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13676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Word格式.docx

3-排水阀;

4-蒸汽发生器;

5-强化套管蒸汽进口阀;

6-光滑套管蒸汽进口阀;

7-光滑套管换热器;

8-强化套管换热器;

9-光滑套管蒸汽出口;

10-强化套管蒸汽出口;

11-光滑套管空气进口阀;

12-强化套管空气进口阀;

13-孔板流量计;

14-空气旁路调节阀;

15-旋涡气泵

表1实验装置结构参数

实验内管内径di(mm)

20.00

实验内管外径do(mm)

22.0

实验外管内径Di(mm)

50

实验外管外径Do(mm)

57.0

测量段(紫铜内管)长度L(m)

1.20

强化内管内插物

(螺旋线圈)尺寸

丝径h(mm)

1

节距H(mm)

40

加热釜

操作电压

≤200伏

操作电流

≤10安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实验前的准备,检查工作:

⑴向储水罐中加水至液位计上端处。

⑵检查空气流量旁路调节阀是否全开。

⑶检查蒸气管支路各控制阀是否已打开,保证蒸汽和空气管线的畅通。

⑷接通电源总闸,设定加热电压,启动电加热器开关,开始加热。

2.实验开始:

(1)关闭通向强化套管的阀门5,打开通向光滑套管的阀门6,当光滑套管换热器的放空口9有水蒸气冒出时,可启动风机,此时要关闭阀门12,打开阀门11。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换热器出口处有水蒸气冒出。

(2)启动风机后用放空阀14来调节流量,调好某一流量后稳定3-5分钟后,分别测量空气的流量,空气进、出口的温度及壁面温度。

然后,改变流量测量下组数据。

一般从小流量到最大流量之间,要测量5~6组数据。

(3)做完光滑套管换热器的数据后,要进行强化管换热器实验。

先打开蒸汽支路阀5,全部打开空气旁路阀14,关闭蒸汽支路阀6,打开空气支路阀12,关闭空气支路阀11,进行强化管传热实验。

实验方法同步骤

(2)。

(4)实验结束后,依次关闭加热电源、风机和总电源。

一切复原。

3.注意事项

(1)检查蒸汽加热釜中的水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特别是每个实验结束后,进行下一实验之前,如果发现水位过低,应及时补给水量。

(2)必须保证蒸汽上升管线的畅通。

即在给蒸汽加热釜电压之前,两蒸汽支路阀门之一必须全开。

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开启需要的支路阀,再关闭另一侧,且开启和关闭阀门必须缓慢,防止管线截断或蒸汽压力过大突然喷出。

(3)必须保证空气管线的畅通。

即在接通风机电源之前,两个空气支路控制阀之一和旁路调节阀必须全开。

在转换支路时,应先关闭风机电源,然后开启和关闭支路阀。

(4)调节流量后,应至少稳定3~8分钟后读取实验数据。

(5)实验中保持上升蒸汽量的稳定,不应改变加热电压,且保证蒸汽放空口一直有蒸汽放出。

五、实验数据记录

将实验过程中所得数据记录在表2中,然后将数据整理后,记录在表3中,并说明其中一组数据的计算过程,即计算示例。

 

表1实验记录:

光滑管(或强化管)

No.

2

3

4

5

6

流量(Kpa)

t1(℃)进口温度

t2(℃)出口温度

tw(℃)壁温

光滑管

1.55

17.7

51.7

99.3

强化管

1.00

24.7

68.9

99.4

表2数据整理:

t1(℃)

ρt1(Kg/m3)

1.185

t2(℃)

tw(℃)

tm(℃)

34.7

ρtm(kg/m3)

1.141

λtm(×

10-2)

2.71

Cp(tm)

1005

μ

1.88*

t2-t1(℃)

34

(℃)

64.6

Vt1(m3/h)

9.35

V(m3/h)

9.90

u(m/s)

8.75

Q(W)

107

α(W/m2℃)

21.98

Re

10621

Nu

16.22

Pr

0.697

1.405

46.8

1.111

2.80

1.94*

44.2

52.6

8.79

9.44

8.35

129.41

32.65

9564

23.32

0.696

29

六、

实验数据处理

(一)光滑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及其准数关联式的确定

1.对流传热系数

的测定

在该传热实验中,空气走内管,蒸气走外管。

对流传热系数

可以根据牛顿冷却定律,用实验来测定

(1)

式中:

—管内流体对流传热系数,W/(m2·℃);

