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982881 上传时间:2022-10-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docx

春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人教版下册检测卷及答案江西第二次月考检测卷

第二次月考检测卷

测试范围:

第四、五单元

时间:

150分钟  满分:

120分

题序

总分

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喷香(pèn)  竹蔑  盘虬卧龙(qiú)   颠沛流离

B.伫立(zhù)伶仃仙露琼浆(qióng)芳草萋萋

C.猥琐(wěi)遗憾草率了事(lǜ)察言观色

D.迸溅(bìng)渺小驿路梨花(yì)垂垂暮老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大热剧《人民的名义》中的达康书记总是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冲锋在事故第一线。

B.语文课上我们常常忍俊不禁,想笑又不敢笑,原因是李老师讲课实在是太幽默了,但他的表情又很严肃。

C.他才刚入伍,就面临失恋及父亲病重的双重打击,真是祸不单行。

D.圣人之所以为圣人,正因为他们有悲天悯人的胸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

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

B.“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校园宣传活动,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自我保护。

C.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逐渐被推广和发现。

D.这种盆景最好放在案头上较合适。

4.下列组句成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整整花了十几年心血,左思终于完成了《三都赋》。

②陆机听了不禁嘲笑左思自不量力,说即使费力写成,也一定毫无价值。

③西晋文学家左思受张衡《两京赋》的启发,决定撰写《三都赋》。

④左思用行动证明:

成功来自于认准目标,持之以恒。

⑤左思毫不气馁,他广泛查访了解,大量收集资料,然后专心致志,奋力写作,反复修改。

A.③①②⑤④ B.④③⑤②① C.③②⑤①④ D.②③⑤①④

5.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要谢我们!

不要谢我们!

(反复)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比喻)

C.啊,小桃树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褪尽了。

(拟人)

D.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夸张)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

(每小题2分,共4分)

题大庾岭北驿【注】

宋之问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外,应见陇头梅。

【注】此诗为作者被贬岭南时,途经大庾岭,在大庾岭驿馆所作。

6.下列对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诗人由看到的景色联想到大庾岭有十月北雁南归至此,不再过岭的传说。

B.颔联可以发现诗人被贬之地非常偏远,而且归乡之日遥遥无期。

C.颈联以景衬情,寂静、荒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气氛,烘托出悲苦的心情。

D.尾联写诗人站在大庾岭上回望北方家乡,还能看到故乡山岭上的梅花来寄托离别的不舍和思乡之情。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将“(大雁)至此回”和“我行殊未已”形成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被贬之地的荒凉和诗人内心的悲苦。

B.全诗用词考究,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表达了强烈的哀伤与沉痛之意,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C.全诗旨在写“愁”,全篇却未着“愁”字,这对全诗情感的表达有着一定的损害。

D.整首诗通过描写见到的景物,委婉而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内心包含的被贬的痛苦以及思念家乡的忧伤。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8~11题。

(12分)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②典史③。

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⑥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⑦上疏⑧,为民请命,再上,皆不报⑨。

叹曰:

“何面目归见父老?

”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言,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⑩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B11。

邑人建祠祀之。

【注】①夔州:

古州名,在今重庆境内。

②龙阳:

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

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

指洞庭湖。

⑤逋赋:

拖欠赋税。

⑥敲扑死者:

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

⑦阙:

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⑧疏:

给皇帝的奏章。

⑨不报:

不答复。

⑩诏宽:

皇帝下令宽减。

B11石:

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8.下列画线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敲扑死者/相踵    B.遂自/经于鼓下

C.邑人建/祠祀之D.击登闻鼓以/进言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3分)

(1)濒____________ 

(2)诣____________ (3)具________

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

(1)岁罹水患,逋赋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如何评价青文胜为民请命的方式?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文积累。

(8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每空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

(4)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____。

(5)《游山西村》中蕴涵生活哲理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令人敬重而不敢欺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3~16题。

(15分)

