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1244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9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传感器技术汇总解读Word格式.docx

BX=237.52±

0.09

CX=237.32±

DX=237.32±

18.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量某电感量,三种方法测得各平均值与标准差为

则电感的加权算术平均值为(D)

A1.232mH

B1.234mH

C1.236mH

D1.239mH

19.电参量式传感器分类是按(C)

A被测量的类型

B传感器的能源

C工作原理

D理论基础

20.输出对输入变化动态跟随能力是(B)

A静态特性

B动态特性

C线性度

D灵敏度

21.研究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时,标准正弦输入常用于进行信号的(B)

A时域分析

B频域分析

C延时处理

D响应分析

22.应变式传感器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化为(C)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容

23.电阻应变片温度补偿方法有自补偿和()。

A它补偿法

B线路补偿法

C误差补偿法

D热补偿法

24.柱式力传感器是(D)的一种。

A电感式传感器

B电容式传感器

C压电式传感器

D应变式传感器

25.当自感传感器线圈匝数和气隙面积一定时,电感量与气隙厚度成(C)

A递增

B递减

C反比

D正比

26.为了消除零点残余电压的影响,差动变压器后接电路常采用差动整流电路和(B)。

A.联动整流电路

B.相敏检波电路

C.全波整流电路

D.半动整流电路

27.电涡流式传感器是基于(B),使线圈磁场内的导体产生电涡流,反作用于线圈,导致线圈阻抗变化。

A牛顿定律

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C电磁感应定律

D霍尔效应

28.电涡流强度随着距离x的增大而(C)。

A不变

B迅速增大

C迅速减小

D波动

29.将被测量的变化转化为极板间距变化,从而使电容量发生变化是(A)

A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

B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C变介质型电容式传感器

D电感式传感器

30.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有源传感器,由于压电效应具有可逆性,所以压电传感器也是一种典型的(B)

A单向传感器

B双向传感器

C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

D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31.霍尔传感器原理是(C)

A牛顿第一定律

B电磁感应定律

C霍尔效应

D牛顿第三定律

32.已知霍尔元件的灵敏度系数KH=30V/(A.T),输入电阻Ri=2000

,输出电阻R0=3000

,采用恒压源供电,恒压源电压为5V,不考虑恒压源的输出电阻,当霍尔元件置于B=0.4T的磁场中时,如输出接负载电阻RL=27000

,则负载上的电压为(D)

A24mV

B25mV

C26mV

D.27mV

33.磁电感应式传感器是利用(B)将被测量转换成感应电动势输出的一种传感器。

34.物体吸收了光能后转换为该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而产生的电效应叫做(D)

D光电效应

35.光电管的原理是(B)

A内光电效应

B外光电效应

C电磁感应定律

36.光敏电阻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阻值(B)。

A急剧升高

B急剧下降

C保持平稳

D持续变化

37.光电池工作原理是(C)

C光生伏特效应

38.通过外界信号对光进行调制,引起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性质的变化是(D)。

B电容式传感器

C压电式传感器

D光纤传感器

39.在红外技术中,红外辐射是中红外区域的是(B)

A0.6—3um

B3—6um

C6—16um

D大于16um

40.次声波的机械波频率应(A)

A低于16Hz

B高于16Hz

C等于16Hz

D高于20Hz

41.利用超声波在超声场中的物理特性而实现信息转换的装置是(B)

A电容式传感器

B超声波传感器

42.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C)

A外光电效应

B光生伏特效应

C热电效应

43.导体接触面会发生电子扩散产生(B)

A温差电势

B接触电势

C回路总电势

D端子电势

44.使冷端远离工作端,和测量仪器一起放到恒温或温度波动小的地方是(B)的目的。

A冷端温度计算校正法

B导线补偿法

C冰浴法

D误差补偿法

45.温度补偿是其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是(B)

A金属热电阻

B热敏电阻

C光敏电阻

D可调电阻

46.用于可燃气体及瓦斯泄漏报警器的是(D)

D气敏传感器

47.气敏传感器是一种把气体中的特定成分和(B)监测出来,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A湿度

B浓度

C温度

D潮度

48.接触燃烧式气敏传感器主要用于(C)的检测,其测量范围为数百分之几道爆炸下限浓度。

A惰性气体

B氧气

C可燃性气体

D二氧化碳

49.湿敏传感器原理是()

50.传感器不断向高精度化、高可靠性、微功耗以及无源化等方向发展,更进一步向智能化、(C)方向发展。

A现代化

B信息化

C微型化

D网络化

51.微机电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是(D)。

A数控技术

B加工技术

C机电一体化

D微加工技术

52.微机电系统技术以及(A)在生物传感器上的应用,使生物传感器不断向微型化、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A纳米技术

