这同样也是基本的会计原则。
(3)市场价格原则。
指按照交易的市场价格记录。
(4)单一记账货币原则。
指所有记账单位要折合为同一种货币。
记账货币可以是本国货币,也可以是其他国家货币。
2.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什么能够自动实现平衡?
由于复式记账原则要求同时在借方和贷方记人相同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