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11988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标准厂房可研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建立太原工业新区磁谷一期标准厂房区符合山西省太原市工业一体化战略部署和对外开放的整体布局,有利于优化生产力结构,对地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科技进步具有较强的带动、辐射和示范作用,因而是适时的、可行的;

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切实可行。

工业区内部硬件建设有可靠的资金来源和具体的落实办法。

因此,从工程技术上、经济上分析,该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2、建立太原工业新区磁谷一期标准厂房区,是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工业布局规律,有助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加速太原市工业化转型,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标准厂房区也势必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其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科技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总建筑面积:

85888㎡

其中:

标准车间:

39900㎡

仓储:

11360㎡

维修检验车间:

2840㎡

接待展示中心:

3348㎡

办公研发:

17280㎡

员工宿舍:

7560㎡

员工食堂:

2400㎡

员工活动室:

1200㎡

(三)工期安排

项目建设期为24个月,2013年10月~2014年3月为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4月~2015年10月为建设施工阶段,2015年10月底竣工交付使用。

(四)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1、投资估算

本项目工程投资为24715万元,其中:

建安工程费用为1908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3381万元,预备费为2247万元。

2、资金来源

本项目总投资24715万元,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

3、资金使用计划

资金使用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安排。

第二章建设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背景

1、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位于太原市阳曲县东部,紧邻大运高速黄寨出口和北同浦铁路,交通优势明显,作为太原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沿区和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的示范区,优其在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方面成为转型跨越、率先发展的重点。

2、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是建设一流新型工业基地和一流物流示范基地的重要载体,集科技研发、企业孵化、工业展示、商务服务等功能为一体,构筑太原经济带,打造山西新型工业示范区,发展前景广,投资研发项目多,打造一流新型工业园区的优势已初具规模。

二、建设的必要性

1、建立标准厂房区,符合工业的布局规律,是实现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

美国经济学家巴顿分析工业企业在城镇聚集的原因,将之归结为十个方面的效应:

(1)可以充分利用城镇的销售市场;

(2)可以促进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和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3)可以充分利用城镇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4)有利于相关辅助性工业的成长;

(5)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劳动力市场;

(6)有利于形成职业经理和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场;

(7)有利于获得金融机构在融资和管理方面的帮助;

(8)有利于企业经理阶层的相互交流和彼此沟通;

(9)有利于刺激企业之间的竞争和改革;

(10)可以为企业职工提供较好的休息娱乐条件。

美国著名学者伯特也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群,能够对产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并进而形成整个地区的竞争优势。

因此,建立标准厂房区,集中安排工业项目,符合工业布局规律和工业企业在城镇聚集的规律,同时也符合当前产业发展和转移的趋势。

建立标准厂房区,走的是集中开发的规模经营之路,从供水、供电、供热、供气、提供社会大生产的服务,到科技开发的协调、职工培训的组织、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与环境美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协作联合等,都可以在园区内得到较好的解决,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走集约化经营之路,方便了企业运作,降低了企业的创业成本,使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大大提高了资源的产出效率。

2、建立标准厂房区,将大大强化集聚区的功能和作用,拉动经济增长,富民强区;

标准厂房区建成后,将极大拓展了工业园的发展空间,进一步强化工业园的功能和作用,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发展。

将会使企业在园区内集聚成群,形成群体优势,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通过产业链条的拉长、地方税收的增加、土地的增值、创造就业机会等,有效拉动经济的增长。

同时,在园区内降低门槛,放宽限制,完善政策,强化服务,激发各类主体投资建厂的积极性,通过优化环境催生一批,扩大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加速膨胀经济总量,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达到富民强区的发展目的。

3、建立标准厂房区,对推进城市化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来表现为以城市为核心、以城市为载体、以城市为平台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一个国家也好,一个地区也好,只要全力打造好城市这个平台,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城市经济,加速提高城市化水平,才能增强创新的发展优势,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进而在未来发展和竞争中赢得主动。

建立标准厂房区,一方面工业区引进外资实施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通过软硬环境的优化,引进国内外高科技企业进驻,使之成为城区的一个功能区,构成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拉大了城市框架,而且完善了城市的功能。

另一方面,工业区企业的进驻将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同时,被征用土地的另外一部分农村人口将利用转让土地的收益成本,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生产与经营,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

4、建立标准厂房区,构筑平台,能增强招商引资的竞争力,强力推进项目引进工作,促进经济发展;

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是把加快发展作为主题,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积极实施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主攻工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速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努力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建立标准厂房区,将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产和工作环境,通过强化服务,增强吸引力,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强力拓展域内外市场,吸引市内外、省内外、国内外的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经验集聚园区,从而使标准厂房区成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工作的平台,对外开放交流的窗口,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5、建立标准厂房区,是实现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的支撑点和切入点;

所谓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与经济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实现速度与效益的最佳结合,达到一种可持续性的连环式跨越。

