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9807115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8.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建筑史试题共44页Word文档格式.docx

制砖技术、拱券结构、石墓等。

试题二:

一、填空:

1中国现存唯一的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建于辽代。

3北京四合院入口朝南,区分内外院的是:

垂花门,联系正、厢房的是:

抄手游廊。

4承德避暑山庄建于清:

乾隆时期,主要景点:

沙堤、万壑松风。

二、名词解释:

1样式雷:

清代掌管设计和施工的官员称为“样房”,因为由雷姓氏世袭所以称样式雷。

2面朝后市:

《周记-考工记》中国古代的规划思想..意思是前面是朝廷后面是市场和居住区。

3四面厅:

江南私家园林花厅的一个形制..特点是四面的围合结构是活动的..而且十分通透。

4华盖事务所..

5通面阔..中国清代称两榀梁架的间距为面阔..正立面总的开间称通面阔。

6以材为祖..《营造法式》中提出..以与建筑规模等级相应的某一尺度作为建筑的空间尺度及构件尺度的模数。

试题三..

一、名词解释

1大木大式..

大木..大木指木构架建筑中的主要承重部分..如柱、梁、枋、檩、斗栱等。

清式大木做法可分为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

大木大式..使用斗栱的大木大式建筑又称为殿式建筑..主要使用在宫殿、庙宇、官署、府邸等的主要殿堂。

面括自5间至11间..进深可多至11桁。

可使用周围廊、单檐或重檐的庑殿、歇山屋顶、筒瓦或琉璃瓦屋面、兽吻和斗栱。

建筑尺度以斗口作为衡量标准。

大木小式..大木小式建筑用于上述建筑的次要房屋和一般居住建筑。

面阔3间至5间..

进深最多7檩..大梁以5架为限。

只用单檐悬山和硬山及以下屋顶..不用琉璃瓦和斗栱。

筑尺度依明间面阔及檐柱径为标准。

2三朝五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形式..三朝指三次不同规模或时间的朝廷会议..五门多

指与三朝在同一轴线上的五重门。

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

3负阴抱阳..万物含有阴阳两种相反而又相成之气。

阴阳学说中强调有序、强调变化的

思想影响这中国古代建筑的方位、环境和礼制观念。

4舍宅为寺..佛教传入初期..塔置于佛寺中央..佛殿置于塔后。

北魏洛阳有很多佛寺是

贵族官僚的宅邸改建的..所谓“舍宅为寺”..前堂改为大殿..后堂改为讲堂。

于是佛寺进一

步中国化..把中国庭园式木架建筑和私家园林成为佛寺。

5步移景异..中国园林素以自然山水园著称..园中景物均为自然式布置..游路设计尤为

奇巧..可是欣赏过程中景观变化不断..主要原因在于园之总体布局的不对称和景物的自然天

成。

二、简述..

1唐代都城中商业活动的组织方式与宋代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哪方面..为什么..

唐朝时商业与手工业现只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

宋代则自由交易形成了街市。

因为在

唐朝实行严格的里坊制与宵禁以方便统治者的管理..到宋朝里坊制和宵禁被废除..形成了开

放式街市。

2故宫的“前三殿”和“后三宫”的名称从前至后依次是什么..两者在规模上有什么特

点。

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规模上的特点..前三殿市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

三宫则为前三殿的25....其余宫殿依次递减..以突出前三殿、后三公的主要地位。

三、论述

试从一下三个方面分析论述北京天坛的建筑特点。

..1..对天地认识观的表现..2..天神与帝王地位关系的处理..3..建筑环境与建筑体系

的对比手法。

天坛是我国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

始建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

天坛坛墙北

端高大..呈半圆形..南边的坛墙较低呈方形..体现我国古代“天圆地方”和“天高地低”的

观点。

1..祈年殿以圆形、蓝色象征天..殿内大柱及开间有分别寓意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

十二个月和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以及相争天上的星座——恒星。

圜丘的尺度和构件的数量

集中并反复使用“九”这个数字..以象征“天”和强调与“天”的联系。

2..由于甬道两侧地面下降..使整个祈年殿院落坐落在高台基上..再加上殿宇本身台基

3层高..所以登殿四望..已临空于柏树林之上。

这种增高接天的方法..无疑增加了几天所需

崇高神圣的气氛。

3..天坛面积广阔..主要建筑只占整体布局的1/20..建筑各具特色..具有象征意义。

坛又以大面积树林和丰富的植被创造了“天人协和”的生态环境。

天坛的规划设计、建筑技艺和环境的营造均着力创造一种人和“天”对话的理想氛围..

