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疗技术操作规范标准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或称骈指进针法。
即用左手拇、食二指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入腧穴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
此法适用于肌肉丰满部位及长针的进针。
1.3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或有皱褶部位的腧穴,如腹部的穴位。
1.4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顶端将针刺入。
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
如印堂穴。
2.进针角度和深度
2.1角度:
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直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90度角左右手垂直刺入。
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2.1.2斜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45度角左右手倾斜刺入。
此法适用于肌肉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刺、深刺的腧穴。
2.1.3平刺:
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
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深度:
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年龄、病情及针刺部位而定。
2.2.1体质:
身体瘦弱,宜浅刺;
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年龄:
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
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宜深刺。
2.2.3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
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部位:
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
四肢、臀、腹及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行针基本手法
3.1提插法:
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再由浅层插到深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
3.2捻转法:
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转,幅度愈大,频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
当针刺部位出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也会有沉、紧、涩的感觉,即为“得气”,说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补泻手法
4.1补法:
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捻转,出针后多揉按针孔。
多用于虚证。
4.2泻法:
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长,并反复捻转,出针后不按针孔。
多用于实证。
4.3平补平泻法:
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捻转的幅度中等,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
适用于一般患者。
【操作程序】
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觉。
4.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的毫针,同时检查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针尖是否弯曲或带钩,术者消毒手指。
5.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或向远处传导,即为“得气”。
得气后调节针感,一般留针10~20分钟。
7.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况。
如出现意外,紧急处理。
8.起针:
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右手持针柄慢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迅速拔出,随即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防遗漏。
9.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
