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23274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6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医感冒整理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可采用胶体金和免疫荧光法。

(3)血清学检测:

动态监测的病毒特异性抗体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4倍升高。

(4)病毒分离培养。

3.肺部X线片

胸部X线片表现为正常。

(3)鉴别诊断

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潜伏期多为1~7天,临床表现主要以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

除了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部分有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流感病原学检测阳性。

2.过敏性鼻炎

有过敏史,常年打喷嚏和流涕,鼻黏膜苍白伴有瘙痒感,鼻分泌物内嗜酸粒细胞增加等。

3.萎缩性鼻炎

大多是鼻腔通畅,鼻和鼻咽部干燥,鼻分泌物为块状、管筒状脓痂,伴有呼气恶臭、嗅觉减退等症状。

4.血管舒缩性鼻炎

无过敏史,常出现鼻黏膜间歇性血管充盈、打喷嚏和流清涕,吸入干燥空气后症状加重。

5.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如细菌性咽-扁桃体炎,疱疹性咽峡炎等均有其病变部位的特异性体征。

前者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表面有脓性分泌物等;

后者软腭、咽和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和浅表溃疡伴周围红晕。

(四)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注意休息,多饮水,饮食要容易消化,注意通风等。

缓解症状可使用药物治疗。

1.解热镇痛药

包括复方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适用于发热、肌肉酸痛、头痛的患者。

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上消化道出血等人群,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2.抗组胺药

如马来酸氯苯那敏,对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效果显著。

3.镇咳药

对于剧烈咳嗽,甚至影响休息时,可适量使用镇咳药,目前以右美沙芬的应用较多。

4.拟肾上腺素药

对于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的患者,可以使用盐酸伪麻黄碱等药物。

(五)并发症

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化脓性咽炎、气管-支气管炎、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和心肌炎等。

(六)预后

本病具有自限性,从出现症状到痊愈,一般需要5~7天。

三、细菌性感冒

细菌性感冒,可直接感染或继发于病毒感冒之后,主要有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突然出现咽喉肿痛,甚至下咽困难;

发烧,且温度较高,不易退烧;

伴有咳嗽,以及黄色浓痰;

流黄涕、鼻塞。

(二)检查——血常规

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也就是常说的“血象高”。

(三)药物治疗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四、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感冒区别

细菌性感冒(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和病毒性感冒(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下: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

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

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

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

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2.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

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

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

5.白细胞计数,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

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

因此,如果临床不做血象检查,就难以确定病原体是病毒还是细菌。

6.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用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等治疗。

病毒性感染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亦有所改善;

但细菌性感染者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五、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流感influenza),通常由流感病毒引起,是“最危险的感冒”,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

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流感病毒所致,该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一)分型

从症状方面可分为:

单纯型流感,肺炎性流感,中毒型流感,胃肠型流感;

其次,不同人群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从基因和流行性角度可分为四种:

1.甲(A)型流感病毒

15个H和9个N亚型,仅3个H亚型(H1、H2、H3)和2个N亚型(N1、N2)在人间传播。

其中H1、H5、H7亚型为高致病性,如: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

也是最容易发生变异的流感,病毒基因变异后可感染人类,出现高热、咳嗽、流涕、肌痛、肺炎等症,严重时可导致多脏器衰竭而亡,也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一些低等动物和禽鸟类是自然宿主。

2.乙(B)型流感病毒

常常引起局部暴发,能否感染人以外的其他动物至今不肯定,有报道可以感染海豹。

其特点是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

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

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可用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等药物治疗,也可用中药治疗。

3.丙(C)型流感病毒

已证实可以感染猪.

4.丁(D)型流感病毒(Thogoto病毒)

非洲发现(七条基因),这个病毒是经由跳蝨传染,会感染牛、羊及人类产生脑膜炎。

很少报道.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数为2~4天。

1.单纯型流感

常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轻度充血。

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如无并发症呈自限性过程,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1~2周。

轻症流感与普通感冒相似,症状轻,2~3天可恢复。

2.肺炎型流感

实质上就是并发了流感病毒性肺炎,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

主要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脓性痰、呼吸急促、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

痰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

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3.中毒型流感

表现为高热、休克、呼吸衰竭、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及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

