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2451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株洲市两型学校建设标准1Word文件下载.docx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两型”学校

指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以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提升学校办学效益,不断促进自身有效可持续发展;

运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校园,校园布局结构合理,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且环境优美的学校。

3.2“两型”教育

广义地说,“两型”教育是强调全方位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意识,将其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用“两型”要求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狭义地说,“两型”教育是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着眼点,通过唤起受教育者的“两型”意识,使之掌握和发展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科学发展观。

4、建设目标

4.1校园环境美

校园干净整洁,适宜绿化的空间绿化到位。

校园人文环境和谐,有独特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4.2办学条件好

办学基础设施齐备,硬件实力强;

师资队伍素质较高;

管理制度规范,育人机制健全;

学校发展思路清晰,办学定位准。

4.3教学质量高

办学成果显著,社会声誉优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达到全国同类学校的先进水平。

5、指标体系

5.1指标体系框架

“两型”学校建设指标体系包括: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办学绩效、“两型”管理与教育四个一级指标,如图1所示。

图1“两型”学校标准框架

5.2定性指标

具体定性指标见表1。

5.3定量指标

具体定量指标见表2。

表1“两型”学校建设标准定性指标表

分系统

子系统

指标

指标内容及参数

备注

资源节约

节能设计

1.建筑设计

新建学校建筑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符合《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有关要求;

不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既有学校建筑进行建筑节能改造。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2.公共建筑采光

室内采光设计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的要求;

室内采光系数或窗墙比满足当地光气候区要求。

合理采用天窗、反光板、光导集光等自然采光强化和调控措施。

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T50034-2001《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节约能源

3.节能灯具使用

普遍使用声控、光控照明开关,杜绝长明灯现象的发生。

采用智能型照明,采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技术作为学校能源使用的补充。

4.公共建筑空气调节与采暖

有条件的学校可结合建筑条件及当地资源条件采用地源、地表水源、污水源热泵及地热技术。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22/T43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43/T611-2011《普通高校综合能耗、综合电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夏季空调系统温度设置办公室≥26℃,(室内温度≤30℃不使用人工控温);

冬季空调系统温度设置办公室≤20℃(室内温度≥10℃不使用人工控温);

有条件的学校,冬季设热水集中采暖系统,办公室温度设置≤18℃,大堂、过厅温度设置≤16℃。

节约资源

5.节约用水

学校内公共建筑应尽可能采取日生活用水定额制;

使用节水型水阀和卫生洁具;

加强用水设备改造和巡查维护,无“跑冒滴漏”和长流水等浪费现象;

绿化浇灌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方式,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及用水量;

学生宿舍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的,应当建设和使用再生水利用和雨水利用设施。

GB50555-20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

6.电梯使用

上下行3楼及以下楼层步行

株洲天易示范区“两型”学校创建

7.办公用品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和不可回收一次性消耗品

8.办公信息化

推进无纸化办公,推行利用电子媒介备课、修改文稿;

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授课、作业、考试、阅览、宣传等,部分教科书实现循环使用。

 

环境友好

排放控制

9.垃圾与生活污水处理

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置;

设置固定的收集容器,建有防渗漏、防流失、防扬散、防雨淋的暂存场所,推广使用封闭式垃圾桶、垃圾箱。

GB/T18205-2000《学校卫生监督综合评价》

10.废弃物及危险化学药品处理

可回收废弃物由各单位安排人员整理,再转卖给物资回收部门;

不可回收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等,统一运送到垃圾场处理;

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符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规定;

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和处置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校园生活

11.饮食安全

提供的粮食、水产、肉禽蛋奶等需达到卫生和防疫部门卫生许可要求的采购标准并有相应的证明文件;

12.校园管理

食堂卫生设备齐全,功能区分布合理,使用清洁能源,食堂工作人员具有健康证;

校园商店证照齐全,干净整洁,无过期商品。

校园环境

13.空气质量

室外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要求(其中锅炉排放符合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室内空气质量符合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14.校内卫生

校园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墙壁无乱写乱画痕迹或明显污渍;

有固定的车辆停放点;

农村学校积极推进改水改厕。

15.校园绿化

绿化树木生长良好,修剪保护到位,办公和教学场所进行室内绿化;

树木、草地、花丛设立与环境教育有关的标示牌,无故意损坏树木花草、践踏草地的现象。

《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与技术导则(试行)》

办学绩效

社会影响

19.社会影响力

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优秀人才,享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形象良好,无乱收费现象。

“两型”管理与教育

“两型”教育

16.“两型”课堂

将“两型”理念的倡导与教育纳入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范畴,各相关学科在课堂中渗透“两型”知识教育。

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开设“两型”教育专题讲座,提高学生“两型”意识。

后一项适用于高等院校

17.教师“两型”素质

教师有一定数量的开展“两型”教育的论文、专题总结。

18.科研与实践

组织学生成立“两型”兴趣小组,开展监测、小实验和科技小发明等;

