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基础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法律基础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律基础知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的规定,一般法律要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或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超过半数通过。
(4)法律的公布。
这是立法机关将获得通过的法律依法定形式公之于众(社会)的一个法定
程序。
7.法律冲突
受一项涉及的国家的法律关系的牵涉,各有关国家的内容不同,效力并存的法律在调整同一项法律关系时产生的冲突现象。
8.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是指法作为行为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是指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
它们是由国家机关按照一定程序制定和颁布的。
根据制定的机关和效力层级及范围的不同,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地方性法规;
(5)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6)行政规章;
(7)国际条约。
9.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通常包括下列部门法:
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诉讼法。
10.我国的行政执法体系
我国的行政执法体系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各级人民政府,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行政部门,即各级人民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机构;
(3)事业组织,指那些因法律、法规授权而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按照法律、法规由国家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11.法律效力
法律的生效范围或适用范围,即法律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有约束力。
12.法律关系
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即人们相互间结成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
13.法律关系的基本特征
法律关系有以下基本特征:
(1)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2)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的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是以现行法律存在为前提的社会关系;
(4)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定在人们之间形成的特殊社会关系。
14.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所产生的由相关主体所应承担的具有法定强制性的不利后果。
与政治责任、道义责任等其他社会责任相比,法律责任有如下特点:
(i)法律责任是因违反法律上的义务而产生的责任。
法律上的义务包括法定义务、约定义务以及正确行使权力、权利的义务;
(2)法律责任具有国家强制性。
该责任或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定职权和程序,以直接强制手段实施;
或由当事人协商主动承担,但以国家强制力作为潜在的保证。
15.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指由专门机关对违法者依其应负的法律责任而采取的强制性惩罚措施。
法律制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刑事制裁;
(2)民事制裁;
(3)行政制裁;
(4)违宪制裁。
16.法律监督及其构成
法律监督,是指由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察和督导。
法律监督的基本构成要素一般包括三个方面,即法律监督的主体、法律监督的客体和法律监督的内容。
法律监督的主体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类:
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
法律监督的客体是立法、司法和执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进行的公务活动。
通过法律监督促使被监督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正确行使权力。
17.国家机关的监督
国家机关的监督,是国家机关为保障法律的切实实施所进行的监督。
具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和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在我国就是指人民代表大会所进行的监督。
(2)行政机关的监督。
又称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存在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机关的法律监督。
(3)司法机关的监督。
是我国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体包括检察机关的监督和审判机关的监督两种。
二)宪法部分
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
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的特征
宪法最主要的特征可以归纳为三个:
第一,在规定的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
第二,在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第三,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3.宪法修正案(四)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2004年3月14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由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和权威性,因此对于宪法的每一次修改,都会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次修改是对1982年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共14条。
,
4.国体
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体现一定阶级的专政,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1)国体是国家的性质,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实施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
因此,国家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一般地说,在经济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阶级总是控制或掌握着国家政权,处于统治地位。
(2)注意国体与政体的区别。
(3)我国国体是:
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5.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
政治协商会议不属于国家机构,也不同于人民团体。
其主要的职能是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6.所有制经济形式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允许外国的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依照中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投资,同中国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合作。
7.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8.经济体制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国家加强经济立法,完善宏观调控,依法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9.政体
政体又叫政权组织形式,是指特定社会的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原则和方式去组织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政权机关。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0.国家结构形式同政权组织形式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同政权组织形式关系密切。
国家结构形式所体现的国家整体和组成部分、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即职权划分的关系。
国家结构形式着重于表现政权体系的纵的方面,即同领土结构相适应的上下间的关系;
而政权组织形式则着重于表现政权体系的横的方面,即权力机关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间的关系、权力机关同人民群众间的关系。
国家政权就是通过这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国家政权如果离开这两种形式也就无法实现它的职能。