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经济基础、不同的人文背景、不同的产业布局,其基点、方式、幅度、效果也不尽相同。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讲,缩小与先进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走上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走跨越式发展之路是必然的选择。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集聚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工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但与兄弟开发区相比,差距还是有的,经济总量明显偏小。

显而易见,拓展发展空问,实现跨越式发展对产业集聚区来说,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

因而建立标准厂房区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推动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建立标准厂房区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支撑点、切入点。

因为园区的兴建有利于发挥资源的集约化经营优势,在给定的有限时空条件下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达到规模和效益迅速提高的目的,园区内实行资金和要素的集中投入,连片开发,这种集聚经济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性使得它对于经济发展的效果明显优于以往“村村点火”、“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

同时,率先进入园区企业的示范效应会带动相关企业的进入和聚集,进而使园区滚动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区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建立标准厂房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拉动产业集聚区的经济增长,有效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升级,大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战略的实施,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迫在眉睫。

第三章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一、建设地址

根据太原工业新区磁谷一期入园企业规划用地图和国家相关建设标准,标准厂房区选址在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阳曲县东部)。

总用地面积:

102998.97㎡(合154.5亩)。

二、建设条件

(一)区位

阳曲县位于山西省境中央,太原北部,东经112°

40´

、北纬38°

04´

,属于山西省太原市,地处忻州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

扼晋要冲,太原门户。

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

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入寿阳县毗连。

境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

(二)气候

阳曲县属北暖温带重半干旱气候。

冬季寒冷,较太原盆地其它县市气温偏低,在5个多月的冬季里,最冷月为1月份,其月平均气温为-7.9℃,年极端最低气温达-25.7℃;

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夏季,7月是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23.2℃年极端最高气温达38.2℃。

年平均降水量为446.9毫升,但年际间变化很大。

年内降水分布各月差异悬殊,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其月雨量均达百毫米以上。

年平均相对湿度58%左右,全年日照时数2665.4小时。

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频率为9%,年平均风速为2.1米/秒,年大风日数19天左右,多出现在春季和初夏。

其主要气象指标如下:

冬季采暖计算温度-13℃

冬季空气调节计算温度-15℃

冬季通风计算温度-8℃

夏季空气调节日平均计算温度25.9℃

夏季通风计算温度28℃

夏季空气调节干球计算温度31.4℃

夏季空气调节湿球计算温度22.6℃

全年主导风向CNE

夏季主导风向CSW

冬季主导风向CNE

冬季平均气压919.3hpa

夏季平均气压907.1hpa

最大冻土深度109㎝

冬季平均风速2.0m/s

夏季平均风速2.0m/s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

一、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

标准车间、仓储、维修检验车间、接待展示中心、办公研发、员工宿舍、员工食堂、员工活动室等。

二、建设规模

1、总用地面积:

2、总建筑面积:

3、总占地面积:

38462㎡

4、绿化面积:

25749.74㎡道路硬化面积:

38787.23㎡

5、建筑密度:

37%容积率:

0.83绿化率:

25%

6、地面机动车停车位105辆

第五章建设方案

一、建筑专业

(一)设计依据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16-2006

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

8、建设单位提出的设计要求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太原工业新区磁谷一期标准厂房区

项目性质:

建设地点:

太原市民营经济开发区(阳曲县东部)

建设单位:

山西隆德宏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结构类型:

标准车间为钢结构,其余均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建筑层数:

标准车间1层(部分车间为3层)、仓储5层(一层为维修检验车间)、员工宿舍6层、员工食堂6层(5、6层为员工活动室)、办公研发12层、接待展示中心6层

耐火等级:

一级

抗震设防烈度:

8度

建筑层高:

标准车间10米、仓储3.9米、员工宿舍3.6米、员工食堂3.6米、办公研发3.9米、接待展示中心3.9米

(三)设计理念

1、打造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化标准厂房区。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整个园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合理规划,使标准厂房区建设带动园区总体建设进一步加快发展

3、结合园区性质,合理确定各类用地性质和规模。

考虑整个园区建设用地发展的弹性,注重各发展阶段的衔接,增加规划弹性,使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4、节约土地,节省投资,科学合理规划各项功能用地。

5、建立标准厂房区与整个园区其他功能分区通畅便捷的交通联系,内外有机结合规划厂房区的道路交通体系。

(四)建筑设计

1、建筑总体布局

规划力求体现设立产业集聚区标准化厂房区的目的,突出“工业、高新科技、产业、示范”四大功能,拟建成一个投资环境良好,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技术标准化厂房区,带动产业集聚区整体经济加快发展。

规划总体布局按照管理研发、展示接待、生产储备、休闲活动进行布置,工业区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用地结合生活区配套设施,分区明确,交通流线清晰,生产用地与生活用地结合景观绿化自成体系,既丰富了景观,又避开了相互干扰。

考虑该地段分区规划和城市风向对工业、生活用地布置的要求。

标准厂房区近期建设主要以园区管理机构为带动尽可能集中连片建设,以利于形成未来园区有序的景观,研究考虑建设操作的可能性,用地包括了生产用地、办公管理用地和部分生活用地。