4.胃肠型流感

除发热外,以呕吐、腹痛、腹泻为显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

2~3天即可恢复。

5.特殊人群流感临床表现

(1)儿童流感

在流感流行季节。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流感,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及咽痛、头痛,少部分出现肌痛、呕吐、腹泻。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出现高热惊厥。

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在小儿,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2)老年人流感

65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

因老年人常存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因此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病情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其他系统损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心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

(3)妊娠妇女流感

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咳嗽等表现外,易发生肺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窘迫及胎死宫内。

可诱发原有基础疾病的加重,病情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4)免疫缺陷人群流感

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人群、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流感病毒后发生重症流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由于易出现流感病毒性肺炎,发病后可迅速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及发绀,病死率高。

(三)检查

1.外周血检测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

重症病例也可以升高。

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血液生化检查

部分病例出现低钾血症,少数病例肌酸激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等升高。

3.病原学相关检查

主要包括病毒分离、病毒核酸、抗原和抗体检测。

病毒分离为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为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病毒的核酸和抗原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

抗体检测可以用于回顾性调查,但对病例的早期诊断意义不大。

4.影像学检查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支气管纹理增多的支气管感染征象,重症患者可出现肺部浸润性病变或胸腔积液,甚至融合成片。

拓展:

1)病毒分离培养

从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出流感病毒。

在流感流行季节,流感样病例快速抗原诊断和免疫荧光法检测阴性的患者建议也作病毒分离。

2)病毒核酸检测

以RT-PCR(最好采用real-timeRT-PCR)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痰)中的流感病毒核酸。

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最好,且能快速区分病毒类型和亚型,一般能在4-6小时内获得结果。

3)病毒抗原检测(快速诊断试剂检测)

快速抗原检测方法可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鼻咽或气管抽取物中的黏膜上皮细胞),使用单克隆抗体来区分甲、乙型流感,一般可在数小时以内获得结果。

其他还有胶体金试验,一般能在10~30分钟获得结果。

对快速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

在非流行期,阳性筛查结果有可能是假阳性;

在流行期,阴性的筛选检测结果可能是假阴性;

这两种情况均应考虑使用RT-PCR或病毒分离培养作进一步确认。

4)病毒抗体检测

检测流感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

动态检测的IgG抗体水平恢复期比急性期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回顾性诊断意义。

(四)并发症

1.细菌性肺炎发生率为5~15%。

流感起病后2~4天病情进一步加重,或在流感恢复期后病情反而加重,出现高热、剧烈咳嗽、脓性痰、呼吸困难,肺部湿性啰音及肺实变体征。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多,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等为主。

2.其他病原菌感染所致肺炎包括衣原体、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真菌(曲霉菌)等,对流感患者的肺炎经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时,应考虑到真菌感染的可能。

3.其他病毒性肺炎常见的有鼻病毒、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中发生率高,并可使病情加重,临床上难以和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相区别,相关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4.Reye综合征(瑞氏综合征)偶见于14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使用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类解热镇痛药物者。

主要表现为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

发病机制不清楚。

5.心脏损伤不常见,主要有心肌炎、心包炎。

可见肌酸激酶升高、心电图异常,而肌钙蛋白异常少见,多可恢复。

重症病例可出现心力衰竭。

6.神经系统损伤包括脑脊髓炎、横断性脊髓炎、无菌性脑膜炎、局灶性神经功能紊乱、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格林巴利综合征)。

7.肌炎和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在流感中罕见。

主要症状有肌无力、肾衰竭,CK升高。

(五)治疗

1.一般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2.治疗原则

1)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対因治疗与对症治疗并重,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加强支持治疗,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以及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等。

2)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在发病36小时或48小时内尽早开始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虽然有资料表明发病48小时后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亦可以有效,但是大多数研究证明早期治疗疗效更为肯定。

3.应用指征

(1)推荐使用①凡实验室病原学确认或高度怀疑流感、且有发生并发症高危因素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状态以及流感病情严重程度,都应当在发病48小时内给予治疗。

②实验室确认或高度怀疑流感以及需要住院的成人和儿童患者,不论基础疾病、流感疫苗免疫状态,如果发病48小时后标本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亦推荐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2)考虑使用①临床怀疑流感存在并发症高危因素、发病>

