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9797562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周以忠在全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的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因此,推动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二)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阻碍我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大障碍。

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客观地讲,由于城镇化水平低,我市城乡居民收入还存在着较大差距,2010年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6∶1,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比较突出。

其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结构及其所派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尚未打破,导致农村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而快速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城乡差距扩大的最有效举措,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内在需求。

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持续加大投入,强力推进“十五项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但由于城镇化水平低,我市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改善任重而道远。

实践证明,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以有限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要求,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首先,加快城镇化必然为二、三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空间,促进产城融合,实现产城互动,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其次,加快城镇化有利于拓宽城市居民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

同时也相应增加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再次,加快城镇化必然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其中不少项目本身就是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项目,这将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区的现实需要。

当今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突出表现为城市和城市之间的竞争。

我市综合竞争力不强,集中表现为城市整体竞争力弱,根本原因在于城镇化水平低,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不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不够。

当前,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速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郑汴新区核心增长极,给我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然而,我市作为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市区户籍人口只有85万,即使加上近10万暂住人口,也只有95万人,远低于郑州、洛阳等城市。

我市要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就必须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总之,市委、市政府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跨越的综合性战略举措,十分必要、十分紧迫、势在必行。

做好了城镇化这篇大文章,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保障改善民生的结合点,就能够举纲带目、带动全局。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高度,深刻理解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深远意义,科学谋划,快速行动,大力推进,务求突破。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围绕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把加快城镇化作为带动“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大力实施城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加强城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走出一条全面开放、城乡统筹、经济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中心城市与县城、小城镇、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开封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跨越提供强力支撑。

今后三年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9个百分点以上,力争更快一些;

城乡建设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提高,城镇主要基础设施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幅缩小,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关于下一步工作任务,会上印发了《开封市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等几个文件,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抓好落实。

这里,我着重强调几个方面:

(一)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要从我市实际情况出发,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不断强化县城的重要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尽快形成以开封市区为中心,以五县县城为支撑,以各中心镇为依托,以新型农村社区为重要支点,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

一要进一步强化开封中心城市地位。

抢抓开封经济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机遇,强力推进开封新区建设,努力把开封新区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抢抓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机遇,深入实施宋都古城风貌保护与重现工程,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古今文明交相辉映、新老城区各展风采的现代化、生态型、适宜人居的中原名城。

以交通一体为突破口,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加快市区到各县国、省干线道路升级改造,着力打造“半小时”交通圈,不断增强对中原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和对五县的辐射带动能力。

二要以县城为重点加快发展中小城市。

把县城作为加快城镇化的重点,以产城融合为导向,提升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产业支撑,提高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农村人口就近转移,不断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

按照省政府十二五末“三个一”的发展目标,每个县建设一个产业集聚区,培育一个超百亿的特色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个人口规模超20万的城市。

结合我市实际,到2015年,兰考县、杞县县城建成区常住人口要达到18万;

通许县、开封县县城建成区常住人口要达到15万;

尉氏县县城建成区常住人口要力争达到20万。

三要因地制宜发展中心镇。

要发挥小城镇连接城乡的关键节点作用,合理布局,适度发展。

每个县至少抓好一个中心镇的建设,起到带动示范作用。

积极推进朱仙镇等特色中心镇建设,使有条件的中心镇尽快发展成为经济强镇、文化名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

对不具备产业集聚条件的小城镇,要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使其逐步发展成为周边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社区中心。

四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要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在具备条件的农村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二)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

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坚持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相结合、与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相衔接,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

一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我市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多,加快城镇化步伐,重点要按照城市现代化要求,突出抓好城市道路、给排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开封新区要按照新区规划,加快三期、四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建设里程35公里。

积极推进职教园区、开封市中心医院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增强新区吸纳能力。

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提质扩容为主,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的同时,启动开封火车站扩建及周边综合改造和公交场站建设,加快东护城河治理工程、东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等项目建设。

各县县城在抓好城市主次干道建设的同时,要积极落实城市供水工程和水质保障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市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改造,以省政府全面实施“气化河南”工程为契机,加快城市燃气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乡镇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功能;

加快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村庄建设要做到“三化”和“一建四改”,即道路硬化、院街净化、村庄绿化,建沼气池、改圈、改厨、改厕、改院。

完善垃圾处理系统,采取村收集、乡集中、县处理的模式,推动村容村貌整治,推广清洁能源,绿化美化村庄。

二要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开发改造。

在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会议上,郭庚茂省长要求,2012年底前基本完成省辖市旧住宅小区和集中连片城市棚户区改造,大中城市现有建成区内城中村争取在三年内完成全部改造。

