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
《国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考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这是广东继1998年超过新加波、2003年超过中国香港之后,又一次超越“亚洲四小龙”,预计2010年间将超过韩国。
这种变化是非常惊人的。
一句话,广东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
然而,广东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
广东的产业结构有硬伤。
这种结构模式支持了过去二三十年广东及东部严寒经济的快速成长,现在则遇到严峻挑战。
在加工制造产业发展中,过去30年主要是模仿国外早期的某种经济发展模式,“两头在外,中间加工。
”比如广东的东莞,一段时间生产了全世界70%的电脑电源线,怎么生产的呢?
无非是大量购买原材料,经过一道至数道工序制成零部件,组装成半成品卖到海外市场。
在严格意义上说,东莞只是一个制造“车间”,而不是“工厂”。
因为“工厂”对定价有决定权的会计和设计部门全是在国外。
结果,同一件衬衣在美国卖近百美元,而我们的出口价仅七、八美元。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代化重工业的启动将成为广东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特色,珠三角地区改革利用湛江、汕头等地缘优势,向南拓展东盟合作,向东搭上台海经济合作快车。
正在进行前期工作的湛江钢铁厂一期建设规模为钢产能1000万吨;
广州南沙开发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300万吨造船基地也已开工生产。
此前广州地区船厂只能制造6万吨的船舶。
广东省以轻工业起家,在改革开放初期,重工业增长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但近年来重工业投资持续增长,2002年全省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了轻工业。
在广东省近期公布的新十大工程规划中,规模庞大的高速轨道交通项目引人注目。
湛江、汕头、韶关等相对边远地区与珠三角核心区之间的运输时间,将控制在两小时左右。
2010年前后,湛钢到广州市铁路交通用时仅为1个半小时。
这些,将珠三角传统的产业链条大大扩大,同时也将减少石油消耗及汽车尾气的排放。
3.东莞某鞋厂的林老板,2003年来东莞办厂前,在台湾地区打拼了20多年。
他说现在很糟,最近赔了几十万元。
他已经不再接受美国鞋子大卖场和贸易商的订单了。
觉得风险太大。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帐,2007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上涨等影响,合计增加的成本超过了20%。
“广东山区对我来说在陌生,我没有太大的兴趣内迁,到一个地方又得从头再来,需要很多时间。
补给线拉得很长,对我来说将是致命打击。
”林老板这样辉映记者提出的是否借这次广东产业转移的机会,内迁到粤北山区投资的问题。
有朋友劝他将工厂迁移到越南。
但林老板看得很清楚:
“越南劳动力缺乏,税收各方面跟这里差不多。
我一些朋友搬到那里,也没好到哪里去,做几年我估计他们也会走。
当记者问林老板,有没有考虑走出低端化生存,增加企业的研发能力,退出高端产品,林老板有些无奈地笑着说:
“还没有这个能力。
4.“13年了,回想起来,当时的决定很正确。
”作为香港电子集团董事、总经理,徐老板一脸庆幸。
他一再跟记者提起依然在东莞等地办厂的朋友们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尴镜遇,庆幸自已提前13年向广东山区罗定市的迁移。
该电子集团1971年成立于香港,是电源供应器制造商。
1988年,处于生产成本和人力资源两方面考虑,集团进入深圳宝安区开设工厂。
但到1995年,徐老板发现深圳本地可供调配的资源越来越少,生产成本已经很高,于是决定将工厂迁入罗定。
1995年深圳已提出着重培养和引入高科技企业,加工生产型企业受到重视的程度越来越低,而罗定地区的综合生产成本要比珠三角和其他内陆城市低很多。