强烈表现出古代帝王对“天”的崇敬。

试题四..05年..

一、绘图或简达

6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比较

皇家园林建于京城周围..供帝王进行各种活动。

这些苑囿的规模都很大..园内设有离宫

用于听政及其他各种设施。

私家园林多是第宅的扩大与延伸..为了满足官僚地主和富商得

生活享乐而建造的..面积都不大。

皇家园林内建筑风格比宫殿建筑小巧..但较私家园林又显得堂皇而壮丽..大木构件比例

基本是官式做法..常有庙宇布置在园中..成为重要得风景点或构图中心。

私家园林内的

建筑体量小..其特点..活泼、玲珑、通透、典雅。

建筑以厅堂为主。

皇家园林景区范围大..景观丰富。

以真山真水为造园要素..所以更重视选址..造园手法

近于写实。

花木配置因园林规模大而多作群植或成林布置。

私家园林以叠置假山石追求

山水意境..并擅用邻借、远借园外景物来弥补园中不足..花木以单株欣赏为主。

7古代宫殿设计理念..故宫为例..

北京故宫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代表性建筑之一..再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

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主要手法是在1.6公里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

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

9唐代建筑风格..

气魄宏伟..严整而又开朗。

艺术加工和结构相统一..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

门窗朴实无华..显得庄重大方。

11《园冶》..

我国古代造园专著..明末造园家江苏吴江人计成著..崇祯四年成稿。

主要内容为园说和

兴造论两部分。

其中园说又分为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缀山、选石、

借景10篇。

全书论述了宅园、别墅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反映了中国古代造园的成就..

总结了造园经验。

12《营造法式》

北宋时政府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是我国古籍中最完整的一部建筑技术

专书。

著书人是将作监李诫..书中资料主要来自历来工匠相传经就可行之法。

此书是王安石

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施工质量。

14唐代长安城规划特点。

唐长安在隋都大兴城的基础上不断修建而成的。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垣之一。

1。

唐长安城的布局..分为宫城、皇城、商业区即“市”、市民居住区..彼此区划分明..

为以后各代都城的建设开创了先例。

2。

唐长安城城市布局异常蒸汽..街道宽阔平正..城市绿化、美化都很有讲究..有严格

要求。

其形如棋盘..城内各坊都有统一规格。

3。

唐长安城东西城设东西两市..是当时长安城商业经济活动中心。

4。

规划时注意到城市用水问题。

以明渠将河道之水引入城内..同时改善市容。

17早期石窟佛寺特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出现大规模的营造石窟寺的活动。

石窟寺是开凿

于山崖之上的宗教寺庙..以佛教为主。

其形制源于印度。

重要石窟多以皇室或勋臣贵戚雕凿

的大像为中心..由众多的窟、龛、摩崖造像等..构成庞大的石窟群。

每个窟内有群像..四壁

布满雕塑或壁画..形成浓厚宗教氛围。

在石窟寺中..初期所凿建的窟内除雕刻佛像以外..还有设置塔柱的..这表明尚未脱出西

域与印度佛寺的窠臼。

就局部装饰而言..如火焰形拱门、束莲柱、卷涡纹柱头等..都还保留

着若干外来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石窟建筑中所表现的外檐柱廊与斗栱以及壁画、雕刻中所

反映的廊院式佛寺布局、木梁柱屋架等..基本都是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这表明两晋南北朝

时期的佛教建筑已在很大程度上中国化了。

试题五

试题六..

一、名词解释..

1抱鼓石..用于栏杆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因为优美造型..作为栏杆尽端

处理。

2斗口..坐斗正面的槽口叫斗口..在清代作为衡量建筑尺度的标准。

3独乐寺观音阁..介绍....

