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沸腾》说课稿.docx
《小学科学《沸腾》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沸腾》说课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沸腾》说课稿
小学科学《沸腾》,说课稿
篇一:
五年级上册凝结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凝结》说课
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水循环”的第三课《凝结》。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集中研究有关水的形态变化、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环,它与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第四单元《水的科学》构成小学阶段对水的三态变化及水循环认识的整体框架。
本课继“蒸发”、“沸腾”两课之后,指导学生认识水蒸气凝结成水的现象,也为学习下面两课《水的三态变化》《小水滴的旅行》做好知识铺垫;使学生认识到在周围熟知的事物中隐藏着我们不熟知的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是能够被认识的,促使学生更多关注周围常见事物,养成善于观察、探索的科学态度。
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的系列。
我们要秉承“小学科学是培养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的宗旨进行教学设计。
课本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一个关于水蒸气凝结的问题:
对着镜子哈气,观察有什么现象?
这是问题的提出。
第二部分,通过指导学生探究认识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建立初步的“凝结”概念: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小水珠,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第三部分,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
二、说学生通过两年多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
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对于科学仪器的基本操作,像用酒精灯进行加热已经比较熟练。
学生生活中虽然常见到凝结现象,像水烧开时的白气,冬天我们呼吸的白气,锅盖上的水珠,冬天窗户上的水珠等,也有部分学生通过书籍,父母的教导可能知道凝结现象,但大多数同学没有深入地研究、思考过水珠的成因,对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比较陌生。
对比实验的方法,学生刚刚在《蒸发》这一课接触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的思维还缺乏严谨性,知识迁移的水平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学生设计对比实验,尤其对于实验的细节还是有一定困难,需要老师的指导。
三、教学目标
《科学》新课程标准提出:
要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运用,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巩固使用对比的方法解决问题,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锻炼动手实验能力。
3、体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的乐趣;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
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4、愿意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难点:
设计对比实验认识凝结的条件。
五、教法设计及学法指导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教法及学法如下:
1、教法我将用到复习法、实验探究法、学生演示法;
2、学法以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集体讨论法为主。
六、教学准备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教师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相同烧杯2个、金属盘2个、热水、酒精灯、试管夹、火柴。
演示材料:
烧杯2只、热水、金属盘2个等。
2、学生准备:
小镜子等。
七、教学过程《科学课程标准》提倡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生活应用”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
为了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先通过学生生活常见现象——向镜子哈气出现小水珠从而引出问题,通过思考,提出假设,再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的对比实验进行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并尝试应用。
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教学导入
我将采用复习法:
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学生见过凝结现象,但除个别学生外,一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学生对蒸发现象的理解、掌握直接影响着对凝结现象的认识,因此,这里我加入复习环
节,降低学生的思维难度,为后面的认知作了铺垫。
强化空气中存在水蒸气这一知识点。
老师可以这样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探究了蒸发现象、沸腾现象,谁说说什么是蒸发现象?
哪些地方有蒸发现象?
水在蒸发过程中会怎样?
请生回答
老师小结:
江河湖海,动植物体,只有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蒸发现象,自然界中的水日夜不停地吸收周围的热量,变成水蒸气,发散到了空气中,因此空气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气。
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究大自然中另外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下面我们从一个小游戏开始。
对着镜子哈气,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请同学们边哈气,边观察,边思考。
好,现在开始。
这就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提出问题,进入新课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再汇报现象。
师:
联系刚才哈气时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中提出问题:
水珠是怎样产生的呢?
】进入第三环节——
(三)学生猜想
(可能是呼出的(热)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镜子变成了水珠。
)水蒸气真的能变成水吗?
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这里有个烧杯,倒入一些温水,盖上一个金属盘,你猜一猜,会有什么现象?
教师问:
这些水珠是怎样“跑”到杯盖上去的?
小组讨论一下。
启发他们推想出:
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
小结:
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
【由于导入环节进行了铺垫,学生很容易猜想出小水珠是由水蒸气变成的。
】
板书:
水蒸气水
师:
看来,镜子上的水珠就是由我们的呼出的水蒸气变的。
那,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
学生可能有许多种猜想。
(四)验证猜想
1、在验证猜想时,我加入了一个教师演示实验做了一个过渡。
先认识水蒸气可以变成水,再认识转变的条件。
师:
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
(我们想要研究水蒸气变成水的条件,我们先要制造出这种现象,利用我们的实验材料,你能制造出水蒸气并使它变成水吗?