48小时病情没有改善和48小时后标本检测阳性的成人和儿童流感门诊患者。

②临床高度怀疑或实验室确认流感、没有并发症危险因素、发病48小时的患者也可以从抗病毒治疗获益,但其安全性和疗效尚无前瞻性研究评价。

4.具体用药

(1)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作用机制是阻止病毒由被感染细胞释放和入侵邻近细胞,减少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对甲、乙型流感均具活性。

在我国上市的有两个品种,即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

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能有效缓解流感患者的症状,缩短病程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并有可能降低某些人群的病死率,特别是在发病48小时内早期使用。

奥司他韦为口服剂型,批准用于>

1岁儿童和成人,5岁(英国)或7岁(美国)儿童和成人,对照研究证明它与奥司他韦疗效没有差别。

偶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和过敏反应,对有哮喘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慎重,其他不良反应较少。

(2)M2离子通道阻滞剂:

阻断流感病毒M2蛋白的离子通道,从而抑制病毒复制,但仅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包括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两个品种。

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

用量:

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

用法:

分2次口服,疗程3-4天;

副作用:

口干、头晕、嗜睡、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轻度头痛、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胃肠道反应有恶心、呕吐,大多比较轻微,停药后可迅速消失。

(3)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疗程相同。

在紧急情况下,对于大于3个月婴儿可以使用奥司他韦。

即使时间超过48小时,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4)带有瘟、疫、毒字样的中成药常用于流感。

5.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

主要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治疗并发症。

6.合理应用有关药物

流感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对于流感病毒的治疗,抗生素是没有作用的,因此在没有合并细菌感染迹象的情况下不得使用抗生素,否则易引起二重感染或耐药菌的产生。

存在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由于发热是流感突出的症状,解热剂阿司匹林的应用又可招致瑞氏综合征的发生,所以在处理流感患者发热时易选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大剂量阿司匹林的应用。

流感病程呈自限性,无并发症的患者通常5~10天可自愈。

但重症感染或引起并发症时则需要住院治疗;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主要为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

少数重症病例可因呼吸或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6、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别

1.病因:

流感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引起,起病突然。

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可有多种,如鼻病毒、腺病毒、细菌、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等,患者一般有着凉史,起病较缓。

2.临床症状:

流感的临床症状是畏寒、高热,体温可迅速升至39℃~40℃,全身无力,腰背和四肢酸痛,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

流感可引起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心包炎等并发症。

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是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不发热或仅有低热,一般3~5天痊愈。

3.危害程度:

流感可引起暴发流行甚至世界范围大流行。

七、补充:

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一种叫“柯萨奇”的病毒引起的,同时伴有细菌性混合感染。

胃肠型感冒在医学上又称“呕吐性上感”,它的发病症状主要是:

胃胀、腹痛、呕吐、腹泻,一天排便多次,身体感觉乏力,严重时会导致肌体脱水、体内电解质紊乱,免疫系统遭到破坏。

这时如果以止泻药物进行治疗,不但不会缓解病情,还会延误病情。

(一)病因

胃肠型感冒的发病诱因主要是来自外部刺激等因素,天气冷暖变化时发生较多。

这是由于冷空气对肠胃刺激,再加上生活习惯不正常,不良饮食等。

胃肠型感冒和胃肠炎不一样,主要区别在于,急性胃肠炎患者以前常有不洁饮食史,恶心、呕吐较为剧烈,呕吐物常有刺激性气味,但一般没有发热症状。

而许多人在胃肠型感冒发病的起初,常把它误当作急性胃肠炎来治疗。

发病后应去医院做血象和粪便等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还要进行肝功能等相关的化验,以排除由其他病菌引起的病变,如肠炎、细菌性痢疾、传染性肝炎等。

(三)治疗

1.对症治疗

主要以补液、止泻、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

若已经出现脱水症状则可对其进行静脉补液治疗。

若禁食禁水后仍有反复呕吐者需进一步予以护胃、止吐等对症治疗。

腹泻严重者可服用止泻药物。

对其发热等感冒症状也应该予以退热、物理降温等对症支持治疗。

2.中药

使用藿香正气片和藿香正气水效果较好。

对于患胃肠型感冒的小儿,可以同时服用一些消食导滞的解表的中药,如藿香正气丸、加味保和丸、珠珀猴枣散等。

如果患儿腹胀腹痛、呕吐严重,可先服用四磨汤口服液止吐消食,大约半小时后再服用其他药物,这样效果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