53.化学传感器与其他传感器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必须与被测化学物质(A)。

A直接接触

B间接接触

C无接触

D摩擦接触

54.磁学量传感器属于(C)。

A化学微传感器

B生物微传感器

C物理微传感器

D离子传感器

多项选择

1.信号从信号描述角度分可分为(AD)。

A确定性信号

B时限信号

C频限信号

D非确定性信号

2.测量结果组成是(ABC)。

A测量数据

B测量单位

C测量误差

D直接测量

E间接测量

3.按测量值的方法可分为(ABC)。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组合测量

D等精度测量

E不等精度测量

4.误差的表示方法包括(ABCDE)。

B相对误差

C基本误差

D附加误差

E容许误差

5.按误差的性质或误差所呈现的规律,误差可分为(ABC)。

A随机误差

B系统误差

C粗大误差

D基本误差

E相对误差

6.随机误差的数字特征主要有(ABC)。

A算术平均值

B标准偏差

C标准偏差的估计值

D相对误差

E绝对误差

7.系统误差判断方法有(ABCD)。

A理论分析法

B实验比较法

C残差观察法

D准则检测法

E评估法

8.粗大误差剔除的常用准则有(ABC)。

A3

准则

B肖维勒准则

C格拉布斯准则

E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9.传感器由(D)和(E)组成。

A热敏元件

B磁敏元件

C光敏元件

D敏感元件

E转换元件

10.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参数为(ABCD)。

A时间常数

B上升时间

C工作频率

D通频带

E线性度

11.电阻应变片可分为(AC)。

A金属应变片

B非金属应变片

C半导体应变片

D塑料应变片

E不锈钢应变片

12.自感式传感器的结构包括(ACD)。

A线圈

B铁芯

C导体

D衔铁

E陶瓷

13.互感式传感器常用于测量物理量是()。

A振动

B厚度

C应变

D压力

E加速度

14.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ABC)。

A变极距型

B变面积型

C变介电常数型

D变体积型

E不变类型

15.下列为高分子压电材料的是(ABC)。

A聚氟乙烯

B聚偏氟乙烯

C聚氯乙烯

D硫化锌

E石英晶体

16.压电传感器用来检测(BCDE)。

A静态测量

B动态测量

C振动测量

D力的测量

E加速度的测量

17.霍尔元件的主要技术参数有(ABCDE)。

A额定激励电流和最大允许激励电流

B输入,输出电阻

C不等位电势,电阻

D寄生直流电势

E霍尔电势温度系数

18.减小霍尔元件的温度误差,可采用的措施有(ABC)。

A选用温度系数小的元件

B采用恒温

C恒流源供电

D降低温度

E升高温度

19.内光电效应分为(AC)。

A光电导效应

B热电效应

C光生伏特效应

E压电效应

20.光敏晶体管的基本特性主要有(ABCD)。

A伏安特性

B光谱特性

C频谱特性

D温度特性

E热电特性

21.光电池的基本特性主要有(ABDE)。

A光谱特性

B光照特性

C伏安特性

D频率特性

E温度特性

22.光纤传感器主要组成是(ABCDE)。

A光源

B敏感元件

C光探测器

D信号处理系统

E传输光纤

23.红外辐射可分为(ABCD)。

A近红外

B中红外

C远红外

D极远红外

E超远红外

24.超声波的基本特征主要有(ABCD)。

A束射特性

B吸收特性

C高功率性

D声压作用

E压电作用

25.热电偶基本定律有(ABC)。

A中间导体定律

B参考电极定律

C中间温度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E牛顿定律

26.常用的热电偶的类型主要有(ABCDE)。

AS型热电偶

BK型热电偶

CE型热电偶

DB型热电偶

ET行热电偶

27.普通型热电偶由(ABCD)组成。

A热电极

B绝缘套管

C保护管

D接线盒

E接头夹具

28.热电偶的补偿方法有(ABC)。

A导线补偿法

B冷端温度计算校正法

D插补法

E实验比较法

29.热敏电阻的基本参数主要有(ABCD)。

A标称电阻值R25

B电阻温度系数

C材料常数B

D时间常数

E寄生直流电势

30.有机高分子湿敏传感器常见的类型有(CDE)。

A物理微传感器

B离子传感器

C高分子电阻式湿敏传感器

D高分子电容式湿敏传感器

E结露传感器

31.半导体色敏传感器的基本特性主要有(ABC)。

B短路电流比-波长特性

C温度特性

32.微机电系统技术涉及(ABCDE)。

A设计方法研究

B材料技术

C微加工技术

D微检测技术

E集成与控制技术

33.智能传感器特点有()。

ABCDE

A精度高

B可靠性和稳定性高

C信噪比和分辨力高

D自适应性强

E性价比高

34.智能传感器的实现方式主要有(ABC)。

A非集成化实现

B集成化实现

C混合实现

D高密度实现

E模块化实现

35.按被测量的物理性质,微型传感器可分为()。

A化学传感器

C离子传感器

D压电式传感器

E物理传感器

36.ISFET的性能参数主要有(ABC)。

A灵敏度

B选择系数

C响应时间

D材料常数

E时间常数

填空题

1.时限信号分类是按照()进行分类的。

信号分析域

2.表达式

代表信号f(t)的()。

均方值

3.用仪表指针的位移决定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是指()。