2、设计风格

整体造型从便捷的流线,人性化的使用入手,高度理性组织内部功能逻辑关系,采用分区明确的手法,塑造了办公区、后勤服务区、生产仓储区。

各建筑区内,建筑功能单元彼此相联相套,相生相融,相得益彰,塑造了恢宏大气,充满视觉张力的准化厂房区标志形象,体现了厂房区的国际性、示范性。

组团建筑整体构成采用沿街布置,层层递进的手法,强烈塑造建筑群的秩序美、韵律美,严谨理性的神圣美,体现中国现代建筑特色之精华。

单体建筑结合内部功能,各功能体块穿插组合,虚实相生,对比强烈,简洁明快,活泼生动,再现建筑各种功能和性质的个性和艺术特色。

色调:

建筑以绛黑白灰三色为主色调,灰色蕴含了一种沉稳、含蓄的工业园区气息,其中跳跃的白色线条则使稳重中透着活泼、鲜明、亮丽,给人以清新淡雅之感,颇具企业文化气息和传统风格,力求在周围环境中和谐得体。

3、消防设计

1)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进行设计,厂房部分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一级;

其余部分耐火等级为一级。

2)防火分区及安全疏散

a、本工程按自然层数每层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设两个疏散出口,满足安全疏散要求。

b、本工程所有空间均满足安全疏散距离及疏散宽度的相关规定。

3)有关防火构造及措施

a、设备用房门选用甲级防火门。

b、管道井门选用丙级防火门。

c、隔墙均砌至梁或板底,除轻质隔墙外墙体洞口设置过梁。

管线穿越防火分区,管线穿墙后的缝隙用防火胶泥封堵。

d、防火墙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或240厚非粘土烧结砖墙,满足防火墙耐火极限要求。

e、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凡穿越防火墙及楼板的各类管道,在管道四周缝隙处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电缆井、管道井应采用与楼板相同耐火极限的不燃烧材料层层封堵。

4、节能设计

各单体建筑屋面、外墙采用外墙外保温技术,保温材料为挤塑聚苯板,可有效地节约能耗,满足寒冷地区的节能要求。

5、绿化

该工程绿化美化设计采用重点绿化和一般绿化相结合的方式,拟在厂前区、厂区大门附近采取重点绿化。

可布置花坛、花池,种植供人们观赏的优良花卉和树种,并适当进行垂直绿化。

在车间周围、围墙内、及其它闲散地带可栽种绿篱和草坪,片植、孤植乔木、灌木进行适当点缀。

绿化美化设计根据现场情况,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花卉、草皮进行绿化,以达到防止污染、净化环境、美化厂区,把厂区建成绿树成荫、环境宜人、花园式工厂的目的。

二、结构专业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

2002)

其它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及规程

(二)设计荷载

1、风荷载:

基本风压为0.40kN/m2,地面粗糙度为B类。

2、雪荷载:

基本雪压为0.35kN/m2。

(三)结构体系及抗震设防

标准车间的结构形式为门式钢架;

其余建筑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由于本工程暂无地质报告,因此本工程地基处理方案待提供正式地质报告后方可确定。

(四)主要结构材料

1、混凝土

2、钢材:

钢筋:

HPB300,HRB335,HRB400

型钢、钢板等:

Q235B

3、焊条:

HPB300钢筋,Q235钢焊接:

E43系列

HRB335、HRB400钢筋焊接:

E50系列

4、砌块和砂浆:

±

0.000以下:

Mu10烧结砖,M5水泥砂浆砌筑。

±

0.000以上:

卫生间墙体:

粘土空心砖;

其它墙体:

加气混凝土

空心砌块,容重控制在7KN/m3以下,M5混合砂浆砌筑。

三、给排水专业

建设单位对本专业要求及本专业收集到的市政资料;

本院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图及其他专业提供的工程设计资料;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年版)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15-95(2005年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行业对本专业的要求。

(二)设计范围

主要包括厂区的给水、排水、卫生热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

(三)水源及污水排除去向

1、水源:

水源来自十五路市政给水管网,办公研发楼前设一个504m3消防储水池,一个60m3生活储水池,同时设水泵房与新建的厂区配套。

就近从市政给水管网接入配套的储水池,通过水泵房加压供给该厂区的生活和消防用水。

2、排水去向:

该楼生活污水由管道收集后,排至室外经化粪池后,排入十五路城市下水道。

(四)用水量

1、生活用水量:

最高日241.5m3,最大小时33.5m3,平均小21.0m3。

2、消防用水量见下表:

消防用水量标准及一次灭火用水量

序号

消防系统名称

消防用水量标准

火灾延续时间

一次灭火用水量

备注

1

室内消火栓

系统

20L/s

2h

144m3

由消防水池供

2

自动喷水灭火

40L/s

1h

3

室外消火栓

30L/s

216m3

合计

504m3

(五)排水量

生活污水排水量按日用水量的90%考虑,为217.4m3/d。

(六)给水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