Qi—管内传热速率,W;

Si—管内换热面积,m2;

—内壁面与流体间的温差,℃。

由下式确定:

(2)

t1,t2—冷流体的入口、出口温度,℃;

tw—壁面平均温度,℃;

因为换热器内管为紫铜管,其导热系数很大,且管壁很薄,故认为内壁温度、外壁温度和壁面平均温度近似相等,用tw来表示。

管内换热面积:

(3)

di—内管管内径,m;

Li—传热管测量段的实际长度,m。

由热量衡算式:

(4)

其中质量流量由下式求得:

(5)

—冷流体在套管内的平均体积流量,m3/h;

—冷流体的定压比热,kJ/(kg·

℃);

—冷流体的密度,kg/m3。

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

为冷流体进出口平均温度。

t1,t2,tw,

可采取一定的测量手段得到。

2.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的实验确定

流体在管内作强制湍流,被加热状态,准数关联式的形式为

.(6)

其中:

物性数据

可根据定性温度tm查得。

经过计算可知,对于管内被加热的空气,普兰特准数

变化不大,可以认为是常数,则关联式的形式简化为:

(7)

这样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流量下的

,然后在lgNu~lgRe双对数坐标系中用线性回归方法确定A和m的值。

3.空气流量的测量:

(8)

其中,c0-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c0=0.65

A0-孔的面积m2

d0-孔板孔径,d0=0.014m

-孔板两端压差,Kpa

-空气入口温度(即流量计处温度)下密度,Kg/m3。

(9)

由于换热器内温度的变化,传热管内的体积流量需进行校正:

(10)

—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m3/h;

—传热管内平均温度,℃。

(二)强化套管换热器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及强化比的测定

采用和光滑套管同样的处理数据方法,确定传热系数和准数关联式。

为研究强化传热效果(不考虑阻力的影响),可以用强化比的概念作为评判准则,其形式为:

,其中Nu是强化管的努塞尔准数,Nu0是光滑管的努塞尔准数,显然,强化比

>1,而且它的值越大,强化效果越好。

七、思考题

1、比较强化管和光滑管的努塞尔准数(计算强化比),并说明强化管强化传热的原因。

2总传热速率方程为,其中总传热系数K与空气对流传热系数、蒸汽对流传热系数和内管导热系数都有关(忽略污垢热阻),但在本实验中:

说明原因。

3、管内空气流动速度增大时,α有何变化?

八、附录

实验数据的计算过程举例:

1、光滑套管数据处理

孔板流量计压差计读数

=0.40KPa,空气进口温度

=20.7℃

出口温度

=65.4℃,传热管壁面温度

=99.7℃

(1)传热管内径

及流通截面积

=20.00(mm),=0.0200(m);

=3.142×

(0.0200)2/4=0.0003142(m2).

(2)传热管有效长度

及传热面积

=1.20m

0.02×

1.20=0.07536(m2).

(3)空气平均物性常数的确定

先算出空气的定性温度

=43.5(℃)

在此温度下空气物性数据如下:

平均密度ρm=1.21(kg/m3);

平均比热Cpm=1005(J/Kg·

k);

平均导热系数λm=0.0277(W/m·

K);

平均粘度μm=0.0000193(

);

⑷空气流过换热器内管时平均体积流量

和平均流速的计算

孔板流量计体积流量(空气入口的体积流量):

=0.65*3.14*0.0142*3600/4*

=9.27(m3/h)

-孔板两端压差,pa

由于换热器内温度的变化,传热管内的体积流量需进行校正,则传热管内平均体积流量为:

=10.00(m3/h)

平均流速

:

=8.85(m/s)

⑸壁面和冷流体间的平均温度差

的计算:

=99.7-43.5=56.65(℃)

⑹传热速率

139(W)

⑺管内传热系数

40(W/m2·

℃)

⑻各准数

=10377

其它组数据处理方法同上,数据结果见表2。

⑼求关联式

中的常数项

为纵坐标,

为横坐标,在对数坐标系上标绘

关系,由线性回归出如下结果:

y=0.0266x0.757

2、强化套管换热器数据处理:

重复上面步骤,同样可以得到强化套管换热器的实验数据,计算过程略,结果见表3及图。

其中强化比

的计算如下:

将强化套管换热器求得的Re数带入光滑套管换热器所得的准数关联式中,可以得到

如表3中第1组数据:

=26437

=

=0.0174×

264370.8161×

0.6970.4=61.20758

=98/61.20758=1.59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