)我采用了三个烧杯,分别用同样多的热水、温水、冷水,同时盖上金属盘,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认识:
水温越高,蒸发越快,水蒸气越多,越容易凝结。
2、之后探究:
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
学生不容易想到是小水珠在遇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这里我做好了两手准备:
如果个别学生知道,就引导学生直接进行设计,如猜想不到,就由教师引导——这种现象什么季节容易产生?
学生可能答:
冬季。
为什么在冬季更容易看到?
引导学生猜想:
冬季的气温比较低,那镜子的温度也比较低。
可能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容易变成水,遇到热的物体行不行呢?
师:
如果老师给你提供材料,你能否证明水蒸气是遇到热的物体,还是遇到冷的物体能变成水吗?
3、实验验证
教师介绍实验材料有:
两个同样的烧杯,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盘,试管夹、火柴、酒精灯、热水、冷水,对实验材料,我进行了新的尝试,用不锈钢金属盘代替了课本上要求的小瓷盘,这个金属盘的好处在于加热方便,安全,效果明显,缺点就是不透明。
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设计,先小组讨论一下:
如何进行探究,你们打算怎样实验。
然后找同学边演示,边讲解。
如果学生设计不出,教师就这样引导:
要证明水蒸气遇到热的物体容易变成水,还是遇到冷的物体容易变成水,首先得制造水蒸气,方法是向烧杯倒入热水,(可以提问为什么用热水)。
引导学生说出:
要用对比实验方法,在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倒入同样多的、温度相同的热水,在两个杯口同时分别盖上冷金属盘和烧热的金属盘,过一会儿,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前讨论注意事项:
怎样找到热的杯盖?
加热时应注意安全,如用钳子夹着小盘。
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梳理,出示在PPT上】教师:
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
哪些条件不同?
学生思考讨论:
烧杯、水多少、水的温度同、金属盘相同、盖金属盘的时间相同。
有一个条件不相同:
一个金属盘的冷热程度。
教师:
大家一起列表比较:
学生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师:
同学们要知道,在科学研究中做一次实验是不够的,科学的结果不是偶然的,科学的结论必须经得起反复再反复的检验!
所以采用多个小组实验的方法。
小结:
如果在两个实验中看到了不同的现象,这两个实验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那么这个不同的条件可能就是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
根据这个道理,你认为小水珠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学生:
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教师: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板书课题:
凝结)我们可以用箭头和简单文字来表示这种变化。
板书:
水蒸气--受冷-→水
在对比实验的设计上,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基础,即对比实验的特点,要求要清晰,明确。
在讲授对比实验时,我先利用实例进行分析讲解,(如研究怎样加快蒸发的时候,我们用了什么方法?
对比实验!
一个盘加热另一个不加热,比较蒸发快慢。
)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进行知识迁移。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思维的严密性不够,不能简单汇报一下就直接进入实验,否则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随意性强、对变量的控制不到位、甚至不知所措的情况发生。
因此我在学生的汇报之后,会进行实验方法的梳理,引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去实验。
并提示学生实验注意事项。
(五)得出结论对于对比实验中条件的控制,实验条件的分析记录,我放在了实验后,作为分析实验进行出示,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方法的认识。
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
学生得出结论:
小水珠是在水蒸气受冷的条件下形成的。
出示凝结的概念,并指导学生用简单的文字和符号表示。
(六)生活中的凝结
教师:
生活中有哪些凝结现象
学生举例:
初冬早晨在门窗的玻璃上看到的水珠,浴池天花板、玻璃上的水珠,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一进入室内,眼睛上长一层白雾,早晨草叶上的水珠等等。
师:
请小组讨论,尝试解释以上现象。
【让学生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加深对凝结的认识。
】
师:
老师有个问题,戴眼镜的同学可能深有体会:
在室外眼镜明亮清晰,可一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片就会长“白雾”,那是不是水蒸气遇热变水珠?