我市老城区改造任务十分重,其中棚户区改造任务占全省的50%,要以棚户区、城中村改造为重点,集中精力加快老城区1号、2号地块和棚户区更新改造,推进老城区3号地块更新改造,积极开发延庆观周边,改造“田”字块周边棚户区,力争到2013年,老城区内棚户区改造达70%以上、全市建成区内城中村改造力争达70%、县城城中村改造达70%。

三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加快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中水回用工程和污泥处置设施建设,到2013年年底,全市(县)城市污水处理率要达到80%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2015年县级以上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置。

实施开封市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水系工程建设,加快城市绿地系统、新区湿地公园和生态园区建设,合理布置近郊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环城绿化带,形成新的城市景观。

(三)着力推动产城互动,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按照“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要求,加快产业集聚区发展,不断强化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

一要大力承接产业转移。

招商引资是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各县区要结合对外开放目标任务,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策划和组织专题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掀起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热潮。

要引导重点项目优先向集聚区布局,特别是要围绕培育壮大我市战略支撑产业,实施和引进一批关联度高、辐射面广、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型、基地型项目,增强集聚区的产业支撑能力。

二要推动产业集聚区与城镇互动发展。

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统筹老城区与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把加快特色主导产业发展与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产城融合、良性互动。

要搞好专业园区发展与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衔接,突出园区特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周边农民就近转移就业。

开封新区要按照经济、人居、生态功能复合的要求,着力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带动人口集聚。

三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城镇化的本质是农民变市民。

要把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最关键环节,着力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安居、子女就学、社会保障、户籍等突出问题,逐步使进城落户农民真正变成市民,享有平等权益。

要大力促进农业生产链条向加工、销售、服务方向延伸,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就近就业。

大力推动城市资本、技术优势与农村资源优势结合,发展壮大农村二、三产业,形成分工合理、产业对接、城乡联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城市。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发展的方向。

郭庚茂省长对城市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实现城市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应急化转变,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我市从去年9月30日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以来,城市管理处置能力提升迅速,结案率、按期结案率大幅提高,截至今年3月底,已发现并受理案件4.5万多件(包括12319投诉件),办结近4万件。

下一步,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城市管理。

一要以“数字城管”为突破口,着力构建现代化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要结合我市数字城管运行以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要进一步提高处置能力。

各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数字化城管在常态化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职能定位和责任分工,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

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巡查督办、现场办公、应急管理等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城管工作实时、动态和精细管理,提高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效率。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制度,加强薄弱环节建设,严格按照案件处置有效时限和操作流程进行案件处置,确保案件按时、保质的处理。

今年,各县也要逐步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实现与市级平台的互联互通。

各县要加快观念转变,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升各县的城镇管理水平。

二要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要从群众反映强烈的交通拥堵、占道经营、乱倒垃圾、乱搭乱建和环境卫生差等突出问题入手,加大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集中专项整治力度,彻底改变城镇脏、乱、差、堵的面貌,为广大居民营造优美、安定、便捷的良好生活环境。

当前,环境卫生仍然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要继续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坚决遏制城市“八乱”现象,努力消除城市卫生死角,力争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上取得新突破。

三要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

要以创“三城”、“人居环境奖”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倡导“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构建优美和谐人居环境。

(五)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处理好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要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配置、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着力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今年,要全面启动新农村“百村示范”工程建设,全市每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原则上都要启动一个示范村,年底前完成40个村的建设任务。

以后每年都要安排一批示范点,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完成3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

各县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意在三种类型上强力推进:

一是城中村、城边村、镇中村、产业集聚区规划范围内的村,要优先启动合村并点,一步到位实现农村变社区;

二是离城镇有一定距离,“两委”班子强、经济基础好的村,要按照规划,先启动中心村建设,逐步吸引周边村庄向中心村聚集;

三是基础框架较好的村,要在原有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其达到新型农村社区的标准。

但不管是新村建设还是旧村改造提升,都要严格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标准和要求,高起点、高水平进行规划和建设,统筹完善基础设施,统筹安排公共服务,努力实现农村集约化发展。

三、改革创新,破解瓶颈,促进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城镇化是一项历史性任务,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靠创新解难题,靠创新破瓶颈,靠改革除障碍,靠改革求突破。

(一)创新城乡规划理念。

规划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城乡规划一定要符合科学发展的理念,适应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体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思想。

一要树立复合发展理念。

人多地少的基本市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低消耗、高效率的紧凑型城镇化道路。

要牢固树立“理性增长”和建设紧凑型、复合型城市的规划理念,把土地等自然资源的集约利用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增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

城市新区规划要做好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布局、城市功能定位、老城区、重要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衔接。

二要树立集群发展理念。

要通过中心城市发展来提升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通过组团式布局来解决群众生活成本高、不便利等“城市病”问题,通过不同定位的服务功能、布局衔接的产业和便捷的交通来实现中心城区与各组团相互衔接、功能互补。