天津蓟县独乐寺..佛寺建筑..相传建于唐。

观音阁为辽代建筑..位于山门以北..亦重建

于辽统和二年。

面阔5间..外观2层..内部3层。

屋顶用九脊殿式样。

三、填空

1广州中山堂的设计者..吕彦直。

2瓜柱宋朝叫..侏儒柱....明间宋朝叫..蜀柱..。

P263

3营造学社成立于..1929..年..由..朱启钤..创始。

4清法式里面一个檩径..4.5..个斗口、椽径..1.5..个斗口。

四、简答..

1沈阳故宫总体布局及建筑特色。

清朝入关前创建的宫殿..具有满族特色和东北地方色彩..琉璃装饰较多..色彩鲜艳..亦

镌刻龙纹。

是满汉建筑艺术融合得尽善尽美的范例。

全宫分三部分..东部大政殿和十王亭。

南端八亭..北端二亭。

中部崇政殿。

五、论述题..

1从汉代到清代..中国木构架的发展轨迹是怎样的。

汉代..木构架的两种主要形式..穿斗式、抬梁式都已出现..斗栱的悬挑机能正在迅速发

展..斗栱处于未定型的探索期。

屋顶的形式也多样起来..以悬山顶和庑殿顶最为普遍。

中国

木构架建筑进入体系形成期。

到了隋唐..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当时的木架结构—

—特别是斗栱部分..构件形式及用料都已规格化。

宋朝时..《营造法式》的颁布..木架建筑采用了古典的模数制度。

元朝时期..木构架建筑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次于两宋..用料加工粗糙、草率..许多构件被

简化了..例如使用“减柱法”。

明朝的木构架建筑经过元朝的简化..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

构架..斗栱的结构作用减小..梁柱构架的整体性加强..构件卷杀简化。

明代宫殿、庙宇建筑的墙用砖砌..屋顶出檐减小..斗栱作用减小..不再起结构作用..而

成为纯装饰构件..挑檐搁置于梁头上。

清朝建筑技艺在明朝基础上仍有所创新..清朝官式建组在明代定型化的基础上..用官方

规范的形式固定下来。

试题七..

一..填空

1我国现存最早的宫殿遗址是..夏朝..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其平面反映了我国早期..封

闭庭院..的面貌。

2战国时期流传的技术典籍《考工记》记载了周代都城制度。

3中国城市面貌在宋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唐辽楼阁建筑结构方式常采用平坐暗层的做法。

..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5唐长安东南隅的芙蓉园是我国古代首创的公园。

6中国木构体系在唐代已发展成熟。

7中国木构体系模数在宋代采用“材份制”..基本模数为“分”..1材..15分....清代

采用以坐斗斗口宽度为基本单位的模数制。

8采用图纸和模型..按比例进行设计..至迟在周代就开始了。

9北京故宫前三殿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后三宫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10清代彩画主要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

二、选择

1西安半坡原址属于..仰韶文化。

2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屋顶形式为..单檐庑殿。

3现存我国最高的古塔是..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

4西安大雁塔形式属于..楼阁式塔。

西安小雁塔..密檐塔

5甘肃敦煌石窟创始于..魏晋南北朝

6元代山西永济永乐宫保存了大量精美的壁画。

7现存砖砌长城建造于明代。

8斗栱中出跳的跳头上置横栱的构造做法称为..计心造。

偷心造..跳头上不置横栱的。

寻杖合角造..寻杖在转角处望而不出。

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宋代木构架支撑脊檩的斜木称..叉手

10位于天花以上的梁架按宋式叫法..称为..草栿。

殿的梁架..分为明栿合草栿两大类..明栿在天花板以下..草栿不用斧斤加工..在天

花板以上。

三、解释..

1瓮城..两道城门间的地区..用以加强防御。

2园冶..中国古代的造园专著..著书人是明末造园家江苏吴江人计成。

全书分为园说和

论述了宅园和别墅的营建的原理和具体手法..总结了我国古代的造园经验..