【激发学生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冲突。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生活中一些不起眼的现象含有有趣的科学道理,培养科学兴趣、质疑探究精神。
】
(七)拓展应用
思考:
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想办法防止它的出现。
【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从控制凝结产生的条件入手去思考。
】
七、板书设计:
凝结
凝结:
水蒸气--受冷-→水
五年级自身身体变化,声光电现象,天气变化现象,昼夜变化现象,日月星空现象,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等是学生新的关注和体验对象,这些方面的生活经验是五年级教材的“切入点”和“生长基”。
教材以人的身体器官,动植物的身体器官,声、光的产生与传播,电的产生与安全应用,风、雨的形成,昼夜成因、月相成因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
使学生认识自然事物和现象的变化规律和变化原因;进行问题、假设、计划、模拟实验、制作等探究活动;培养“能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珍爱生命,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篇二: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汽化和液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主要是《探究水的沸腾》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
第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热现象中的第三、四种物态变化,在初中物理的专题科学探究实验中是最重要的,而“水的沸腾”是物态变化中最基本探究之一。
它与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学物理的乐趣。
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发现水的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学生探究发现的基础上,引出沸点知识,给出几种液体的沸点表。
一是使学生了解部分液体的沸点;二是使学生能用沸点知识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
2.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教学难点:
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同时进行,主动探究意识的激发
3.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⑵.过程与方法●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⑶.情感、态度与价直观●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活动中的物理道理。
4.教具与学具
电教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课件
教学器材:
塑料口袋、酒精、热水、烧杯、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纸盖、计时工具。
第二.说学法
1,设计理念:
⑴、“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即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规律。
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通过神奇的实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相互合作交流得出沸腾现象及规律”。
通过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八年级学生,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
2,学法以自主探究为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分析事例发现问题——动手实验——分析归纳——巩固练习。
运用了讨论法、数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实验操作法、自主合作
交流探讨法
第三.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等。
第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按“设问置疑——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学生用实验探究、验证——分析与论证—举例——解释现象——练习巩固——运用创新”的模式展开教学。
《一》通过神奇的实验引入新课
实验:
向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放入热水中。
然后把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请同学们又观察塑料袋的变化,闻一闻、看一看口袋内有什么?
并猜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学生讨论为什么塑料袋在热水中鼓起,从热水中取出后变瘪了,引导学生发言
教师:
点拨,总结出汽化和液化。
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在演示实验中,让学生观察“鼓起”“变瘪”的现象,在通过“闻一闻”“看一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从现象到物理的课程理念。
)中汽化现象的实例。
初步了解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二》合作开展探究活动
1、由实验设计情景提出问题。
让学生初步解释这些“怪现象”,或者能向老师提出什么新的问题吗?
学生讨论发言。
适时引导设凝、让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提问、质疑的科学态度)
2.进行猜想
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出发对水沸腾现象和特征进行猜想;(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设计实验,选择器材,并说明实验方案,酒精灯加热烧杯中适量的水,温度计测水温,沸腾时观察,探究现象。
3.进行实验。
一人计时,一人记录,其他学生观察现象,教师巡视。
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和水温度接近时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填在表格上。
4.分析与论证。
请学生汇报各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仿照晶体融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图并展示。
①老师:
适时提问,,对照记录表格内容及曲线图加以层层深入得出规律。
⑴、沸腾前液面是什么形状,沸腾时液面情况如何?
说明沸腾这种现象是剧烈还是平和?
⑵、沸腾时气泡变化的情况如何?
说明沸腾在那些部位发生?
由1、2、总结得出沸腾定义。
⑶、沸腾前和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分别如何变化?
由3、总结沸腾的特征。
⑷、沸腾时有一定确定的温度规定为什么?
⑸、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沸腾是否继续进行?
说明是一个什么过程?
⑹、由以上你能总结出沸腾发生的条件吗?
②展示课件:
指导学生看“小数据”。
老师:
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的不同呢?
(通过观察现象、实验数据、及图表的分析,培养学生交流、分析论证的能力,反映物理规律。
)
5.整理器材,课后写出实验报告。
《三》课堂教学小结与延伸
请学生谈谈本堂课的收获与体会。
作业:
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小题
2、《配套练习册》第三节内容
3、布置课后探究“纸锅烧水”(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60页讨论为什么能用纸锅
烧水?
