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80921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月考试题2Word版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B.《寒松漱石图》重冬的严凝之境,因为董源生于南方,过于追求荒寒趣味,使得他在少雪之乡而多画雪,于温润之地而多出冷寒。

C.一些山水画在雪景寒林中笼上典型的荒寒气氛的同时又极富个性,如宋清两代的画或高格,或灵奇,或苍莽,或细密,或阴沉湿漉。

D.吴镇的竹画、扬补之的墨梅以及菊画中的冷菊均能体现荒寒韵味,黄庭坚用“嫩寒清晓,行孤村篱落间”一语加以称赞。

3.根据本文信息,下列诗词意境与画家们的审美趣尚不吻合的一项是(3分)()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B.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C.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D.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二、古诗文阅读(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

(9分,每小题3分)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

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

清和平简,贞正寡欲。

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

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孝廉,攸曰:

“先人所赐,不可改也。

”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

攸不视,曰:

“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混奇之,以女妻焉。

攸历太子洗马、东海王越参军。

越钦其为人,转为世子文学、吏部郎。

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史。

出为河东太守。

永嘉末,没于石勒。

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

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

干候勒和悦,致之。

勒重其辞,乃勿杀。

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

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

勒夜禁火,犯之者死。

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

吏按问,胡乃诬攸。

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

勒赦之。

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

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予。

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

攸载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

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

台遣散骑常侍桓彝、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

俄而有诏原之。

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

后称疾去职。

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

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发去。

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

拜侍中。

岁余,转吏部尚书。

蔬食弊衣,周急振乏。

性谦和,善与人交,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

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

久之,迁尚书右仆射。

咸和元年卒,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

邓攸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讼:

诉讼

B.没于石勒:

俘虏

C.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

比较

D.俄而有诏原之:

原谅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部能够说明邓攸受人赏识的一组是(3分)()

①混奇之,以女妻焉②重攸名操,因称攸于勒

③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④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

⑤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⑥乃劾攸以擅出谷

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③⑥D.①②④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攸身世悲苦,亲人先后去世,守孝前后达九年之久,遂以孝著称。

他因为为人平易和气、生活简朴、正直廉洁而被许多人喜欢。

B.石勒曾经捉住过邓攸,因为赏识邓攸的文辞,不但没有杀死他,而且每次外出征伐,还把邓攸安置在车营里。

C.吴郡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灾,但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

由此,遭人弹劾而被贬了官职。

D.邓攸一生数次迁职,总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没有喜欢或怨怒的表情。

他善于与人交往,但有时对权贵有些敬媚。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

(3分)

(2)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

课内翻译:

(4分,每小题2分)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二)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8.本诗的开头很别致,请结合全诗分析它的作用。

(5分)

答:

9.请从景情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_____

(2)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但愿长醉不愿醒。

(6)世间行乐亦如此,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题

在爱中行走

①一天,德兰姆姆坐火车,看到车窗外一个流浪汉靠树坐着,看样子快死了。

姆姆很想去安慰他,下一站一到,姆姆立即下车,气喘吁吁赶到,那个人已经死了。

姆姆站了很久,她想,如果有人和他说几句话,握握他的手,他就不会死得这么孤单凄凉。

姆姆决定建立一个临终关怀院。

很多人不理解:

把资源消耗在那些垂死者身上,而这些人,有的将几天后死去,有的几小时后死去,有的甚至即刻就死了。

姆姆说:

“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不论是贫穷的,还是残缺的,垂死的。

②如果一个病人需要安慰,姆姆可以长时间抱着他,不说一句话,直到他安宁为止。

有一回,一位身份显赫的牧师来探望她,她正坐在一个垂危的病人身边,握着他的手,为他唱歌,为了安慰这个即将死去的病人,姆姆让那个远道而来的牧师等了一个小时。

“爱不是赞助,而是要伸出你的手——我们的手何其温暖。

③身经百战的美国战地记者哈普来到加尔各答采访姆姆,姆姆正照料一个垂危病人。

看到哈普,她行了一个礼,说:

“我没有时间说话,先生。

”哈普说:

“你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您的工作吗?

”姆姆停下手里的活,对哈普说:

“这是上帝的工作,不是我的工作,去报道那些穷人吧。

你只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心观察,就会发现穷人有多可爱、多伟大。

”说完,姆姆朝另一个病人走去。

这人腰上有一个很大的伤口,已经溃烂得生了蛆,病人突然呕吐起来,散发着强烈异味的呕吐物喷在哈普脚上。

哈普本能地挪开脚,惊恐得快晕过去了。

他见过很多可怕场面,今天比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似乎更可怕。

④哈普喊道:

“修女,他会传染我的。

”姆姆平静地说:

“不会的,不要怕。

”说着,蹲下来把那人脸上、身上的秽物擦干净,又抱起他的头,把他扶正,让他睡得舒适些。

哈普惊魂未定,姆姆走过来按按他的肩膀,安慰说:

“相信我,不久的将来,你就会帮他们洗澡,拿水给他们喝,喂东西给他们吃,你会做到的。

”第二天,哈普再次来到临终关怀院,姆姆正在为一个病人清理溃烂发臭的伤口,他无法掩饰内心的战栗。

这个美国记者日后与姆姆成为好朋友,在姆姆的感召下,他对乞丐更慷慨,对穷人更友善了。

但是有一点他一直没有做到,就是亲手照料那些垂死者。

⑤直到1979年,哈普又一次来到加尔各答,距第一次已经25年了。

姆姆把哈普带到一个重病的老人跟前,请他给老人喂饭。

哈普犹豫一下,在老人身边蹲了下来,舀了一勺饭送到老人嘴里,他很笨拙,不是喂得太多,就是喂的太少,很多饭粒落在老人脖子里,老人举起手,跟哈普说话,哈普很尴尬,以为老人责备他,赶紧说:

“对不起。

”但老人还是不停地说,姆姆蹲下来靠近老人嘴边,细心听了一会,转头对哈普说:

“他在祝福你。

”哈普很吃惊:

“他在祝福我?

我仅用口袋的零用钱,就可以帮他买很多很多的食物。

”姆姆笑了:

“但你买不到他的祝福。

”对哈普来说,这是极其重要的一天,他以为自己永远做不到的事,今天做到了。

他想起姆姆说过的一句话:

忘记自我,便找到自我。

哈普再次被姆姆稳如泰山的信念所震动。

⑥很多人对姆姆说:

“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穷人——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甚至亿万计,你救得完吗?

你的工作有什么意义呢?

”姆姆说:

“如果我不从街上救回第一个人,也就不会救回数亿万计的人,爱得从一个人开始。

”姆姆选择为最卑微的穷人服务,拒绝使这种服务制度化、设施化。

多年来,姆姆从不添置治疗方面的任何设备,姆姆认为:

有了设施,就必然对病人作出选择,那些最有希望痊愈的病人,就会成为医院首选。

在临终关怀院里,很多病人被多次收留,每一个再次被收留的人,修女们都以同样的热情、同情和耐心服侍他们。

虽然一直以来,都有人对姆姆的工作方式提出异议,甚至批评,但姆姆不为所动,她认为:

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很深了。

⑦德兰姆姆最可敬地方在于:

始终坚信穷人是有尊严的,并且付出一生的艰苦努力,在穷人凄惨卑微的外壳内,寻找和发现他们的尊严。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怀抱大爱去做些小事。

”举世公认她是穷人之母。

(摘编自华姿《德兰修女传》)

【注】德兰姆姆:

德兰修女,又译为特雷莎修女,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德兰修女是一位伟大的仁爱行动者,为了让更多的穷人在生命尽头不再那么孤单凄凉,感受到爱的温暖,德兰修女建立了临终关怀院。

B.很多人认为德兰修女救助垂死者,是资源浪费,没有什么意义,对此姆姆从不解释,依然无怨无悔的耐心服侍每一个需要救助的人。

C.德兰修女让远道而来探望她的牧师等待,把慕名采访的记者晾在一边,这说明她把服务穷人服侍病人放在首位。

D.哈普给一位重病的老人喂饭,尽管很笨拙,却受到老人的祝福,老人的祝福深深震撼了他,让他做到了25年来一直没有做到的事。

E.本文通过对德兰修女艰苦努力创建临终关怀院过程的记述,生动展现了她无私无我为穷人奉献的一生。

(2)德兰修女被誉为“穷人之母”,她对爱穷人有哪些看法?

请简要概括。

(3)文中详细写了战地记者哈普的感受和转变,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4)德兰修女拒绝仁爱服务的制度化、设施化,认为现代人迷失在制度、设施里已经很深了。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7.23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中央要求各地政府部门要顺应民意,从谏如流,及时出台有力措施,遏制房价上涨的趋势。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情况,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开展月饼市场价格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通过过度包装,搭售贵重物品的手段变相提高价格行为的发生。

C.舟曲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水力资源得天独厚,主要为“一江两河”——白龙江.拱坝河.博峪河,三条河流在县境内共有支流40多条。

D.随着“9.11”十周年纪念日临近,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国土安全部表示,将逐步加强国内安保的级别,纽约世贸中心遗址所处的区域在纪念日将被纽约警方“冰封”。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来到村南,眼前展现出一条碧绿的南北大川,顺川向南远望,____。

____,____。

____。

①川道中间是湍急流淌的河水,河水清澈见底

②川道东西两边山坡沟岔树木茂密,青翠欲滴,郁郁葱葱

③雨后艳阳高照,树木随高低起伏的山脊起伏酷似汹涌的绿涛

④水流冲击顽石,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⑤川尽头是一座雄伟高大的山峰,那就是临城县一千四百多米高的三峰山

⑥河水两边的层层梯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耕地,田地里玉米穗昂首吐须,笑迎金秋

A.①④②③⑤⑥B⑤②③①④⑥C②③①④⑤⑥D④⑤①②③⑥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