集团迁到罗定后,劳动力成本减少了30%,运输成本只增加了5%,节约了25%的生产成本。
另外,集团的产品过去主要是出口,但今年以来内销的部分有所增长。
因此,将工厂迁到罗定,实际为这部分内销产品节省了不少物流成本。
集团在罗定13年,从1亿元的规模发展到现在的20亿元,以后还要扩大到40亿元的规模。
徐老板到东南亚做过详细考察,他认为,不管人力还是其他各方面的资源支持,总国依然是最佳选择。
目前让徐老板最为头疼的是高级技工的缺乏。
他建议市政府想办法把在珠三角务工的技术成熟工人吸引回家乡就业,特别是吸引那些走出去的大学毕业生回来建设家乡。
5.东莞在解放初期,属东江行政区管辖,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
当时,在成本上升的不断挤压下,香港繁荣了几十年的出口加工业迫切需要转移,一线之隔的广东成为首选。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采取简政放权措施,吸引外资的审查权下放给各个地级市,东莞则进一步把招商引资权下放到乡镇。
凭借地缘优势、全国各地的廉价劳动力以及外资提供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东莞迅速从一个无足轻重的农业县发展成为闻名国际的世界工厂。
有个说法令东莞人自得不已,“不管在世界上什么地方下订单,都在东莞制造。
”2007年,东莞的GDP达到创纪录的3151亿元。
东莞的经济奇迹,是中国近30年经济奇迹的典型代表。
其实2004年后,东莞已面临巨大危机。
先是“民工荒”,接着是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因素,增加了加工成本。
由于村自为战,东莞土地的利用效率越来越低,却无法整合,电和水的资源也很紧张,电厂污染也很厉害。
在这一系列因素影响下,2007年,东莞出现了让人担忧的企业迁厂或倒闭现象。
有关估计,倒闭、迁移或不辞而别的企业大概占总数的10%到20%。
种处迹象表明,“东莞模式”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
但如何实现转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路径。
低水平的劳动力、旧产业离开东莞,高层次的劳动力、新产业从何而来?
有人认为,外资企业,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他们会成为东莞转型的推动者。
但也有人尖锐指出,外资企业是逐利而动的,哪里有利可图就到哪里去,不大可能费心费力地参与自主创新。
只有培养一批扎根本土的当地企业,才更有可能和本地经济同甘共苦。
港资企业没有转型的历史,只会搬迁或倒闭;
台资企业的设计、研发都在台湾地区,大陆只是制造部门而已。
某专家认为,东莞为了产业转型不断探索而仍不得其门而入,全国其他地方的“东莞化”却如火如荼地进行。
长三角地区被人津津乐道的“昆山模式”,其实和“东莞模式”并无本质差别,只是引进的制造业相对环保、高端而已。
其他地方,包括武汉、成都、重庆、天津这些城市的新特区,也不乏类似“东莞化”的克隆者。
内地省区提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之害口号,实非明智的选择。
6.在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中,稻盛和夫是一位靠加工制造业的著名企业家。
他1932年出生于鹿儿岛的一个贫寒之家,1959年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凭借自已研发的新型精密陶瓷原材料技信,在十几年间,便把一个小规模的工厂发展成一个大型跨国集团公司。
稻盛和夫说,早期,日本制造的产品在欧美市场的评价是:
虽然便宜,却质量不好。
他认为,没有技术开发上的革新就一定要碰壁,不断学习、创新,掌握世界上最好的技术,这是日本经济能够持续发展到现在的关键所在。
1973年和1978年全球范围内出现两次石油危机。
日元急剧升值,全面抬高了日本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出口价格,过去曾以经济实惠驰名世界市场的日本产品,一下子变成了商品世界中的贵族。
日本企业如何面对高成本的挑战呢?