)
(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疑惑,认识到知识的力量所在)
第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对自己设计的这堂课的思考,联系我的教学经验,这堂课可能会在这两方面存在问题:
学生对汽化的其中一种方式沸腾理解了,但因练习量不够会存在暂时无法解释生活中相应现象的问题,这需要在后面的课中进一步巩固。
在这节科学探究实验课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绝非偶然。
另外,作为教师,不断学习,更新知识,实在是十分必要。
我说课的内容到此结束,本人水平有限,希望各位评委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篇三:
《给水加热》说课稿
《给水加热》说课稿
各位老师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首师大版第五册第2课《给水加热》。
我是按着这样的流程进行说课的。
本次说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是:
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科学课要以探究为核心,因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构建主义思想,要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概念的建构是在学生充分观察、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而相应的课程资源为学生的观察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本课主要以学生持续给水加热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坐标数据、投影、白屏等相关资源,把观察到的水的各种现象以及温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全班同学发现的共同的特征来构建沸腾的概念。
下面我对教学背景加以分析一、教材分析我说课的内容在课标中的位置是属于物质世界领域中物质与物质之下的物质的变化部分。
“给水加热”是首师大版《科学》第五册教学内容,属于“变化的水”单元。
“给水加热”前有《水到哪里去了》一课——蒸发作为知识基础,后有《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凝结、《冰》《云、雾和雨》作为后续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观点奠定基础。
本课是遵从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观察及实验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形成概念这一探究过程完成本课教学任务,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实验记录改为这两个实验记录表,这样修改使学生实验观察时目的更明确,分析数据时思路更清晰。
我所面对的五年级学生学情是这样的:
在知识上:
在本课学习前,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了蒸发的概念,对“沸腾”这个词并不陌生,但不能用准确语言表述,对沸腾的准确概念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尤其是在给给水持续加热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很多学生认为温度是不断上升。
在能力上:
学生学习了正确使用酒精灯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给物体加热,能够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实验仪器,组装装置进行研究;能够对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进行记录,并对数据、现象进行分析、概括。
在认知特点上:
五年级学生处于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发展的时期。
他们已经理解、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能够初步进行逻辑推理,但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
基于以上分析我采取的教学方法是:
在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情况下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方式,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主要通过观察实验绘制折线图的方法开展教学,充分发挥折线图开展交流讨论,从而构建沸腾的概念。
为了使现以下教学目标我准备了这些材料设备
根据教材分析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订了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一)知识目标
建立沸腾的概念:
即当给水加热到一定温度(通常是100℃),再继续加热时,并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但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在实验中边观察边记录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分析图表的能力。
2、初步具有利用曲线图分析水温的变化过程。
3、在分析气泡、“白气”、水量等实验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给水加热过程中温度、气泡、“白气”、水量等实验现象的细致观察,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在观察水的沸腾现象时初步感受“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的科学观点。
【教学重点】观察沸腾现象,通过分析曲线图知道沸腾过程中水温度不变。
【教学难点】能正确分析实验中各组出现的不同情况,加深对沸腾的认识。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请看,这是我本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图
下面开始说我本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通过教师谈话:
(用手指着讲台桌上正在烧水的水壶)同学们进来的时候不知是否注意到讲台上正在烧水得水壶,烧水这一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以你的经验想一想,给水加热时水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学生可能会从水温、水量、“白气”、气泡这几个方面来谈,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试试引导加以追问:
例如:
“白气发生什么变化?
”、“气泡会怎样变化?
”等。
像水量、白气、气泡等现象
都是通过直观可以看到的现象,后面教学环节会通过实验观察记录这些现象从而验证,而水温的变化是无法直观地,所以本课确定“水的温度到底是怎样变化”为研究问题,由此进入引发学生猜想与假设
在这里老师提出的问题是:
你认为水的温度到底是怎样变化的呢?
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在这张坐标系上给大家表示出来呢?
利用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讨论,并把结果绘制成折线图,老师再组治学生分组汇报,老师根据学生的想法,用不同颜色的笔绘制在一张统计表中。
【这里的设计意图是:
通过不断追问,挖掘学生对水在持续加热时,温度的变化、气泡的变化、“白气”的变化以及水量的变化的前认知,为后面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时出现的现象做好铺垫。
】
第二环节:
观察实验验证猜想
1、通过教师谈话:
真的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吗?
这些现象都会发生吗?
我们今天就亲自给水加热来看一看水的变化过程。
在烧水之前,请同学们先来想一想,在实验室,我们要做这个实验需要用到哪些实验仪器呢?
这些仪器有什么作用?
引发学生提出实验所需实验仪器,如果学生提出的实验仪器不完全,老师适当引导。
例如:
若学生没有提到温度计,教师引导: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温度的变化呢?
需要什么材料?
(温度计)
在这里还要引导学生说出使用这些仪器的安全注意事项。
例如:
酒精灯的使用(外焰加热、灯帽灭火、准备的湿抹布等)以及为了顺利地完成实验,证明我们的想法,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例如:
注意用火安全、小组分工合作?
?
)
2、学生小组实验,观察现象并记录以及绘制温度变化折线图,验证本组的猜想。
【这里的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并利用折线图把水的温度变化直观化,使学生很容易发现水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趋势。
】
第三环节:
汇报总结形成概念
1、谈话:
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在给水持续加热时,看到的现象给大家汇报一下。
(实物投影展示)
老师边听边板书完善沸腾概念:
100℃左右持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内部产生大量气泡、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
并小结:
通过刚才的汇报我们发现这两个小组的很多发现都是和我们开始时的想法是一样的,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