11.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行政区域划分又称行政区划,既可以表示对国家领土进行划分的国家行为,又可以表示这种国家行为的结果。
现行宪法规定的我国行政区划是: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4)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5)自治州分为县、自治县、市。
按照宪法的规定,我国行政区域基本上划分为三级,即省级、县级和乡级,有些地方划分为四级。
12.行政区域的变更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报全国人大审议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报国务院审批;
自治州、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的设立、撤销、更名和隶属关系的变更,报国务院审批;
自治州、自治县的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县、市的行政区域界线的重大变更,报国务院审批;
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界线的变更,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13.特别行政区与一般行政区的异同
特别行政区与一般行政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其共性表现在:
(1)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是我国地方制度的组成部分。
(2)特别行政区是我国一级地方行政区,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其个性表现在:
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14.公民权利
公民权利是指公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有从事一定行为和要求他人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或愿望的可能性。
15.公民义务
公民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该履行的某种责任。
1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指拥有国家权力的我国人民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民主选举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础,建立全部国家机构,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我国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
17.国家主席
在我国,国家主席与最高国家权力机构结合,行使国家元首权。
依据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和副主席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45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
主席和副主席的每届任期为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家主席的职权是:
(1)公布法律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案后,由国家主席公布;
(2)任命权,即国家向全国人大提名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任命国务院总理和国务院其他组成人员。
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任命部长、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3)发布命令权,即发布命令,公布法令。
同时,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发布特赦令、戒严令,宣布战争状态,发布动员令;
(4)外事权,即代表国家,接见外国使节。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批准和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
(5)荣典权,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
18.国务院
国务院是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国务院每届任期五年,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国务院的职权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行政管理权、行政监督权和法律案提交权。
具体是:
(1)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规,发布决定、命令;
(2)提出议案;
(3)组织领导全国性行政工作;
(4)领导和管理各部门、各行业的行政工作;
(5)保护正当和合法权益;
(6)监督有关行政机关的工作;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国务院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领导国务院的工作,副总理、国务委员协助总理工作。
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全体会议由国务院全体成员组成。
国务院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必须以国务院常务会议或者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决定。
19.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人大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
它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和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
各级地方政府正、副行政首长由本级人大选举产生。
地方级人民政府的职权是:
(1)地方政府规章制定权;
(2)执行本级权力机关的决议,发布决定和命令;
(3)管理各项行政工作;
(4)对下一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权;
(5)依法保障各方面的权利。
20.特别行政区享有的自治权
(1)行政管理权,特别行政区依基本法自行管理特区行政事务,处理有关对外事务,维持社会治安;
(2)立法权,特别行政区可以制定在本地实施的法律,但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
(3)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但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无管辖权;
(4)自行立法禁止叛国、颠覆国家等行为,自行禁止反国家组织。
1.行政法的概念
行政是指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行政具有国家意志性、执行性、法律性和强制性的特征。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管理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总和。
行政法以行政关系为调整对象,其目的是保障国家行政权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它在行政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2)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
(3)应急性原则。
应急性原则是现代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指在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明确法律依据的或与通常状态下法律规定相抵触的措施。
3.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是指能以自己名义行使国家行政职权,做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由其本身对外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在行政诉讼中通常能作为被告应诉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4.行政主体的范围
我国的行政主体具体包括;
国务院、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国务院办事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经法律法规授权的派出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机关内部机构和议事协调机构、经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组织。
5.行政职权
国家行政权的转化形式,是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权能。
6.行政职责
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
行政职责是行政主体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不能放弃和违反,否则会引起相应违法责任的追究。
7.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而行使行政权力,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行为具有以下特征:
(1)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
(2)行政行为是行使国家行政权的行为;
(3)行政行为是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其目的在于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目标。