稻盛和夫说,当时订单减了一半,公司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他的办法就是跟员工一起共同克服这个难关。
为了削减成本,员工们充分发挥了指挥和才智,提出了很多改善的建议。
当地市日本政府曾经有一些支援,但更多的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努力。
重要的问题是,企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路径实现超越。
困难,往往成为产业升级的一个最好的推进器
7.生产加工涉及的范围很广,如汽车、仪表、电器、电子、服装、鞋帽,以及医药、食品、粮油等等,几乎涵盖国计民生的各个方面。
有关人士指出,随着外资的进入,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粮食加工企业,粮食流通领域的竞争会愈演愈烈。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能促进粮食加工业的体制改革,但迫切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尽快出台相对措施。
在这个问题上,食用油加工业的情况发人深思。
同粮食市场不一样,我国食用油市场是一个开放的市场,许多油品和主要原材料从国外进口。
V集团是国外某大公司在华投资的以粮食加工为主的企业集团,也是国内最大的粮油加工集团,上世纪80年代在深圳蛇口设厂,为中国引进了小包装食用油的概念。
此后十几年间,V集团先后在深圳、青岛、天津、广州、上海、武汉、西安、成都等主要城市投资设厂和开设贸易公司,成为国际知名的粮油加工贸易商,成功塑造出一批著名品牌,为推动中国粮油行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以后,小包装食用油逐渐取代散装食用油成为市场主角,也成为整个食用油市场附加值最高、最赚钱的行业。
有数据显示,V集团国内小包装食用没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令人关注的是,V集团先后在中国累计投资40余家粮油食品以及相关的生产加工企业,经销商超过2000家,遍布全国400个大中城市,构成了在中国庞大的经销网络。
有关人士认为,V集团的利益扩张,使中国的粮油企业失去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市场机遇,换来一个无比强大的竞争对手。
8.当前,粮食问题举世瞩目。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说,全世界新增加了1亿缺粮人口;
粮农组织说,37个国家因粮食飙升而导致骚乱;
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表报告称,过去3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上涨181%,食品价格上涨83%。
4月19日,全世界最不发达的49个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共同解决粮食危机问题。
阿根廷的潘帕斯地区素称世界粮食仓之一,人们一直相信,那里肥沃的土地和充足的食物都是上帝赐给阿根廷人的礼物。
但现实的冲击面前,阿根廷政府不得不考虑再次提高大豆、玉米、小麦的出口关税。
莫尼克是埃及的一名清洁工,每月工资80美元。
“带5美元去市场,只能买到3千克大米,剩下不到几个钱,根本买不了其了东西。
”莫尼克说,因为有好几个孩子要养活,她家里现在每天只吃一顿饭。
国际粮食市场的这一巨变,让很多大米进口国外境艰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市400家国营粮店门口,每天一早就排起等候的长队。
由于粮食工作不力,H国总理在一片指责声中黯然下台。
9.下面是记者就我国粮食问题对国家粮食局领导Z先生的采访摘录。
记者:
您能不能介绍一下目前国家粮食库存情况?
Z先生:
我们这几年的抽查,包括我们当前掌握的情况,都表明我们的粮食库存量是真实可靠的。
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您对此怎么看?
耕地是在减少,但党和国家对这个事情非常重视,18亿亩耕地的红线是不能破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保证。
18亿亩耕地,意味着我们能够保证粮食产量至少在1万亿斤以上,从现在的消费水平看,这能让我们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2008年大家对粮价问题都非常关心,您觉得粮价什么时候会见底,大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价格水平?