十一号楼的猫

①我们十一号楼三层的楼道里养着一只流浪猫。

说是流浪猫,其实早就没有了流浪猫的样子。

是一只米黄色的长毛猫,眼睛微微透着绿,洗过澡梳过毛,毛色油亮有光泽。

它常常蹲在三层电梯口的小厅堂,端正地坐着,优雅地看着电梯里的人,仿佛知道我们是来看它的一样。

旁边的墙边放着猫粮盆和水盆,还有几个小玩具。

②多数时候,它只是看你一眼,有时也会跟着你走入电梯。

进来后就跟所有乘电梯的人一样,乖乖等着。

到了一楼,它在人们的脚步间左拐右拐地穿插着走出居民楼,往楼下社区院子里的树下一躺,晒着太阳睡半天。

天色晚了,就再跟着上楼的人一起回去。

我住的这幢楼里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它的存在,看到它走进来了,就帮它按一下“3”。

三楼的门一开,它就不急不慢走出去,重新在电梯口小厅堂坐下。

③有一次我深夜加完班,一个人抱着一堆东西,从北区的工作室穿过漆黑的花园,走回南区的家。

半路被蚊子叮了一腿的包,边跺脚边走,走到楼下的时候,脚震得又麻又疼。

我用下巴很卖力地点开电梯开关,前脚刚进去,后脚它就跟进来了。

我盯着它,它盯着我,我只好用额头顶了我自己的楼层,又用下巴按了它要下的楼层。

等搞定之后,原本一路走回来的沮丧感消失不见,我一个人在电梯里笑得前仰后合。

它出去的时候,在靠近我的腿边翘着尾巴蹭了一下。

大半夜,我和一只猫同乘了电梯,还为它按了按钮,这太喜剧了。

④听楼下跳广场舞的大妈们说,它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从电闪雷鸣中逃进楼里来的。

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

三楼住着的刘奶奶撞见它,心生怜悯,就把它抱回家,收养了它。

为了照顾好这只猫,刘奶奶甚至多次缺席了最爱的广场舞。

它渐渐地恢复了体力,脱胎换骨,变成一只美貌的家猫。

但它大约是流浪太久,不习惯被禁锢在小小的屋子中,成日趴在窗口喵喵呜呜地叫,刘奶奶就又把它放出去了。

⑤可自打那以后,它似乎把三层当成了坚实的后盾。

在外面野几天就回来,回到三层就安静地蹲在那里等着。

慢慢地,整个三层的人都习惯了,没事就来放点儿吃的、喝的,有时候甚至还有猫玩具。

它也越来越把这儿当成家,从半个月一回到几天一回、一天一回,比上班下班的白领还准时。

⑥很快,整幢楼都知道了它的存在,渐渐地,它从三层的猫变成了十一号楼的猫。

我经常看见同楼的住户跟别人说,这是我们楼的猫,一会儿就回去了。

别人问保安,怎么总能见到那只猫?

保安头也不抬地说,噢,那是十一号楼的猫,出来溜达溜达。

听得我差点儿当场笑出来。

那只黄毛碧眼的猫咪突然间变成我们的流动标签,让一些事情变得格外有意思起来。

⑦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一进家门就一惊一乍地说:

“你们邻居还真热情啊。

这‘远亲不如近邻’,在你家我算是见识到了。

”她很疑惑,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全楼的人好像都是认识的,出个门回个家在电梯里见到了,还点个头示个意。

她说:

“这场面,我除了小时候住我爸的纺织厂家属大院的时候领略过,真是多年不见啊。

我刚才提着一堆东西上电梯,被超过三个人问要不要帮忙。

”我就带她去参观那只猫,她不可置信地反复问我,它真的会坐电梯?

它就住在三层?

它几岁了?

⑧因为猫的到来,十一号楼的人原本互相陌生,现在都变成了猫的主人;也因为它的到来,大家仿佛都成了别人生命的依靠,变得坚强而乐观起来。

刘奶奶作为这只猫的原始救命恩人,也很欢喜,她跟我们说,孙子知道她养了一只这么有灵性的猫,一到假期就住过来看它,原本搭救了一只猫,结果还让宝贝孙子成了常客,简直就是节日大酬宾。

说话间喜气洋洋,放佛不是她给了它新生,倒是它带来了她的幸福生活。

⑨这只猫自己大概永远都不会明白,它变成了所有人的精神亮点,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

(选自《智慧少年》,有删改)

13.通过全文,最能体现十一号楼猫的特点的一个短语是(用原文回答)____________,③—⑤段中能具体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是(只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4.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

当时它毛都掉得斑秃,眼睛全被眼屎糊住,身上还有伤,走路一跛一跛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⑦段叙写朋友来家做客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说:

“人们喂饱它,还喂饱自己的心。

”对此,你怎么理解?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