三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积极探索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模式,搞好城市规划与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的衔接,确保城市建设和发展规划充分体现节水、节能、节地、节材、清洁、环保、循环利用的要求。

四要树立特色发展理念。

特色就是吸引力,品位就是竞争力。

规划要充分体现开封的城市特色,要把城市建设规划与保护开发重点文物、历史遗存、古建筑及地名、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规划建设一批融入开封文化并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传承城市文脉,提升城市品位。

(二)创新资金筹措机制。

要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路子,通过有限的财政资金引导,广开城乡建设资金筹措渠道。

一要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各县区财政要持续加大城市公益性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城镇维护建设税、公用事业附加、市政公用设施配套费等收入要全部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土地出让金扣除政策规定必须安排的支出后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二要构建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

支持有条件的县设立城镇建设投资开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高融资能力。

鼓励符合条件的投融资平台采取发行城市建设债券、上市融资、信托计划等形式筹集建设资金。

三要通过开放招商筹集城乡建设资金。

牢固树立以扩大开放促进改革创新、加快城镇化进程的理念,在开封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老城区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住房建设,以及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领域,抓紧谋划、包装一批城建项目,组织好专题招商会和金融对接会,努力扩大城乡建设招商引资和融资规模。

四要探索建立“以商补公”机制。

探索建立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商业性基础设施开发相结合的长效机制,运用市场化手段盘活土地资源,“公商协同,以商补公”。

对有稳定收益的文化、卫生、教育、养老等社会事业公益性、基础性项目,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

五要创新经营与融资联动机制。

探索实行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综合运用集中成片开发、BT、BOT等模式,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先期出资、收益分享、依法办理”的原则,探索开发商参与投资土地一级市场、先期参与城镇土地开发等筹措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办法。

(三)创新建设用地保障机制。

土地资源稀缺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加快城镇化所需建设用地主要靠统筹城乡用地,充分挖掘潜力。

我们既要始终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依法依规使用土地,又要按照资源整合、集约利用的要求,提高土地集约利用度,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

一要健全土地综合整治机制。

加强对土地综合整治的规划和引导,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机制,优先保障开封新区、产业集聚区等重点用地需求。

构建土地综合整治收益“反哺”机制,对整理复垦开发形成的新增耕地,能用于占补平衡的指标可以有偿转让,并优先用于产业集聚区等县域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补偿。

二要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机制。

强化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引导和约束,创新工业用地供给机制,鼓励和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废弃地。

合理提高城市建筑容积率,在开封新区和产业集聚区必须量化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建设用地标准,大力推广多层标准厂房。

坚持政府主导土地综合利用,无论是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还是城郊村改造、村庄整治,都要和周边土地利用结合起来,先打捆整体规划,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出景观效果,实现土地综合利用和收益最大化。

健全土地利用监督管理机制,对征而未用、闲置土地,坚决依法清理处置。

三要探索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

充分发挥土地交易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作用,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鼓励各地探索土地流转途径和方式,支持在县域内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农村建设用地、宅基地整理节约的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所得收益严格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拆迁补偿和建房补助。

四、健全体系,加快进度,着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认真解决好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全力搞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既是一项带动全局的民生工程,更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内容。

对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要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李克强副总理去年在江苏主持召开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时提出,要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切实把保障性住房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建设好,使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省委、省政府不仅将其列入今年全省的“十大民生工程”,还与各省辖市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工作也高度重视,下了很大决心,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有1.6万户持购房证群众没有购买到经济适用住房,部分困难群众还没有申请到廉租住房。

今年,国家又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可以说,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的任务还很艰巨。

今年,省政府下达给我市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

全年新建廉租住房3493套;

新增公共租赁住房3400套;

新建经济适用住房4600套;

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5100户;

完成国有林区(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476户;

完成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1158户。

这些目标是必须完成的约束性指标,也是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的庄重承诺,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硬任务。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统筹谋划,周密安排,加大工作力度,强化机制创新,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一)健全保障性住房体系。

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是构建和完善住房体系的根本目的。

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我市已基本建立针对中高收入者的商品房体系、针对中低收入家庭的经济适用房体系、针对最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体系以及二手房体系。

要积极发展廉租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

稳步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镇中无力通过市场购买或租赁住房的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大学生、新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难问题;

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

同时,要积极争取“限价商品住房”建设试点,着力解决城镇中等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

要强化政策支持,采取市场化等多种形式,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的房源,确保住有所居。

(三)加快推进速度。

今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派出5个督导组,划定责任片区,对各省辖市保障性住房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督。

各县、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对每一保障性住房项目从土地供应、前期手续办理、建设资金落实、工程形象进度等方面制定分阶段目标,把工程进度计划、时间节点细化到月、责任到人,千方百计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

对已经开工的项目,要严格按照计划加快建设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