2008年供求基本平衡,主要粮食品种小麦、稻谷、玉米供大于求。
在这种情况下,粮价很难涨得很高,如果说出现了粮价涨得很高的情况,国家也一样有能力采取措施来平抑。
我们有足够的库存,使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对此我们很有信心,也请大家放心。
但是对于有关部门来说,要解决好粮价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种田补贴,另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调控好农业物资的价格。
如果这两方面的问题解决好了,粮价问题或许根本算不上一个问题。
10.据悉,今年我国粮食总产有望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5年增产。
但是工、某专家认为,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
他说,从长期来看,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农产品作为发达国家重要的金融工具,将一直被作为掠夺发展中国家的工具使用。
伴随着生物能源大面积铺开的农产品价格上涨,就是明显的例子。
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几十年前曾说: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
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转基因产品,是美国控制粮食的手段之一。
比如玉米,原产墨西哥,是当地人的主食,美国利用高科技手段研制出的转基因玉米大量时入墨西哥,结果是墨西哥农民必须向美国购买转基因玉米种子,而美国则把自已的转基因技术当成受保护的专利。
这是要挟以此为生的其他国家农民的专利。
他认为,国内情况不容乐观,近年随着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外出打工,致使大面积耕地荒废,我国农民的种粮意愿在下降。
政府补贴赶不上化肥、农药等农资上涨的速度,近年,化肥与农药价格等均处于上涨期,即便在政府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的前提下,部分双季稻主产区仍有双季稻改种单季稻的趋势。
11.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展了一篇粮价的文章。
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的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
但种粮食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
所在,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
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贴要实惠有效。
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的重量补贴摊到每公斤0.2元。
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
这两毛的涨幅,按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加15.2元。
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呢,那么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
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我们现在之所以不敢大幅提高粮价,是提忧粮价上涨影响低收入人群,其实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
因为农民基本上不需要买粮,完全可以种粮来满足自已吃的需要。
因此。
真正受粮价上涨影响的是城镇居民,尤其是城镇居民中的低收入者,但这种影响完全可以通过补贴来避免,而且这种补贴,要比种粮补贴少。
我们可以测算一下:
2006年城镇居民低收入的人均粮食消费为78公斤,按占城镇人口比例20%计,为11541万人。
假设粮食价格每公斤上涨0.2元,那么低收入人群每人增加粮食消费15.6元,如果这部分钱全部由财政来补贴,仅需18亿元,远远低于1028亿元的种粮补贴。
即使财政给所有国人都补贴,上涨0.2元,也仅需支出200亿元,还是要比种粮补贴节约。
粮价上涨的受损者,一是政府,因补贴低收入人群而支付财政资金,但前面算过,规模不大,政府完全可以承受;
另外的受损者则是城镇居民中的中、高收入人群。
但这部分支持对他们的消费总支出来讲并不大,相信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农村支持城市那么多年了,现在确实该城市反哺农村了,提高粮价其实是效应最直接的一个反哺政策。
因此,在当前的政府框架中,提高粮价是关键多策、点睛之笔。
三、作答要求
粮食危机作答要求:
一、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取得巨大成绩,也面临许多问题,请概述“给定资料”反映的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要解决的问题。
(20分)
要求:
紧扣给定资料,全面,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
不超过300字。
二、本题仅限报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对“给定资料3”中林老板的心态进行分析,并指出他的心态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20分)
观点鲜明,分析恰当,不超过200字。
2.“给定资料11”提出了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策略,认为提高粮食价格是关键之策,不必担忧对低收入人群的影响,他的这种观点有没有道理?
为什么?
请谈谈你的理解。
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400字。
三、本题仅限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作答
1.“给定资料5”对内地省区“欢迎沿海地区产业专业”的口号提出质疑,请对他进行分析,谈谈你的见解。
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例清楚,不超过300字。
2.某学术团体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
其一,建议加大农业投入,以使粮食产量满足人类不断增加的需求,我国粮食生产有很大潜力,只要持续加大农业投资,我国的粮食产量就不仅完全可以在长期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可以保证出口。
其二,建议科学地分配全球粮食,近年随着全球能源供需矛盾凸显,石油价格上涨,一些国家把粮食加工生产成生物燃料。
当欧美一部分人填满他们油箱的时候,很多人正为如何填饱他们的胃而苦苦挣扎,要优先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科学地解决全球有限粮食合理分配的问题。
其三,建议大力倡导粮食节约,据某市场调查显示,该市饮食行业及单位食堂的就餐者,平均每人每天浪费大米14克,每天浪费大米多达7000公斤,如果在全国调查,粮食浪费一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要厉行节约,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重要保证。
其四,建议切实加强国际合作,发达国家国际组织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关政策和指导,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向受到粮价攀升冲击严重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近期紧急粮食援助,并对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在长期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给予切实帮助。
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述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
1.明确提出存在哪些问题;
2.写出相关的修改意见(包括写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条例清楚,表达简明,不超过400字。
四、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南、安徽考察,引发我们许多思考,请联系“给定资料”整理自己的思考,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40分)
1.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生动流畅
2.报考省级(含副省级)以上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要深入思考,紧密结合“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写一篇视野开阔、见解深刻的文章。
3.报行政执法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职位的考生结合“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写一篇见解比较深刻的文章。
4.1000——1200字。
参考答案
如何深挖洞广积粮?