对身体瘦弱,气虚血亏的患者,进行针刺时手法不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妇女怀孕3月者,不宜针刺小腹部的腧穴。
若怀孕3月以上者,腹部、腰骶部腧穴也不宜针刺。
至于三阴交、合谷、昆仑、至阴等一些通经活血的腧穴,在怀孕期亦应予禁刺。
如妇女行经时,若非为了调经,亦不应针刺。
3.小儿囟门未合时,头顶部的腧穴不宜针刺。
4.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6.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
肝、脾肿大、肺气肿患者更应注意。
如刺胸、背、腋、胁、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心慌、呼吸不畅;
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症。
因此,医者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者
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深度、角度,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7.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要注意掌握一定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8.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的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的事故。
2、头皮针
【概述】
头皮针法又称头针法,是通过刺激头部发际区域的特定部位治疗疾病的一种疗法。
头皮针法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真正在临床上推广则在70年代以后。
通过大量病人的治疗,证明头皮针法不仅方法简便安全,而且对脑部引起的多种疾病有独特的效果。
和体针取穴不同,头皮计穴位有着六大不同的体系,且各有特点。
主要的为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和方云鹏头皮针穴名体系三家。
其中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为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但对初学者来说,掌握上有一定难度。
而实际;
临床上,以山西焦顺发所提出的头皮针穴位影响较大,且取穴方法简便,特别适合于初学者,故本节仅介绍焦顺发头皮针穴名体系,头皮针穴名标准化方案则作为课外部分附于本节之后,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现将主要头皮针穴介绍如下:
在取穴之前,首先要明确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的部位。
前后正中线:
眉间和枕外粗隆顶点下缘连线。
眉枕线:
眉中点上缘和枕外粗隆顶点的头侧面连线。
运动区
上点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区(若鬓角不明显者,可从颧弓中点向上引一垂直线,将此线与眉枕线交点前0.5厘米处作为点),上下两点的连线即为运动区。
主治:
运动区上互乃,治疗对侧下肢瘫痪;
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
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
感觉区
自运动区后移工.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
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疼痛、麻木、感觉异常;
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
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疼痛,偏头痛。
舞蹈震颤控制区
自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本区。
舞蹈病、震颤麻痹。
晕听区
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共长4厘米,即为本区。
眩晕、耳鸣、听力减退。
足运感区
在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分别向后引平行于中线的3厘米长的直线。
共两条。
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
视区
从旁开前后正中线1厘米的平行线与杭外粗隆水平线的交点开始,向上引4厘米的垂直线,即是该区。
主治:
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
平衡区
沿枕外粗隆水平线,旁开前后正中线3.5厘米,向下引垂直线4厘米,即为本区。
小脑损害引起的平衡障碍。
上面7个头皮针刺激区在临床上最为常用,另外尚有血管舒缩区、言语二区、言语三区、运用区、胃区、胸腔区和生殖区等7个区,因不太常用,故略而不论。
【器具药物】
头皮针一般选用28~30号1.5~2寸长的不锈钢毫针,初学者进针有困难可选用1寸针。
小儿则用0.5~l寸针。
【操作方法】