组织开展校园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促进“两型”学校建设的科学研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两型”学校建设实践。

前一项适用于中、小学校

“两型”管理

20.两型方案

工作计划有两型创建的相关内容。

21.活动经费

有一定的两型创建活动经费。

22.组织建设

成立“两型”学校领导小组,负责全校两型工作的领导、决策;

校内各单位成立相应的小组,负责本单位方案、措施的制定和落实。

23.制度建设

建立自查自纠制度,经常性开展检查活动,及时制止浪费行为;

建立评比奖惩制度,将“两型”学校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领导班子民主决策,重大事项通过职代会决策,大额经费开支通过校务会决策。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及自然灾害的预案。

管理体制健全,无重特大事故和打架斗殴现象发生,无刑事犯罪案件。

“两型”活动

24.宣传活动

通过校园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体,宣传“两型”知识,开展形式多样的“两型”学校宣传活动,印发宣传手册。

 

表2“两型”学校建设标准定量指标表

1.通风采光

房间新风量:

小学≥11m3/(h·

p),初中≥14m3/(h·

p),高中≥17m3/(h·

p),自然采光房间比率≥90%

2.节能灯具普及率

100%

3.照明功率密度值

≤11W/㎡(美术教室≤18W/㎡)

4.燃煤(Ⅱ类烟煤)蒸汽、热水锅炉额定热效率

≥7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燃油燃气蒸汽、热水锅炉额定热效率

≥89%

6.教学参考书循环使用率

≥30%

7.广域网和局域网使用率

8.日生活用水定额

中小学为15-35L/人·

天,高等学校为35-40L/人·

9.感应式节水阀使用率

10.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

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11.垃圾分类处理率

12.废弃物及危险化学药品处理率

13.噪音标准

白天≤55dB,夜间≤45dB。

14.餐具可循环使用率

15.校园绿化率

16.绿化覆盖率

教师资源绩效

17.师生人数比

小学:

城市≥1:

19,县镇≥1:

21,农村≥1:

23;

初中:

13.5,县镇≥1:

16,农村≥1:

18;

高中:

12.5,县镇≥1:

13,农村≥1:

13.5;

只适用于中、小学

升学与就业

18.绿色升学率

100%;

≥80%

19.毕业生就业率

≥85%

只适用于高等院校

20.学生参与绿化率

参加植树、种花种草护绿率达100%

21.“两型”课堂

开设有关“两型”社会建设的选修课,每学期2节以上。

每班每学期开展与“两型”相关的主题班会3次以上。

开展“基本礼仪”和“安全教育”教学,每学期2节以上。

22.社会实践普及率

100%。

23.事故发生率

特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发生率为0起/年

轻微事故发生率≤1起/年。

24.“两型”教育动员或报告会议

≥3次/每学期

25.“两型”教研活动

≥2次/每学期

26.“两型”主题宣传活动

植树节、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环保纪念日组织全校规模的主题宣传活动≥3次/每年

6、指标说明

6.1资源节约指标

6.1.1公共建筑照明功率密度值

指标解释:

指公共建筑内单位面积上的照明安装功率(包括光源、镇流器或变压器)。

计算公式:

公共建筑照明功率密谋值(瓦/M2)=照明安装功率(瓦)/公共建筑内单位面积(M2)×

100%

6.1.2锅炉热效率

指单位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锅炉输入热量的百分比,其值高低直接影响锅炉的运行成本。

锅炉热效率(%)=锅炉有效利用热量(焦)/锅炉输入热量(焦)×

6.1.3办公自动化

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使用、电子媒介备课、修改文稿,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授课、作业、考试、阅览、宣传,使用电子邮件联系工作以及部分教科书实现循环使用情况。

6.2环境友好指标

6.2.1室内外空气质量

指学校的室外空气的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和放射性指标情况。

本值由测量仪器测量。

6.2.2锅炉烟尘排放

指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和烟气黑度。

6.2.3噪音标准

指在教学及科研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等产生的、在校内进行测量和控制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6.3办学绩效指标

6.3.1师生人数比

在校教职工总数与学生总数的百分比,反映教职工平均负担学生数。

师生人数比(%)=教职工总数(人)/学生总数(人)×

6.3.2就业率

学生就业人数占应届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

就业人员包括:

已就业并办理《报到证》、已签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但未办理《报到证》、出国留学或工作、自主创业、继续深造、从事自由职业、参加国家或地方项目的人员。

6.4“两型”教育及管理指标

6.4.1事故发生率

学校每年发生事故的起数。

学校事故是指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或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学校人员(含教职员工、学生)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以及虽发生在校外,但涉及学生的性质严重、影响较大的因学校过错导致,应由学校承担全部或部分责任的事故。

事故按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分为5个等级:

(1)特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2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5)轻微事故,是指造成5人以上轻伤,或者1人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事故。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

6.4.2科研与实践

组织开展校园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促进“两型”学校建设的科学研究;

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两型”学校建设实践,建设示范项目,总结经验,积极推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