偏差式测量

4.在测量过程中,对随时间不断变化的被测量进行的测量叫()。

动态测量

5.相对误差的误差分类是按()进行分类的。

误差表示方法

6.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中,公式

属于()。

全概率

7.根据残余误差的变化规律,判断系统误差的有无,类型以及大小属于系统误差分析的()。

残差观察法

8.总误差确定后,求各环节的误差,以使总误差值不超过规定值称为()。

误差分配

9.传感器与被测量的对应程度可用其()表示。

精确度

10.传感器的一般特性指的是传感器()的关系特性。

输入输出

11.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于()时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关系。

稳定状态

12.利用较高等级的标准器具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刻度标定叫()。

传感器标定13.传感器的动态标定目的是确定传感器的()参数。

动态特性

14.利用电阻应变片将应变转化为()的传感器称为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变化

15.半导体应变片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

压阻效应(第四章第二节P57D)

16.应变片的最大工作电流是指应变片允许通过敏感栅而不影响其()的最大电流。

工作特性

17.把差动变压器在零位移时的输出电压称为()。

零点残余电压

18.电感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就会产生(),且呈闭合状态,故称之为电涡流。

感应电流

19.从工作原理上,电容式角位移传感器是()。

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20.当极距较小时,变极距型电容器式传感器采用双介电层是由于()。

防止电容器击穿

21.鉴频器的作用是将调频信号的瞬时频率变化恢复成原调制信号电压的变化,它是调频信号的()。

解调器

22.压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工作的传感器。

压电效应

23.温度稳定性指的是温度变化时压电常数的变化情况,对于某种压电材料,当温度超过某一值时,压电性能会急剧()。

下降

24.电荷放大器是()更为常用的一种前置放大电路,它将高内阻的电荷源转化为低内阻的电压源,使输出电压正比于输入电荷。

压电传感器

25.霍尔传感器是利用()实现磁电转换的一种传感器。

霍尔效应

26.磁电式传感器是把被测物理量转换为()的一种传感器。

感应电动势

27.光电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变化转化为()的变化的元件或装置。

光亮

28.光敏电阻不受光照时,电阻值很大,电路中电流很小,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阻值急剧()。

减小

29.光电池的工作原理是()。

光生伏特效应(第九章第一节p112C)

30.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界信号对光进行(),引起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性质的变化。

调制

31.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是()。

热电效应

32.很多金属有正的电阻温度系数,温度越高,电阻()。

越大

33.气敏传感器是一种把气体中的特定成分和浓度检测出来,并将它转换成()的器件。

电信号

34.湿敏元件是指对环境湿度具有相应或能将其转化成相应()的元件。

可测信号

35.微加工技术是()设计的核心技术。

微机电系统

36.压电晶体DNA传感器属于()。

生物微传感器

37.声学量传感器属于()。

物理微传感器

名词解释

频域有限信号

频域有限信号是指信号在有限频率区间内存在不全为零的函数值,而在区间外则恒为零。

离散时间信号

离散时间信号是指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只在某些不连续的瞬时才存在确定函数值的信号。

1.零位移测量用指零仪表的零位指示检测测量系统的平衡状态,当测量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用已知的标准量决定被测量的量值的测量方法。

2.静态测量

在测量过程中,对固定不变或变化缓慢的被测量进行的测量。

3.系统误差在同一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按照一定规律出现的误差。

4.误差分配

总误差确定后,求各环节的误差,以使总误差值不超过规定值。

5.线性度

传感器的输入/输出关系对于理想线性关系的偏离程度。

6.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其输出对随时间变化的输入量的响应特性,亦即输出对输入变化的动态跟随能力。

7.传感器标定

利用较高等级的标准器具对传感器的特性进行刻度标定,或者说通过试验建立传感器的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8.应变效应任何在线性范围内变形的弹性体,当其受力发生变形时,长度将发生改变,产生应变。