正确取定头皮针刺激部位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初学者应用卷尺精确测定,并用龙胆紫药水作好标记。
然后嘱病人取正坐位,分开局部头发(男性病人如有可能应理成光头),进行彻底消毒。
进针法
在进针时要避开发囊、瘢痕及局部感染处,以免引起疼痛。
初学者可用指切进针法,即以左手拇指的指甲掐切头穴,右手持针,针尖紧靠指甲缘,迅速刺入皮下。
进针方向与头皮成15~30度角。
熟练后,可用快速进针法以减轻疼痛,方法为:
用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体下端(距针尖2厘米处),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序腕背屈后,再突然手腕掌屈,借助这一力量使针尖冲进皮下或肌层。
进针后,右手拇、食(示)指尖捏住针柄下半部,中指紧贴针体末端,沿皮将针体快速推至帽状腱膜下层。
当针到达帽状腱膜下层后,指下会感到阻力减小,然后将针沿头皮针穴线推进0.5~1.5寸,再进行运针。
注意:
头皮针进针要掌握好角度,角度过小,针易进人肌层;
角度过大,则容易刺人骨膜,都会引起疼痛。
为了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可嘱病人憋气,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
运针法
头皮针运针只捻转不提插。
为使针的深度固定不变及捻转方便起见,一般以拇指掌侧面和食(示)指挠侧面夹持针柄,以食(示)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
这一速度对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双手同步捻转,因此要下苦功锻炼一段时间。
每次持续捻转卫~2分钟,头皮针留针15~30分钟,在此期间还需间隔5~10分钟运针1次。
如手捻确实有困难,也可以电针代替,频率宜在200~300次/分以上,刺激强度以病人的反应来决定,一般以病人可耐受力度,波型可选择连续波。
另有两种手法,读者也可酌情选用。
一为抽提法,针体进人帽状腱膜下层后,针体平卧,用右手拇、食(示)指紧捏针柄,左手按压进针点处以固定头皮,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然后再缓慢地向内退回原处。
这种紧提慢插的方法,相当于泻法。
一为进插法,持针手法与上相同,用暴发力将针迅速向内进插3次,再退回原处,这种紧插慢提的方法,相当于补法。
上述提插范围不宜超过0.l寸,动作要求迅速。
出针法
头皮计的出针比较简单,只需缓慢退针到皮下,然后迅速拔出。
因为头皮血管比较丰富,取针后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以防出血。
头皮针法每日或隔日1次,一般以10次为一疗程。
疗程间隔5~7日。
【适应病症】
头皮计法主要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对中风(脑出血或脑梗塞)引起的偏瘫,其总有效率可达到90%以上。
对脑外伤后遗症、小儿脑性瘫痪、小儿脑发育不全、震颤麻痹、舞蹈病、耳鸣及各类急慢性疼痛等,都有一定效果。
近年来还用于老年性痴呆症和小儿智力障碍等。
【注意事项】
头皮针的刺激强度较大,应注意防止晕针。
在头皮针治疗中常易发生滞针,即针刺人头皮后,行针困难,难以捻转进退。
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嘱病人身心放松,并在针体周围轻柔按摩,然后顺进针方向缓缓退出。
因脑出血引起的中风病人,在急性期有昏迷、发热或者血压忽高忽低不稳定者,不可用头皮针,须待症情稳定后才能治疗。
对急性发热,高热,心力衰竭者也要慎用头皮针。
头皮血管丰富,出针时易出血或引起皮下血肿,可用干棉球轻揉,促使其消散。
3、耳针法
耳针法是通过对耳郭特定区域(即耳穴)的观察(或检测)和刺激达到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在针灸医学的各种刺灸方法中,耳针是较为独特的疗法。
耳针法有自己的刺激区,尽管集中在小小的耳郭上,但耳穴数量之多,仅次于体穴。
特别是它还具有诊断、预防、治疗、保健四位一体的优点。
应用耳部某些区域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起源于古代中国,但是,真正获得巨大进展,并形成一门较为完善的疗法,则是在现代。
其中,法国的P.Nogier博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表了他的耳穴图,对耳针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耳郭是外耳的一部分,耳穴则是耳郭上的一些特定的诊治点,为了便于读者熟悉耳穴的分布情况,简单介绍耳郭的主要表面解剖结构如下。
耳郭前面分布
(1)耳轮:
耳郭边缘向前卷曲的部分。
(2)耳轮脚:
耳轮前上端伸人耳腔内的横行突起。
(3)耳轮结节:
耳轮外上方稍肥厚的小结节。
(4)耳轮尾:
耳轮末端,与耳垂相交处。
(5)对耳轮:
耳郭边缘内侧与耳轮相对的、上有分叉的平行隆起部分。
(6)对耳轮上、下脚:
分别指对耳轮上端分叉的上支和下支。
(7)三角窝:
对耳轮上、下脚构成的三角形凹窝。
(8)耳舟:
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9)耳屏:
耳郭外面前缘的瓣状突起。
(10)对耳屏:
耳垂上部,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l)屏上切迹:
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2)屏间切迹:
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3)轮屏切迹:
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l4)耳甲:
由对耳屏和弧形的对耳轮体部及对耳轮下脚下缘围成的凹窝。
其中,耳轮脚以上部分的耳甲称耳甲艇,以下部分称耳甲腔。
(l5)耳垂:
耳郭最下部的无软骨的皮垂。
(16)外耳道口:
耳甲腔内,被耳屏遮盖的孔。
耳郭的背面分布
(1)耳轮背面:
因耳轮向前卷曲,此面多向前方,又称耳轮外侧面。
(2)耳舟后隆起:
耳舟背面。
(3)对耳轮后沟:
同对耳轮相对应的背面凹沟处。
(4)三角窝后隆起:
三角窝的背面隆起处。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耳穴有数百个之多,经过反复的筛选验证,得到世界各国公认的为91个。
这里仅介绍临床中用得最多的40个耳穴。
耳穴的分布,特别是在耳郭前面,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像一个头部朝下臀部朝上的胎儿。
也就是说:
与头面部相应的耳穴,分布在耳屏和耳垂;
与上肢相应的分布在耳舟;
与躯干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
与下肢及臀部相应的分布在对耳轮上、下脚;
与盆腔相应的,分布在三角窝;
与消化道相应的分布在耳轮脚周围;
与腹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艇;
与胸腔相应的分布在耳甲腔;
与鼻咽部相应的分布在耳屏等。
现将临床上最为常用穴的具体分布部位说明如下。
(1)耳中:
耳轮脚。
呃逆、荨麻疹,小儿遗尿。
(2)外生殖器:
耳轮上,与对耳轮下脚上缘相平处。
睾丸炎、外阴瘙痒症等。
(3)耳尖:
耳轮顶端,与对耳轮上脚后缘相对的耳轮处。
取穴时,将耳郭向前对折,在上部尖端处取之。
主治;
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
(4)结节:
耳轮结节处。
头晕、头痛、高血压等。
(5)风溪:
耳舟上,在耳舟上五分之二与下五分之三的交界处。
即耳轮结节前方。
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哮喘。
(6)肩:
耳舟上,耳舟分五等分,自上而下在第四等分处。
肩关节周围炎、胆石病等。
(7)膝:
对耳轮上脚的中1/3处。
膝关节肿痛。
(8)坐骨神经:
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
坐骨神经痛。
(9)交感:
对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内缘交界处。
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l0)颈椎:
在对耳轮体部将轮屏切迹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五等分,下1/5为本穴。
颈椎综合征、落枕等。
(11)胸椎:
按上述分法,中及乃为本穴。
胸胁痛、乳腺炎、产后泌尿不足等。
(12)神门:
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失眠、多梦、痛症、戒断综合征等。
(13)内生殖器:
三角窝前1/3的下部。
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早泄。
(l4)外耳:
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
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15)外鼻:
耳屏外侧面中部。
鼻炎、减肥等。
(16)屏尖:
耳屏上部隆起的尖端。
发热、牙痛。
(l7)肾上腺:
耳屏下部隆起的尖端。
低血压、感冒、风湿性关节炎。
(18)咽喉:
耳屏内侧面上1/2处。
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19)内鼻:
耳屏内侧面下1/2处。
鼻炎、鼻窦炎、鼻出血等。
(20)对屏尖:
对耳屏尖端。
哮喘、腮腺炎,皮肤瘙痒症。
(21)缘中:
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的中点。
遗尿、内耳眩晕病。
(22)颞:
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
偏头痛。
(23)皮质下:
对耳屏内侧面。
神经衰弱、假性近视、高血压病、腹泻、痛症。
(24)心:
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心律不齐、心绞痛、神经衰弱。
(25)肺:
耳甲腔中央周围处。
咳喘、皮肤病、便秘、戒烟。
(26)脾:
耳甲腔的后上方。
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
(27)内分泌:
耳甲腔的前下,在耳屏屏间切迹内。
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
(28)口:
耳轮脚下方前1/3处。
口腔炎、戒烟、胆石病。
(29)胃:
耳轮脚消失处。
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失眠、胆石病。
(30)十二指肠:
耳轮脚上方后1/3处。
消化性溃疡、胆石病。
(31)大肠:
耳轮脚上方前1/3处。
腹泻、便秘。
(32)肝:
耳甲艇的后下部。
胁痛、眩晕、月经不调、高血压。
(33)胰胆:
在耳甲艇的后上部,肝肾二穴之间。
胆囊炎、胆石病、急性胰腺炎。
(34)肾:
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下方。
