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1177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度建设3教育教学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评估方案内容应包括培训方案、审议、培训过程与培训结果验收三部分,涵盖培训全过程,乃至追踪培训的长期效果。

(4)采取持证上岗制。

结合上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的结果,对参加高中新课程通识和专业培训的教师进行综合评定,合格者发给《培训合格证书》,不合格者,不得承担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教学任务。

二、科研工作制度

科研工作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规范科研工作的管理,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学工作整体升位的重要标志。

为此,我校特制定科研工作考核制度如下:

1、学校成立科研工作领导小组,组成课题研究小组,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对立项的课题要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

2、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要按时上交研究工作计划,学期末要上交研究工作总结。

3、课题组成员要按期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结题时要拿出研究成果,如:

上课、论文等。

4、非学校课题组成员,可不同班级、不同学科各自的特点申请校级科研课题,成熟后学校进行验收。

要做到材料齐全,效果明显。

5、评价办法,一看材料,二看效果;

效果评价主要通过领导听课、任课教师的反馈及公开课上的学生表现为依据,学生发言人数要多,发言质量要高,不弄虚作假。

三、教研工作制度

1、学校成立教研组、备课组等教研机构,全面负责学校教研机制运行。

2、教研制度:

学校要完善各级教研机构制度,保障教研活动的有效进行。

(1)建立教研职责制度。

即教研组工作制度和备课组工作制度以及教研档案管理制度等。

(2)建立教研激励制度。

即课题研究激励制度、教研成果激励制度、论文评选和奖励制度、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制度等。

每学年举办一次教研成果(含课题研究、教学论文、教学案例等)评比与展示。

(3)建立课题管理制度。

即课题申报制度、课题审批制度和课题结题制度等。

(4)建立教研指导制度。

即学科带头人制度,新老教师“结对子”制度等。

(5)建立教学研讨会制度。

每学期举办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参加的学校教育教学研讨会研究和讨论学校各项教学改革措施。

3、教师日常教研

(1)教师每上完一节课,要进行教学反思,并记录在教案上。

争取建立教师个人教学“博客”,利用网络技术与更多的同行进行经验共享、交流。

(2)教师要适时听取学生对教师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3)教师每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要进行一次总结。

(4)教师每学年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参与至少一个课题的研究。

(5)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要听一节课,教龄未满三年的新教师每周至少听两节课,见习期教师要跟师傅进行跟班听课。

听课必须做好听课记录,包括教学过程记录、总评和反思。

(6)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要撰写一份教学案例或教学研究的总结。

(7)教师应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四、教师工作职责

1、任课教师要能胜1——6年的教学工作。

2、教师必须担任一门主学科的教学工作。

3、教师每周工作量12课时。

4、教师要服从学校安排担任班主任工作,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管理。

5、学科教师有责任配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班级管理。

6、教师要积极承担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负责一个课题指导工作。

7、教师要负责对学生进行课外活动的指导。

(如:

剪纸、绘画、舞蹈、葫芦丝、跳绳、电脑、合唱、做操等)

五、备课制度

1.明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和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2.备教材,钻研教材。

以课改教学指导思想为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主线进而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备学生,吃透教材。

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备课,学生是教师所面临的终级目标,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目的、任务及要求。

4.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选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优化组合,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鼓励教师主动思考,勇于创新,培养学生的能力。

5.运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6、语、数、英教师每单元写一节重点课详案,其它学科批书与收集相关教学资料相结合。

批书要写出教学目的、重难点,重点有解决方法,难点有突破手段。

对重点习题、重点段落要有上课的教与学的过程。

备课要提前一周。

7、公开出版的教案教师可以参考,但是不得照章全抄,应坚持自己独立备课。

8、此项考核按检查教案和平时随机听课情况进行考核。

六、上课制度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凡需一切教具、图片、资料等以及需书写的卡片、小黑板等,都应在上课铃响前准备完毕。

2、教师应自觉养成“候课”习惯。

应在响铃时就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迟到3分钟以上、中途无故离堂或提前下课,视为旷课一节处理。

3、教师要自觉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规范、文明,教学用语要生动易懂、能充分表达教学内容。

4、教师应注意教学仪表端正,举止文明。

不坐着上课,除自习课外,不在教室里坐着批改作业,禁止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自觉照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安排,不准私自调课、换课,否则,作旷课处理。