(4分)

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

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

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

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

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

可见,。

16.下面是一条表示祝福的手机短信,但却让人看了觉得不舒服,请你更换画线部分的内容,使短信既保持形象生动的特点,又能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

祝你:

快乐像假货越来越多,苦恼像利息越来越少,收入像艾滋病涨势如潮,幸福像苍蝇紧紧围绕。

17.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选择下面四个句子中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下句(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D柳条折尽花飞尽

五、作文(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眼睛很宽容

能装下整个世界

它又很苛刻

容不得一粒沙尘

根据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选。

参考答案

5、B(④⑥不属于受赏识)

翻译:

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邓庄人。

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年,以孝着称。

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

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

以后,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

“这是出于先人所赐,不可改变。

”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

邓攸不看,说:

“孔子说:

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

”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

邓攸历任太子洗马、东海王司马越参军。

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

司马越的弟弟司马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

又出任河东太守。

晋怀帝永嘉末,邓攸被石勒俘虏。

然而石勒一向忌恨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

邓攸到达石勒门前,门干正是邓攸为郎时的干,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上一封书信。

门干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的书信。

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

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

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谈后很高兴,就以他为参军,给他车马。

石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

石勒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

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

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

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

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

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

荀组任命邓攸为陈郡、汝南太守。

晋愍帝征召他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都不能就职。

晋元帝以邓攸为太子中庶子。

当时吴郡没有太守,有许多人觊觎这个职位,元帝把这个职位授给邓攸。

邓攸自己运载着米到吴郡赴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

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振贷,朝廷还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

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虞(马斐)慰劳饥民,察看地方官员的政绩,于是他们就弹劾邓攸擅自开仓出谷。

不久,朝廷下诏原谅邓攸的作法。

邓攸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百姓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著名的好太守。

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

吴郡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

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于是暂时停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

百姓到尚书台乞求再留邓攸一年,未得到允许。

邓攸被任命为侍中。

一年左右,转任吏部尚书。

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衣,但经常周济别人的困乏。

他性格谦顺和气,善与人交往,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有些敬媚权贵。

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喜欢或怨怒的表情。

过了一段时候,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

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少牢的规格对他进行祭祀。

8.

(1)首联写游子离别家乡,奔走仕途,看到异乡的节物气候焕然一新,感到惊心。

“独有”“偏惊”两个词,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3分)结构上引出下面对江南新春景色的描写。

(2分)

9.

(2)这首诗描绘了清新秀丽、生机勃勃的江南新春景物,表达了自己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感伤之情。

(3分)以乐景反衬哀情,烘托了悲伤的感情。

【解析】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

(1)分析篇章结构之开头的作用。

开头一般引出下文、统领全文,点明题旨。

答题思路:

赏析诗句(可从关键词入手),表现手法,描绘画面,表达效果(结构上,情感主旨上)。

“独有”与“偏惊”在表达情感上看似矛盾,“宦游人”写作者奔走于仕途,“物候新”呼应标题“早春”一词,点明时令特征。

(2)赏析表现手法之情与景的关系。

情与景是诗歌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

一般的,诗歌先写景状物,后抒情言志。

二者的关系是衬托(正衬、反衬)关系。

这首诗前六句写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尾联“归思”与“沾襟”表明了作者的归思不得的伤感。

【诗歌赏析】

首联,只有在外做官的人才会对江南的物候感到新奇。

“偏惊”“独有”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

表面是表达对异地的物候的新奇,言外之意是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二、三两联就是写所惊之江南物候。

太阳从海平面上升起,耀眼的曙光照射在云朵上如同道道霞光,壮美、眩目。

春姑娘协梅带柳渡过了长江,顿时江南江北一片绿意。

一个“渡”立刻就把江南的春天写活了。

个人认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黄鸟在枝头婉转地鸣叫,“催”表现出鸟儿争相歌唱的热闹场景。

明媚的阳光打在水面碧绿的浮萍上,使浮萍愈发鲜艳。

第三联从听觉、视觉(颜色)角度描绘出江南早春的动人场景。

但诗人写景不会只是为了写景,古人言:

“诗不过情景二端。

”写景实为写情。

通过对江南的描写,运用寄情于景的手法,暗和家乡春色作对比,表达了对家乡春色的怀念之情。

“忽闻歌古调”一句应是呼应标题,“古调”是对陆丞诗歌的尊重。

“归思欲

沾巾”应算是主旨句,承接了文章一贯的矛盾心理,又直抒胸臆表达

10、

(1)六宫粉黛无颜色

(2)一一风荷举

(3)长使英雄泪满襟

(4)雕栏玉砌应犹在

(5)钟鼓馔玉不足贵

(6)古来万事东流水

11

12.D(A项“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

应该用“痛心疾首”。

B.“指日可待”:

不久就可以实现。

重在“实现”,而不是“出现”,侧重指希望发生的事。

C.对象错误,“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

D.“从谏如流”,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

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