遗尿、腰痛、肾炎、月经不凋、遗精、早泄。
(35)牙:
耳垂正面,从屏间切迹软骨下缘至耳垂下缘划三条等距离水平线,再在第二水平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由前向后,由上向下地把耳垂分为九个区,一区为本穴。
亦即耳垂正面前上部。
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36)眼:
按上述分区之五区为本穴,即耳垂正面中央部。
急性结膜炎、麦粒肿、假性近视及其他眼病。
(37)面颊:
按上述分区之五、六区交界线周围,亦即眼区与内耳区之间为本穴。
周围性面瘫、三叉神经痛。
(38)内耳:
按上述分区之六区,即耳垂正面后中部。
耳鸣、耳聋、内耳眩晕病。
(39)扁桃体:
按上述分区之八区,即耳垂正面下部。
扁桃体炎、咽炎。
(40)耳迷根:
耳背与乳突交界的根部,耳轮脚对应处,即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
胆石病、心律失常。
(41)耳背沟:
又称降压沟。
在对耳轮上、下脚及对耳轮主于在耳背面呈“Y”形凹沟部。
高血压、皮肤瘙痒。
◆耳穴的探查方法
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郭的相应穴区内出现反应,如胆囊病时在胰胆穴,肺病在肺区等。
针刺时,只有直接刺激这些反应点,才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由于各人耳郭的形状和大小不一样,加上上面所介绍的耳穴区域相对较反应点为大,故临床上使用耳穴时,不能只根据所规定的部位,还要进一步在此部位内探查出反应点的位置。
这就叫耳穴探查方法。
耳穴探查法常用的有三种,一种为直接观察法,就是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耳郭各穴区有无变形、变色的征象;
另一种为电测定法,是以特制的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等变化。
但这两种方法,或者要凭经验,或者要凭仪器,对初学者来说,最合适的为第三种,即压痛法,具体操作如下:
先根据病人症情,选取耳穴,然后用毫针柄或牙签进行探压。
探压时压力要均匀,从穴区周围向中间按压。
当探棒压迫到痛点时,病人会出现皱眉、眨眼、呼痛或躲闪反应。
此时可稍用力按压一下,作一个标记,以便针刺。
少数病人的耳郭上一时测不到压痛点,可先按摩一下该区域,再行测定。
◆耳针配穴方法
主要有以下四种方法:
按脏腑辨证配穴
就是根据中医的传统理论来选穴组成处方。
如中医学认为“肺主皮毛”,故可取肺穴治疗皮肤病;
肾,“其华在发”,故可取肾穴治疗斑秃等。
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耳穴中有不少是按现代医学的名称命名的,如皮质下、交感、肾上腺、内分泌、耳迷根等。
这些穴位的功能和现代医学所说的基本一致,如肾上腺穴,有近似调节肾上腺的功能,故可按现代医学理论配穴。
按相应部位配穴
此法最为简单,临床上用得也最广泛。
即根据病变所在,在耳郭对应的部位取穴配方。
如肩周炎取肩穴,胃炎取胃穴等。
按临床经验配穴
指对临床中发现,对某一或某些病症有独特作用的穴位进行组方。
如耳尖穴治高血压、耳中穴治隔肌痉挛等。
在实际治疗中,上面各种配穴常综合运用,如高血压,可据西医理论取交感,按脏腑学说加心,据临床经验加耳尖等。
【器具药物】
耳穴刺激方法总计有30余种,我们仅介绍最常用的3种。
毫针法
针具多用28~32号之半寸长的不锈钢毫针。
首先对耳穴进行消毒,由于耳穴感染可引起严重后果,故一般先用2%碘酒涂抹,再用蘸有75%乙醇的棉球脱碘消毒。
进针时,用左手拇、食指固定耳郭,中指托着针刺部耳背,这样既可掌握针刺深度,又可减轻针刺疼痛。
然后用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在反应点进针。
针刺深度视耳郭不同部位厚薄而定,以刺人耳软骨(但不可穿透)且有针感力度。
针感多表现为疼痛,少数亦有酸、胀、凉、麻的感觉。
留针时间20~30分钟。
起针时左手托住耳背,右手起针,并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防出血。
每次一侧或双侧针刺,每日或隔日l次。
埋针法
即将皮内针埋入耳穴。
多用揿针型皮内针。
先将穴区皮肤按上法严格消毒,左手固定耳郭,绷紧埋针处的皮肤,右手持镊子夹住消毒皮内针的针环,轻轻刺人所选穴区内,再用胶布固定。
一般每次埋单侧耳,必要时可埋双侧。
每天自行按压3~4次。
留针时间2~4日。
夏天宜短,冬季可长些。
埋计处不要淋湿浸泡,局部胀痛不适要及时检查。
如耳部皮肤有炎症或局部有冻疮时,不宜埋针。
压丸法
又称耳穴压豆、耳穴贴压法。
是一种简便安全的耳穴刺激法。
压丸的材料用得较多的是王不留行子、绿豆以及磁珠(磁性强度在180~380高斯)。
选定穴位后,先以75%乙醇拭净耳郭皮肤,用消毒干棉球擦净。
用镊子将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面积约为7×
平方毫米),置于穴区,并粘牢贴紧。
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按压,直至耳郭发热潮红。
按压时宜采用拇食指分置耳郭内外侧,夹持压物,行一压一松式按压,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
每日按压3~4次,每周换贴l~2次。
耳穴适应病症十分广泛,据统计,已被应用于150余种病症的预防、治疗和保健。
包括多种疼痛性疾病,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等;
多种炎症性疾病,如急性结膜炎、扁桃体炎、咽喉炎;
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