北京29届奥运会的主题歌曲“油和米”(“YOUANDME”)惊人巧合地指出了全球两大难题:
石油危机和粮食危机。
古人云: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毛泽东这一简单的告诫,时刻警醒着世人: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在全球粮食危机中,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更应该未雨绸缪,因为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和民生问题,也是发展和安全问题。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目前全球饥饿人口超过8.6亿。
中国能不能确保国人在任何时候既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的基本食品,这个战略不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正如粮食安全问题不是一顿饭的问题一样。
在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上,长期以来存在大量不合理的做法,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谷贱伤农”,而随着近几年农业生产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给农民的种植带来了更到的种植压力。
再加上整个国际粮食问题引发的外来衍生力量,也必然加剧中国应该粮食问题的难度。
而环境保护压力也促使中国积极实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当我们粮食有大量富余的时候,大量出口粮食也成为一种短期选择;
而有些地方更是大力提倡“粮食转化”,盲目发展以粮食为原料的加工业,甚至用粮食来加工各种燃料,生物能源需求走高引发的“车子”与“肚子”争粮食;
还有的地方实施错误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政策,鼓励少种粮,多种经济作物。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中国而言,解决好粮食安全问题就是解决全球1/5的人口吃饭问题与生存问题,这不仅具有生存意义,更具有战略意义: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中国在应对粮食完全问题上,以下一些对策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中国和中国农业必须优先选择的对策:
第一,基于科学发展和可持需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稳定的商品粮基地,建立符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粮食安全体系,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
第二,把“自给自足”与“贸易自由化”相结合,发挥经济杠杆作用,既要充分发挥中国的土地生产能力,提升中国种植能力,尽量通过国内粮食生产来满足本国需要。
同时,在全球化的今天,也需要按照比较利益的原则,根据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和国内自产价格的高低来随时调整粮食自给率,适当进口粮食来满足国内需求或者出口多余粮食以获得经济收入;
第三,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加快科技兴粮步伐,结合农业产业化和集体农庄来提高粮食产业的效益重视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粮食库存;
第四,调整农业保护政策,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以密切注意国际粮食市场动态及我国粮食安全状况;
第五,保护农业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确保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第六,确保粮食数量和质量安全,要吸取“毒奶粉”、“毒米”、“毒油”的教训,要强化粮食、饲料质量的检测监管,要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以适应高科技时代对粮油品质的质量监管,确保粮油质量安全。
“粮食打进仓,莫忘灾与荒”,立于天地间,我们就必须有天地“粮”心,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中国人民必须先解决吃饭问题,才能在可持续发展之路上走得自信而豪迈。
加大力度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
当前国际粮食安全形势警示我们,养活我国13亿人口只能靠我们自己;
如果粮食和农业出了问题,谁也帮不了我们;
保障粮食安全必须立足国内,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手中有粮”;
长期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我们一定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和部署,认真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的首要任务和农业部门的首要职责,围绕制约粮食稳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从政策、科技、投入、资源保障等多方面入手,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市场、调控、行政等多种方式推动粮食生产,构建支持促进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
第一,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构建耕地保护和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要加快推进实施粮食战略工程,巩固粮食主产区,建设一批核心产区,开发一批后备产区,建设农垦等大型粮食生产基地;
加大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加快优质粮食产业工程、沃土工程等实施步伐,扩大测土配方施肥规模,努力促进粮食平衡增产、高产稳产,提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