9.自补偿法利用自身具有温度补偿作用的应变片来进行补偿的。

10.差动整流电路把差动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的感生电压分别整流,再将整流后的电压或电流的差值作为输出。

11.电涡流电感线圈产生的磁力线经过金属导体时,金属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且呈闭合回路,故称之为电涡流。

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的移动转化为动极板的移动,引起两极板间有效覆盖面积A的变化,从而得到电容器的变化。

12.光电式传感器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为光量的变化的元件或装置。

13.内光电效应在光线作用下,受光照的物体的导电率发生变化,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内光电效应。

14.声压作用超声波振动使物质分子产生压缩和稀疏作用,这种由于声波振动引起附加压力作用的现象。

15.超声波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在超声场中的物理特性而实现信息转换的装置。

16.气敏传感器是一种把气体中的特定成分和浓度检测出来,并将它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17.湿敏传感器能够感受外界湿度变化,并通过器件材料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变化,将湿度转化成有用信号的器件。

18.湿敏元件

对环境湿度具有相应或能将其转化成相应可测信号的元件。

简答

1.简述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的测量方法

按获得测量值的方法分: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组合测量。

按测量的精度分:

等精度测量、不等精度测量。

按测量方式分:

偏差式测量、零位式测量、微差式测量。

按被测量变化快慢分:

静态测量、动态测量。

按测量敏感元件是否与被测介质接触分:

接触测量、非接触测量。

按测量系统是否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分:

主动式测量、被动式测量。

2.简述消除系统误差根源。

1)检查传感器和测量仪表的安装、调试、放置是否合理,如仪表是否在水平面、安装时是否偏心;

2)测量方法是否完善,如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电压表的内阻的影响等;

3)传感器或仪表是否准确可靠,如灵敏度不足、刻度不准、放大器与变换器的性能存在优劣等;

4)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如环境温度、湿度、气压等的变化会引起误差等;

5)测量者的操作是否正确,如读数时的视差、视力疲劳等会引起系统误差等。

3.简述横向效应的现象

将直的电阻丝绕成敏感栅后,虽然长度不变,应变状态相同,但由于应变片敏感栅端部的结构导致电阻变化减小,因而其灵敏度系数K较整长电阻丝的灵敏度系数k小,这种现象称为应变片的横向效应。

4.简述基波产生主要原因

传感器的两次级绕组的电气参数,几何尺寸不对称,导致它们产生的感应电势幅值不等,相位不同,因此不论怎样调整衔铁位置,两线圈中的感应电势都不能完全抵消。

5.简述电涡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当传感器线圈与被测导体间距离远近不同时,它们间的耦合程度不同,反映出线圈阻抗Z的变化就不一样,通过测量Z的变化,就可得到位移量的变化。

6.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类型

当被测量d、A或

发生变化时,都会引起电容量C的变化。

如果保持其中的两个参数不变,而仅改变另一个参数,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

根据电容量变化的参数,电容式传感器可分为变极距型、变面积型和变介电常数型三类。

7.简述压电陶瓷压电机理

压电陶瓷由无数细微的电畴组成,极化前,这些电畴是自发极化的,方向呈任意排列,所以整体上并无压电效应。

施加高压电场E后,各微单元电畴趋向一致,这种极化现象在电场去掉后被部分保留了下来。

当压电陶瓷受外力作用时,电畴的界限发生移动,致使呈现压电效应。

8.简述产生不等位电势的原因

(1)霍尔元件安装位置不对称或不在统一等电位面上;

(2)半导体材料不均匀造成了电阻率不均匀或是几何尺寸不均匀;

(3)激励电极接触不良造成激励电流不均匀分布。

9.寄生直流电势产生的原因

(1)激励电极与霍尔电极接触不良,形成非欧姆接触,造成整流效果;

(2)两个霍尔电极大小不对称,使两个电极点的热容和散热状态不同,从而形成极向温差电势。

10.简述光电效应及其种类光电效应是指物体吸收了光能后转换为该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而产生的电效效应。

光电效应可分为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11.简述光纤流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外界信号对光进行调制,引起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性质的变化,即光被外界参数调制。

12.简述接触电势及产生主要原因

当扩散达到动态平衡时,在接触区形成一个稳定的电位,称为接触电势。

产生接触电势的主要原因是: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自由电子密度,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接触时,接触面会发生电子扩散。

13.简述热电偶的三个基本定律

1.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材料的导体时,只要其两端温度相等,回路总电势就不变。

2.参考电极定律

接点温度为T、T0,则用导体A,B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等于由导体A,C组成的热电偶和由导体C,B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3.中间温度定律

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