6、要按新课程标准,认真组织课堂教育教学,积极而恰当在运用现代教学设施,能熟练操作各种电教器具。

7、精心设计教学板书,板书要体现完整性,条理性,要讲究规范化。

9、上课时不准接打电话,上课时手机要关闭。

10、上课时教师不准接待家长或朋友,如家长朋友有事可在正厅等候待下课后接待。

11、上课时不允许非授课人员进入课堂干扰教学,不允讲将学生赶出课堂。

12、此项考核按平时听课、日常巡视进行考核。

七、作业批改制度

1、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科学合理,注重实效性,内容要有层次,形式要多样。

避免机械重复,避免数量过多。

2、作业要进行批改,数学作业要求有对错号,有等级与日期,对学生做错的习题要有修改,作文要有总批与眉批,对错的字、标点符号、不通顺的句子教师要做修改,总注明等级与批改日期。

3、提倡有班级创新型的作业与笔记,语文提倡有收集笔记、小练笔、成长日记等。

4、对学困生的作业可以有一定的层次,班级不要求千篇一律,但学困生的作业教师也要做认真细致的批改。

5、科任学科要求有笔记、填书等,指导学生认真书写。

每月批改一次。

6、提倡各学科的作业每月做一次简短的鼓励性评语。

7、作业本要保持整洁,书写工整,并提醒教育学生的用眼卫生。

8、学校作业检查时,教师将以上所有作业材料上交。

9、此项考核按以检查作业情况衡量教师工作量。

八、教学反思制度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做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地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

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

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反思是一种手段,反思后则奋进。

为此我校特制定教学反思制度如下:

1、建立教师教学反思档案,每位教师必须参加教学反思活动。

2、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上交四篇教学反思文章,进入档案。

3、定期召开“教学反思”专题研讨活动,全员参与,发表意见,谈体会,做好记录。

4、要求教师进入“课后思”、“周后思”或“单元思”、“月后思”,同时上交相应的反思文章。

5、每学期末,对教师教学反思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之中。

九、辅导制度

1、教师授课时要注意关注学困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2、教师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情况做一个详细的分析与提高成绩计划。

3、对学习有困难的、课堂不能及时消化的学生要用合理的时间进行耐心、细致、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4、各学科教师对学困生不得歧视,要从关心爱护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5、在辅导过程中不得对学生有惩罚行为。

十、教研活动制度

1、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及上级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认真完成笔记、心得等各种作业,不许迟到、早退或无故不参加。

2、服从学校领导安排,不得拒绝接受迎检任务。

十一、晨检制度

校园内的健康、安全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配套的卫生预防措施。

学校的每日晨检制度就是一项重要的预防措施。

事实证明,学校是群体集聚的场所,一些群体性传染病的流行,往往是个体传染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因此,学校每天晨检制度,让学生做到健康上学,对于确保校园内的卫生安全,关系重大。

特制订晨检制度如下:

一、班主任教师负责每天早晨对本班学生进行晨检。

二、晨检时应认真、细心,通过观察、询问等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

对未到校的学生要及时想办法了解缺勤的原因。

三、每日晨检情况要做好记录,特别对异常情况更要做好详细的记录:

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家长姓名、异常情况纪要以及采取的措施办法等。

四、对晨检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出现发烧、头疼、咳嗽以及不能确定的症状、现象,要及时报告学校。

五、班主任教师对因病缺勤学生在治疗期间的情况要跟踪,多了解、多关注,做好记录。

六、对发烧及其他疾病两人以上的班级每天全班进行测体温,并进行消毒。

十二、升旗仪式制度

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校园中特有的风景线,雄壮的国歌,晨阳上冉冉升起的国旗,标准划一的队礼,组成一幅壮观的画面。

升旗仪式,是实施爱国主义的极好形式,是培养队员荣誉感、责任感的良好途径,是激发队员爱国情感,拼搏向上,顽强向上的佳径。

为进一步完善升旗仪式,提高升旗仪式的质量,特订制度如下:

一、周一早晨7:

45举行升旗仪式,所有教师及学生参加,学生穿校服、佩戴红领巾,集合号响2分钟内站好班级队伍。

二、升旗班级提前一周选拔升旗仪式人员。

升旗手和护旗手承担升降国旗任务,是升旗仪式的主角,因此,旗手必须是品学兼优、有责任心的队员,同时,也可以是为班级为学校争得荣誉的队员。

旗手所在中队负责填写旗手事迹。

旗手应按时升旗、降旗,在恶劣天气中更要爱护国旗,及时收回保管。

升旗仪式的主持人及国旗下献词要求脱稿,使用普通话。

三、国旗下献词、讲话内容要符合时代气氛,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献词稿要在一周前完成,由大队部审阅批改。