反映了古代的造园成就。

3剪边..屋面做法的一种。

即在屋脊和檐口部分使用彩色、种类与屋面不同的瓦件..明

显突出屋面的边际线。

4都料..汉唐时期..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作“都料”。

5一颗印..云南高原地区的一种住宅形式。

毗连式三间四耳..即子房三间..耳房东西各两间。

子房常为楼房..为节省用地..改善房

间的气候..促成阴凉..采用了小天井。

一颗印住宅高墙型小窗是为了挡风沙和防火..住宅地

盘方整..外观方整..当地称“一颗印”。

6副阶周匝..建筑主体外加一圈回廊的做法..早在商朝就以出现..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

筑。

7左祖右社..指宫殿的左边..东..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稷..祖庙建在东边..社稷坛

建在西边..左右对称。

前朝后市..宫殿的前面是百官议政的朝堂..皇宫的是交易市场..以满足宫廷生活的需要。

8吕彦直..中国近代建筑师..南京中山陵、广州中山纪念堂、中山纪念碑的设计者。

四、问答..

2宋、清两代建筑艺术风格有何主要区别..为什么..

明清二代统治阶级的官式建筑中..斗栱不再像宋代那样是承重构件..而是起装饰作用..

因此斗栱比例大大地缩小了。

出檐深度减少了..柱的比例细长了..柱的生起、侧脚和卷杀不

再采用了..梁、枋的比例沉重了..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消失了..因而呈现着比较沉重、拘束

但稳重、严谨的风格..与宋代的舒展开朗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差异。

原因是为了简化施工。

试题八..

试题九..

一、选择..

1“殿堂”式建筑符合一下哪个特征..草栿。

“厅堂”特征..砌上露明。

没有明栿和草栿之分..内柱高于外柱..无吊顶天花..只有

檐下有斗栱..承载出檐。

“殿堂”特征..两套构架..草栿、明栿..有天花..内外柱同高..上均有斗栱。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大木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宋以前。

在唐代诗人的笔下..扬州是“十里长街市井连..明月楼上望神仙”。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山西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天宫楼阁”..天花藻井。

5宋代的“材”作为用料度量单位取自斗栱的..栱高

“以整栋建筑重复得最多的构件——斗栱为基数..并用栱高为梁枋比例的基数尺度

‘材’。

6《中国建筑的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刘致平。

刘致平..1909..1995..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居住建

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伊斯兰建筑》

梁思成..1901..1972..

刘敦桢..1897..1968..中国营造学社任校理..《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住宅概说》、

《苏州古典园林》《刘敦祯文集1..4卷》。

陈明达..1914..1997..中国营造学社..《应县木塔》《巩县石窟寺》《营造法式大木

作制度研究》《中国古代木构建筑技术》

《华夏意匠》作者..李允鉌。

7以下哪位学者较早以类型学的观点来推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原型..德昆西。

8清代斗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西汉。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宗法制度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钱伯斯。

二、填空..

1中国古代现知最早的砖见于陕西扶风云塘的西周晚期灰坑..主要用于贴筑土墙表面..

有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2锢窑多见于河南一带..拱券结构不用支模即可砌成。

3《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根据《工程做法则例》编著的。

4计成在《园冶》认为..第园之主..犹须什九..而用匠什一。

5“择中”思想现于《考工记》一书..其中的“国”指城池。

6《说园》的作者陈从周..他还设计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

7中国营造学社诞生于1929年..创始人是朱启钤。

8清式七檩举架的飞檐为..三五..举..檐步为..五..举。

《中建史》P280

9中国古代的建筑与城市之间有一种..同构..关系..这种关系是在一定程度上由..生长..

方式决定的。

10宋代用材的材等折变率为..........清代斗口的等级折变率为....

11唐宋木构殿堂有3个水平结构层..其中最复杂的一个实际上属于铰接结构。

殿堂结构..全部结构分为柱额、铺作、屋顶三个整体构造层..自下至上逐层安装..

叠垒而成。

有四种地盘分槽形式..金箱斗底槽、双槽、单槽、分心斗底槽。

12江南园林边界模糊的空间效果..主要是以借景和障景手法取得的。

13中国古代营居喜用木构..这与阴阳五行观念不无关系..也是砖石结构不发达的

一个原因。

试题十..

试题十一..

一填空题..