8.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
生效规则是指行政行为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则。
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主要有:
即时生效;
受领生效;
告知生效;
附条件生效。
9.行政立法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的活动。
它是行政性质与立法性质的有机结合。
行政立法具有如下两方面的特征:
(1)行政立法的行政性。
①其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②其所调整的对象主要是行政管理事务及与之密切关联的事务;
③其根本目的是实施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
(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
①它是有权国家行政机关以国家名义创制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②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
③它必须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
10.行政立法的主体与分类
(1)行政立法的主体是指依法取得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国家行政机关。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①国务院;
②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
③国务院直属机构;
④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⑤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人民政府;
⑥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人民政府;
⑦作为经济特区的市人民政府。
(2)行政立法,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
①依其立法权的来源不同,可分为一般授权立法与特别授权立法;
②依立法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
③依行政立法的内容、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试验性立法。
11.行政立法的原则
行政立法有三条原则:
(1)依法立法原则。
行政立法必须依法进行。
(2)立法民主原则。
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进行行政立法时,应通过各种方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保证民众广泛地参与行政立法。
(3)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
行政立法一方面要为国家行政管理活动提供具体的法律依据,从而保证行政活动的顺利进行,维护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
另一方面当行政立法涉及对公民行使民主的行为的管理时,必须注意规定得合理适当。
不能不当地限制以至剥夺公民的合法权益,要注意正确处理好维护行政权力的有效性与保障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
12.行政许可
行政主体应行政相对方的申请,通过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依法赋予行政相对方从事某种活动的法律资格或实施某种行为的法律权利的行政行为。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
2003年8月27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于200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该法的颁布与实施,是继1989年《行政诉讼法》及1996年《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行政法制建设领域又一部极其重要的法律,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14.行政许可的特征
行政许可的特征有:
(1)行政许可是一种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不同于行政主体依职权主动赋予相对方权利或免除义务的行为;
(2)行政许可是一种采用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的要式行政行为;
(3)行政许可是行政主体赋予相对方某种法律资格或法律权利的行为。
15.行政许可的作用
(1)有利于国家对社会经济和其他义务的宏观控制。
(2)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公共利益和保障社会公共安全。
(3)有利于保护相对方的合法权益。
16.行政征收
行政征收是指国家行政主体凭借国家行政权,依法向行政相对方强制地、无偿地征集一定数额金钱或实物的行政行为。
换句话说,行政征收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有效方式,其基本目的在于满足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对物质的需要。
行政相对方的财产一经国家征收,其所有权就转为国家所有,成为国家财产的一部分,由国家分配和使用,以保证国家财政开支的需要。
目前我国行政征收主要由税和费组成。
因此,行政征收主要分为两大类,即行政征税和行政征费。
17.行政征用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体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定程序强制征用相对方财产或劳务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18.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的区别
两者区别主要在于:
(1)从法律后果看,行政征收的后果是财产所有权从相对方转归国家;
而行政征用的后果则是行政主体暂时取得了被征用方财产的使用权,不发生财产所有权转移。
(2)从行为的标的看,征收的标的一般仅限于财产;
而征用的标的除财产外还可能包括劳务。
(3)从能否取得补偿来看,征收是无偿的;
而征用一般是有偿的,行政主体应当给予被征用方以相应的经济补偿。
19.行政处罚的特征
行政处罚的特征主要有:
(1)其主体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其他行政主体;
(2)处罚的对象是实施了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3)其性质是一种以惩戒违法行为为目的的具有制裁性的具体行政行为。
20.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形式
(1)人身自由罚:
包括行政拘留和劳动教养。
(2)行为罚:
主要形式有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执照等。
(3)财产罚:
主要形式有罚款、没收财物(没收非法财物和违法所得)。
(4)声誉罚:
主要形式有警告、通报批评等。
21.行政命令的种类和法律效果
行政命令有两种:
一种是要求相对方进行一定作为的命令,称为“令”,如命令纳税,命令出境(外国人);
另一种是要求相对方进行一定的不作为的命令,称为“禁(止)令”,如因修建马路禁止通行、禁止携带危险品的旅客上车。
行政命令一经作出,相对方便有了相关的义务,必须按行政命令要求进行一定的作为或不作为,否则须承受行政主体给予的处罚。
22.行政监督
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对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命令、决定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监督的行政行为。
23.行政奖励的原则
行政奖励一般应遵循下列原则:
(1)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原则;
(2)公正、平等原则;
(3)奖励与行为相适应的原则。
24.行政合同
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为了行使行政职能,实现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相互之间或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经过协商一致以明确各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所达成的协议。
25.行政指导
行政指导是指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现实社会与经济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政策,在相对方的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标为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26.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行政程序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力和实施行政活动过程中所遵循的方式、步骤、顺序以及时限的总和。
其特征主要为:
(1)行政程序是行政活动的方式、步骤、/顷序及时限的总和;
(2)行政程序是行政主体实行行政管理,行使行政权力的方式与步骤。
27.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
(1)程序法定原则;
(2)相对方参与原则;
(3)效率原则;
(4)程序公正原则。
28.行政违法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犯受法律保护的行政法律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29.行政违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行政违法可以进行多种分类:
(1)根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