四、升旗仪式全过程,做到不讲话,不左顾右看,不扭动身体,始终保持庄重、严肃的态度。

五、对国旗行注目礼、队礼要规范,唱国歌要声音洪亮。

六、国旗升起时,全体师生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有其它情况者,升旗时要停止活动,面对国旗,自觉肃立,少先队员要行队礼,待升国旗结束后,方可行动。

七、非周一升旗仪式的升降国旗,由下一周主持升旗仪式班级担任。

八、按时认真填写升旗仪式记录本。

十三、学校卫生清扫、检查、评比制度

为了搞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创建净化、绿化、美化的文明校园,特制定如下卫生清扫、检查、评比制度:

一、卫生清扫时间

每天早晨(7:

50前)、中午(13:

10前)、下午放学后完成三小扫,每周五一大扫,保持全天整洁。

二、卫生清扫要求

1、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含走廊、楼梯),整洁(门窗、墙壁、阳台、包干区、顶地面无明显的蜘蛛网、污迹、灰尘、杂物等)。

2、课桌干净整洁排放有序。

3、洁具排列整齐、清洁。

三、包干区卫生要求

1、地面整洁无垃圾、废纸、果壳、塑料袋杂物。

2、花坛内无废纸杂草等杂物。

花台瓷砖无泥迹、墨迹脏物。

四、检查时间

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专用教室每周五下午检查,教室、办公室包干区每天随机检查和抽查。

五、检查方法

各班卫生督察员按上述要求负责自查,值周教师组织值周学生早7:

50分进行检查。

六、检查评比

卫生检查结果将计入班级流动红旗评比中。

十四、值周检查评比制度

一、值周时间

早7:

20—晚教师下班,值周教师中午不离校。

二、代班领导

1、负责指挥处理学校当周发生的各种事件,如处理不了,要向校长请示。

2、负责督察值日教师的工作情况。

三、值周教师

1、负责管理值周学生,指导值周学生做好值周检查工作。

2、提前组织值周学生召开会议,根据上一周值周检查情况,确定本周值周工作重点,布置本周值周工作要求,并在周一间操时间向全校师生提出新一周的值周要求和重点。

3、认真记录值周检查情况,做好值周检查工作总结。

并于下个周一间操时间总结值周检查情况,颁发流动红旗(3面)。

4、每天早晨7:

45分带领值周生到各班进行晨检(卫生、学生仪容仪表等),统计学生出勤情况。

第一节课间组织学生核分、下发值周检查通知单、填写值周板。

5、学生上下学时间,维持校门前秩序。

6、学生下课时间,要在楼内巡视,负责维持教学楼内纪律。

7、中午休息时间,维持好在校吃饭学生的纪律,并杜绝外来人员到校,保

证学生安全。

四、值周学生

1、早7:

20—7:

45分,校门、楼门各站一人,督促检查学生红领巾佩戴等情况。

其他值周学生按课间岗位站岗。

2、课间岗位安排:

一楼东6.1,西6.2,二楼东5.1,西4.1,三楼东6.1,西6.2,四楼东4.1,西5.1。

3、中午12:

20到校,岗位安排:

校门4.1,正门5.1,东门6.1,西门6.2,每岗一人,其余4人在操场检查,隔天同班值周生换岗。

4、值周学生要按时站岗,并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服装整洁、精神饱满,起到榜样作用,见到老师和客人要主动敬礼、问好。

5、站岗时要带好值周牌、笔、值周本、值周检查通知单,如有学生违纪,应及时告知该学生,并将填写好值周检查通知单交给违纪学生,同时做好记录。

十五、班、队会制度

1、单周下午第七节为各班班会或队会时间。

1、2年级召开班会,3—6年级班、队会交替进行。

2、班、队会应围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围绕民主和法制,围绕学习指导,围绕行为规范养成等等专题展开系列教育,每学期必须上交一份主题班会详案。

3、开展班、队会活动时,应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寓教于乐,应注意教育目的明确和教育手段的巧妙结合。

4、开展班、队会活动时,应遵循教育规律,针对学生年龄年级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设计。

5、开展班、队会活动时,必须注意形式多样,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赢得学生的欢迎,调动学生参与活动,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开展班、队会活动时,学生应是班级活动的主体,班主任、辅导员起指导作用,不能包办代替,三年级以上班级必须由学生自己主持。

7、辅导员要和少先队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本中队少先队组织的作用。

8、开展班、队活动,要有整体观念,要有重点,要安排好重大纪念日的教育活动。

9、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老师高度重视,积极参与认真组织筹备,要求有

班、队会教案及活动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