1中国古代都城的居住区划分单位在汉朝称里..在唐朝称坊。

2明清北京紫禁成的正门是午门。

属于........门型制。

3秦始皇陵台底边长达350米..这种陵台在汉代称“方上”。

4据文献记载..中国古代从..南北..朝起开始建造佛塔..属于..木构楼阁..式。

6“阿以旺”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种典型住宅形式..特指住宅的“带有天窗的大厅”。

7中国现存最大的两座古代木构殿堂是..太和殿、裬恩殿。

8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厅堂是..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现存最早的砖建筑..河南登封嵩岳

寺砖塔。

补..857年..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现存唐代殿堂型构架唯一遗例。

9宋代木构建筑最小的模数化单位是“分”..清代的斗口分为..十一..个等级。

10宋代名匠喻浩写过一部《木经》..还设计了著名的开封开宝寺木塔。

11宋辽金时期的木楼阁上下层结构连接方式多用..缠柱..造..结构抗震的关键部位是

..柱间斜向支撑..。

补..缠柱造..下层柱端增加的一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

构外观稳妥..但要加梁..角部各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栱。

13广州中山纪念堂的设计者吕彦直..属于..传统复兴..风格。

14中国近代首批建筑师多毕业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那里曾是学院派的大本营。

15《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的作者是刘致平。

《苏州古典园林》的主编是刘敦桢。

试题十二。

一、填空..

1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构殿堂是明代的故宫太和殿。

2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是唐代的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3我国现存最早的塔是北魏代的河南登封嵩岳寺砖塔。

4我国现存最高的塔是宋代的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84m..。

5世界上最高的古代木构是我国辽代的佛宫寺释迦塔。

6世界上最早的建筑规范是我国宋代的《营造法式》。

7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园林是清代的承德避暑山庄。

8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是明清两代的故宫。

9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四合院是西周代的陕西歧山凤雏存遗址

10世界上最长的建筑是我国的长城..最早兴建于战国时代。

二、名词解释..

1司空..西周始置掌管工程的官名。

2勾栏..又作“勾阑”或“构栏”..一些大城市固定的娱乐场所..宋元戏曲在城市中的

主要表演场所..相当于现在的戏院。

3补间铺作..两柱之间置于额枋上的斗栱。

补..斗栱在宋代也称“铺作”..在清代称“斗科”“斗栱”..江南称“牌科”。

4干阑..中国古代一种下部架空的居住建筑。

5计成..明末著名造园家。

著有《园冶》..是中国古代的造园专著。

6藻头..俗称找头..指梁枋彩画的枋心与箍头之间的部分。

7推山..是庑殿..宋“四阿”..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

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

脊向两端推出..四条垂脊变为柔和曲线..并使屋顶正面何山面的坡度与步架距离都不一致。

8叠涩..叠涩使一种古代砖石结构建筑的砌法..用砖..石..有时也用木材通过一层层堆

叠向外挑出..或收进..向外挑出时要承担上层的重量。

叠涩法主要用于早期的叠涩拱..砖塔

出檐..须弥座的束腰..墀头墙的拔檐。

9平座..楼阁上的出檐廊。

10样式雷..清代管设计与施工的官员称“样房”..由于被雷姓氏世袭故称“样式雷”。

三、天坛的主要特点..

见前文。

四、问答

1中国木构建筑在封建社会时期有几次发展高潮..各是何朝代..

四次汉..木构体系形成期..唐朝宋朝明清

2中国木构建筑有哪几种主要屋顶形式..简要图示之。

硬山悬山歇山庑殿攒尖。

3唐、两宋、辽、金各个时期建筑风格是什么..

唐..气魄宏伟..严整开朗。

宋..柔和绚丽..小巧精致、工整繁缛。

辽..继承了唐朝简朴、浑厚、雄壮的作风..细部手法简洁朴实..雕饰较少。

金..是辽和北宋建筑的继承者..因而在建筑的艺术处理方面..揉合了宋辽建筑的特点。

试题十三..

1试论述比较古代长安城和北京城。

古代长安城的特点..隋唐两代都城..规模宏大..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

一。

沿南北轴线..宫城和皇城置于全城的主要地位..并以纵横相交的棋盘形道路。

将全城分

为108个里坊。

皇城左右稍南建东西二市..东南角风景区建造芙蓉苑。

3试论述中国古建筑的形式特征和屋顶。

中国古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